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四章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陪」才能培養習慣

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裏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陪孩子寫作業,現在已成了許多家長的「功課」。

孩子上小學后,整個家庭生活方式都會發生變化。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有了一種叫「作業」的東西,它彷彿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能帶來此後一連串的變化―作業事關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事關未來的升學,升學又決定了事業前途……每個對孩子負責的家長,怎麼能不在意這件事呢。於是很多家長放棄自己的一些活動,天天陪着孩子寫作業,他們希望以此培養出孩子愛學習,規規矩矩寫作業的好習慣。家長們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寫作業時搬個凳子坐在旁邊盯着,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時地過來,先了解一下要寫什麼,再不時地過來看看寫得怎樣,最後還要細心地檢查。無論何種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全程參與,從頭關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嗎?我認為不需要。

圓圓剛上學時,學校給新生家長開會,提出家長應該經常陪着孩子做功課,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等要求。但我們沒那樣做。我們只是在最初幾天,當孩子對學校生活、寫作業這些事都還比較陌生時,在旁邊給予她一些指導和提醒,讓她儘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規則和做法。這個時間只有一周,後來就沒再管她―既不陪寫,也不刻意檢查她的作業,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該寫作業了。這不是家長不作為,而是意在培養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

剛上學的一段時間裏,圓圓對寫作業感到很新鮮,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寫作業,那神情就像對待剛買回來的一個洋娃娃似的。時間稍長,她就失去新鮮感了。回家就先吃東西、玩耍、看電視,一直磨蹭著不去寫作業。當我們發現已經有好幾天,圓圓都是需要我們提醒才去做作業時,就決定以後連提醒這句話也省了。我和她爸爸達成默契,我們裝作完全忘掉寫作業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憑她玩夠了再去寫作業。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亂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沒寫作業。先看動畫片,飯後玩了一會兒玩具,然後又看書,又看會兒電視。到了已洗臉刷牙,躺床上要睡覺時,才想起今天忘了寫作業,急得哭起來。我和她爸爸其實早就着急了,但我們一直裝着沒注意她的作業問題。這時我們才做出和她一樣着急的神情,說:是嗎,你今天沒寫作業啊?

我們說這話時,只是表示了微微的驚訝,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責怪啊,她哭,就說明她已經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壞了。家長如果再帶着抱怨和批評的口氣說「你怎麼能忘記寫作業呢,現在着急了吧!」孩子就能從中聽出「你真不像話」、「活該」的意味,她就會忘記自責,開始對抗家長的批評。我們親親她的小臉蛋,語氣平和而友好地對她說,寶貝不要哭了,誰都會有忘記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現在想想怎麼辦吧。聽我們這樣說,圓圓停止了哭泣。父母這樣理解她,可能給了她很大安慰,她情緒平靜了不少。

她爸爸心裏早就着急了,這時不由自主地說,那就晚睡一會兒,趕快寫吧。看得出圓圓當時已困了,她聽爸爸這樣說,有些不情願,表現出發愁的樣子。家長一着急就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是錯誤的。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了形成兒童的自覺意識,也為了他更好地執行決定,應該盡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哪怕是相同的決定,如果它不是來自家長的指令,而是來自兒童自己的意願,他會更願意去執行。我趕快對圓圓說,你願意今天寫,就晚睡一會兒,今天去寫;要是想明天早上寫,媽媽就提前一小時過來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寫,明天就去學校和老師說一下今天的作業忘了寫了,這一次就不寫了。

圓圓當時面臨的不外乎這幾種選擇。她想了一下,知道最後一種選擇不合適,立即否定了。我敢肯定剛上小學的孩子,如果他以前不曾遭遇學前班或幼兒園佈置作業的困惑,如果他的自尊心不曾受到損害,他是不會同意不寫作業的。每個學齡兒童心中都有對作業的責任意識;還有自尊和對老師批評的懼怕,這些讓他不會隨便放棄作業。

圓圓當時雖然很想睡覺,但可能是她覺得不寫完心裏總有個事,不舒服,就說要現在寫。我們說好,那就現在寫吧。她無可奈何地下床,從書包中掏出書本,說不想在自己的小屋寫,要到客廳寫,可能是覺得小屋容易勾起睡覺的願望吧。我和她爸爸再也沒說什麼,只給她找個小凳,讓她到茶几上寫,我們就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過了一小會兒我們也該睡了,洗漱完后,我過來看了一下圓圓。她剛剛寫完語文和英語,數學還沒寫。我說:媽媽爸爸去睡覺了,你寫完了自己回房間睡覺吧。平時她睡得早,都是我們送她進房間。這時,她抬起頭,有些嫉妒地說,為什麼你們大人就沒有作業,就是小孩有作業!我們被逗笑了,說我們其實也有作業,爸爸要畫那麼多圖紙,媽媽要寫那麼多文章,這都是我們的作業,也必須要按時完並說我們可不願意沒作業,沒作業就下崗了。寫作業的道理小孩子自己其實也明白,就不用給她講了。我們又親親她的小臉蛋,像平時一樣愉快地跟她打過招呼,就回自己房間了,留下她一人在客廳寫作業。

我們假裝關燈睡了,靜靜地聽着她的動靜。圓圓大約又寫了十幾分鐘,自己收拾書包去睡了,我們才把懸著的心放下。第二天也沒提這事,就當什麼也沒發生過。在這裏我想提醒家長們,對於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所以,只要鼓勵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責怪,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接下來幾天,圓圓回家早早就把作業寫完了,我們心裏很高興,但沒有很誇張地表揚她,只是淡淡地告訴她每天都這樣做是個好習慣,應該保持,表情中流露出對她的滿意。

早早把作業寫完帶來的方便和愉快,她自己也能體會到,這個道理一點就透,即使對小孩子,也毋須多說。但她畢竟是孩子,時間稍長,就又開始在寫作業方面有些懈怠。距第一次忘記寫作業大約十天,圓圓又一次忘了寫作業。

本來那天準備睡覺的時間就比平時晚,她想起來作業忘了寫,說今天的作業還留得多,得寫好長時間,說着又愁得要哭。我們還是採取和前一次大體相同的方法,寬慰過她,就把她一人留在書桌前,我們去睡了。

可能很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會不忍心,覺得自己陪在孩子身邊,孩子會有安慰,會寫得更快更好。但那樣會有幾個壞處,一是孩子會在家長面前刻意表現他的痛苦,博得家長同情,這既影響他寫作業的專心,又影響速度;二是家長陪寫,會讓他覺得不完成作業至少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是他和家長共同的事,時間長了,會在心理上對家長形成綁架,養成依賴心,這特別不利於他自我責任意識的形成;三是家長坐在旁邊多半會忍不住嘮叨一句,不論是略有不滿地說「趕緊寫吧,誰讓你又忘了呢」,還是善意地提醒「以後回家好好記着寫作業,不要再忘了」,或者是看孩子開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點寫,你看都幾點了」。所有這些話對當時的孩子來說都沒有意義,還弄得孩子煩。所以即使你有時間,也不要陪他,即使你當時還不想睡覺,也要假裝去睡,情緒上要和平時沒有兩樣,千萬不要指責孩子。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可沒有你那麼好的脾氣,我一看見孩子沒寫作業,火氣就上來了。那麼,我要說,如果家長在對待孩子的間題上從不去虔誠地思考,不去理性地處理,只是憑性情做事,一遇到問題就着急,一着急就發脾氣,這隻能說明你是個任性的家長。一個任性的家長,怎麼可能不培養出一個任性的孩子呢?那天圓圓確實寫得比較晚了,我們一直豎起耳朵聽她的動靜,到她睡覺時都快十二點了。很心疼她睡這麼晚,明天還得早起。但這也是她成長中應該體驗的「功課」,她從中一定能學到東西。我們並不覺得她忘了寫作業是件壞事,倒覺得它是個教育契機,可以促成圓圓自覺意識的養成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確實,在我們的印象中,圓圓自那以後,再沒發生過臨睡覺時才想起寫作業的事。她很快就學會了安排,有時在學校就能抓緊時間完成不少作業,.回家也一般寫得很快。

家長應該記住這一條: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什麼事情沒做好,只讓他感受因此帶來的不便,就已經夠了。孩子每有一種失誤,感受到失誤帶來的不便或損失,才會產生相應的調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樣。這種調整需求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會有的。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如果孩子一做錯,家長就批評孩子一頓,要求他做出什麼保證,或者由家長直接給出一個解決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動調整的機會,這種調節能力也會慢慢喪失掉。可以說,致使兒童無法養成好習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嘮叨和指責。所以當家長責怪孩子某個習慣不好時,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兒童所有頑固性的壞習慣,幾乎都是小問題沒得到合理的疏導解決,長期和家長或教師摩擦衝突形成的。陪孩子寫作業就是特別容易養成兒童壞習慣的一種做法。家長陪的目的是希望有兩個提高―效率高、質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認真,就會告訴他要應該抓緊時間,應該認真寫。天天陪,這些話差不多就會天天說,因為孩子幾乎不可能那麼安安靜靜地長時間地坐着,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把作業寫得那麼完善。開始時孩子還會在意家長的話,時間攀了也就不在意了,這惹得家長說話時就會有些不耐煩,孩子就在情緒上開始和家長對立,事情於是開始走向惡性循環。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為兒童所熱愛的事情,當它變成一項被監督完成的活計,讓人感到不自由時,其中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家長陪着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裏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我們一定要理解什麼叫好習慣。

按時按點地坐在書桌前,並不等於有了按時按點學習的習慣。「習慣的重要性並不止於習慣的執行和動作方面,習慣還指培養理智的和情感的傾向,以及增加動作的輕鬆、經濟和效率。」①「陪」所製造的習慣,只是肢體上的;「不陪」才給孩子留下了讓習慣在內心生長的空間。「陪」與其說在幫助孩子,不如說是在給他製造麻煩。

很多媒體、教師或「教育專家」都在建議家長應每天陪着孩子寫作業,這種說法不知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我見過許多看起來確實需要有人陪着學習的孩子,沒人陪就一點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長陪着寫作業―但這個事情不能孤立去看。需要家長陪着寫作業,這絕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個正常要求,這隻說明他已養成一個壞習慣。他學習成長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會管理自己,造成他內心的無力感和無助感。他對自我管理極為不自信,只好求助於外部力量約束自己。事實上,他的內心是反抗這種「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長在身邊,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陪孩子一段時間,但一定要想辦法從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獨立性將總也不能生成,那麼他會越來越苦惱,越來越不自覺,「陪」的效果也將越來越小。同時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在過去時間裏對孩子的教育哪裏出了錯誤,這種反思也將決定你如何抽身,決定你的幫助是否能對孩子有正面作用。抽身的原則: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第二要在整個過程中盡量製造孩子的偷悅感和成就感,哪怕他開始做得不好,也絕不要製造他的內疚感和失敗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站立,否則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慘。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那麼他就會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正是從這一點上,開始一個人的自我認識。沒有自我認識,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紀律。一個年紀幼小的人,不論他把「懶惰是不好的」這句話記得多麼牢,理解得多麼清楚,但是如果這種情感沒有迫使他在實際行動中管住自己,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②孩子的弱點如果總是通過大人的操縱去克服,那所謂「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虛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會成為孩子自我認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機會,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從約束中掙脫出來。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壞處是,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就產生討債心理,當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不好時,就會說:我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培養習慣,你居然學成這樣!這樣的話更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時也會產生負罪感,這對孩子的道德成長也沒有好處;

