第四十六章 東京(2)

第四十六章 東京(2)

站在酒店客戶陽台上,注視着西方天際那一抹正緩緩消失的夕陽,宋逸聞嗅着空氣中那種久違的淡淡汽油氣息,忍不住便低吟了一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你現在才二十五歲,這種詩句應該還不適合用在你身上。」

身後傳來小姑的聲音,緊接着一瓶可口可樂便遞到自己跟前,「嘗嘗這個,日本年青人都喜歡喝。」

喝着可樂,感受着嘴中飼料那種熟悉的味道,宋逸聞便忍不住舒服得呻吟了一聲。

「怎麼樣,味道還好吧?」

宋惠嬌微微一句,這才接着說道:「原本,我還以為你會喝不慣這種洋飲料。」

「沒什麼,這種飲料挺好喝。」

漫無目地聊了幾句,宋逸聞便又將話題重新扯回到正題之上,「小姑,那兩條生產線沒問題吧?」

「如果價格方面可以稍稍上浮,應該問題不大。」

發現侄兒臉上笑容正在消失,宋惠嬌也是一臉無奈,「由於經濟過熱,日本現在通貨澎脹十分嚴重,光鋼材這一項今年頭四個月便上漲了百分之三十,如果依然按照去年制定的報價進行交易對方不會同意。」

說到這裏,她又補上了一句,「你來日本之前,我已經跟那邊進行過交流,對方的意思是提價百分之二十。」

「可是,你當時不是跟對方簽過一份購買意向書嗎?」

想到自己好容易湊到的鈔票,卻要在日本通貨澎脹大背景之下縮水,宋逸聞就覺得十分不甘心。

「你也講了,那只是一份意向書,在日本根本不具備任何法律效用。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猜測,最後價格還要你去跟對方具體談。」

轉過頭,發現許久沒見的侄兒臉上神色很不好看,宋惠嬌又安慰道:「別擔心,如果在資金方面出現問題,小姑到時候私人贊助一部分……」

話音未落,宋逸聞已經一臉堅定搖了搖腦袋,「謝謝小姑,不過暫時還不需要。」

如果肯動用宋家的關係網,便是八百萬人民幣也能弄到。可問題是,他現在只想靠自己的能力來完成這一切,而不是什麼裙帶關係。

跟老爺子那三年之約,他可是一直牢記在心。

深深望了身邊晚輩一眼,其實挺欣賞對方這種自力更生精神的宋惠嬌,也不由微微點了點頭。

看來老爺子一點講錯,現在的宋逸聞已經完全成長,不再是以前那名專門喜歡惹事生非的小屁孩了!

在房間休息一會,做為地主的宋惠嬌便領着一行人離開酒家,徑直來到附近一家在東京地區小有名氣的日本料理店。

日本料理即「和食」,起源於日本列島,並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肴。主食以米飯、麵條為主,副食多為新鮮魚蝦等海產,常配以日本酒。和食又以清淡著稱,烹調時盡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

可對於三名來自中國內陸,習慣大碗吃飯、大口吃菜的客人來講,這種飲食方式卻又顯得有點太過清淡了一點。

坐在餐桌邊,注視着穿着日本民族服飾服務小姐,將一隻只盛在小碟中食物逐一送上,三個大男人對視一眼都沒敢下筷子。原因很簡單,那些小碟內的食物實在是太少了。

似乎也看出了三人的困惑,宋惠嬌微笑着詢問道:「要不要,再多加點麵條與米飯?」

宋逸聞剛想點頭,沒想身邊那位高級知識分子已經搶先回答,道:「不用,這樣就挺好。」

「這傢伙,還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瞟了一眼那位來自省工業局的黃工,他不由在心中咒罵了一句。

「做好事,這些小日本也真是太小氣了,款待客人全用那種小碟子裝食物,每碟菜裏面就那麼幾片可憐的食物,害得老子一直沒好意思去下筷子。」

回到酒店,洪武立刻就開始大聲抱怨起來。

「是啊,這小日本也真是不地道,吃飯都用那麼小碟裝菜,而且那個什麼魚片還是生的,讓人怎麼吃嘛。」

黃工也是滿嘴抱怨,似乎已經忘記剛才在料理店,是誰裝斯文害得大家都沒吃飽。

結果兩人一合計,便準備去附近找家中餐館再吃點東西,否則餓著肚子這漫漫長夜可難熬得很。

聽着兩位同伴在那裏商量等下去吃什麼,宋逸聞好心提醒了一句,「日本的消費不低,可記得多帶點日元。」

來之前,他們每人從相關部門以1:35匯率兌換了三萬五千日元,不過在他看來根本不夠用。

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來講,還無法想像東京的消費已經高到了什麼程度。便如同二十年之後朝鮮人民怎麼也想不通,在中國上海人們為什麼會願意花二萬人民幣去購買一平米住房。

對於這個提醒,洪武與黃工似乎都不太在意。東京消費是高,可如果只是吃一碗麵條,總不會讓兩人一起破產吧!

