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路上當然避不開崗哨,避不開巡查隊伍,可是誰不認識李詩,誰又認不出「肅王府」的馬車?

當然是一路通行無阻。

斷了腿的黑衣人在車裏「指揮」,李詩趕着馬車走大街、走衚衕,後頭那輛緊跟着前一輛走。

只是一盞熱茶工夫之後,到了一處。

這兒是個靠近城牆根兒的偏僻衚衕,整條偏僻衚衕只有一戶人家,斷腿的黑衣人就讓馬車停在了這戶人家門口。

這戶人家是座破舊宅院,看樣子還不小,油漆剝落的兩扇大門關得緊緊的,裏頭沒有一點聲息。

這兒確是個躲藏的好地方。

而且,這麼大一座宅院,藏多少人都藏得下。

只是,蹄聲、輪聲由遠而近,裏頭的人應該聽得見,也應該有動靜才對。

可是理雖如此,事卻不然,兩輛馬車已經都停住了,破舊宅院裏仍然寂靜如死,沒有一點動靜。

是不是非得等他們的人露面不可!

經過李詩的示意,斷腿黑衣人掀起車簾露了面,而且向著破舊宅院發了話:

「車來了,我們來了。」

他叫了兩聲,宅院裏依舊沒有動靜。

李詩道:「怎麼回事?」

斷腿黑衣人道:「不對,讓我下車。」

李詩當即示意兩名護衛扶黑衣人下車,黑衣人下了車,讓兩名護衛扶着他上前敲門。

兩名護衛望李詩請示。

李詩點了頭。

兩名護衛這才扶斷腿黑衣人上前敲門。

斷腿黑衣人敲門敲了兩三遍,宅院裏只要有人,絕對聽得見。

但是,宅院裏還是沒有動靜。

李詩道:「你不會記錯地方吧?」

斷腿黑衣人忙道:「不會,不會,我記得清清楚楚,絕對是這兒!」

「那是怎麼回事,人呢?」

「不知道啊!」

李詩沒再說話,從車轅上騰身而起,越過圍牆過了宅院。

這座破舊宅院喳真夠破舊的,恐怕有不少日子沒人住了,不但房屋破損的破損,倒塌的倒塌,院子裏都長出了野草,足足有半人高。

李詩飛快的搜尋一匝,沒人,就是一個人影也沒有,可卻有人待過的跡像,痕迹是薪的,而且人還不少。

他開門走了出去,斷腿黑衣人忙問:「怎麼樣?」

「沒有人,空宅院。」李詩道。

斷姐姐黑衣人急了:「我說的是實話……」

他生怕李詩以為他要詐。

李詩道:「我知道,我看得出,裏頭有人待過,人還不少,剛走不久,也就是天亮前了。」

斷腿黑衣人神色一松:「只要你們信得過我就好……一定是他們發現有什麼不對了,換了地方,或者……說不定已經出了城了。」

李詩道:「要是他們換了地方,以你看,他們會到那兒去?」

顯然,他不信其他那麼多人,還帶着個吳額駙,能那麼容易就出了內城。

「那就不知道,倉促之間撤離,那有準兒。」

這倒也是。

「難道你們就沒有商量過幾個地方?」

「沒有!」

忽聽一陣急促蹄聲傳來,飛快來近。

這是什麼人?

幾個人往衚衕口望,一騎白馬飛似的馳近衚衕。

李詩一眼就看出誰了。鞍上騎士是玉貝勒。

轉眼間,白馬馳到,長嘶踢蹄而起,一個飛旋停住,好俊的騎術,玉貝勒控韁端坐,顧盼生威。

架著斷腿黑衣人的兩名護衛忙躬身:「貝勒爺!」

後車的護衛們也下來了,忙也見禮。

李詩欠了欠身:「貝勒爺!」

玉貝勒這才翻身下馬:「我聽他們稟報,說你護着我妹妹出城去了,特地趕來看看,怎麼到這兒來了,這是怎麼回事?我妹妹呢?」

李詩道:「貝勒爺還沒有回府去?」

「沒有。」

李詩只得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聽畢,玉貝勒雙肩一揚望斷腿黑衣人:「這個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個?」

