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公司元年(1)

1984 公司元年(1)

(一)鄧小平馬不停蹄遍走特區

「我們都下海吧。」

—民間辭彙,1984

在科學史、藝術史和商業史上,當一個流派或國家正處於鼎盛的上升期,便會在某一年份集束式地誕生一批偉大的人物或公司。這個現象很難用十分理性的邏輯來推導,它大概就是歷史內在的戲劇性吧。

在美國企業史上,這個偉大年份是1886年。這一年,紐約的圖書推銷員大衛·麥肯尼在推銷莎士比亞選集時驚喜地發現,他隨書贈送的香水備受顧客的青睞,於是他用莎士比亞故鄉一條河流的名字「Avon」(雅芳)為名,創建了雅芳香水公司;「可口可樂」誕生於亞特蘭大,它的第一瓶形狀「怪異」的產品被推出市場;大名鼎鼎的喬治·伊斯曼研製出第一架自動照相機,並給它取名「柯達」;全球大宗郵購與零售業的始祖西爾斯·羅巴克也在這一年創立,直到1992年前,它一直身居全球零售業霸主。花旗集團在這一年誕生,它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的銀行機構;強生公司也在這一年成立,它一開始製造醫藥診斷產品,後來才生產出暢銷全球的潤膚露、香波和邦迪創可貼。如果再加上卡爾·平治在德國發明出世界公認的第一輛汽車,那麼,在1886年出現的這些公司名字,竟可以勾勒出其後100年的世界公司成長線。

在中國企業史上,這個偉大的年份便是1984年。日後很多馳騁一時的公司均誕生在這一年,後來,人們將之稱為中國現代公司的元年。

1984年的特殊氣質,在元旦剛過不久就散發了出來。除了出國一直坐鎮北京的鄧小平突然決定到南方看看。此刻的國內,由高密度宣傳步鑫生改革而煽動起來的改革熱情已日益高漲,但是,舉國四望,有哪個地區的改革是過去幾年裏最有成效,也最值得大書特書呢?鄧小平把目光放到了預先沒有列入中央規劃、後來也沒有得到中央財政特別扶持,而此刻正飽受爭議之苦的深圳特區身上。

鄧小平一生有過兩次著名的南下,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1992年,它們對中國經濟的風向變動都起到了決定作用,「鄧小平南巡」這個辭彙組合從來沒有在正式的公文中出現過,但是它卻在民間和媒體上被廣為採用,它寄託了人們對鄧公的尊重和期望。

據後來的研究者發現,鄧小平的這次南下事先並沒有明確的目的,也沒有帶着政策宣示的責任,但是它所逼發出來的改革熱情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在此前的一年多里,對深圳的各種非議指責正沸沸揚揚,北方一家黨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歷史租界的由來》的長文,影射深圳特區是新的「租界」,其後又有文章提醒,要警惕中國出現新買辦和李鴻章式的人物。很多來深圳參觀的老幹部視特區為異端,驚呼「深圳除了五星紅旗還在,社會主義已經看不見了」,「特區姓『資』不姓『社』了」。1月24日,鄧小平抵達深圳,特區的黨委書記梁湘指著掛在牆上的深圳地圖,介紹了特區開發建設的情況,稱1983年的工農業總產值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比辦特區前的1979年增長了10倍。備受壓力的梁湘很想得到鄧小平明確的支持態度,便說:「辦特區是您老人家倡議的,是黨中央的決策,深圳人民早就盼望您來看看,好讓您放心,希望得到您的指示和支持。」但鄧小平沒有發表意見。

其後數日,鄧小平馬不停蹄遍走特區,一路上他不講話,不表態,參觀時也很沉默,不露聲色。到蛇口工業區時,袁庚彙報說,他們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作為整個工業區的口號。機靈的袁庚用自問自答的語氣說:「不知道這個口號犯不犯忌?我們冒的風險也不知道是否正確?我們不要求小平同志當場表態,只要求允許我們繼續實踐試驗。」此言一出,全場大笑。鄧小平在深圳的表現,可謂意味深長,他用行動表明了自己支持的態度,卻又在言辭上留下空白。27日,他離開深圳前往另一個特區珠海,在這裏他一反在深圳的沉默態度,寫下「珠海經濟特區好」的題詞,算是給特區經濟下了結論。2月1日,已經回到廣州的鄧小平,在廣東省和深圳領導的再三暗示和懇請下,寫下「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並在最後的落款上,特意把時間寫為「1984年1月26日」,表明還在深圳時已經有這個評價。

鄧小平的南巡舉措,以新聞的方式傳播全國,關於特區的爭論至此告一段落。在他離開廣東后的第二個月,中共中央做出重大決定,宣佈「向外國投資者開放14個沿海城市和海南島」。中國的對外開放由點及面,最終形成了沿海全境開放的格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傳記紀實 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
上一章下一章

1984 公司元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