最後想說的是,對於「陪」與「不陪」不要理解得簡單化和絕對化。這裏主要強調的是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在學習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覺、獨立意識,防止孩子養成依賴家長、沒有自覺性的壞習慣。所以「陪」與「不陪」與其說是行為方式,不如說是一種教育理念,不能簡單地從形式上界定。比如有的家長整天忙着喝酒打麻將,確實也沒時間沒心思陪孩子,孩子幹什麼他都不管,這樣的「不陪」與我們這裏說的「不陪」,則完全是兩個概念。

特別提示

家長一着急就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是錯誤的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了形成兒童的自覺意識,也為了他更好地執行決定,應該盡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哪怕是相同的決定,如果它不是來自家長的指令,而是來自兒童自己的意願,他會更願意去執行。時於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所以,只要鼓勵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責怪,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在習慣養成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威壞習慣。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如果孩子一做錯,家長就批評孩子一頓,要求他做出什麼保證,或者由家長直接給出一個解決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動調整的機會,這種調節能力也會慢慢喪失掉。

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

成人在教育兒童時之所以屢屢採取不合適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變成一種破壞性行為,有兩個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

孩子天生不反感寫作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後來變得不愛寫作業,是因丸在上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寫作業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壞了。被罰寫作業,就是弄壞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哈佛家訓》裏有一則故事:三位無聊的年輕人,閑來無事時經常以瑞小區的垃圾桶取樂,居民們不堪其擾,多次勸阻,都無濟於事,別人越說他們瑞得越來勁兒。後來,小區搬來一位老人,想了一個辦法讓他們不再踢垃圾筒。有一天當他們又瑞時,老人來到他們面前說,我喜歡聽垃圾筒被踢時發出的聲音,如果你們天天這樣干,我每天給你們一美元報酬。幾個年輕人很高興,於是他們更使勁地去瑞。過了幾天,老人對他們說,我最近經濟比較緊張,不能給你們那麼多了,只能每天給你們50美分了。三個年輕人不太滿意,再瑞時就不那麼賣勁了。又過幾天,老人又對他們說,我最近沒收到養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給你們10美分了,請你們諒解。「10美分?你以為我們會為了這區區10美分浪費我們的時間?!」一個年輕人大聲說,另外兩人也說:「太少了,我們不幹了!」於是他們揚長而去,不再去踢垃圾筒。老人是位攻心高手,與其他人的直接勸阻相比,老人的說服工作不著痕迹,卻有明顯的效果。分析他的方法可以看到,老人先通過「給予」,把幾個年輕人的「樂趣」變成一種「責任」,這是第二步,目的是降低「樂趣」。任何事情,當它裏面包含有交換、被監督、責任等這些因素時,它的有趣性就會大打折扣。然後,老人通過減少支付,刺激他們對瑞垃圾桶這件事產生逆反心理,這是第二步。最後,老人進一步減少支付,並且給出一個讓他們不能接受的10美分;使他們在心理上對踢垃圾桶這件事產生排斥感,產生逆反心理。於是,原本令幾個年輕人感到有趣的一件事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讓他們成為「受害者」。這時再讓他們去做,那肯定難了。這個故事表面上看起來和寫作業沒有關係,但它裏面包含的教育思想卻可以運用到兒童的作業管理上。那就是需要教師和家長在調動兒童寫作業熱情上,適當使用逆向思維,要刺激孩子對寫作業的熱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對寫作業的厭惡之情。但現實中,許多教師和家長卻把方法用錯了。最典型且最愚蠢的做法是以「寫作業」作為懲罰手段,來對付學生的某個錯誤。許多家長或教師的口頭禪就是「你要再不聽話,就罰你寫作業」。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普遍了,懲罰手法之多之重,簡直是觸目驚心。

我聽一位家長說她兒子因為忘了帶英語作業本,被老師罰寫一百遍「我忘記帶英語作業本是不對的」這句話。老師這樣做,已完全不是為了教育,僅僅是報復心理下的濫施淫威。孩子是弱勢者,他沒有辦法,只能把這句話寫一百遍。可以想像,這會讓孩子感到多麼噁心,英語課在他心中可能永遠成為一門噁心課程了。我還見識過一位老師,對於班裏不聽話的孩子,不打也不罵,就是下課不讓玩,叫到辦公室寫作業。孩子的頑劣倒是治好了,但經她這樣治理的孩子,基本上都永遠不再愛學習了。

北京某所小學,要求孩子作業本不許有一個錯字,如果出現一個錯別字,不僅這一個字要寫一百遍,整個這一頁內容都要重寫一次。這種「株連法」使孩子們在寫作業時提心弔膽,生怕寫錯一個字,他們早已忘了為什麼要寫作業,他們只是在為「不出錯」寫作業。孩子們剛剛開始進人學習的征途,就已經開始迷失學習的方向了。

還有更慘痛的例子。2007年4月25日,廣東增城市某中學一名初一的學生,因為英語考試時說話,被老師罰抄單詞,從第一課到第十四課,每個單詞罰抄10遍。這個孩子當晚自殺。

許多家長和教師,一方面要求孩子熱愛學習,一方面又把「學習」當作暴力手段運用於對孩子的懲戒上。當「作業」變成一種刑具,它在孩子眼裏能不恐怖嗎,孩子還能對它產生好感嗎?

這個問題追究到底,至少可以看出這些成年人的三個問題:一是在教育孩子中不能細膩體察孩子的心理,不考慮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是滿足於孩子表面的、暫時的服從;二是自己內心不熱愛學習,潛意識中把學習當作苦差事,就會在生了氣尋找「刑具」時想到寫作業;三是權威意識在毫無反擊之力的ZL童面前變得肆無忌憚,人性中的惡不小心流露出來。

懲罰性質的作業,無不說成是為了孩子,其實它的第一動因只是成人在出惡氣,和教育無關。它對兒童的學習只有毀壞,沒有成全。從本質上說,它只是教師或家長對學生的一種施暴手段。

孩子天生不反感寫作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後來變得不愛寫作業,是因為在上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寫作業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壞了。被罰寫作業,就是弄壞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滿漢全席」人人愛吃,但如果我們這樣對待一個人,讓他天天吃滿漢全席,而且規定他必須頓頓吃夠多少,少吃一口就罰多吃一百口―這樣做上一段時間試試看,這個人以後再見到吃的不吐才怪呢。反過來可以推導出,想讓一個人喜歡和珍惜什麼,就不要在這方面給得太多太滿,更不能以此作為交換條件或懲罰手段,強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適當地剝奪,讓他通過危機感和不滿足感,產生珍惜感。同時最最重要的是讓他在行事過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這無論在學習還是其它事情上,都是普遍適用的。圓圓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一次寫作業非常不認真,字寫得歪歪扭扭,極不像話。她爸爸在無意中瞥了一眼,吃驚她怎麼把作業寫成這個樣子,批評她是在敷衍了事,希望她重寫。圓圓不服氣,不講理地嚷嚷,態度很不好。這激怒了她爸爸。他粗暴地一下把圓圓已寫了幾行的一頁作業撕掉,要求她重寫。圓圓大哭,一邊哭一邊開始重寫,因為她知道作業不寫是不行的。過一小會兒,她爸爸又去看,發現她寫得比前一次更差了,好像故意要和他作對似的。他就又批評她,圓圓在情緒上表現得更對抗了。她爸爸十分生氣,就又一把撕掉這一頁,要求她必須認認真真地寫,否則就不行。圓圓又哭起來,扔了筆,賭氣說她不寫了。爸爸看時間已晚,有些着急,就給她講道理,說這麼晚了,明天還要上學,你只要認認真真地寫,一次就寫好了,就不用耽誤這麼多時間了。圓圓才不理會他的這些大道理,就是不寫。

我發現她爸爸犯了個錯誤,這是在於一件南轅北轍的事。趕快走過去,拉開氣乎乎的先生,拿起被撕下的作業紙看看,平靜地對圓圓說:「你這樣寫確實不對,你看這字都寫什麼樣了。」圓圓聽我也這樣說,更有些不服氣,越發拿出一副「就是不寫」的樣子。我看看她的態度,還是和顏悅色地對她說:「如果你認為寫作業是件不好的事,從今天開始,就不用再寫作業了。」

我動手去收她的作業本,圓圓在這一瞬間有些迷惑,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我拿起她的作業本,合上,對她說:「學習是件好事,看來你不想學習。所以,??…」我把作業本卷在手中,口氣確定地告訴她,「我想取消你寫作業的權利,以後不許你再寫作業了!"

圓圓看我是認真的,一下慌了神,下意識地要把作業本搶回來。她在這一瞬間肯定想到了要是寫不完作業,明天到學校會挨老師批評。她急得抱住我胳膊,踞起腳,要把作業本搶回來,嘴裏喊著「給我,給我」。我把作業本舉起來,不讓她夠著。我說:「你把字寫成那個樣子,那麼不認真,就該剝奪你寫作業的資格,別寫了。」圓圓急得又要哭,她一邊試圖搶回作業本,一邊說「我要好好寫,給我!"我聽她這樣說,態度也和緩些,讓她先不要搶作業,要和她坐下談談。我問,「剛才爸爸讓你好好寫,你不願意,兩次都寫得那麼差。媽媽想問你,你是不是覺得好好寫作業是件不好的事,寫得差些才好?」圓圓回答說不是,說好好寫才好。

我又問她,「是不是好好寫作業就非常累,不好好寫就很輕鬆?」她搖搖頭說不是。我想想,實事求是對她說:「認真寫和不認真寫可能有一點差別,寫得好需要多用一點心,是不是?」她說是,這時神情開朗了一些。我接着問,。你覺得把作業寫得整整齊齊心情更好,還是寫得亂七八糟心情更好?」圓圓說寫得整整齊齊心情好。

我故意激她,「可寫整齊不如寫得亂輕鬆啊。你看,寫得亂些只要拿根筆隨便往本子上划拉就行,寫得整齊卻需要認認真真地,把每一筆每個字每一行都寫好。我看還是寫得差些輕鬆。」圓圓想一下說:「不對,一樣輕鬆!因為,因為……」她想表達什麼,但一下組織不起語言。我就問她「你是不是想說,寫好寫壞,用的是一樣的力氣。比如一個字是五畫,寫好寫壞都是五畫,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是不是這個意思?'』我把她心中想說的話說出來了,她非常高興,眼神明亮地說是,神情已大為坦然。

我抱起她放到我腿上說:「嗯,這樣說,寫好寫壞,費的力氣差不多,認真寫還心裏更愉快,是不是?」圓圓說是。我們的談話到這裏已很愉快了。

到這裏,我通過對話,已讓圓圓主動表達出了.「作業應該好好寫」這樣一個想法。達到這個目的后,剩下的只是再鞏固一下她的想法,並且給她一個台階下了。我看一下桌上被爸爸撕下來的兩張紙說:「今天爸爸也做得不對,不應該撕作業本。小圓圓今天把作業寫得不整齊,不是正好做了一個試驗嘛,知道了把作業寫整齊和寫得亂,用的力氣一樣,但寫好了心情更好。

如果不這樣試,哪能知道這些呢,你說是不是?」圓圓點點頭,自己也感覺就是這麼回事,理直氣壯地看爸爸一眼。她爸爸趕快給圓圓道歉,說他不該那樣做。我又說:「寶貝肯定從明天就會認真寫作業,才不會傻乎乎地亂寫,弄得自己不高興呢,是不是?」圓圓肯定地點點頭說就是。

我用讚許和信任的目光看着她說:「這樣的話,媽媽就把本子還給你。看來媽媽也錯怪小圓圓了。』,失而復得的作業本回到手中,圓圓完全沒有了和家長的對抗及對作業的抵觸,重新攤開了本子,流露出珍惜的神情。