「是的。」

「該死!」玉貝勒一聲冷叱,揚起馬鞭就抽。

李詩伸手架住:「貝勒爺開恩,草民擅自做主,准他將功折罪,並答應給他治腿。」

玉貝勒收回了馬鞭:「謝謝你救了我妹妹跟賈姑娘。」

「草民不敢。」李詩欠了個身。

「他說其他的人帶着吳額駙藏在這兒,人呢?」

「許是有什麼驚兆,天亮之前換地方了!」

「也只有在天亮之前了,天亮以後不可能。」

「草民也這麼想。」

「你打算怎麼辦?」

「草民正打算讓他們幾位押著兩輛車回去,草民繼續搜尋。

玉貝勒向著幾名「肅王府」護衛一揮馬鞭:「你們回去吧,把其他的人交『查緝營』,這個人暫留府里,給他治腿。」

幾名護衛轟然恭應。

黑衣人忙躬身哈腰:「謝貝勒爺恩典,謝貝勒爺恩典。」

玉貝勒道:「別謝我,是這位李俠士救了你的命!」

「是、是,謝謝李俠士,謝謝李俠士。」黑衣人轉過來又謝李詩。

李詩道:「好了,趕快走吧!」

幾名「肅王府的護衛架著黑衣人各自上車,趕着兩輛馬馳去。

望着眼前的玉貝勒,李詩心裏有高興,有難受,高興的是手足重逢,弟弟挺拔俊秀,一表人才,難過的是兄弟對面,卻不能相認,旋即他定了神,欠了身:「草民告辭。」

玉貝勒抬手:「我跟你一起找!」

李詩微一怔,隨即又欠身:「草民斗膽,敢情貝勒爺收回成命。」

「你不要我跟你一起找?」

「是的!」

「為什麼?」

「如今禁衛各營精銳盡出,整個內城都需要貝勒爺坐鎮指揮,況且,搜尋那些人,草民一個人較為方便。」

玉貝勒遲疑了一下:「好吧!依你。」

翻身上馬,飛馳而去。

望着玉貝勒飛騎馳出衚衕不見,李詩轉身又進了宅院。

這回他仔細找,仔細看,根據那些痕迹,他很快就有了收穫。

第一:那些人走得匆忙,沒工夫消滅這些痕迹。

第二:那些人是從後門走的。

從第一項看,可能他們的確發現了什麼驚兆,才慌忙撤離,連消滅痕迹的工夫都沒有。

從第二項看,那麼多人,還帶着個吳額駙,又走得匆忙,沿途一定會留下痕迹,順着痕迹找下去,應該會有所獲。

李詩沒有多耽誤,他立即從後頭出了宅院。

後頭不是衚衕,是一片荒地,野草,老高,荒地一直延伸到城牆根兒。

城牆根兒歸嫡牆根兒,他們從這兒走不了,否則他們也不會那麼費事,分出幾個人,潛入「肅王府」去劫持內眷了。

為什麼從這兒走不了,一看就明白了,因為這一帶的城牆根兒長滿了帶刺的荊棘,根本沒辦法近城牆根兒。

這恐怕是誰也想不到的。

既然這兒走不了,那當然是往別處去了。

往別處去只有一條路,匆忙間也沒有選擇,從這片荒地走。

那麼多人踩着野草,能不留痕迹?

