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春天的故事(4)

1992 春天的故事(4)

(四)黃鴻年各地大肆收購

4月,一個身材高大、臉龐飽滿的44歲印尼華裔商人來到了中國。他可能是最早從南巡講話中讀出商機的外籍企業家。這個名叫黃鴻年的中年人有一個顯赫的家族,他是印尼第二大財團、金光集團董事長黃奕聰的次子,黃家當年靠販賣椰乾和食用油起家,成就10億美元的家產。印尼華商的崛起,大多與政府主政者有絲縷關係,所以也特別注重維繫與官方的互動。或許正因為如此,60年代初,黃奕聰把他的第二個兒子黃鴻年送到了高幹子弟雲集的北京26中就讀中學,黃鴻年參加過紅衛兵,還短暫地到山西農村下鄉插隊。30年後,當他轉戰中國的時候,那些已經當上了領導職務的學兄學弟們自然為他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在離開中國后,黃鴻年一直沒有介入金光的家族業務,而是獨闢蹊徑,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股市從事資本活動,他嗅覺靈敏,多次狙擊獲利,竟有「金手指」的雅號。為了實施他的進軍中國策略,黃鴻年收購了香港股市一家名叫紅寶石的日資虧損公司,將之易名為中策,自稱「配合中國改革開放策略」之意。中策除了黃鴻年以30.5%控股之外,李嘉誠的和黃公司、金光集團及美國摩根士丹利等大證券商也是重要股東,此外,他還與日本的伊藤忠財團等也有很密切的關係,其資本背景十分複雜。很顯然,那些隱身在背後的資本大鱷們都想靠黃鴻年的突擊,獲取利益。

黃鴻年試水的第一家企業是在他當年插過隊的山西省。黃回憶說:「我去山西,有一天吃完晚飯的時候,當時的省委書記王茂林同志問我,『明天有事嗎?』他要去考察一個他蹲點的工廠,當時叫做太原橡膠廠,我可以跟他一起去。看了工廠以後,當時的廠長謝功慶做了一個彙報。這個企業的設備、廠房都是典型的老國營企業,王書記問我有沒有興趣合資,我就當場答應了。從我們討論合資到簽約,到新公司開業,到我們資金到位,前後也就一個來月的時間。」

在山西得手后,黃鴻年轉赴杭州,在市長王永明的一力促成下,黃收購了兩家效益很好的企業,西湖啤酒廠和杭州橡膠廠,同時還「搭購」了一家虧損的電纜廠。黃自嘲說,在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下,80%的農民決定了小農經濟,小農經濟決定了意識形態,講究配套,配了一個虧損的電纜廠,我也莫名其妙地答應了。

黃鴻年在杭州的購併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中策現象」由此而生。南巡講話后,發展意識復甦,舉國期盼開放而不得其法,黃鴻年高舉「為改造國企服務」的大旗,自然一呼百應。通過前兩年的改革,各地對於通過引進外資來改造國營企業已漸成共識,黃鴻年凌空而降,自然讓各地官員大喜過望,國內媒體也對黃的到來寄予厚望,以為靠黃鴻年的資本和機制雙注入,將可能是改造積重難返的國營企業的一劑良藥。

杭州之後,黃鴻年來到祖籍所在地福建泉州。黃說:「市委書記和市長跟我談了很久,希望我能在泉州搞個項目,我就問市長,你們泉州市總共有多少個廠?市長說總共有41個企業,我說一起合了行不行?市委書記當場給省里的陳光毅書記和賈慶林省長打電話,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兩天兩夜內,我們喝了一兩瓶茅台酒,把這個項目簽了意向書。很快,在7月1日黨的生日前夕,我們在香港簽下正式合約,向黨的71歲生日獻禮。」

從以上三地情節來看,中策購併基本上都是「市長工程」,黃鴻年的做法如出一轍:與政府一把手直接溝通,借南巡東風,用好政治牌,高舉高打,以氣造勢。泉州之後,「中策現象」已經非常轟動,黃鴻年趁熱打鐵又在大連一攬子收購了101家國營企業。從1992年4月到1993年6月間,中策集團斥資4.52億美元購入了196家國營企業,隨後又陸續收購了100多家,后雖因中國政府的干預中止了部分合同,但中策仍在短短的時間內組建了龐大的企業帝國。

馬不停蹄的黃鴻年像割稻子一樣地四處收購企業,看上去跟幾年前的馬勝利非常相似,但是,其實質卻有很多的差異,馬的收購對象大多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而黃專選資本質量好、有盈利前景的國家骨幹企業,馬收進企業后,沒有將之改造的能力,而黃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打包出售的計劃。

