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雪地里的足印

第二十章 雪地里的足印

哈特拉斯船長曆險記--第二十章雪地里的足印

第二十章雪地里的足印

七月四日整天是在濃密的霧裏滑過的。

往北的路變得艱巨異常;每一時刻都必須嚴格測准方位。幸虧在黑暗中沒有發生什麼事故;只是貝爾的雪鞋丟失了,是行程中不小心撞在凸出的岩石上而撞壞的。

「上帝呀!」約翰遜說,「我原以為穿過莫日塞和塔采之濃霧之後,就可以大大地炫耀一番,看來我真的錯了!」——

「那麼,」貝爾回應着,「我們應該像在輪敦或在利物浦時那樣點燃火炬!」——

「為什麼不?」醫生稱讚道,「這是個好主意!火炬也許對照明道路起不了太大作用,但至少可以讓我們看清嚮導,讓我們走得更準確些。」——

「可拿什麼製作火炬?」貝爾問——

「用廢棉浸上酒精,然後固定在我們支撐棍的頂端。」——

「妙極了,」約翰遜讚許道,「況且,這也不難動手。」

一刻鐘后,一支小分隊在火焰的照明下,行走在濃濕的昏暗裏。

即使他們馬不停蹄地往前趕,也不可能走得快。這灰濛濛的大霧是不可能在七月六日之前散開;大地變得更加寒冷,北風倏地席捲而來,鋪天蓋地將迷霧撕成碎片。

很快,醫生測定方位,發現旅行家們在這大霧中平均每天只走了八里。

七月六日,大家都急着將耽誤的時間追回來,一大早便起來趕路。阿爾塔蒙和貝爾重新站回前鋒的位置,鑽探地面且搜索野味;達克伴隨着他們;天氣真是變幻莫測,一下子又變得異常透明、干凜,儘管嚮導在離雪橇隊二里之外,醫生卻把他們的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

令人萬分驚訝的是,突然間,他們停下來,傻楞楞地站着;似乎他們朝遠處緊張地打量著,那神情,像是在徵詢地平線。

之後,彎下腰來,仔細地查詢著,又驚詫地站起身來。貝爾表示想衝上去看個究竟;但被阿爾塔蒙拉住了。

「啊!這!他們在幹什麼?」醫生向約翰遜詢問道——

「我也和您一樣想知道答案,克勞伯尼先生,」這位老水手回答著,「我一點也弄不懂他們的姿勢。」——

「他們發現了動物的足印,」哈特拉斯解釋說——

「這也許不對,」醫生糾正著說——

「為什麼?」——

「因為達克在吠叫!」——

「但他們觀察的正是些足印。」——

「趕緊上前去,」哈特拉斯建議著,「很快就能探個究竟。」

約翰遜驅動着拉車的獵狗,讓它們跑得更快些。

二十分鐘后,五個旅行家聚攏起來,哈特拉斯,醫生,約翰遜很快像貝爾和阿爾塔蒙一樣驚訝起來。

其實,是人的足印,它清晰可辨,無可置疑,活鮮鮮像是前天印上去的,分散在雪地里。

「這是愛斯基摩人留下的,」哈特拉斯說——

「的確,你們看,這有他們的雪鞋印。」醫生應答著——

「您真的那樣認為?」阿爾塔蒙發問——

「百分之百正確!」——

「那麼,這腳印?」阿爾塔蒙指著另一個重現多次的腳印提出疑問——

「這腳印?」——

「您認為它們是愛斯基摩人的?」

醫生仔細打量后愣住了;歐式皮鞋,帶鞋釘,鞋底及鞋跟都曾深深地嵌在雪地里;一點都不由人懷疑,一個男人,一個陌生人,已從這兒經過。

「歐洲人來過這兒!」哈特拉斯驚叫着——

「顯然,」約翰遜附和著——

「但是,這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必須在下斷言前多證實。」醫生總結說。

經過一遍又一遍的考察,最終醫生不得不接受,它產地源自令人驚詫的歐洲。

若丹尼爾-笛福的主人翁,在他的孤島上發現一隻深埋在沙土裏的腳印,體驗到的不僅是驚愕、害怕,那麼在此,哈特拉斯還更強烈地感受到氣惱。竟有歐洲人如此接近北極!