這時我想到孩子在行為上容易出現反覆,還是要給她打個預防針,盡量讓她面對作業時有良好的心態,在出現反覆時能有自我調整的心理基礎。我就說:「如果你哪天不想認真寫作業,也可以把作業寫亂了,再做一次試驗,看看認真寫和不認真寫有多大差別,體會一下哪樣更好。」圓圓說「不用試了,認真寫更好」,看得出這是她的真心話。

我沒再說別的,親親她的小臉蛋,走開了。等她晚上睡覺后,我們悄悄從她書包中拿出本來看,果然寫得整整齊齊的。此後,圓圓一直能好好地寫作業,再不讓我們操心。

我聽到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就把這種「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的思想講給他們。其中一些家長一聽就搖頭,說:我的孩子,你要罰他不寫作業,他高興死了,哪裏會再搶過本來,他根本不怕第二天老師批評。

這樣的孩子確實有,但這種行為已不代表兒童的天性,只是天性被屢屢扭曲的一個後果。它反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是該兒童身上這方面的「病症」已進人較嚴重階段。這個「疾病」的起因,多半是孩子在最初面臨不想寫作業這個問題時,遇到了像圓圓爸爸那樣解決問題的家長或老師。儘管具體做法可能不一樣,但簡單粗暴的性質是一樣的,即以懲罰方式讓孩子去寫作業。天長日久,既傷害了孩子對寫作業的興趣,也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變得厭學且厚臉皮。

成人在教育兒童中之所以屢屢採取不合適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變成一種破壞性行為,有兩個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即首先不相信兒童的本能是自愛和上進,擔心不及時管教,孩子就會一路下滑;其次認為自己對孩子說的話都是金玉良言,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好。

針對這一問題,哲學家弗洛姆的一句話值得家長們一千遍地體味:「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①所以家長和老師在管理孩子時,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對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體的事情都扣心自問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還是在操縱孩子。被操縱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於反操縱上,他會漸漸變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話,墮落,並且喪失理性和自愛之心。寫作業是當前兒童教育中,最為密集地表現「教育」還是「控制」的事件,這個事情上最需要家長反思。

弗洛姆還說,「運用破壞性的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結果,即實際上改變了目的。」②在任何具體教育細節上,家長一定要考慮目標與手段的統一問題。把作業當刑具使用,還是當獎品使用,這不是個小區別,它是分水嶺,決定了你是在走向目的,還是走向目的的反面。

特別提示

教師和家長在調動兒童寫作業熱情上,適當使用逆向思維,要刺激孩子對寫作業的熱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對寫作業的厭惡之情。

懲罰性質的作業,無不說成是為了孩子,其實它的第一動因只是成人在出惡氣,和教育無關,它對兒童的學習只有毀壞,沒有成全。

想讓一個人喜歡和珍惜什麼,就不要在這方面給得太多太滿,更不能以此作為交換條件或懲罰手段,強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適當地剝奪,讓他通過危機感和不滿足感,產生珍惜感。

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替孩子寫作業替孩子寫作業,不是家長幫孩子進行學習舞弊,而是以理性對杭學校教育中的一些錯誤,以不得已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讓孩子生活得更快樂一些,並教給孩子實事求足地面對學習。它是保護孩子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圓圓上小學后,我們對她寫作業基本上採取「不管」的態度。每天老師佈置了什麼作業,她寫得如何,我們都不去問,也不去檢查,一切都交給她自己安排。她在完成作業方面也沒讓我們操心,總是很自覺。但一段時間后,她開始對作業表現出厭煩,抱怨說一個生字千嗎要寫三行呀,而且這一課的生字前天就寫了一遍,昨天寫了一遍,今天還要再寫。

有一天,她又在寫作業時表現出不耐煩,我就認真地了解了一下她當天的作業內容,感覺有些東西確實是不需要寫,或不需要寫那麼多。比如生字,老師總是以「行」為單位佈置,幾乎沒有以「個」來佈置。動不動就2行、3行,甚至5行。』我相信一個孩子如果願意去記住一個字的話,他是用不着寫這麼多遍的。於是和圓圓商量,你去找老師說一下,可不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決定一個字該寫幾遍就寫幾遍,你要是不願意去說,媽媽去和老師說一下。圓圓一聽就搖頭。以她的直覺,老師是不可能同意的。

現在有人呼籲給中小學生佈置個性化作業,但幾乎沒有哪個老師會這樣去做。不僅因為那樣比較麻煩,更是因為很多人根深蒂固地認為那樣不應該。如果哪個孩子膽敢去對老師說我掌握這些內容了,可以少寫一些。老師肯定會說,大家都在一個班,憑什麼你可以少寫作業―學習是苦役而不是福利,少寫就是『,佔便宜」了―這些垃圾觀念就這樣被灌輸進孩子心裏,同時也進入學生的觀念中。如果真有哪個老師同意某個同學少寫,別的同學也會起來反對,憑什麼照顧他。

我理解圓圓的為難,也考慮這樣確實不現實。這不是一門課的問題,操作起來非常麻煩,很不方便。我想了想,問圓圓,是不是這些字你都會認,也會寫了,覺得不需要寫那麼多遍?她說是。我說:「那這樣,你不要看書,媽媽讀,你默寫。只要寫得正確,寫一個就行,如果寫得不正確,就寫三遍,剩下的媽媽替你寫,這樣好不好?"

圓圓聽我這樣說,目光複雜地看着我,有驚喜又有懷疑,她有些不相信我的話。她小小的心肯定在猶疑,這樣做是否正確,這樣是在弄虛作假嗎?

我讀懂了她的眼神,非常肯定而坦然地說:「這樣沒關係,學習是為了學會,老師讓寫這麼多遍不就是為了你們都會寫嗎,只要你會了,就不需要寫那麼多,你說是不是?」圓圓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但她還是擔心,說:「要是老師發現是你寫的,就會批評我。」我說:「媽媽盡量照着你的字寫,差不多能和你寫得一樣,老師應該也看不出來吧。要不咱們今天就試試?"

圓圓又興奮又有點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當天語文一共要寫8個生字,每個生字寫2行。這幾個生字裏只有一個字圓圓不會寫,她就把這一個字寫了三遍,其餘的都只寫了一個。原本160個字的作業,現在變成了11個字―這一下子多麼輕鬆啊。我注意到,圓圓寫這11個字時分外認真,尤其是她不會寫的那個字,認認真真地寫了三遍。我相信以這樣的認真,三遍足以讓她記住這個字如何寫了。剩下的由我照着圓圓的筆跡認真地去寫,盡量使老師看不出差異。

我發現,成人草草地寫字是很輕鬆的,可以一寫一大片。要是一筆一畫地寫,還真是費力氣。而且如果你的字寫得還不錯,卻想把它寫得差一些,像個孩子的字的話,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從那以後我就經常替她寫作業。每次孩子寫什麼,哪些剩下由我來寫,這事一定是由孩子自己來做決定,我從不代替圓圓進行判斷。這樣做,一是可以讓孩子自己檢測自己,二是讓她更願意把該記的記住,因為她對學習內容掌握得越多越好,自己需要寫的作業就越少。

她爸爸開始不同意我這樣做,擔心我替她寫作業會慣壞了她,讓她形成依賴思想。我說不用擔心,以我對圓圓的了解,她絕不可能拿一些她還沒掌握的功課讓我做。她讓我代勞的,一定是她認為自己沒必要寫的。孩子天生有善惡觀,而人的天性就是趨善避惡的。一個心地純潔、有自尊心的孩子,絕不可能利用別人的善意去弄虛作假。

事實確實如此,自從我開始替圓圓寫作業,她對寫作業這件事越來越坦然了。心理上輕鬆了,她反而更自覺了。但凡自己再多用點功夫就能寫完的,她一般就不用我幫忙。她從沒有因為自己想偷懶,給我佈置「作業」。這一點我在幫忙中能感覺出來。所以儘管我斷斷續續「幫忙」一直到她上初一,但次數並不是很多。印象中除了剛開始那階段多些,後來差不多平均每學期只有三四次。

我發現,替孩子寫作業不但沒有壞處,而且有很多好處。

首先是沒讓作業為難孩子,沒有讓孩子覺得上學是在受苦,保護了她的學習興趣;其次是讓她知道,學習是個最需要實事求是的事,既不是為了為難自己,也不是為了逢迎他人,這讓她更務實,也更高效;此外,讓她從作業中解放出來,有了更多的業餘時間。

圓圓讀課外書一直沒斷過,初中時還花很多時間玩遊戲,偷偷地寫小說。上高中后,功課雖忙,還是沒間斷讀課外書,甚至讀英文原版小說、看漫畫―這些都佔用了她不少時間,但她都能正常完成各科作業,成績也一直不錯。有人奇怪,她哪裏來那麼多時間?我想,這與她從小懂得在學習上把握輕重緩急,能按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計劃有關。而她的大量閱讀又給她帶來了知識和智力上的進步,使她的學習能力更強,學習起來更加輕鬆有效。總的來說,她一直把自我學習與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這兩套工作協調得很好,進人了一個良性循環中。這比那些讓作業敗壞了學習胃口、半小時的作業寫兩小時的孩子幸運得多。

在這裏,我想提醒父母們,在孩子的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時間,切不可讓寫作業、練琴、上課外班等這些事把孩子的時間佔滿。要讓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時間。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正像空氣對於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時間對於學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學生的時間被各種功課塞得越滿,給他留下供他思考與學習直接有關的東西的時間越少,那麼他負擔過重、學業落後的可能性就越大。」①

這裏要提醒的是,「自由時間」絕不可以拿來消費在看電視上,電視是另一種捆綁,對孩子來說尤其是一種壞消遣。這個時間可以讓孩子讀書、找小夥伴玩耍,或者和家長一起跑步、打球、下棋等等。任何有利於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活動都是好的。

替孩子寫作業是個非同尋常的舉動,很多家長肯定都會有圓圓爸爸那樣的擔心。這其實反映了成人對兒童認識上有誤區。他們不相信孩子的天性是向善的,他們的思維有一個錯誤前提,認為孩子是沒有自控力的,離開了成人的監督,給出自由的條件,孩子就會完全失去約束,就會墮落。還有家長說,我的孩子和你的不-一樣,我的孩子愛耍小聰明,要是替他寫一次作業,他以後不知道會有多少借口來讓我代寫呢。

如果你的孩子真的表現出這樣,那麼問題不是出在你替他寫作業上,也不是在孩子自身的天性中,而是在前面較長的一段時間裏,家長和孩子相處的一些細節出了問題。每家的細節各不相同,但性質差不多,肯定都是因為家長操作不當,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經常性地製造了他的負罪感,讓孩子不懂得自愛,他才越來越變得像個小無賴,每天把心思用於偷奸耍滑。

一個始終被尊重的孩子,一定是個懂得自尊自愛的人,他絕不可能利用家長的善意去做任何讓他感到羞恥的事情。

教育全在細節中。替孩子寫作業這事,就是家長和孩子相處中千萬個細節中的一種,如果在細節處理上做不好,結果可能會完全相反。細節處理水平,還是取決於家長的教育理念。

有一位家長,他的孩子已上小學四年級,平時總是不喜歡寫作業,家長一方面覺得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另一方面又總擔心孩子學得不紮實,天天嚴格地檢查孩子的作業。我對他講了替孩子寫作業的事,他回家照着做。

孩子最不喜歡英語這門課,他就準備從英語上來幫助孩子。他對孩子說,這些英語單詞不用按老師的要求寫十遍,凡你會寫的,只寫一個,不會的,寫三個。這樣孩子就把幾個不會的寫了三遍,其餘的寫了一遍。孩子為此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他又來考孩子,想看看剛才不會寫的,寫了三遍是不是記住了。結果,孩子還是有兩個不會。他有些生氣,說剛剛寫過怎麼這麼快就忘了呢,於是讓孩子把這兩個單詞每個寫10遍。孩子有些不高興,說你不是說只寫三遍嘛,怎麼又變成10遍了。孩子拗不過家長,只好氣乎乎地寫了10遍。

再過一會兒,父親又去檢查,剛剛寫過的單詞孩子又寫錯了。父親很生氣,忍不住質問孩子,這兩個單詞你都寫了十幾遍了,怎麼還沒記住呢?每個再寫20遍!孩子這時的情緒已經非常抵觸了。家長沒理會孩子的情緒,想他寫二十多遍,怎麼都該記住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過了一會兒再去檢查時,孩子還是寫不出來。他怒不可遏,覺得不可思議,一氣之下就要求孩子把這兩個單詞每個寫50遍,說不信你就記不住。

孩子不幹了,這樣算下來,作業量比原來的每個單詞寫10遍還多呢。父子倆因此大鬧一場。到了這種地步,替孩子寫作業變得比不替還糟糕。

事後他向我抱怨說,你那個方法對我的孩子不適用。我的孩子不像你的孩子那麼懂事,你的孩子能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我的不能。

真的是孩子不一樣嗎?不是!