那片荒地,很明顯的痕迹,草都倒了,像一條路似的,往遠處延伸。

李詩就順着這痕迹找下去。

走完草地還有別的。

頓飯工夫之後,他來到一處

不遠處那地方,是一片樹林,相當茂密的樹林。

樹林里似乎有人家,因為有路進樹林,也有炊煙從樹林里冒起。

差不多,是該做午飯的時候了。

路上的一些痕迹,就隨着路進了那片樹林。

李詩就順着那條路走了過去。

越走越近樹林,一般這種樣的人家,都養的有狗,生人一接近,狗老遠就叫起來了。

可是樹林里的人家,似乎沒有養狗,李詩已經進了樹林,還沒有聽見一聲狗叫。

李詩進了樹林,眼前立時為之一暗,可見樹林枝葉是多麼茂密。

也就在這時候,李詩覺察出附近有人,人只有一個,不在別處,而是在樹上枝葉茂密處。

人躲在樹上枝葉茂密處幹什麼?

怪不得不養狗,因為有人瞭望,居高臨下,看得更遠,不論誰走近,都難逃過他的目光。

是這樣么?

不是吧!

要是,為什麼李詩已經進了樹林,他還沒有一點動靜?

也許是爬上樹玩的孩子?

不管是不是,他沒有動靜,李詩也裝不知道,繼續往裏走。

可是他已經警覺到了,樹林里住的人家,似乎不是一般人家。

往裏走沒十幾步,他覺察有人的那棵樹上,響起了幾聲鳥叫,聽不出是什麼鳥叫,可是很好聽。

李詩照樣沒理會,他終於到了樹林中間。

樹林中間是片空地,就在這片空地上,座落幾間茅屋。

看這幾間茅屋,這戶人家的人口不會太多,頂多五六口,現在屋外沒有人,只有煙囪冒着炊煙。

想必人都在屋裏,或者男人都郵門幹活兒去了,家裏只有老弱婦孺,這時候正在做飯,沒到屋外來。

幾間茅屋周圍都是一圈空地,空地過去才是樹林,空地上有石頭,有木墩,大概是劈柴用的,應該是石頭上、木墩上,都有劈些的痕迹。

李詩沒往幾間茅屋去,他就在一個木墩上坐了下來,一付歇歇腳的樣子。

只坐了一下,茅屋裏不見有人出來,人聲卻來自背後:「找誰呀?」

李詩似乎嚇了一跳,忙回望,背後著個穿一身粗布衣褲的中年人,一身粗布衣褲不合身,濃眉大眼,神情驃悍,也不像是住在這種地方的那種人。

李詩忙站了起來:「我走累了,坐這兒歇歇。」

「你怎麼會走進樹林子來的?」

「我看見樹林里有煙往上冒,知道住的有人家,想進來要碗水喝。」

「那怎麼不過去要?」

「沒看見人,沒敢貿然過去。」

「你是內城裏的人?」

「是呀!我在一家公館里當差。」

「到這一帶來幹什麼?」

「我昨天晚上在城外沒回來,今天要進城,卻見城門口盤查得很厲害,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兒,我沒敢走城門,走城牆底下一個洞鑽了進來,一進城卻又見到處是崗哨,到處盤查,我沒敢貿然回去,所以跑這兒來了。」

「你怎麼知道城牆下有個洞?」

「我鑽那個洞不是頭一回了,以前偷偷出城去玩,溜進溜去的,從來沒人知道。」

「你可真行,你在這兒等著,我去給你端碗茶來!」

「謝謝你!謝謝你!」

「別客氣了。」

中年人往茅屋去了。

望着中年人的背影,李詩知道,這中年人就是剛才藏在樹上的那個人,也就是叫得很好聽的那隻鳥。

因為他在中年人還沒有到他背後之前就知道了,這中年人身手相當輕捷。

這種地方怎麼會住這種人?

不是的,這種人一定是臨時住到這兒的。

那麼,原住在這兒的那家人呢?在茅屋裏么?還在么?