為了更好地識辨它們,大夥繼續朝前跟蹤著。這些混雜着其它雪鞋印及鹿皮鞋印的足印,在徑直延伸了四百多米后,轉向了西方。

到了分叉口,旅行家自問是否需要繼續跟着足印向前走。

「不必了,」哈特拉斯命令著。「我們走……」

醫生的一陣驚嘆聲打斷了他們的談話。醫生剛剛從雪地里揀起一件更令人信服的物品,一個袖珍望遠鏡的鏡頭。這樣,它們的原產地就變得明朗起來。

「這次,」他說,「再也不用懷疑確有陌生人來過這裏!……」——

「往前趕路!」哈特拉斯摔出這句話。

他說話語氣如此生硬,大家都無言地跟着他;雪橇隊在經過一小段停頓后又重新踏上旅程。

每人都認真地盯着地平線察看着,除了哈特拉斯埋頭生悶氣,什麼也不瞧。然而,因為人們害怕掉入一群旅行小分隊手中,行動必須格外謹慎;加之,又得急匆匆地趕在這條陌生路上,真不是件開心事!素來自然達觀的醫生,雖沒產生像哈特拉斯那麼大的怒氣,卻也禁不住有幾分頹喪。阿爾塔蒙也顯得很惱火,約翰遜和貝爾嘴裏嘟噥著罵人之詞。

「行了,咱們最好直面正視吧!」醫生說——

「必須承認,」約翰遜沒顧及阿爾塔蒙有感而發。「如果我們要尋找的地方已被人征服,那這北極探險將是索然無味的!」——

「但是,」貝爾接着發表自己的看法,「又沒辦法去懷疑……」——

「不!」醫生說,「我光在腦子裏轉圈,一味地自我安慰說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但必須得承認事實;這雙鞋,若不是穿在一雙腿上,這雙腿若不是連着一個人的軀體,是不會自動地刻印在雪地里的。倘若真是愛斯基摩人留下的,我還可以諒解,但是一個歐洲人!」——

「事實是,」約翰遜說,「如果我們在世界極點的旅客發現床位已被人預訂,那將會更令人心痛!」——

「將會心痛到極點!」阿爾塔蒙說——

「那麼,走着瞧吧!」

人群又開始挪動起來。

當天在這塊新美洲所發現的每件新鮮事,無不證實了陌生人對此地的涉足。晚上,小隊終於選定了宿營地。

一陣相當猛裂的狂風從北極掃來,所以必須在溝底找到一塊安全之處以便支撐帳篷;天氣變得陰暗可怕,烏雲夾着狂風快速盤旋,低低地籠罩着地平線,眼睛很難適應狂風這種勁舞;偶爾這些霧氣散亂地拖着地面。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帳篷頂住風暴真可謂難上加難。

「這將會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夜晚。」約翰遜用過晚餐后說——

「晚上將不會冷,但會很嘈雜紛亂。」醫生說道。「我們得加強防護,特別是用大石頭壓住帳篷回角。」——

「言之有理,」克勞伯尼先生說,「如果風暴捲走我們的帳篷,上帝才會知道要從哪找回來。」

佈置好了更細緻的防護措施后,旅行家們試着躺下睡覺。但,這漸漸反變成他們的奢望——暴風雨來了,它以一種無可比擬地凌厲攻勢從南向北猛地湧上來。雲彩四散逃去,似從剛爆炸的鍋爐里噴出的蒸汽在空氣中散開。最後,泥石流藉著颶風的架勢向激流涌去,沉悶的迴音從四方傳來,大氣層似乎正在上演一部戲劇似的,瀰漫着一場怒極的空氣和水的殊死戰,只是戰爭中獨獨缺了火。

極度興奮的聽覺從總的隆隆聲里辨出了特殊的聲音。不是伴隨着沉重的落體的嘈雜聲,而是物體被折斷後的清脆的撕裂聲、爆裂聲;人們能夠準確地分辨出爆裂聲、撞擊聲、嘩啦聲、轟隆聲,就像鋼挫突然折斷,在暴風裏的轟隆聲。

這種現象可以解釋為物體被雪崩折斷後又被旋風捲起甩下,但醫生不知對其它現象作何陳述。

利用這令人心焦的寂靜時刻,在這過程中,颶風似乎在重新呼吸以便以更強勁的勢頭呼嘯而來,旅行者們互相交換着他們的猜想。

「衝擊、碰撞就在眼前發生著,正如冰山、冰原間的撞擊。」醫生說——

「對,」阿爾塔蒙回答道。「就像地殼一下子被衝撞開。喂,你們聽着沒有?」——

「如果我們是在海洋附近,我真的會認為是冰塊撕裂。」醫生回應着——

「其實,這聲音可作另一番解釋。」約翰遜作答道——

「我們將快抵達海岸了吧?」哈特拉斯問——

「這也不是不可能,」醫生推測著說,「聽着,在一陣劇烈的撕裂聲后,會不會是浮冰的斷裂聲?我們很可能非常接近洋麵了。」——

「如果真如此,」哈特拉斯激動地說,「那我會毫不猶豫地撲向海洋,穿越冰塊。」——

「噢!」醫生說,「也許經過這麼一場暴風后,會不會有什麼被折斷,明天我們看看;不管如何,如果有旅行分隊在這樣的晚上旅行,我將對他們報以深深的同情。」

這場颶風持續不停地颳了十小時,帳篷里的主人沒有一個能休息片刻,整晚就在這極度的憂慮中度過。

事實上,相同的境況,如風暴、颶風能夠導致嚴重的耽擱。醫生非常希望出外察看外面的情形如何,但在這肆虐的狂風中如何能夠冒險?