在收購之初,黃鴻年把重點放在了橡膠輪胎和啤酒兩大行業。他將太原和杭州的兩家橡膠廠納入在百慕達群島註冊的「中國輪胎控股公司」名下,而後增發新股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然後,他又用募資所得的一億美元先後收購了重慶、大連、銀川等地的三個輪胎橡膠廠,中策所得的五家工廠中有三家是我國輪胎行業的定點生產廠。在啤酒行業中,中策收購了北京、杭州以及煙台等地多家啤酒廠,組建了在百慕達註冊的「中國啤酒控股公司」,在加拿大多倫多招股上市成功。數年後,黃鴻年又將手中所持股份整體出售給日本伊藤忠,伊藤忠再售予朝日啤酒。黃鴻年還策劃進入醫藥行業,后因國家有關部門干涉,未能成功。

中策一攬子收購某地全部國營企業的做法,則顯得十分大膽和圖謀深遠。在泉州一案中,中策與泉州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合資成立泉州中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方以全部41家國有企業的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作價投入,占股40%,中策出資2.4億元占股60%。中僑公司擁有大量土地儲備,其後續的地產經營前景十分可觀。

就當黃鴻年在各地大肆收購的同時,尾隨其後的是由理論界和傳媒界人士組成的龐大的「拉拉隊」,他的出現讓改革派理論家們似乎看到了讓國營企業擺脫舊體制的曙光,於是,對之的稱頌便有點「上綱上線」,有些竟帶有幻想的玫瑰色。很多經濟學家認為,「中策現象是國有企業重組的有效模式」,「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的時代產物」,黃鴻年的購併終於讓國有企業實現了多年未有突破的產權多元化,這將使得國營企業改革徹底地走出籠子裏改革的老路子。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經濟學家劉國光更評論說,可以利用中策熟悉國外企業上市的原則和渠道把一些國營企業經過重整后,轉換成為具國際性的企業,陸續在國外上市,更多地吸引國外資金來投入國內企業發展。

這些熱烈的言論給予了中策現象以無比崇高的改革定位,使之收購行為「超越」了商業利益的自身邏輯。在眾多媒體的轟擁下,黃鴻年和中策意外地成為了中國企業改革的新風標。黃鴻年後來回憶說,中策進中國,一開始是來試水的,沒有想到會受到如此大的歡迎,其收購成本又能如此優惠和低廉,其後便一起熱昏了頭,很多項目是糊裏糊塗地定下來的,泉州和大連的兩起「一攬子計劃」更是在熱浪中匆忙實施的「不可能任務」。

黃鴻年在1992年的熱走,徹底炒熱了「資本經營」這個名詞,後來不少經營者在談及中策時,均印象深刻,認為其啟迪「超過100本教科書」。外來的中策現象,加上國內的牟其中「罐頭換飛機」,讓人們生動地看到了資源流通所帶來的神奇效益。

黃鴻年的新聞出現在各大報刊的財經版頭條,自然讓各地的國企廠長們暗慕不已,他好像是一個「天使」:背着錢袋從天而降,用一堆真金白銀換走一張股權證,然後人不換,事不管,卻可以讓企業從此擺脫「婆婆們」的束縛,換來一個全新的「老闆機制」。泉州的41家企業被收購后,泉州輕工局、商業局便被撤銷了,廠長們只需對黃鴻年一人負責。中策提供的模式似乎可以繞開所有發生在國企改革中的難題。

中策的突然成功自然引發了其他國際公司的效仿。就在他收購了杭州啤酒廠之後,與他背景十分相似的泰國華裔首富正大家族的四公子謝國民則來到了杭州青春寶葯業公司。①這家公司的總經理赫赫有名,是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岩創辦的胡慶余堂的關門弟子馮根生,他於1972年白手創辦這家企業,研製開發出暢銷一時的保健藥品青春寶,1988年,全國第一屆優秀企業家評選,馮根生是浙江企業家中入選的第一人。青春寶當時是華東地區最賺錢,也是品牌度最高的藥廠,馮善於經營,性情剛直敢言,某年,正當他為了市場銷售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上級主管部門通知他去參加一場經營管理考試,他憤而罷考,鬧了一出不大不小的風波。到1992年,馮根生已經59歲,按照慣例他將在一年後退休。便在這時,在他的極力主導下,正大集團於第二年以凈資產核算的低廉價格獲得了青春寶的控股權。謝國民對馮根生做出承諾,他可以做到不再想做的那一天。一直到2007年前後,馮根生一直是正大青春寶的總裁。他也因此成為近30年來最「長壽」的企業家。

青春寶被正大控股,引發了一場「靚女該不該先嫁」的爭論。在之前人們的觀念中,拿出來與國外合資的都應該是一些瀕臨倒閉、實在經營不下去的「醜女」,像青春寶這種盈利能力很強的「靚女」與外商合資,很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日後來看,這個爭論基本上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那些國際資本並非慈善組織,如果沒有升值的潛質,則根本不具備被收購的可能。馮根生在評說青春寶合資一事時,自稱是「被迫披洋衣,欣然換機制」,言下之意,是通過出售控股權的方式擺脫原有的體制。而客觀上,他也因「披上洋衣」而得以繼續掌控這家由他創辦,卻在資產上跟他沒有關係的企業。(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傳記紀實 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
上一章下一章

1992 春天的故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