沒一會兒工夫,中年人端著一碗水從茅屋出來,走了過來。

李詩沒動,一直到中年人走近,他才迎上兩步接過了那碗水:「謝謝!」

「你太客氣了,一碗水算什麼!」中年人道。

李詩沒再說什麼,把那碗水喝了,把碗還給了中年人,就要走。」

中年人道:「別忙走,再歇會兒。」

李詩道:「差不多了。」

「你怎麼知道現在就沒盤查了。」

這倒是。

李詩呆了一呆,沒動,道:「你知道不知道,城裏為什麼到處盤查。」

中年人道:「聽說是那家大公館遭了賊,丟了不少貴重東西,你這時候往走回,昨天晚上又在城外,萬一讓他們拿你當賊辦,那可是麻煩哪!」

李詩忙道:「我不怕,我又不是賊!」

「你說你不是,得讓他們信才行,你不是不知道,這班吃糧拿俸的,讓上頭逼急了,經常胡亂抓個人充數交差,有多少冤枉啊!」

這可是實情。

李詩不說話了。

「在這兒多歇會兒吧,避過這一陣去,能拿着賊就讓他們拿賊,拿不著賊讓別人倒霉去。」

他詩還是沒說話。

「坐、坐,咱們坐下說話。」

李詩坐下了。

中年人也坐在一塊石頭上:「你經常晚上溜出城去?」

「不,白天也常遛出去。」李詩道。

「白天又不關城,為什麼還要從城牆下鑽?」

「你不知道,守城的都認識我,不該出城的時候先往城外跑,萬一讓他們知會我們公館,我就慘了!」

中年人笑了:「敢情是這麼回事兒,你說的那個洞在那兒啊,我在這兒住這麼久了,怎麼就不知道?」

恐怕這才是正題。

李詩窘迫一笑:「我不能說。」

「怎麼?」

「那地方只我一個人知道,以往鑽進鑽出也只我一個人,不會讓守城的查覺。」

「你是怕知道的人一多,鑽進鑽出的人也會多,萬一讓守城的查覺了,往後你就別想往城外遛了?」

李詩不好章思的笑笑,沒說話。

「就算我們知道,我們也不會用,就算會用,用的時候也絕不會多。」

就是嘛,人家大白天出城,可不怕誰知道。

話雖如此,可是李詩還是只笑不說。

「好吧,那就不提了!」中年人轉了話鋒:「眼看中午了,在這兒吃飯吧!」

李詩忙道:「那怎麼好?」

「那有什麼要緊,不過添個碗,添雙筷子而已,你能走到這兒來,總算咱們有緣,你就別客氣,我去看看飯做好了沒有,給你端一碗來。」

沒等李詩說話,中年人拿着盛水的碗站起來走了。

李詩坐着沒動。

不能動,他怕別處也躲著監視的人。

原不是為監視他的,可是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中年人進了茅屋,冒炊煙的那一間,沒一會兒就又出來了,這回是端了一碗飯,還是剛才盛水的那個碗,不算小,一碗有飯有菜,外帶一雙筷子。

李詩仍然等他來近,才迎上兩步接過來。菜還挺不錯,居然是一塊塊的肉,還都是瘦肉,聞着就挺香。

可是李詩又把碗遞了回去:「謝謝你,我不敢吃。」

中年人訝然道:「你不敢吃。」

「這是狗肉。」

中年人又一怔:「你怎麼知道?」

「以前我有幾個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吃狗肉,看多了,也聞多了,所以我一看一聞就知道。」

「你真不吃?」

「真的,謝謝你。」

「這麼好吃的東西你真沒口福,可是我們沒有別的萊……」

「不要緊,我待會兒回去再吃。」

「好吧,那只有我吃了?」

中年人坐了下來,自己吃了,狼吞虎咽。

李詩也坐下了:「你們把養的狗殺了?」

「不是殺了,我們砍樹的時候,它讓倒下來的樹砸死了。」

絕不是實話,看他的神色就知道。

這種樣的住家,是絕不會把自家養的看門狗殺來吃的。

也就是說,能把看門狗殺來吃的,就絕不是這兒的住家。

不是這兒的住家,那兒來的?

