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蘇麻離青 深入胎骨——明早期青花

第十講 蘇麻離青 深入胎骨——明早期青花

明早期青花是永樂定的調子。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永樂皇帝的性格。其父朱元璋是曾經考慮過讓朱棣就是永樂皇帝當皇帝的,因為他行排老四。長子朱標在朱元璋之前就去世了,經過反覆地權衡,朱元璋還是定了長孫來繼位,這就是我們知道的建文皇帝。這一點使永樂皇帝當時是燕王朱棣很不滿意。因為建文皇帝的處事也過於急躁,導致朱棣就謀反了。在建文四年的時候,朱棣就起兵了,最後拿下政權。

永樂皇帝的功績

永樂統治22年,海內太平,整個國家還是比較安定的。儘管他的手段比較極端,但是整個國家還是比較安定的。他辦了很多大事,我們來看看他辦了哪些大事。

第一,建故宮。我們今天之所以還有這麼輝煌的故宮存在,是因為有永樂皇帝。永樂五年開始建故宮,到永樂十八年建完,用了13年的時間。故宮的皇宮建設是世界最大的皇宮群,用這麼短暫的時間能夠把它建成確實是一個奇迹。

第二,編纂《永樂大典》。"盛世修典",這是有講的。《永樂大典》不是我們一般意義想像的編纂一本書,它是一個傾國家之力,集所有的文人雅士的能力編纂的這樣一本大書。《永樂大典》有多少卷呢?有22937卷。我們知道後來《永樂大典》不停地在遺失,被焚毀,但還是保留下來了很多。這是他做的第二件大事。

第三,遷都。他遷都有很多原因了,我們也不是很清楚永樂怎麼想的。但是基本上能夠知道他幾點。首先他認為在南京繼續做這個皇帝不算光彩,畢竟他是動了武的。其次,他因為他是燕王,長期居住在北京,有感情問題。再有一點,當時北邊還是元朝殘餘勢力在跟明朝政府抗衡。遷都北京以後,表明明朝的能力和強大。如果當時的政府在南京,北面很容易失守。

第四,組織下西洋。下西洋的目的是非常複雜的,至今史學界也沒有一個定論。但是它顯示了明帝國的一個優勢,這個優勢在當時是在全世界範圍中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優勢——海上運輸能力——的一個顯示。

陽山石碑

朱棣拿下政權,當了皇帝以後,做了一件大事,要為他父親立個碑。中國人很講孝道,給父母立碑是大事,今天也要到墓地選一塊好的石材,記上一些文字,表達後人的哀思。那麼,永樂上台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況,他違背了祖訓,以武力登基。但為了表明自己的正統地位和孝心,他要給父親立一個碑。這個碑做大了!依山而造,在今天的南京郊區湯山鎮,那裏有一座陽山,依陽山開鑿。我去過那兒,專門看過這個碑。沒有親臨其境,你不能感受它有多大。如果我們把它立起來,它有70多米高,相當於今天25層樓房那麼高。碑分三塊,碑身、碑額和碑座,這三部分現在都在山上,無法站立。不要說600年前人的能力,即便今天,我們設想了很多辦法,也覺得不可能把它立起來。經過計算,碑的重量大約有3萬多噸,要把3萬多噸的東西吊到基座上,再把碑額擱上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結果這碑就躺在山上,變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陽山石碑是永樂的一個形象工程,但沒有做好。我想這可能也是促使他遷都的原因之一。你想,為父親做了這麼大一個碑,最初想得很好,沒有想後面的事情,結果立不起來,出現這麼一個尷尬的局面。

青花地磚

永樂還做了一件大事,在南京建了報恩寺和報恩寺塔,可惜現在塔不在了。報恩寺是永樂為紀念他的父母而建,父親就是朱元璋了,母親是他的生母馬皇后。報恩寺塔則是永樂按照皇宮的標準去建的,用了16年的時間,是座白琉璃塔,九層八面,78米高,也相當於25層樓那麼高,非常巨大。可惜在1854年,人為地毀於太平天國時期。太平天國時期為了戰爭的需要,把它炸掉了,非常可惜。

永樂為建報恩寺和報恩寺塔,所動用的材料是我們不能想像的——用青花做地磚。今天裝修房子,買的所有瓷磚都是為家裝燒造,沒有人敢用青花瓷,成本巨大,不能承受。但永樂就燒了青花地磚,每塊磚大概都有二三公分厚,非常漂亮。這種磚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為人所知,每個人看到那磚的時候,都覺得那是一個殘器,像一個盤子的中心被切下來了。磚上的圖案也不完整,因為每塊磚都是局部圖案,只有拼接以後才能變成完整的圖案。單看一塊磚,往往就誤認為是殘器。古今中外,用青花作為地磚,目前已知的只此一例。