我坦率地對他說,這不能單方面責怪孩子。其實,首先是你沒樹立起對這種做法的信心。你在一開始就缺少誠意,與其說你是想幫助孩子,不如說你只是想用這種方法來試探一下孩子。試試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像別人的孩子那樣,家長一改變,他就能跟上趟。所以你在幫他寫完作業后,就要檢查他記沒記住。同時,你在潛意識中,還把自己替孩子寫作業看成是對他的恩惠,要求孩子立即用令人滿意的效果來回報你,他辜負了你的期望,沒記住,你就生氣,接下來就再次動用懲罰手段,讓他一遍又一遍地寫。原本你替孩子寫作業是為了讓孩子擺脫不合理作業的役使之苦,到頭來卻又把作業變回為「刑役」。這樣,你的行為就前後矛盾了,孩子被你搞糊塗了。他不僅對學習增加一層厭惡,也對家長的行為也增加一層憤恨。他會更不想學習,更不聽家長的話。

這位家長一下子很難接受我的分析和對他的批評,堅持說,孩子和孩子不一樣,你的孩子用心,適合這種方法;我那孩子,就是不用心,不適合這種方法。我說,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是不一樣。你的孩子在過去那麼長時間裏,一直是在作業的壓迫下和家長的監督下苦苦掙扎,他已習慣了和作業對立,和家長對立。

現在家長突然改變,前期心理工作如果做得不到位的話,孩子肯定會有些無所適從,對學習缺少信心,也缺少一下就能學會的能力。你必須要有很大的耐心修復他的心理,等待他慢慢改變。

家長還是有些氣憤地說,可我的孩子怎麼就那麼笨呢,為什麼寫那麼多遍還記不住?我看還是他不用心!

我說,一個單詞寫了幾十遍還是記不住,這其實和孩子笨不笨沒關係,而是和他的情緒有關。厭惡感會把所有的記憶通道都堵死。好多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孩子,為什麼一到學習上就愚笨得厲害,原因就在這裏。從表面上看,這些孩子確實對學習不用心,但孩子用不用心,不是憑空來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樣,也需要一些生長基礎,也要有一個成長和積澱過程。即使是成年人,想對一個什麼東西「用心」,前提也必須是不討厭、不排斥這個東西。一個人怎麼可能既討厭一個東西,又去對它「用心」呢?

我看家長不吱聲了,似乎有所思悟,就繼續對他說,你只有先淡化孩子對作業的厭倦情緒,慢慢培植他對學習的自信和好感,然後才可能談用心不用心。你的孩子已經四年級,對學習的厭倦情緒已積聚了好長時間,所以改造也會是個比較長的過程,年級越高這個過程越長。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用三年形成的壞毛病,你想用三天改變,那是不可能的。

我建議這位家長換一種做法,只是單純地從減輕孩子學習負擔人手,幫忙僅限於幫忙,不附帶任何其它條件;不要因為家長幫忙了,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把當天寫的單詞全部掌握。允許他有些東西暫時學不會,允許他在作業中有錯誤。做家長的,一定要理解孩子。就這件事來說,那兩個單詞寫過了還不會,這時候孩子內心其實是很羞愧且很自卑的。家長要體諒孩子的心,告訴孩子不要着急,不會的可以再寫兩遍,如果還掌握不了,就先放兩天再說,慢慢來。然後從他的表現和作業中找到可以表揚的東西,給予肯定,比如誇他的作業比平時寫得整齊,說他作業的正確率比平時高等,總之讓孩子不時地從學習中體驗到一種愉悅的情緒,這樣慢慢緩解他對作業的厭惡。

替孩子寫作業,不是家長幫孩子進行學習舞弊;而是以理性對抗學校教育中的一些錯誤,以不得已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讓孩子生活得更快樂一些,並教給孩子實事求是地面對學習。它是保護孩子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家長要首先從內心完全接受這件事,非常坦然,然後才去做。如果你自己心裏缺少誠意,心存疑慮,有負罪感,那你在做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傳達一個不良刺激,讓孩子覺得這是在投機取巧,產生負罪感。人對某種習俗或常規的挑戰,沒有正義感墊底是不可能的。你絕不可能在孩子面前隱藏你的疑慮,孩子比雷達還靈,能從你的眼神、語氣中捕捉到你所有的真實態度。

圓圓上小學時回家給我講一件事,聽起來像有個同學發現班裏另一個同學的語文生字本一行只有8個字,而自己的是一行10個字,就回家抱怨說,人家的媽媽會買本兒,你怎麼買時候不看看每行有幾個字。她媽媽說我知道啊,買的時候人家就問是要一行8個字的還是10個字的,我就買了10個字的,這不是為了讓你多寫兩個字記得牢嗎。

多寫兩個字,家長認為佔便宜了,孩子認為吃虧了。圓圓說有的同學向老師反映這個問題,要求用一行8個字作業本兒的同學,也要按每字10個的數量來寫,但老師覺得那樣得有兩個字寫到下一行,一行行推下來會顯得很亂,不整齊,就還是按行數寫。她班裏好多同學因此煞費苦心地到處找一行8個字的本兒―孩子們被逼得把心思都用這裏了。

三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幾乎古今中外所有偉大的教育家都在兒童教育上提出個別對待,差異化教學的思想。但在實際的學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中小學,很少能看到有哪個教師在作業上不搞一刀切。一刀切確實是比較省心省力氣,但不同的孩子卻不得不接受被相同的模子來裁切的痛苦。這是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卻多年來堂而皇之地盛行着,很少有教師或家長考慮到它的不妥。

不能苛求社會為每個孩子提供一種完美的教育;但作為家長,有責任為我們獨有的孩子營造一個儘可能良好的教育環境。家長們如果有辦法能讓孩子從繁重的負擔中解放出來,當然更好。比如通過努力,促進校方進行教學改革;或通過某種影響力,促進政策性解決等。如果做不到這些,替孩子寫作業不失為一種立竿見影的方法。

「替孩子寫作業」表面上看是件被逼上梁山的無奈之舉,其實更主要地是一種教育意識,一種思維方式。即在孩子的學習中,家長應該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幫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難。不同的孩子身處不同的學校,遇到不同的老師,會產生不同的困難。沒有一種普遍適用的方法,但一定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只要你實事求是地去幫助孩子,很多辦法自然會出來。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用什麼辦法,都要注意,不要弄巧成拙,不要因為家長的做事不慎,給孩子惹麻煩。比如替寫作業被老師發現,引起老師的反感,給孩子臉色看,這就得不償失了。

特別提示

替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每次孩子寫什麼,哪些剎下由我來寫,這事一定是由孩子自己來做決定,我從不代替圓圓進行判斷:

孩子天生有善惡觀,而人的天性就是趨善進惡的。一個心地純潔、有自李心的孩子,絕不可能利用別人的善意去弄虛作假

在孩子的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時間,切不可讓寫作業、練琴、上課外班等這些事把孩子的時間佔滿。要讓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時間。

一個單詞寫了幾十遍還是記不住,這其實和孩子笨不笨沒關係,而是和他的情緒有關。厭惡感會把所有的記憶通道都堵死。好多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孩子,為什麼一flJ學習上就愚笨得厲害,原因就在這裏。

孩子用不用心,不是憑空來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樣,也需要一些生長基拙,也要有一個成長和積澱過程。即使是成年人,想對一個什麼東西「用心」,前提也必須是不討厭、不排斥這個東西。一個人怎麼可能既討厭一個東西,又去對它「用心」呢?

人對某種習俗或常規的挑戰,沒有正義感墊底是不可能的。

不寫『,暴力作業」

人可以使自己適應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質來適應的;人自身能適應充滿不信任和敵意的文化,但他對這種適應的反應是變得軟弱和缺乏獨創性;人自身能適應壓抑的環境,但在這種適應中,人發生了神經病。兒童當然也能適應暴力作業,但暴力作業中含有的奴投、敵意、壓抑,會全面地破壞兒童人格與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被罰寫作業,是許多人在上學時遭遇到的,尤其在小學階段。

圓圓上小學四年級時,有一天數學老師突然在課堂上搞小測驗,要求學生們默寫一條前兩天講過的定理。那條定理大約有二、三十個字,老師並沒有提前佈置背誦,課堂上突然測驗,又要求一字不能錯,只要有一字與原文不符,就罰當晚把定理抄寫十遍。結果班裏的同學全軍覆沒,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錯,所以大家當天的數學作業,除了常規的一些內容外,還多了抄寫十遍定理這一項。圓圓晚上回家寫作業時對我講了這事,表現出對抄寫十遍定理很發愁。

我看了她在測驗中寫出來的內容,對照書上的定理,只有幾個字與原文不符,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出人,而且能感覺出來圓圓是理解這條定理的。我想,數學老師有必要這樣懲罰孩子們嗎?這條定理從教材來看並沒提出背誦要求,教材編寫者肯定也會考慮,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重在理解,會應用才是目的。

死侶硬背的壞處很多,它對於學生智力和學習的傷害真是再怎鄉說都不為過。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行為多有譴責,他說:「學生的那種畸形的腦力勞動,不斷的記誦、死記硬背,會造成思維的惰性。那種只知記憶、背誦的學生,可能記住了許多東西,可是當需要他在記憶里查尋出一條基本原理時候,他腦子裏的一切東西都混雜成一團,以致他在一項很基本的智力作業面前顯得束手無策。學生如果不會挑選最必要的東西去記憶,他也就不會思考。①」即使需要背誦,背會了寫一遍不好嗎,為什麼非得寫十遍不可?寫十遍下來,那要多長時間啊,這點時間幹什麼不好呢。我們經常對孩子說要珍惜時間,可花一兩個小時去寫這種沒有意義的作業,不也是在浪費時間嗎?