李詩道:「那你們養的狗真該死。」

中年人物睜仂惜.「什麼薏思?」

「能讓倒下來的樹砸死,不是該死是什麼?」

中年人明白了,他也同意李詩的說法:「是啊!」

很快的,他把一大碗吃完了,道:「我把碗拿進去。」

他站了起來。

李詩跟着站起:「我也該走了。」

中年人目光一凝:「你等會兒走好不好?」

李詩道:「怎麼?」

「把城牆底下那個洞在那兒,告訴我再走。」

「我剛不是說了么,我不能……」

「你一定得說,不然你走不了。」

「我走不了。」

「不錯。」

「你定是開玩笑。」

「你看我像開玩笑么?」

李詩看看中年人,中年人臉上的表情仍跟剛才一樣,一點也沒有變化,看不出不像是開玩笑,可是李詩道:「你為什麼一定要知道……」

「這還用問么,當然是跟你一樣。」

「可是事實上你們跟我不一樣,除非你們要等晚上關城門以後要出去。」

「就算是吧!」

「晚上關城門以後,你們要出去幹什麼?」

「許你出去玩,就不許我們也出去玩。」

「不行,我還是不能告訴你……」

「那你就別走了!」

「你怎麼不講理?」

「我說的就是理。」

「我就不信。」

李詩轉身要走。

背後伸來一隻手,搭上了他的肩頭,那不像是手,像五把網勾。

當然,李詩走不了了,他臉上一付痛苦色,扭過頭來道:「你幹什麼?」

中年人咧嘴一笑:「你現在相信不相信你走不了了。」

李詩道:「你怎麼能……」

「我沒有什麼不能的,你少羅嗦,跟我來吧!」

他就這麼一手搭在李詩肩上,推著李詩往茅屋走。

不明內情的看起來,兩個人還挺熱絡的。

他可絕沒有想到,李詩就是要進茅屋,那位吳額駙是他們的人,不能箅人質,不必擔心,可是李詩不能不但心,這兒原來住家的人,讓他們拿來當人質,他一定在有把握保住那些人平安后,才能動手。

中年人推著李詩進了茅屋,進了冒着炊煙那間旁邊的一間,那是殺犬的一間,一明兩暗。

李詩看見了,做為廳堂的外間里,坐了五六個人,都是中年漢子,似乎剛吃過飯,桌上剩飯剩菜,一片狼籍。

五六個人個個神情驃悍,穿的衣裳可不一樣,有的是不合身的粗布衣褲,有的則還是穿他們自己的衣裳。

顯然,那些粗布衣褲,定是原先住家的人的,只是沒那麼多,不夠,所以他們才沒有辦法都換穿做為掩飾。

同時,李詩也聽出來了,左右兩邊那兩間里,都有人,那位吳額駙一定在裏頭,幸虧兩間都垂著布簾,吳額駙沒看見李詩,不然非認出他來不可。

「怎麼回事,不聽話。」一名漢子問。

中年人道:「可不,這小子不吃敬酒,只好讓他吃罰酒了。坐下!」

他五指微用力,把李詩按向桌邊的板凳。

李詩只好坐下了,道:「你們怎麼不講理,你們究竟想幹什麼?」

「廢話!」中年人道:「我們究竟想幹什麼,你會不知道?」

「你們不像是住這兒的人,住這兒的人不會這樣!」

「對了!」中年人道:「現在不怕你知道了,我們本就不是原住這兒的人!」

「那你們是什麼人?原住在這兒的人呢?」

「我們是什麼人,你不必知道那麼多,不過我倒是可以告訴你,原住這兒的人那兒去了,他們一家老老小小,男男女女,都在樹林里一個大坑裏,你要是不乖乖聽我們的話,也會跟他們樣!」

完了,那原住這兒的,一家老老小小,男男女女六口,現在再也不必擔心,他們會被做為人質,受到傷害了。

李詩從心底里冒起了一股悲憤,曲肘猛往後一撞。

夠那中年人受的,他大叫一聲捂著肚子趴倒在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起來。

這一撞,撞得那五六個驚怒竄直,有一兩個怒喝道:「你……」

李詩冷怒道:「你們也太狠了,這些善良百姓何辜,一家男女老小六口,活活被你們殺死……」

一名中年漢子撲了過來。

李詩揚手一掌就把了打趴了。

其他的還要動。

李詩冰冷道:「叫吳額駙出來,不要老躲著不露面,他走不了的。」

其他幾個漢子為之一怔。

一個道:「你知道我們是你究竟是什麼人?」

「吳額駙認識我,叫他出來看看,就知道我是什麼人了。」

兩邊兩間屋布簾猛然掀起,一邊各出來三四個,有男有女,左邊三四個擁著一人,可不正是額駙吳應熊?