明朝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對報恩寺塔有這樣一段描述,他說:"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則報恩塔是也。報恩塔成於永樂初年,非成祖開國之精神、開國之物力、開國之功令,其膽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張岱是明晚期的人,當時這塔還在,矗立在長江邊上,所有來往的船隻都能看見。今天這座塔如果還在,將是全國非常重要的旅遊景點,可惜毀於150年前。

該出手時就出手

我早年逛天津古玩市場的時候,有一個老鄉擺地攤,他從書包里就拿出這麼一塊地磚。他剛拿出來,我就看見了,我一把就接過來了。我問:"你這個多少錢啊?"他說:"200塊。"很痛快。然後我就知道了:他不明白這是什麼東西。那時大家已經知道永宣瓷器很值錢了,但不知道這麼一塊方方的東西是什麼。我說:"100塊吧。"這是一個原則,就是無論多便宜,一定要砍價,這是給對方一個心理安慰。你要說:"200塊我要了。"他肯定想自己賣低了,心裏會很難過。為了讓對方舒服,一定要砍價。他說:"不行。""那150。""不行。""180。"他還說:"不行。"我說:"那好,我給你200塊。"

我為什麼反覆跟他拉這個鋸呢?讓他確認他所說出的價格。我說一百、一百五、一百八的時候,他都反覆說不行,是確認二百這個價格。如果我說:"二百塊,還行,挺便宜的,我要了。"他可能就會說:"哎呀!我弄錯了,不是200人民幣,是200美金。"你馬上就買不到了。所以要學會討價還價的技巧,不僅是為自己高興,也是為別人高興。

收藏的時候需要該出手時就出手,反應要快。我現在都能清清楚楚地回想當時的情景,就是老鄉從書包里一拿出東西,我就接過來了。旁邊圍了很多人,我動作稍微慢一點兒,有人比我手快,東西就永遠不是我的了。那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個決心還是來自於你的知識。我為什麼能夠在那麼多人拿出那麼多東西的時候,全都不激動,而看見這塊磚就激動,一把就拿過來?就是因為我有這個知識。所以在收藏中,關注逝去的比關注現在的更為重要。

壓手杯

永樂官窯近年在景德鎮珠山大量出土,珠山就是當時御窯廠的所在地。永樂瓷器中最負盛名的壓手杯,反而未見出土。先解釋一下壓手杯,碗形,大小擱在虎口的位置上正好。由於胎比較厚,分量比較重,有沉重感,所以叫"壓手杯"。帶有確切"永樂年制"款的永樂青花壓手杯,全世界只有3件。我前些年在江蘇電視台做節目,現場有很多觀眾拿來東西鑒定。有個人拿了一件青花壓手杯上來了。我跟他說:"全世界帶有年款的壓手杯,僅有三個是真的,你這是第四個。"

我想,一般人都能聽懂這話是什麼意思。但他聽不懂,他說:"對,我這就是新發現的一個。不僅一個,書包里還有一個,第五個。"全世界傾國家之力,600年的時間才找著三個,他那兒就有倆。這麼難得的瓷器,我都只能隔着故宮的玻璃看,他怎能兜兒里揣著倆呢?妄想是收藏的一個大忌,很多人是妄想。一個人在執迷不悟的時候,聽不懂別人說的話。比如我說:"你這是第四個。"我就已經暗示他東西不真了,但他聽不出來,他覺得就是那三個以外又發現了第四個。這是一個通病。

波斯影響

永樂瓷器中有很多特點與鄭和下西洋有關。我們都知道鄭和七下西洋,有的史書上也說八下西洋,不管他下了幾次,反正他去了西洋。鄭和跟我同姓,原名叫馬三保,人稱"三保太監"。他是雲南人,被永樂賜姓"鄭"。鄭和從永樂三年起就開始下西洋,最後一次已經到了宣德時期,到達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很多史學家認為,永樂皇帝讓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尋找建文皇帝。因為永樂皇帝這件事辦得不光彩,攻進南京城的時候,建文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所以他一定要找到建文皇帝的下落,畢竟說白了那是真皇帝,要回來的話也不太好看。此外,下西洋還有部分經濟目的。再有就是炫耀,大明朝國力強盛,一定要炫耀。今天的閱兵式都是炫耀,國力強盛時才能搞閱兵。