最重要的,是要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但凡和學習有關聯的任何不痛快的事都要盡量規避。所以我想,既然這樣的作業已帶有了「懲治」的味道,就不能去寫,不能讓這事在她心中種下對「作業」的厭惡。我問圓圓現在背沒背會這條定理,她說會了。我讓她在作業本上寫一遍,果然已經一字不差。我笑笑對圓圓說,你已經會了,一個字都不錯,寫一遍就行了。好了,你這個作業已完成了。

圓圓一聽有點高興,但馬上又發愁地說不行,老師要求寫十遍,寫不夠可不行。我說,老師是因為你們沒背會,才要求你們寫十遍;現在會了,就不用寫十遍了。圓圓有些擔心,說:班裏同學肯定都寫了十遍,要是我沒寫,那老師不就要說我了嗎。我看圓圓在意識中已不由自主地把這個作業當作為老師而寫了,這是多麼糟糕的意識啊。

我說:沒事,幹嗎非得人人都寫十遍。你現在寫了一遍已寫得一字不差了,就沒必要寫十遍。學習是為了學會,既然已達到這個目的了,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呢?我這樣把圓圓「為老師」寫作業拉回到為「學會」寫作業,是為了培植她心中對學習實事求是的態度。圓圓還是很擔心,怕老師明天看她只寫了一遍,會教訓她。我和她猜測了一下,如果不寫十遍,老師明天可能會生氣,批評幾句還是小事,可能會罰站,也可能會請家長到校。我給圓圓打氣說,明天老師要問為什麼只寫一遍,你就告訴老師說我媽媽不讓寫那麼多遍,把責任推到媽媽身上;老師如果要批評,你就乖乖聽着,什麼也不要說;要罰站,你就站上一節課;如果老師要叫家長,你就給媽媽打電話,媽媽去和老師溝通,向老師解釋:無論怎樣,你都不用太在意,因為你沒做錯什麼事。

聽我這樣說,圓圓雖有猶豫,但因再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就同意了。在讓孩子痛苦地把作業寫完和被老師批評這兩個選擇中,我寧可選擇後者。現實中我見過許多家長,他們明明知道有些老師佈置暴力作業,卻只是一邊抱怨老師,一邊又不停地督促孩子趕快寫作業,擔心孩子寫不完明天挨老師的批評。這樣其實搞亂了孩子的價值觀,把「不要讓老師批評」當作了首選,把孩子的個人體驗和實事求是的精神當作次選。

保護孩子的面子,讓他不要當着全班同學的面被老師批評―這當然重要,但這破壞了作業本身的目的性,讓孩子在學習上逐漸變得虛假做作,失去學習的興趣,還教會孩子去迎合權威。這樣做其實損失更大。

我當然心裏十分不願圓圓挨老師批評,但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不是說我不可以替孩子寫,但今天這個作業不同於平時我替她寫的那些作業,今天這個有明確的懲罰性,我不想寫。我想讓圓圓知道,作業是不可以用來懲罰的,要對這種作業說「不,,。

圓圓還是有些不放心,但看我很靜定,她信任我,就只寫一遍。這時我想到她班裏有那麼多孩子,小小的手握着筆,一遍又一遍地寫那條定理,心裏真有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二、三百個字,對大人來說算不了什麼,可這是些四年級的小孩子,懷着恐懼和厭惡的心情寫上十遍,這條定理多半就再也不能真正進人他們的頭腦了。

第二天我在單位一天,沒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以為沒事了。結果晚上回家,圓圓一見我就要哭,說今天一上數學課,老師第一句話就說「那條定理誰昨天沒寫夠十遍,站起來!」根本沒給她解釋的機會。圓圓和另外七、八個同學站起來,老師不光罰他們站了一節課,還讓這幾個人當天晚上回家把整個一本數學書的全部定理都默寫一遍,並說要是寫不夠,明天就默寫兩遍,再不夠就寫三遍。

圓圓有些抱怨地說,還不如昨天寫十遍,今天就不用寫那麼多了。我翻了翻她的書,把書合起來放到桌子上,用輕鬆的口氣對她說,這個作業不用寫,一個字也不用寫。圓圓有些吃驚地瞪大眼睛。我說:你看,剛剛開學,數學只學了這麼一點點,這條定理你已經會背會寫,就不需要再寫了;後面的內容還沒學,抄一遍有什麼用呢?沒用的事就不去做。

圓圓說不行,要是今天不寫,明天就得寫兩遍。她說這話時眼神里充滿擔憂,數學作業在孩子的眼中已是如此可怕了。這是我最擔心的。

如何能盡量保護她對這個學科的情感,讓她在想到數學時有美好的聯想,而不是只想到數學老師和作業懲罰呢?兒童的價值觀還不成熟,他們骨子裏都是崇拜老師的,如果我只是教她不聽老師的話,她內心可能會有微微的負罪感。所以我考慮如何讓她真正從內心想開了,正確認識這件事,把這件事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我想到圓圓平時最愛吃餅乾,就用這個她最喜歡的東西來問她:你喜歡吃餅千是吧,你覺得每天吃幾塊好?圓圓覺得我突然說餅乾很詫異,但還是回答了:五塊。我說:「每天至少吃十塊好不好?」我平時是限制她吃過量的餅千的,她一般每天吃兩三塊。我這樣說讓她更感到奇怪,有些興奮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太多了,吃七塊吧―她折中了一下,肯定是想多吃幾塊的。我認真地說,不,要是你吃不夠十塊』,我就罰你吃二十塊,再不夠就罰吃五十塊,要是五十塊吃不進去,就罰你吃一百塊。這樣行嗎?她一定是覺得我既殘忍又不可理喻,吃驚地看着我,不知該說什麼,可愛的餅乾一瞬間變得恐怖了。

我親親她的小臉蛋說,其實呀,寫數學作業和吃餅乾一樣,要是老師的作業留得適量,它就是件好事,要是留得太多,就不好了,是不是?圓圓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她有點聽明白了。我又說,這件事是老師不對,這樣留作業是不好的。既然媽媽讓你一下吃一百塊餅乾你不願意接受,那麼老師留這麼不合理的作業,我們也不用按她的要求去做。不做是對的,做了才是不對的。作業和餅乾一樣,本身都是好東西,我們不要把一個好東西變成一個壞東西,好不好?

這下圓圓完全明白了,表情坦然了不少。她還是有些擔心,問我老師要是天天讓抄定理怎麼辦。我明白孩子的心,她在道理上再明白,也不可能有勇氣天天去學校對抗老師,不願意天天接受罰站和批評。我說,媽媽明天早上送你到學校,去找找老師,跟她解釋一下,老師要是明白了寫合適的作業才對孩子好;肯定就不會再為難你了。圓圓聽我這樣說,一下變得非常輕鬆了。她相信我會幫她把問題解決了,而不會把事情做砸。

第二天早上我向單位請了假去找了數學老師,這位數學老師三、四十歲的樣子,一臉冷漠。我試探著和她提了一下圓圓作業,但感覺根本就沒有溝通的可能。她一聽出我的來意,馬上情緒非常對立,一邊陳述她如何嘔心瀝血地教學生,生怕他們在學業上有一點問題;一邊又抱怨現在的家長們不理解老師,抱怨學生們不好好學習。老師氣勢洶洶地和我說話,彷彿她胸中有一隻火藥桶,只要我有一點點言詞不慎,就可點燃她,讓她爆炸。

我非常害怕和老師把關係搞僵了,就俯首帖耳,陪着笑臉,一臉謙虛地聽老師的教訓,把責任全攬我自己頭上。我的態度終於平息了老師的怒火,她的情緒有所緩解。我又進一步拉近和她的關係,使她終於表示出對這一次作業不再追究。唉,我認為自己的做法乏善可陳,但作為家長,在那樣一種情況下,不知自己除了這樣做,還能有什麼別的辦法。

我很理解這位數學老師,她主觀上是很想把數學教好,但由於文化底子淺―這一點從她的談話中能明顯感覺到―使她在教學上力不從心。一個自身學習能力低下的人其實也不會教別人如何學,這也導致她一方面會採用一些蠢笨的辦法去教學,另一方面骨子裏很自卑,經常有些很變態的做法。

比如,她在課堂上給學生髮作業本時有幾種發放方法。如果都做對了,她就把本發到學生手上;如果有錯題,就扔到地上,讓學生彎腰去撿;如果學生的錯題較多,不但作業本扔地上,還要捏學生的臉蛋。圓圓還被她捏哭過一次。學校嚴格禁止老師打學生,這個老師只能採用捏的方法。為這事我曾給校長打電話反映過,校長說感謝家長的反映,要下去問問,但事情並沒有什麼改變。

在這樣的老師面前,家長能有什麼辦法。我只能更多地尋找抓會和這位老師接觸,盡量和她把關係處好,以便下一次再發生什麼事時,方便和她說話。但我不能告訴圓圓我的這些無奈與方法。那天我回家只是告訴圓圓找過數學老師了,說老師也意識到多抄定理沒什麼用,同意不抄寫了。別的沒對她多講,讓孩子簡單些吧,只要幫她把問題解決了就行了。

現在許多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暴力作業,不光是來自學校的,也有來自家庭的,有的家長一生氣,也會用寫作業來懲罰孩子。暴力作業的本質是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奴役。

哲學家弗洛姆說,人可以使自己適應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質來適應的;人自身能適應充滿不信任和敵意的文化,但他對這種適應的反應是變得軟弱和缺乏獨創性;人自身能適應壓抑的環境,但在這種適應中,人發生了神經病。①兒童當然也能適應暴力作業,但暴力作業中含有的奴役、敵意、壓抑,會全面地破壞兒童人格與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家長一定要首先注意,自己絕不製造暴力作業;同時要支持孩子對來自學校的這種作業說不。家長要積極尋求和教師、學校的正面溝通,可以找老師談,可以向學校反映,也可以自己想辦法保護孩子。許多家長一邊抱怨老師留得作業太多太不合理,一邊看孩子在暴力作業中苦苦掙扎而無可奈何、袖手旁觀,這是最壞的。圓圓小學同學中有一個很流行的笑話。說兩個孩子打架,被老師罰寫一百遍自己的名字。其中一個孩子很快寫完被放走了,另一個孩子寫好長時間還沒寫完。老師批評他寫得太慢。這孩子憋了一會兒,終於大著膽子對老師說:「老師,這不公平,他的名字叫於一,而我的名字叫阿布杜拉?庫依艾茲?烏力特利古拉赫」-所有的家長和教師,在開心一笑時,應該有多少反思啊!