吳應熊一見李詩,臉色就變了:「是你?」

「不錯,是我!」李詩道:「吳額駙,你我似乎有緣!」

吳應熊身邊有名中年女子,長得挺不錯的,道:「額駙,他是什麼人?」

吳應熊道:「他就是我告訴你們的那個姓李的。」

那女子臉色一變,目光像兩把利刃,逼視李詩:「幫他們擒鰲拜的是你?」

「可以這麼說。」

「敗貝勒紀玉的也是你?」

「瓦解你們『張家口』行動的也是我。」

「怎麼說,你……我們娘娘呢?」

「我回京來了,你們那位娘娘,卻永遠留在『張家口』了。」

這誰不懂。

那女子花容失色,臉色大變,驚怒暴喝:「殺了他!」

兩間屋門口各竄出一名漢子,分左右撲向李詩。

李詩對這種人絕不留情,旋身出掌,那兩個一招都沒有過,也趴下了。

就這兩次出手,立即震住了那些人。

李詩道:「你們那位娘娘,外加兩個公主都不行,你們自問比他們強么?」

一時沒人敢動。

「吳應熊,任憑他們殺害無辜百姓,你能不聞不問?」

吳應熊冷冷道:「沒有辦法,為了我們自己,不能不殺他們!」

「人畜都不放過,你『平西王府』這叫匡複?這叫為漢族世胄,先朝遺民?」

「為達成匡複使命,必得先保住我們自己,要先保住我們自己,犧牲小部份人,那是在所難免。」

「荒謬,強詞奪理,一派胡言。」

那女子喝道:「姓李的,你敢……」

她要動。

吳應熊伸手攔住:「李詩,此時此地沒有別人在,你也是漢族世胄,先朝遺民,要是你能放我走……」

「怎麼樣?」

「平西王府』一定會重謝你…」

「皇宮大內的謝我都不放在眼裏,我會在乎你『平西王府』的謝!」

「你不在乎『平西王府』的謝,那你對漢族世胄,先朝遺民,也算盡了心力。」

「我現在就是為漢族世胄,先朝遺民盡心力。」

「你是……」

「吳應熊,你不懂么?」

「李詩,不要做千古罪人,你要慎重三思,明智抉擇。」

「我已經不只三思了。」

「李詩……」

「不要再多說了,有我在這兒,你走不了的,絕走不了。」

「好吧!」吳應熊點了頭。

他那裏這麼一聲,那女子再度暴喝:「殺!」

有了這一聲「殺」,剩下的幾個漢子一起撲向李詩,而且都動了兵刃。

顯然,他們是孤注一擲,誰死誰活,全在這一搏。

李詩的軟劍也掣出來了。

就在這時候,那女子保著吳應熊往外逃去。

她沒有把握,她想利用其他的人抵擋李詩,她保著吳應熊逃。

主意是不錯,可惜碰到的是李詩,她的那些人在李詩軟劍之下沒能走三招,全躺下去了。

李詩追出茅屋的時候,那女子保著吳應熊,還沒能逃進樹林,這樣的距離,李詩攔住他們還不是一個起落!