幸運的是,颶風在第二天拂曉時分緩和下來;大家終於能夠離開這頑強抵抗住颶風的帳篷,醫生、哈特拉斯和約翰遜一道,朝一座高達三百碼的山巒走去;他們輕鬆地攀上山頂。

他們眼前展示著一幅由形態各異的岩石,陡峭的側峰組成的沒有冰塊的夢幻般景緻。已經是繼被暴風吹走的冬季之後突至的夏季,雪似乎被凌厲的颶風削磨之後還未來得及融比成水,地面呈現出晶瑩的凸凹崎嶇的原始形態。

但哈特拉斯急於投向的是北方。水平面像被黑色的霧氣浸泡過。

「眼前的景緻很可能是海洋作用的結果。」醫生解釋道——

「您言之有理,」哈特拉斯表示首肯,「大海應該就在附近。」——

「這種顏色是我們稱之為『耀眼』活水的顏色,」約翰遜說——

「正是如此!」醫生應答著——

「那麼,上雪橇!」哈特拉斯呼叫着,「趕快朝新海洋邁去!」——

「這讓您內心暢快極了。」克勞伯尼醫生對船長說——

「那當然!」船長熱烈地應道,「不久,我們就將抵達北極了!那麼您,我的好醫生,這幅前景不令您幸福嗎?」——

「我!我永遠幸福,特別看到他人的幸福我感到更幸福!」

三個英國人重新回到小山溝旁,雪橇準備好,人們離開宿營地。重新上路了,每人都不由得擔心起來,害怕再遇到前天的足印;幸虧,剩下的旅程里,看不見絲毫陌生人或土著人遺留下的足印。三小時后,小隊人群來到了海岸邊。

「大海!大海!」他們一致歡呼道——

「暢通無阻的大海!」船長驚喜地呼叫着。

已經是上午十點鐘。

事實上,颶風曾對這極地盆地大顯神威;被撞碎且被肢解的冰塊,凌亂地分散在四面八方;最大的呈冰山狀,在海上飄行着,按水手們的行話,它們已「起錨了」。盆地遭受了狂風肆意的侵襲,岩石周圍的海平面上,散浮着冰塊撞裂后崩出的尖利的稜角及碎屑。殘存於海岸平面的冰原仍未完全融化;海濤拍擊的岩石上,彌布著一些已褪色的一簇簇海藻。

北冰洋就這樣呈現在眼前,一望無際、汪洋一片,既沒有一座島嶼,又沒有任何新陸地同時存在於地平線上。

海岸在東側和西側形成兩個峽角,因長期的波浪侵蝕,它的坡度已逐漸變得和緩起來;大海在它的兩端濺起浪花,在空中揚起片片白色的泡沫,新美洲土地就將這樣消失在北冰洋,不是突然地,而是平緩且略帶傾斜的演變成一個很寬廣的圓形海灣,形成由兩邊峽角包圍的較寬廣的停泊港。中心,一塊突出的岩石因三面被這,成為一個天然的避風港;融化的冰雪順着河床,滾滾流淌,形成湍流洶湧之勢。

哈特拉斯,在察看了海岸地勢后,決定即日作好出發準備,將小艇放入大海,把雪橇拆好,一切工作就緒,等待啟程。

又臨近一天的尾聲,帳篷被支起。在一頓提神的晚餐之後,他們開始了工作;醫生趁機取出測量儀測定海灣部分的地理位置。

哈特拉斯催促着,他急於動身,他想儘快離開這兒往前沖,趕在別的探險隊之前到達大海。

五點鐘,約翰遜和貝爾無事可做,雙臂交叉著。小艇優雅地飄蕩著,帆張揚著,三角帆拉得很低,前桅帆支撐在收帆索上;儲備食品及已拆下的雪橇均已運上船,只剩下帳篷及一些宿營工具等著第二天一大早再安置。

醫生返回后,發現一切都準備就緒。當眼帘觸著那隻悠然避風的小艇,頓生給這個小島命名之念,他提議小島就稱作「阿爾塔蒙島」。

這毫無異議,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非常美麗的最好的名字。

因此,這港口被命名為「阿爾塔蒙港」。

根據醫生的測定數據,該島位於北緯度87°5′,經度為格林威治東部即東經118°35′,也就是說,離北極點還差3°。

探險家們自維多利亞灣以來,已跨越了二百里,抵達阿爾塔蒙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哈特拉斯船長曆險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哈特拉斯船長曆險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章 雪地里的足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