特別提示

作業是不可以用來懲罰的,要時這種作業說「不」。「既然媽媽讓你一下吃一百塊餅乾你不願意接受,那麼老師留這麼不合理的作業,我們也不用按她的要求去做。不做是時的,做了才是不對的。作業和拼干一樣,本身都是好東西,我們不要把一個好東西變成一個壞東西。」

許多家長一邊抱怨老師留得作業太多太不合理,一邊看孩子在幕力作業中苦苦掙扎而無可奈何、袖手旁觀,這是最壞的。

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不關注環境中的培養要素,只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杳妙票一樣沒來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這個題目下我要談的恰恰是如何培養孩子用功學習。

一直以來,關於學習的一個最流行的概念就是「學習要刻苦」。許多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向他灌輸這樣的觀念,要求年齡尚小的孩子「刻苦」。不少家長從孩子上學前就嘮叨說,上學后不能盡情玩了,要用功學習。孩子上學后就不斷教導孩子在學習上要「刻苦努力」,並且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這樣要求他,以期培養出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

我認為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用功勤奮是必須的,但用「刻苦」的言語和思路來要求孩子,則往往是在干一件南轅北轍的事。

提到「刻苦」或「吃苦」這一類學習態度,我們習慣於欣賞它所表達的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總是忽略它裏面包含的那個令人不快的「苦」的味道。作為成人,在考慮一個問題的因果關係時,會為了結果忍受過程的痛苦。把這種經驗推廣到孩子身上,要求他接受學習過程的苦,換取學習成績的甜―這樣的思路在邏輯上是無懈可擊的,但它到了孩子那裏,卻很容易變成一種不良暗示。

把『,學習」這件事和一種令人不舒適的「苦」的感覺聯繫到一起,它會使孩子在想到學習時,就有微微的不快。有誰會喜歡苦呢?一個人為了某個目標而「吃苦」,必須基於他有足夠的理性和毅力。這種理性和毅力,連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來要求孩子,就更不適合了。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樂,孩子更如此。感覺「甜」的東西他就喜歡,感覺「苦」的東西他就討厭。

我們原本想要孩子喜歡學習,卻把學習過程做成苦摸摸,只把結果設想成甜餡餅,要孩子天天吃着苦摸模去想甜餡餅―過程天天具體而真實地陪伴着孩子,目標卻遙遠得虛無縹緲。當他在吞咽苦摸摸中感到厭倦時,就被批評為「不刻苦」,被要求以那想像中的「甜」來壓抑這真實的「苦」。孩子不具有反駁成人教導的能力,他只是感受到了這裏面的不和諧,感受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感覺到自己心底深處對「苦」的討厭。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據說在二戰期間,一名最好的瑞士鐘錶匠被脅迫去給納粹製造一批高質量的鐘錶。儘管他費了相當的力氣,卻始終做不到戰爭前的水平。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後來有心理學家分析,這是因為他製造鐘錶時的心境不一『樣。這就是情緒的力量。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離到什麼程度,活動的意義就減少到什麼程度,並使活動成為一種苦工,一個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會逃避。」①。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家長越要求孩子用功學習,孩子越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成人指責孩子「不刻苦」是件很輕易的事,與之相伴的是批評孩子「不懂事」。似乎孩子不知道用功學習的好處,於是一遍又一遍地告知孩子學習應該刻苦努力。這真是太小看孩子了。兒童並非不知道刻苦學習可以換來好成績,他只是做不到。當學習活動沒有喚起他的愉快體驗時,他就無力去調動自己的主動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現出懶散、不刻苦、不認真等―許多人以為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實是他上進的天性被扭曲了。

「不刻苦」的孩子好像經常忘記了學習這回事,他們總是把時間消磨在看電視、打遊戲、踢球、打電話,甚至是無所事事地坐着這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事上,表現出特別「不上進」的樣子。大人說他,他臉皮厚厚的不在乎。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孤立地看待,不要簡單地把責任歸到孩子一個人頭上。

事實是每個孩子都願意自己在學習上做得更好,願意讓父母滿意,願意受到大人的誇獎。因為人還有一個天性,就是上進心。如果一些孩子表現出對學習投有上進心,這不是天性中缺少,而是在後天成長中慢慢丟失了。

杜威認為,對孩子來說,玩耍和學習本來是不衝突的,正常條件下兒童有能力協調這兩者的關係。如果一個孩子只想玩不想學習,使這兩者衝突了,那一定說明他的教育環境有某種不良的東西在影響着他。他注意到,「凡是所做的事情近於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強加的工作任務的地方,遊戲的要求就存在」②。所以說,正是因為成人把學習暗示成一件「苦事」,或者用種種不正確的方法破壞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習成了一件「苦事」,孩子才想逃避,才想無度地玩耍和浪費時間,變得「不懂事」了。

家長和教師應該研究兒童的特點,體恤兒童的心理,注意從「學習情感」方面培養孩子的好學精神。兒童是脆弱而無助的,不要把孩子當成可以克服困難的英雄來不斷要求,不要一再地拿「刻苦」來困擾他。一廂情願地要求兒童具有「卧薪嘗膽」的精神,等同於要求一隻剛出殼的小鳥到藍天上翱翔;不關注環境中的培養要素,只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沓鈔票一樣沒來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刻苦」是一種成熟的學習品格,它不會憑空產生,它是在理性和興趣的土壤上生長的。有的孩子上中學了,馬上要高考了還不願意用功學習,說明他的學習品格始終停留在低齡階段,這種發展的停滯是由於從小到大,他在學習上始終沒形成興趣,在思想上始終沒發展出理性。這些發展的停滯,一定和家長的教育態度及方式有關。

孩子在各個學習時期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一樣,就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體制來說,我認為小學階段主要解決學習興趣的問題,初中階段主要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高中階段拼的才是勤奮。

從興趣、方法到勤奮,是個因果關係,前一項不存在,后一項就不能很好地實現。在每一個學習過程中,它們也無法截然分開,而是並存於各階段中;從橫向來看,也是這樣的順序。所以,在每一種學習活動中,「興趣」始終重要;呵護好了興趣,才可能產生方法,有了興趣和方法,才能生長出勤奮。

學習的理性是逐漸形成的,各個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好了,學習品格才能呈現出良好的狀態。

當然,家長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不一定有能力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有趣的事」,但至少要用我們的眼神和行動告訴他,學習是件「不苦的事」。我們也許沒有能力讓孩子對學功課像對打球或玩電腦遊戲一樣熱情,至少要讓他覺得這件事像睡覺吃飯一樣正常而必需。這就需要我們在對孩子的管理中不斷思考,和孩子說話時關注自己的潛台詞,體會自己的話傳達給孩子的到底是個什麼信息。

在培養孩子勤奮學習方面,恰是不能強化「苦」,而要盡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學習是苦的,也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避免他在學習活動中感覺苦悶。圓圓上高中后,學習很累,她偶爾也會抱怨說太累了,表現出鬆懈。孩子本來已經覺得苦了,這個時候家長就更不能以「要懂得吃苦」這類正面說教讓她苦上加苦了,這個時候應該想辦法減淡她對苦的體驗,向她提示「學習不苦」。我採取了兩個辦法來幫助她。

一是找了些高考狀元談經驗的資料,尤其是那些談刻苦用功的,讓她知道凡是取得好成績的同學,投有一個不勤奮。這表面上看是強化了學習要刻苦,實際上緩解了她對苦的感受。既然狀元們都那麼用功,那麼自己用功也就是正常的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沒有向她提一句要求她吃苦用功的話。

二是和她一起讀了本《科學的故事》,儘管她高中時學習很忙,我仍然建議她瀏覽了這本書。這本書編得很好,它呈現了數學、化學、物理、醫學等各學科的大致發展脈絡,以許多生動的故事講述了其中艱難的歷程。圓圓從這裏看到人類科學知識的積澱是那樣不易,僅僅是氧氣的發現就經歷了那麼多年、那麼多坎坷。想想自己可以輕易地拿着薄薄的教科書縱覽前人每一種驚人的成就,她由此覺得很幸運自己不過是這些偉大成果的享用者,有什麼苦呢。

我做這些,無非是讓圓圓站在高處看待事情,既能刻苦用功,又不覺得苦。高中生已有較為成熟的理性,她的認識已可以喚起她的毅力,而毅力可以降低痛苦感。圓圓在高二、高三時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非常自覺,從不無端地浪費時間。她平均每天睡六個小時,高三一年要靠喝咖啡來提神。高考完后我問她覺不覺得這樣學習太苦,她說有這樣一個機會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能透徹地了解那麼多知識,也挺有意思;只是覺得自己應該用功,苦倒是不覺得。

高考結束后,很多孩子彷彿一下從地獄中鑽出來了,有的人恨不得把書撕了。圓圓有些奇怪自己怎麼沒有這種感覺,日子好像和以前差不多,無非是生活內容不一樣了。這可能是因為她在高考前一直沒有那種特別壓抑、特別苦累的感覺吧。我發現,給家長講讓孩子「刻苦」,一般來說家長都樂意接受;如果告訴他們不要對孩子講「刻苦」,家長往往不愛聽,甚至會反感。可能是因為「刻苦學習」的思想已深人人心,大家已這樣思考好多年了;而「不要刻苦」的說法太新鮮,人們往往在沒有用心去理解的情況下,憑感覺就拒絕了。再一個原因是,談「刻苦學習」,是單方面去改變孩子,這是家長們願意的;可不談「刻苦」卻要讓孩子達到刻苦,這改變的首先是家長,家長們一般就會排斥,因為人是不喜歡被他人改變的。有個中學老師對我說了這樣一件事。她所在的學校一個男生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男孩的家長被邀請去給在校學生的家長們講自己如何培養孩子。這位家長總結的經驗就是:「沒別的,就是逼着他用功」。她說家裏衛生間也擺着英語書,讓孩子連上廁所的時間也不要浪費。這位家長的經驗頗受其他家長們的認可,結果是許多家長都回家狠逼孩子學習,在孩子上廁所時也強行給孩子塞一本書。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做得很細很有特色,恰是那些日常細節成全了孩子。但在總結經驗時,很多家長不善於捕捉細節,沒發現自己行事的精髓,往往只能按俗套談出一些表面的東西。我相信這位家長說的「就是逼着他用功」是真的,但她只是孤立地陳述了一種狀況。我幾乎可以肯定,她一直以來一定有高於這一手段的真正聰明的做法,否則的話,孩子的學習十幾年一路走來,一定不會有今天的結果。不是她不想告訴大家,可能是她不會總結。這和現在市場上賣的一些成功家長談家庭教育的書一樣,家長的「成功」是真的,書中談到的方法也不假,只是家長由於專業或表達水平的限制,沒有把真正有效的、核心的方法提煉和展示出來,卻更多地呈現一些皮毛的、非本質的東西。這些東西對其他家長並沒有什麼參考意義,甚至會有誤指。家長們如果只是學點皮毛,回來簡單地抓「用功」,把孩子上廁所的時間都要抓起來,恐怕最後要大失所望。

還有一個原因使得人們特別願意對孩子講吃苦,是因為有太多的事例佐證著「吃苦」與「成功」的因果關係。我們經常讀到一些古今中外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們如何廢寢忘食地工作和學習的故事,這些故事常常被當作「刻苦努力」的例子來激勵後人。它們使人深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真理。

事實上,每一個忘我地投人到學習和工作中的人,他一定是對學習和工作建立起了興趣或責任感,這種興趣和責任感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常常超越生理需求。平常人看到的是他們在飲食起居上的「苦」,看不到他們置身於喜愛的事情中的「樂」,就以為他們是憑藉「苦」取得成功的。實際上,他們不「苦」,他們只是「痴」,其中的樂趣別人體會不到。

正如一些孩子對電腦遊戲表現出痴迷,上了機,他們也可以做到不睡覺,不吃飯―這叫「刻苦」嗎,是否叫「迷戀」更恰當?「刻苦」和「迷戀」都意味着付出了體力和心思,給當事者帶來的感受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儘管我們在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區別「刻苦」和「迷戀」的異同,但在教育中一定要意識到不同的感受對孩子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

想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首先讓他喜歡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這件事裏摻雜進讓他感覺不快的因素―學習不要「刻苦努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特別提示

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用功勤奮是必須的,但用「刻苦」的言語和忍路來要求孩子,則拄往是在干一件南轅北轍的事。

正是因為成人把學習暗示成咸一件「苦事」,或者用種種不正確的方法破壞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習成了一件「苦事」,孩子才想遣避,才想無度地玩耍和浪費時間,變得「不懂事」了。

小學階段主要解決學習興趣的問題,初中階段主要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高中階段拼的才是勤奮。

在培養孩子勤奮學習方面,恰是不能強化「苦」,而要盡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學習是苦的,也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避免他在學習活動中感覺苦悶。不考100分正因為我特別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績,我才絕不向她要分數。

庸俗目標只能給孩子帶來庸俗的刺激,不會產生良好的內在動力。從上小學就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崎形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

在一所小學校門口,看到一小女孩興沖沖地對來接她的媽媽說「我數學考了98分!」她媽媽馬上問誰誰考了多少,聽到人家考了100分,臉上有不滿,「人家能考100分,你怎麼就考不了?」孩子原本興奮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一臉委屈與沮喪。