李詩騰起一掠,落在了她們前面,攔住了她們的去路,那女子急擋在吳應熊身前。

李詩道:「吳應熊,你絕走不了,跟我回『宗人府』去吧!」

吳應熊還沒有說話,那女子聲色俱厲:「不,回他們那兒去,就是死路一條!」

李詩道:「未必!」

那女子道:「不要想欺騙我們,我們不是三歲孩童。」

李詩道:「沒有人想欺騙你們,當今皇上仁德寬厚,否則,他要是想處死吳應熊,你們今天便救不了吳應熊了!」

「不要替你們那個皇上說話……」

「我無意替誰說話,我說的是不是實情,吳應熊他該知道。」

「我知道。」吳應熊道:「我只知道你們那個皇上怕我『平西王府』的大牢,不敢殺我!」

那女子道:「你聽見了么?」

「吳應熊,你真是無藥可救了!」李詩道:「真說起來,皇家待你吳家不薄,對你尤其恩厚……」

「待我什麼恩厚。」吳應熊大聲道:「我父親是為取信皇上,不得已才把我留在京里,皇上招我為額駙,也是為攏絡吳家。」

「吳應熊,你真是辜負了皇家一片心,不錯,你父親當年西征,把你留在京里,不無留你當人質,取信皇上之意,可是皇上也為了要你父親之心,表示相信你父親,也把固倫公主下嫁,招你為額駙,這不是待你吳家不薄,對你尤其恩厚是什麼。」

「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也休想改變我的心意……」

「吳應熊,你改不改變心意,已經無關緊要了……」

「那你還羅嗦什麼?」

李詩怒聲道:「吳應熊,你太不知好歹,我要是不跟你羅嗦,你馬上就得跟我回『宗人府』。」

「那你是什麼意思?」

「為你吳家好,你只有跟我回『宗人府』,一方面懇求皇上開恩,一方面命人回『平西王府』,勸你父親及時醒悟,上京請罪,才是保全你吳家的唯一一條路。」

那女子笑道:「額駙,他把咱們當三歲孩童,他想害死咱們。

吳應熊冷笑道:「我知道,可惜我不是三歲孩童。」

李詩道:「吳應熊,這是你父王親手害死你吳家……」

「隨你怎麼說吧,可是一旦江山易幟,愛新常羅氏洮回關外,那就另當別論了。」

「你這是痴人說夢,『張家口』行動瓦解,京里救你又失敗,你以為你父親還敢輕舉妄動。」

「怎麼不敢,漢族世胄,先朝遺民要比一個吳應熊重要得多。」

「說得好,奈何你父親為的不是漢族世胄,先朝遺民!」

「就算他為的是一己之私的江山,那也比他一個兒子重要。」

主吳應熊,沒想到你看得這麼開,真要是那樣,你圖的又是什麼?這大好江山之主,豈不是沒你的份了?」

吳應熊呆了一呆,一時沒能答上話來。

那女子道:「真要謝謝你提醒我們了,所以說額駙絕不能跟你回去。」

「這原是吳三桂派你們來救吳應熊的本意,奈何吳應熊他非跟我回去不可。」

「未必,還有我呢。」

「你有幾分把握,其他的人都躺下了,就剩你一個,連你們那個娘娘都不行,你帶得走吳應熊。」

「你試試看!」

那女子要動。

吳應熊突然伸手攔住:「慧娘!」

那女子收勢道:「怎麼?」

「我不要你為了我受到傷害。」

「你的意思是……」

「我知道,你不是他的對手,你帶不走我。」

「我願意試,我也不能不試。」

「不行,真要那樣,我寧願不走。」

「額駙……」

「聽我的,慧娘,讓我跟他回去,你走你的,能看見你,對我來說,上天已經是恩厚了。」

「不!你要是走不了,我就留下來陪你,反正這麼多弟兄已經走不了了。」

「慧娘,你不能……」

「我不妨告訴你,來的時候我就打定了主意,要能走,我當然是跟你一起走,萬一不能走,我就留下來陪你。」

「不行,慧娘,我絕不能讓你……」

李詩越聽越不對,道:「吳應熊,她是……」

吳應熊毅然道:「我們倆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當年我父親把我留在京里,活生生拆散我們倆。」

