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霍比特人(一)

第九章:霍比特人(一)

今天是托爾金老先生誕辰114周年,而本月的另一位壽星是伊利亞·伍德小朋友,那麼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另一個誕生——《霍比特人》的完稿和出版。

對托爾金來說,上世紀三十到四十年代是他創作最為旺盛的時期,遍地開花的後果可能就是結果較不易(好幾個故事早就開始寫作,但是沒有一個能夠完成),沒人能確定托爾金是什麼時候開始寫《霍比特人》的,甚至他自己也不記得了。像其他故事一樣,這一開始都是孩子們的床邊故事,作者推測,最早在1931年這本書就完成了一部分,除了他的家人,劉易斯恐怕是最早讀到這個故事的人,他立刻被故事吸引住了,在寫給朋友的信中他稱自己「有了一段愉快的讀書時光……閱讀他的神話故事,教人覺得這不是虛構,而只是描繪了一個我們三人(指作者、讀者和讀者的朋友)都能進入的世界」,他的意思是托爾金仍然保留着童年時代所培養的清晰的幻想世界,從表面看,書里有他幼年時代的各種生活記憶:他的簡姨媽就住在伍斯特郡的一個被當地人稱為「袋底」的小屋裏;安德魯·蘭的故事裏(托爾金小時候喜歡的書)也常常提到龍的形象。另外,《聖誕老人的來信》(托爾金每年聖誕節假託聖誕老人給孩子們寫的信)中的大多數精神也寫進了《霍比特人》。

自他的書出名之後,托爾金曾非常開心地宣稱自己就是霍比特人,雖是玩笑,但托爾金的性格和典型的霍比特人的確有相似之處,托爾金懷疑、甚至是蔑視二十世紀,他認為科學與科技對人類命運毫無建樹,他反對買車,從沒買過電視機,也極少聽收音機,討厭現代文學作品、音樂和戲劇藝術(無語….),也無暇關注當代政治,或許正是對現代社會的不認同心理刺激了他的創造力吧,他更喜歡「中土」。不過從現實的層面來看,霍比特人是一種典型,是托爾金所熟悉,並和他一起長大的同伴的典型。霍比特人是以一群已近絕跡的英國男女為原型,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中部的人為模仿對象的人,例如,二戰前的英國電影演員們(不是說討厭現代藝術嗎-___-),比爾博·巴金斯屬英國中產階級,與托爾金一樣,他不贊同進步與創新,寧願躺在舒適的坐椅里抽煙斗也不希望出外冒險(後來被某個老騙子拐出去的事不算啊);而像山姆.甘吉這樣的霍比特人,則代表着英國勞工階層,是邊吹着口哨,邊騎車去上班的挖地工,手推車貨郎或雜貨店夥計之類的市井小民。為了給這些角色設計出一整套的性格,他所認識的人——他在伯明翰的親戚、利茲大學性格堅毅的大學生、戰壕里他很想交往的士兵、餐廳學監席上的教授,牛津市中心市場的雜貨商,全都進入了托爾金的熔爐(據說《圍城》裏也影射了錢鍾書的好些同事朋友,所以不要得罪作家啊)。

有一段時間,《霍比特人》的手稿一直沒有完成,被遺忘在辦公室的抽屜里沒人理睬,要不是托爾金偶爾會打開抽屜將草稿借給信任的親朋好友比方劉易斯,還有「因克林」讀書會所起的鼓舞作用,這本書或許永遠也不會出版。

在較早的版本中,比爾博本會溜進惡龍斯毛戈的巢穴刺殺它,還有一些細節的不同,比如名字,甘道夫是矮人領袖的名字,巫師則叫布萊多辛,後來的修改中,他保留了甘道夫,而決定所有矮人的名字都取自古冰島史詩集《老埃達》。

托爾金以前的一個學生,伊萊恩·格里菲斯,也曾讀過書稿。1936年,她在牛津為倫敦的喬治-艾倫&昂溫出版公司修改《貝奧武甫》的翻譯時,與她的舊友,該出版社編輯蘇珊·達格納爾提到托爾金教授寫了一本非常好的兒童故事,並已借給她看過。她建議蘇珊·達格納爾當天去拜訪托爾金,看看他是否願意將書稿借給她一看。

出乎意料的是,托爾金欣然將書稿借給她。由於好奇心驅使,她在由牛津回倫敦的火車上就展讀了書稿,幾天後也如約歸還,並附信說,她認為這部手稿極有潛力,但必須先寫完,這樣她才好交給出版公司的主管們評估。

受到這個消息的鼓舞,托爾金立刻着手,那是1936年8月,正是他寫書的好時間,因為正值暑假,離開學還有兩個月的空閑時間。當時已年近16歲的邁克爾在學校被窗戶的碎玻璃重傷了手,但還是靠單手幫父親打字(好孩子!),到十月三日,《霍比特人》順利寫完並已修改好,在手稿封面上,托爾金打上了「霍比特人歷險記」。

蘇珊·達格納爾拿到新手稿,激動不已,立刻交給公司董事長斯坦利·昂溫,他也立刻喜歡上了,但他希望試試目標讀者的反應,於是將書稿拿給十歲的兒子雷納,並給他一先令讓他寫一篇短短的讀書報告,這個男孩的結論是,這本書一定會吸引五到九歲的孩子。

不到一周,喬治-艾倫&昂溫出版公司便回函托爾金,表示願意出版這本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魔戒的鍛造者:托爾金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外國文學 魔戒的鍛造者:托爾金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霍比特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