孩子成績好壞,並不在於家長對孩子說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於怎樣去說。語言不是呼出的空氣,不會消散在空中無影無蹤。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開河,不要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家長說過的任何話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產生好影響,壞痕迹只能產生壞影響。

我還在一個朋友家見過一位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她沒有前面這位媽媽的嚴肅,看起來性情很好。朋友和他們母子寒暄,問孩子是不是放假了,期末考試好不好。孩子很驕傲地說,語文98,數學99。我們一聽連連稱讚孩子真棒,媽媽倒也高興,愉快地白孩子一眼,慎怪地說孩子:「看你這臭顯擺,班裏有好幾個孩子考雙百呢,你考個雙百再來吹牛!」媽媽其實在內心應該是比較滿意的,她這樣說多半是為了謙虛。孩子聽了有些不服氣地做個鬼臉跑開了。

不管是真情還是假意,許多小學生家長在孩子的分數問題上,都是這樣漫不經心地犯錯誤。上面兩位家長雖然說話的口氣和用意不一樣,但話語中傳達的價值觀一樣―100分才是好樣的,才是令人滿意的。家長就這樣把學習變得功利,不知不覺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讓孩子偏離學習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長,她不但讓孩子對學習懷有虛榮心,還教唆孩子去嫉妒。

當孩子第一次背上書包去上學時,他是多麼興奮啊。可是用不了多長時間,許多孩子就開始陷人痛苦。作業像山一樣壓在他們身上,分數像河一樣擋在他們面前。尤其當他看到別的同學考了好成績,而自己的成績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績還不錯,仍然沒達到家長期望的高度時,就會感到沮喪和不自信。

與此同時,很多第一次把孩子送進小學的家長,在這關鍵的時刻,並不是通過向書本學習或向他人學習,知道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新生活,在學習上形成自信和好習慣;而是懷着擲般子的心理,被動地等待着結果,看自己的孩子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差」的。也有家長自以為是地瞎指導孩子,要求孩子考100分,以為那就叫教育孩子。這些家長共有的表現就是單純地向孩子要成績。我見過一位小學教師,她的兒子很聰明,她覺得自己所在的小學不好,特意把兒子送到市裏最好的一所寄宿制小學。那所小學以考試成績好而著稱。孩子們從上一年級,每周都有考試。這位媽媽每周末接兒子,總是首先談考試,問語文考了多少,數學考了多少,班裏有多少同學考了100分。她兒子儘管學習也不錯,但考試卷上總會或多或少錯一點,沒有一次能拿到100分。她也懂得孩子需要鼓勵,就總是安慰說「沒事,九十多分也很好,爭取下次考100分」。期中考試前的一次小考中,兒子終於數學拿到一個100分,高興極了。她接了孩子回家,馬上就讓孩子給姥姥和奶奶打電話,彙報考了100分。姥姥家和奶奶家的人都一個勁地誇孩子,這個成績給所有的人都帶來極大的偷快和幸福,紛紛許諾說期中考試再拿了100分就給這樣那樣的獎勵。到期中考試,她一再叮囑兒子考試要認真,好好檢查卷子,不要出錯,爭取考100分。考試後去接孩子,這個不到7歲的小男子漢一見媽媽就哭了,告訴她自己沒考出一個100分。媽媽儘管很失望,卻沒批評孩子,只是又一次鼓勵他爭取下次考100分。

這位媽媽覺得自己是那種總能夠給孩子鼓勵的家長,認為兒子沒拿到100分流淚是有上進心的表現,她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激勵很有效。所以當她對我講起這些時,也表現得很自信。但我聽得卻優心忡忡。

她的錯誤是把學習目標定位在滿分上,卻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態度、方法、興趣,以及對知識的真實把握狀態沒去關注。她的行為看似鼓勵孩子好好學習,實質是在追求作為家長的滿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種共同的「滿分癖好」,在學習動機上會給孩子誤導,而他們對考出滿分后的種種許諾,看似和藹,實則粗暴,沒有多少激勵作用,卻給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滿分是一個成績極限,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孩子根本達不到。家長對100分的愛好,只是不斷製造兒童的失落與內疚感―孩子從偶爾的好成績中,雖然可以獲得暫時的愉快,但大多數時間裏,他們內心是不安與痛苦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次考試會怎樣,會不會讓家長滿意,他心裏沒有把握,惴惴不安,一心惦記着分數,真正的學習目標迷失了。

前些天在聚會中遇到一個老同學,他兒子上初中二年級,學習成績一直平平,他為此有些發愁。那天我們正吃飯中,他收到兒子的一條短訊,說數學考了97分。看來孩子非常高興,都來不及等爸爸回家,急於告訴他這個好成績,並問他高興不高興。我這位老同學當然高興,當即對大家宣佈了這個事,說他兒子已有兩年數學沒上過90分了。他當即給兒子回了短訊,合上手機時,他有些得意地說,我告訴兒子「我高興,但你要考100分我更高興」。他還陶醉在自己很會鼓勵兒子的良好感覺中。我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這樣說真是瘋了,這不僅破壞了孩子眼前的快樂,他剛剛建立起的一點自信,也足以被你這句話擊碎。假如家長提出什麼要求孩子就能實現什麼,那麼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會成績優異、,習慣良好、多才多藝、品貌出眾―那樣的話做家長真是件輕鬆愜意的事。可上帝似乎有一種不公,「分數越要越少」這個現象很殘酷但確實存在。一些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費盡心血,孩子卻成績差、習慣壞;另一些家長看起來做得輕輕鬆鬆,孩子在學習上卻又自覺成績又好。這讓許多對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長感嘆自己「命不好」。其實這些「命不好」的家長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是改變不正確的成績觀。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上,成功動機過強或過弱都不好,一是對學習不利;二是對保持不利。庸俗目標只能給孩子帶來庸俗的刺激,不會產生良好的內在動力。從上小學就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畸形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就像一個跳高運動員,如果在訓練中或賽場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躍過橫桿,而總是考慮場上觀眾如何看他,如何評價他,他跳過去了會得到怎樣的獎賞,跳不過去會如何難堪。這種想法會讓他顧慮重重,甚至裝腔作勢,那麼他在賽場上將不會取得好成績。「分數」和「成績」其實並不完全對等,分數可以反映成績,但分數不等於成績。如果家長從孩子一上學就只是着眼於每次考試得了多少分,而沒有培養起孩子對學習本身的興趣,那麼「優秀成績」註定只是一時的夢幻彩虹,讓那些沒有遠見、沒有踏實心地的家長最終失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學時很優秀,經常考90多分或100分,為什麼上了中學就不想學也不會學了?出現這種情況,原因當然有很多種,但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為從小形成不良學習動機,其結果一是敗壞了學習胃口,二是動機的低下束縛限制於他們的視野和能力,使他們發展的空間越來越狹窄了。家長引導孩子面對知識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試分數,孩子在學習上的潛力才會慢慢噴發出來。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后的喜悅。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現代生活最突出的一個心理特徵是,許多為實現目的而採取的手段及活動,已越來越篡奪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卻成為模糊的、非真實的存在……我們已陷落在手段之網中,經常忘記了我們的目的。①

我女兒圓圓上小學時,學校對成績評定不打分數,只打「優」、「良」、「及格」、「不及格」,85分以上就是優。她成績一直不錯,都打了「優」,但在我的印象中,幾乎每次卷子上都有些錯,也就是說她基本上沒得過100分。我不願強化考試的重要,所以對她大大小小的考試並不直接過問,只在暗中關注她的學習情況,經常和她聊聊學校里的事,也和老師們溝通一下。

老師經常讓家長在發下來的卷子上簽字,我和先生絕不因為孩子分數的高低興奮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興,我們也正常表達高興;考不好,孩子可能會有些沮喪,我們就告訴她:沒考好,正好可以發現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夠好,要是老師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會的,雖然得了高分但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那不也很遺憾嘛。這樣說能引導她踏實下來,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同時我也注意激勵孩子,因為她畢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淺顯的成就感。例如,一張數學卷子,她考了85分,經由她自己修改後,又有9分的題做對了,但還有一道6分的小題沒改對,我會很愉快地在她改正的題上打上對鈎,然後用鉛筆在原分數旁邊寫上「外」,告訴她現在的成績已變成蚌分,而不是85分了。那道6分小題她可能會馬上再改正,也可能需要再想想或第二天請教老師,或需要媽媽和爸爸給她講一講。總之不論什麼時候改正了,我就會把那個外分擦去,寫上100分。即使卷子已經讓老師重新收走了,我也會給她一個口頭100分,對她說「昨天你還有一道題不會做,是外分呢,今天就都會了,變成了100分!"

任何考試卷,只要修改,成績肯定會高於原來的。這樣,孩子就發現了過程與結果的關聯性。圓圓認識到,只要去解決一個錯題,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績;如果把錯題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試的最終成績都會是100分。這不但讓孩子知道學習要一點一滴地認真對待,最重要的是她會因此覺得,得不得100分主動權在自己手裏,而不是像前面那個哭泣的小男孩一樣,以押寶的心態求100分。不在教育上虔誠思考,不去用心理解孩子,分數上步步緊逼的家長,最後多半會淪為節節敗退的家長。有一位家長,他的生意做得很好,賺了不少錢,但他的兒子一直令他頭痛。這個孩子現在已經初三了,特別不愛學習。他現在擔心兒子連高中都考不上,更不用說上什麼重點學校了。他在一個場合聽我提到「分數越要求越少」的觀點時,有些不以為然地說,我看你說得不對,孩子學習好不好還是在於他自己,我對兒子多用心,對他的要求也不高,從來沒要求他考100分,他也沒學好。這個家長的情況我比較了解,他做生意很精明,但在教育孩子方面總是怎麼笨怎麼來。他孩子剛上小學一、二年級時,每逢期中、期末考試,他就給兒子請來各科家庭教師,從考試前一個月給孩子補課。他對兒子說:「爸爸不怕花錢,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績就行。」他的孩子在小學低年級時,成績還能保持中等偏上,他為了鼓勵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就總是說:「班裏誰的家長捨得花這麼多錢請家教,你應該進前10名啊。」可他的孩子不但沒有進前19名,反而開始往後退。假如兒子考了第22名,他就會拿着孩子的考試成績,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爸爸為你的學習花了那麼多錢,你怎麼也該考進前20名啊。」幾年下來,他現在對兒子說的話已變成「你哪怕考個及格也行啊!」他為了兒子的學習,除了請家教,還經常在考試前給學校老師送禮,回來對兒子說:「你爸賺的錢,都給了老師了,你不好好學習能對得起誰?」這位精明的生意人,以為他的商業法則可以處處靈驗,花錢就可取得「鬼推磨」的效果。實際上他和前面幾位「要100分」的家長比起來,對學習的認識更淺薄,在惡化孩子學習心理方面有過之無不及。他不斷地把學習目標定位在「考試」上,使孩子目光短淺;不斷地關注「名次」,來擾亂孩子的學習動機;不斷地製造孩子的內疚感,使孩子在心態上變得虛浮;不斷地用錢來輕薄知識,讓孩子學會庸俗思維。一個在學習上目光短淺,沒有良好動機,心態虛浮,思維庸俗的孩子,他的成績怎麼可能不一路下滑?