看着兩人離開房間,宋逸聞搖搖頭又將注意力放回手中那份資料之上,認真研究著那家電子機械生產商的相關資料。。

做為一家電子機械生產商,「精工集團」是日本六大財團之一「住友財團」旗下一家分公司,主要負責生產各種製造類電子、機械產品,擁有幾千名職工,資產總額達近千億日元。

從這一點來講,他們準備購買那二條價值近二十萬美元的生產線,對於這家企業來講並不是什麼大生意。

正想着心事,床邊矮柜上那部電話機突然「叮、叮、叮」響了起來。

「小逸,有沒有興趣去參觀一下小姑在東京的公司?」

「現在?」

聽着話筒內傳出聲音,宋逸聞瞟了一眼腕上已經調整為東京時間的手錶,時針已經指向了九點鐘位置。

「當然是現在,東京的夜晚可是很迷人喲。」

「那好,十分鐘之後咱們酒店門口碰面。」

掛斷電話,將散落在床上那些資料收拾好,宋逸聞給自己套上一件外套便來到酒店門口。

不一會,小姑那輛平治便在自己跟前緩緩停了下來。

自動升降窗緩緩落下,坐在後車廂內的宋惠嬌伸手朝了朝,宋逸聞便低頭鑽進了汽車。

「剛才,是不是沒吃飽?」

似乎早料到這一點,女人從身邊保溫盒中取出一隻盒飯遞了過去,「鮑魚盒飯,不知道你是否吃得慣。」

「這麼貴的東西,再難吃也不能浪費。」

接過盒飯,咽了一口唾沫的宋逸聞開始埋頭」工作」,而身邊小姑則伸手在前面司機肩膀上拍了拍,並且用日語吩咐道:「開車,回公司。」

於是,黑色平治車再次緩緩啟動前行,進過幾個街區在千代區一幢二十多層大廈門前停了下來。

走出汽車,仰頭看着周圍一幢幢摩天大樓,宋逸聞嘴角邊不由浮現一抹笑容。看來自己這位小姑現在生意做得還挺大,辦公地方都選在寸土寸金千代區。

千代區位於東京最繁華的市中心,跟中央區並稱日本的兩大金融中心,日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銀行與證券公司都集中在兩個區之內。而地產公司,則是千代區八十年代中後期增加最多的企業類型。

伴隨着廣場協定的簽定,日元對美元已經開始以平均每年百分之二十多的驚人速度升值,刺激遊盪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數千億美元熱錢,開始瘋狂湧入這個完全開放的自由市場,直接推高了東京的股票與地產市場,經濟過熱導致的泡沫正在漸漸吹大。

到九一年經濟泡抹破滅之前,整個日本的房地產土地總資產,便足以將整個美國買下來四次,而日本國土面積還只有美國一個州大小。而在資本市場上,日本股票市場總市值居然接近了美國股票市場總市值。

可想而知,日本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吹起的經濟澎脹熱氣球,到了一種多麼讓人吃驚的地步。

跟着小姑來到十八樓,走出電梯間一塊用中日兩種文字書寫「宋氏集團」金字招牌便躍入眼帘,看落款還是日本一位政要的親筆提字。

「宋氏集團」,他很喜歡這個名字。

走進辦公室,一盞盞照明燈依次點亮讓整個近千公尺辦公區亮如白晝,給人一種很氣派的感覺。

在辦公室內轉了一圈,宋逸聞這才在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小姑,看來你在東京混得不錯嘛,居然租用了這麼大一個辦公室。」

「這還要多虧了你當時的提醒,否則小姑也不會跑到日本來做房地產。」

目光在空曠辦公室內掃過,宋惠嬌臉上蕩漾著一種無法掩飾的自豪。做為一個來自古老國家的女人,能夠憑藉自己雙手創造出眼前擁有這一切,確實有自豪的理由與資本。

讓私人助理奉上兩杯熱咖啡,她才在侄兒面對坐了下來,「來日本之前,我還從來沒想到過,這個世界會存在來錢如此之快的生意。」

說到這裏,她又補上了一句,道:「公司成立不過半年時間,我現在個人資產跟在美國時相比較,已經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百分之一百五十,也就是六個月之內掙了一千五百萬美元,這確實是一個十分不錯的成績。

可是,這種成績如果放在日本房地產業一片漲聲的一九八七年,那麼便實在是算不上太出色。如果是自己來操作,絕對有把握在六個月時間之內,讓這一千萬變成一個億。

想到這裏,他也不由又有點心動。

這次好不容易有機會離開老爺子的視線,自己是不是應該趁機好好在日本撈上一把,也可以避免以後再因為沒錢而發愁。

問題是,什麼行業能夠讓自己在短時間內,以小博大聚集到一筆巨額財富?

(新書沖榜。求推薦、收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官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重生之官腦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東京(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