原來如此。

李詩為之感動,他本是個性情中人,經過了茲雲秋事。他對情之一事體驗尤深,道:

「吳應熊,你跟我回去,我放她走。」

吳應熊兩眼猛睜:「真的?」

「我這個人向來說話算數,我保證送她出城,甚至你可以跟我一起送她出城。」

吳應熊忙點頭:「好……」

「不!」叫慧娘的女子叫道:「我不要一個人走,我要留下來陪你!」

吳應熊道:「慧娘……」

「我不要再跟你分開了,這麼多年了,我日子過得好苦……」

吳應熊很難過,悲聲道:「我知道,可是,慧娘,你一定要走。」

「我不走,主什麼我也不走。」

「慧娘……」

叫慧娘的女人忽然轉臉向李詩:「你不是朝廷的人,我們救走救不走吳應熊,跟你有什麼關係,你為什麼就不能全當沒找到他,放他走!」

李詩沒說話。

「放他走,我們都會感激你,永遠感激你。」

李詩開了口:「放他走,對他吳家沒有好處,各地的善良百姓,也要飽受刀兵之苦。」

「你以為他留在京里。我們王爺就會有所顧忌了?」

「吳三桂派你們到京里來救他了,是不是?要是不顧他這個兒子,何必救他?」

「可是你把他留下了,他會死,結果更糟。」

「不!他不會死,我保證他不會死。」

「我保證他不死?你能保證?」

「在皇上面前保一個人不死,我還有這個把握,不過我不是為任何人,我是為各地的善良百姓。」

「不!我沒法相信你,我還是要帶他走。」

叫慧娘的女子,忽然從腰間抽出了一把匕首。

李詩道:「吳應熊,為她好,你就攔住她。

吳應熊忙伸手攔住:「慧娘……」

「還是讓我試……」

「慧娘,咱們沒有機會的,你絕不是他的對手。」

「那就讓我留下來陪你!」

「慧娘,那是不可能的……」

「誰說不可能?」

「誰都知道。」

叫慧娘的女子忽然回過匕首來,一下扎進了自己的心窩,只留把手在外。

李詩心神猛震,想出手救已經來不及了。

吳應熊心膽欲裂,急扶住了叫慧娘的女子,驚聲想叫:「慧娘……」

「誰說不可能,誰還能不讓我留下來陪你。」

「慧娘,你這是何苦,你這是何苦……」

叫慧娘的女子望李詩:「你說過保他不死的!」

「不錯,我說話算話,你放心……」

叫慧娘的女子眼一閉,一晃就倒。

吳應熊忙擁住她,輕輕放倒,他哭了,哭着叫:「慧娘,慧娘……」

李詩心裏一陣慘,任吳應熊哭,任吳應熊叫。

叫慧娘的女子沒再睜眼。

半晌,吳應熊漸漸的收淚住聲。

李詩這才道:「走吧!」

吳應熊抬起臉,仍然是一臉淚漬:「可是,慧娘……」

「你放心,我會找人給她收屍,人土安葬。」

「真的!」

「我既然說了,我就會做到。」

「你要讓我知道,她葬在什麼地方!」

「我會告訴你的。」

吳應熊忽然翻身就拜:「我把她託付給你了。」

李詩伸手扶起了吳應熊:「走吧!」

吳應熊回望地上慧娘,忽然又哭:「慧娘,你不該認識我,不該認識我的,你要是不認識我,不早就嫁了人,有了女子了!」

還是真的。

李詩有感而發:「吳應熊,你要是生在平常人家,這些事就不會發生在你身上了。」

吳應熊哭着搖頭:「我知道,我知道,可是那由得了我么,那由得了我么?」

的確,這恐怕不只由不得吳應熊,也由不得任何一個人。

李詩為之默然。

吳應熊忽然別過臉來,轉身行去。

顯然,他是咬了牙,狠了心了。

不咬牙狠心,又能怎麼樣?

李詩跟了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疆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傳統武俠 帝疆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