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考100分呢,包括我自己,也很在意孩子的成績。正因為我特別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績,我才絕不向她要分數。任何單純要分數的行為都是淺薄的,都是破壞性的。我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對知識的好奇心、愛鑽研的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持之以恆的毅力等等―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績,才是在各種考試中勝出的決定性條件。最重要的一場考試―高考中的好成績,也只能從這裏出現。兒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愛,「爭強好勝」其實是一種天性。孩子人學后,即使家長不說什麼,他們都會產生對分數的追求,對名次的渴望。面對卷子,他們每個人都會盡了全力表現出最好的自己,絕沒有一個孩子明明會做,故意做錯,故意讓自己拿不好的成績。家長要建立這樣一種信心:不提分數或名次要求,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從家長的態度中知道,學習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而是為了自己學會。他不對分數斤斤計較,才會最終獲得好成績。

這是個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別要求孩子考100分―聽起來像個悖論,但它真正成立。

特別提示

家長引導孩子面對知識本身而不是完關的考試分數,孩子在學習上的潛力才會慢慢噴發出來。凡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雷要成功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后的喜悅。

我絕不因為分數的高低興奮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興,我也正常表達高興;考不好,孩子可能會有些沮喪,我就告訴她「沒考好,正好可以發現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夠好,要是老師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會的,雖然得了高分但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那不也很遺憾嘛。」這樣說能引導她玲實下來,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昨天你還有一道題不會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會了,變成了100分!"我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智慧能童,就是對知識的好奇心、愛鑽研的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持之以恆的毅力等等―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績,才是在各種考試中勝出的決定性條件。考好了不獎勵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時學習不再有皮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知何討家長歡心上。這讓孩子的心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賺,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鶩、腳玲實地的狀態。

我們一直很注意在各方面鼓勵圓圓,但只給她精神鼓勵,幾乎沒動用過物質獎勵。在學習上更是執行「不獎勵」政策。

我在另一篇文章《只有「記功簿」沒有「記過簿」》裏講到,我們給圓圓的獎勵就是經常在一個小本子上記下她值得表揚的事情,畫朵小紅花。即使這樣的「畫餅充饑」,也沒拿它用作學習方面的激勵,小本中沒有一朵小紅花是因為考試成績好得到的。

採取「考好了不獎勵」的政策,當然也有「考壞了不批評」的政策配套。就是說,在我們這裏,她考好考壞都是正常的,不會因為她考好了我們就興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氣失望,相關的獎懲當然更沒有。

並非我們內心真的不在意她的學習成績,作為父母,我們也強烈地希望她有好的學習成績,但這種願望一直是鎖在心裏,轉化到日常細節的處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經常把它表露在言語和表情上。

家長們也許擔心不在學習方面提醒或刺激,孩子就會不好好學習,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就當下的社會生活來說,考試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孩子周圍根本不缺少「分數場」。從一上學開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績非常重要。家長什麼都不用說,孩子也會儘力去拿一個好成績。縱使家長沒有獎勵,好成績本身也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快樂,已足以形成激勵作用。

家長在成績上的淡然,恰是對社會、學校過度渲染成績現象的平衡,把孩子拉回到踏實的學習心態中,防止他在學習中有壓力或變得虛浮起來。

在我們的體會中,家長不渲染考試,不強化分數,會讓孩子在考試方面心理一直比較坦然,使他的學習注意力不被分散,學習中沒有壓力,不但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從長遠的時間裏來看更能促進學習進步。

圓圓的學習成績基本上一直令我們滿意,每到學期末我們翻看她的成績冊時,總是感到非常偷快。放假了,我們可能會帶她去買一件非常好的衣服,但只是因為這衣服好看,並且此時應該給她買一件了,我們絕不把她的考試成績和這件衣服聯繫起來。考試成績本身就是獎勵,父母合上成績冊時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悅,就已經足夠激勵孩子再接再厲了。

一位媽媽告訴我,她用了很多辦法來激勵孩子。孩子考好了帶他去遊樂場,買名牌運動鞋,吃西餐,甚至許諾說要考到某個程度就帶他出國旅遊。可每種辦法只能用一兩次,然後就沒效了,所以孩子的學習一直沒什麼起色。

這位母親似乎用了很多辦法,但分析她的方法,其實只有一種,那就是物質刺激,區別只是獎品不同。

人對獎品的熱愛程度取決於他在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從物質貧困年代走來的家長們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質刺激,這是供應短缺時代遺留的觀念。就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在物質上並沒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質獎勵並不能真正刺激他們的熱情。即使能帶來一些動力,也是階段性的,持續不了多長時間,而學習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態度。

物質獎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卻會產生不少的副作用。

首先,它轉移了孩子的學習目的。

一個孩子如果為了一雙早冰鞋而去學習,他在學習上就開始變得功利了。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取得好成績,可一旦得到了這雙鞋,對學習就會懈怠。庸俗獎勵只能帶來庸俗動機,它使孩子不能夠專註於學習本身,把獎品當作目的,卻把學習當作一個手段,真正的目標丟失了。

其次,它敗壞了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

學習最需要的是對知識的探究興趣和踏實的學習態度,這是保持好成績的根本動力和根本方法。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這讓孩子的心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躁,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鶩、腳踏實地的狀態。

第三,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對立情緒。

任何考試都有變數,誰也不能保證在每一次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如果一個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雙早冰鞋,家長說如果考試能進班內前十名就給他買。結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長就說等到下次考試進了前十名再買。家長認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孩子由於和家長有言在先,也會答應下次爭取進前十名,但他心裏會不由自主地對下次考試優心忡仲。他下次進人了前十名,會有暫時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長一定會在新一輪考試中有新的條件提出來。每一次考試都是個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會有挫敗感。不知不覺,他變得反感學習、憎恨考試了。

在孩子的學習上使用激勵手段,一定要考慮方式和學習之間的內在關係,不要讓這兩者形成衝突。同樣是買早冰鞋,如果換個做法,則效果會好得多。家長如果在孩子考試前就知道他想得到一雙早冰鞋,並且準備給他買的話,最好在考試前什麼也不說,也不對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當孩子拿回第十二名這個成績時,讚賞地對孩子說:不錯,都快進人前十名了。然後轉移話題,問他是不是想買早冰鞋,正好放假有時間去玩了。

這樣就把考了第十二名這個「劣勢」說成一個優勢(「快進前十名了」),後面又緊跟了去買早冰鞋這件讓孩子期待的事―考試成績和買早冰鞋這兩件事就沒有一點衝突,孩子在這兩件事間建立了良好的條件反射,想到「學習」時會伴有愉快的情緒體驗。

無論家長心裏想什麼,你給孩子的感覺一定要讓他覺得簡單愉快。給他早冰鞋,並不是因為他進人了前十名,只是因為他喜歡輪滑運動;給他一百元,並不是因為他數學得了一百分,只是因為他想去買周杰倫新出的歌曲―不要無故拒絕也不要隨意獎勵,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學習有關的條件。

另有一種情況要注意。我見過一位家長,她不用金錢等物質的東西來獎勵孩子,她用「時間」來獎勵。她12歲的兒子喜歡上網,她一心要孩子好好學習。她後來想辦法,規定兒子每次考試,只要有一門課85分以上,就獎勵2個小時上網時間。這個想法從表面上看來有道理,既可以讓孩子努力學習,又能滿足他的上網要求。她的方法在最初時似乎見到了效果,孩子有幾門課考到了85分以上,她就如約獎勵了孩子「時間」。孩子很高興。但時間一長,孩子並沒有像設想中的那樣「85分以上」越來越多,卻是越來越少了,而上網的願望一直沒少。為這事又和她發生著越來越多的衝突。這個獎勵方案宣告失敗。

分析這這位母親的獎勵方法,其實和前面提到的物質獎勵一樣,製造的都是對立的購買關係。孩予最缺的是時間,那麼就讓他用成績來購買。時間在這裏就成了物質的變種。問題是這種購買關係經常因為「學習」這方面的原因不能實現,或實現得不夠令人滿足,孩子不能獲得充分的玩遊戲的時間,內心就會對「學習」產生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讓他的成績更不如意,他獲得的時間就更少,然後學習就表現得更差―事情進人惡性循環。

這位媽媽問我怎麼辦,我想想說,一般來說孩子玩遊戲也是一種必需,能讓他玩就盡量讓他玩,不要隨便奪走孩子的一種愛好:如果你的孩子真的玩得很無度了,影響了正常學習,你可以讓玩遊戲和另一個他想得到的東西對立起來,讓玩遊戲成為他獲得那個東西的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也許會抵消他對遊戲的興趣。比如,他現在特別想買一輛800元的山地自行車,你就告訴他,每上一次網,他可以賺到10元錢,什麼時間賺夠錢了,就去買車子。

這裏要注意的是,你在口氣中不要表現出對遊戲的厭惡,把這當作孩子正常的愛好來看待。這樣他原本一天上一次網,一次上四個小時,在這種政策下他可能變成一天上四次網,每次上一個小時。賺到800元需要上機80次,這不是一兩天就能實現的―就是說在設計上要稍有難度,無論用什麼來做「獎品」,不要讓他輕易得到―上機so次,怎麼也得半月二十天的吧。在這個過程中你還不斷用山地車刺激他,讓他覺得這個過程比較漫長,覺得上網變成了一項任務。

對孩子來說,一旦覺得某件事情是任務,他就會同時有苦役感。這樣做下來,到他終於買上山地車時,遊戲的興趣多半已被大大地挫傷。如果過一段時間他對遊戲的興趣又起來了,你可以按這樣的思路設計下一個「獎勵」。注意在整個過程中不要讓孩子察覺你的真實意圖。我想我這個「方法」如果在做之前被孩子聽到了,可能會讓他覺得是個饅主意。但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他應該是樂意接受這個方法的―沒有痛苦地減輕了網癮,減少了和家長的衝突,他的生命成長中因此減少了一些損害。這對他當下及未來可能都是重要的。這應該是個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現問題的思路。還要提醒家長們的是,純粹的口頭獎勵也不要過分。兒童只有在對自己的能力不確信的情況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讚美和肯定來穩固他的自信。無論在什麼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較為確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經常去誇他,否則他會感到做作和廉價,反而讓他對自己產生懷疑。

比如圓圓第一次縫了件布娃娃的衣服,我真誠地表揚她,當她已經縫到第四件時,我就不再需用「你縫得真好」這樣的話誇獎她。我說「你的針腳縫得更均勻了,邊線縫得比上一件還直」。這樣的表揚話她聽起來就比較真實,能帶來成就感。表揚的話說得過頭了,不如不說。家長對孩子真誠的欣賞有各種表現的渠道,除了直接的誇獎,也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表達出來。不打擊孩子和不過度表揚孩子,意義其實差不多,都是家長不去擾亂孩子的自我認知。在發展孩子各種良好品行習慣中,胡亂獎勵不會對孩子的飛翔產生助力,卻會成為掛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塊。「考好了不獎勵」正是為了避免給孩子幫倒忙。

特別提示

採取「考好了不獎勵」的政策,當然也有「考壞了不批評」的政策配套。就是說,在我們這裏,她考好考壞都是正常的,不會因為她考好了我們就興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氣失望,相關的獎懲當然更沒有。

家長在成績上的淡然,恰是對社會、學校過度注染成績現象的平衡,把孩於拉回到玲實的學習心態中,防止他在學習中有壓力或變得虛浮起來。

庸俗獎勵只能帶來庸俗動機,它使孩子不能夠專註於學習本身,把獎品當作目的,卻把學習當作一個手段,真正的日標丟失了。

對孩子來說,一旦覺得某件事情是任務,他就會同時有苦役感。

兒童只有在對自己的能力不確信的情況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讚美和肯定來穩固他的自信。無論在什麼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較為確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經常去誇他,否K.J他會感到做作和廉價,反而讓他對自己產生懷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