炫耀是農耕文明的一個局限,農耕民族就願意炫耀。我國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文明的國家,今天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着願意炫耀的特徵。過去家裏買一輛新車,買一台新電視,都願意跟人顯擺。《明史·鄭和傳》上記載得很清楚,當時鄭和的寶船非常大。為什麼叫寶船?因為押送了很多寶貝。寶船長44丈,闊18丈,相當於長約132米,寬約54米,是非常大的船。據說排水量可以達到一萬多噸,主船上有九根桅杆。鄭和一次下西洋,出行有27000多人,出去就可以打仗。後來有的書上寫得非常誇張,說那船肚子裏可以擱進四個太和殿。

鄭和返程的時候,帶回大量下西洋沿途看到的各種文化。這時,就可能把大批波斯紋樣帶入宮廷,用它來做樣子,燒造瓷器。永樂時期,明朝與中東波斯的貿易,可能是導致永樂瓷器波斯器型、紋樣眾多的一個原因。比如扁壺、花澆,一看就不是中國人常用的東西,而是受波斯文化的影響。

蘇麻離青

鄭和下西洋給瓷器帶來的第二個影響,就是蘇麻離青,也叫蘇泥勃青。聽個詞,不懂的人會覺得不知所云。其實蘇麻離青是燒瓷器的時候往上畫的染料,通俗地說就是一種染色劑,相當於你染布的染色劑。蘇麻離青燒出的特徵是藍中發黑,有錫光斑。這一點非常專業,它是高鐵低錳,因為鐵含量過高,所以呈現錫光斑,過去這在鑒定中是絕對特徵,只要有這個就是真的。

典型蘇麻離青產生的藝術效果,濃重、暈散,古人就把這種暈散賦予了美學的特徵,認為非常美,所以蘇麻離青一下就成名了。蘇麻離青燒成后,釉面會坑坑窪窪的。它本身是一種燒造的缺陷,但被文人渲染以後,形成一種審美追求,就是缺陷美,也可以說是病態美。過去幾百年以來,永宣瓷器一直是青花瓷器的魁首,收藏者、研究者,都以擁有永宣瓷器為榮。蘇麻離青,一般老百姓不需要知道得很清楚,就知道它是一種染色劑就可以了;但作為專業人員,就一定要了解這件事。

一般的說法,蘇麻離青就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蘇麻離青"名字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南洋蘇門答臘的蘇泥和檳榔嶼的勃青合成,但這"蘇泥"和"勃青"到底是什麼,誰也無法解釋;第二種說法,有個英國博士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888年的時候,他說蘇麻離青是指英文中"藍玻璃"(smalt)的譯音,因為它也是藍色的;第三種說法,在《明實錄》中記載叫"速來蠻",蘇泥麻,也是諧音;第四種說法更奇特了,說它是從索馬里帶回來的,所以叫"索馬里青",聽着和蘇麻離青比較接近。

其實這個蘇麻離青的來歷並不重要,它對青花,對百姓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它為中國的陶瓷美學帶來了一道絢麗的風景。這道風景就是它充分地體現了蘇麻離青的特性,體現了它這種由缺陷帶來的美的這種特性。這就是蘇麻離青的名氣所在。

宣德皇帝

明初青花一說就是永宣,按照一般人的思路,都會認為永宣是父子關係,永樂宣德嘛。實際上,永宣是祖孫關係,中間還有一個洪熙。宣德的父親仁宗在位只有一年,年號洪熙,因為時間短暫,所以一般不學歷史的人很容易忽略這段。

一般的說法是"永宣不分",永樂瓷器和宣德瓷器非常接近,尤其不帶年款的,不是專家分不清楚,看着都差不多。專業人員很容易把永宣瓷器分清楚,但非專業的人沒有必要分清它,知道是明代早期的青花足矣。

宣德在位10年,38歲的時候去世。他在位時是明朝的盛世。宣德皇帝雅好藝術,喜歡繪畫,大名鼎鼎的宣德爐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因為有雅好藝術的宣德皇帝,才有了宣德瓷器的輝煌成就。乾隆皇帝就非常欣賞宣德瓷器。比如有一件極為特殊的青花瓷器,是御用的禮器,佛教做道場的時候使用,瓷器上面寫着古印度的梵文,還有五個漢字"大德吉祥場",意思是能夠消災去難,吉祥如意。乾隆皇帝非常喜歡這件宣德青花,他讓宮廷畫師丁觀鵬畫了一幅《鑒古圖》,把這件宣德青花畫在圖上,擱在自己身旁,表明他對這件東西的酷愛。

宣德蟋蟀罐

宣德皇帝有點兒小毛病,喜歡玩兒。宣德的政權來得比較容易,到了他這兒,不需要再創業,守着就可以了,所以他非常喜歡玩兒。史書記載他"雅好詞翰","精於繪事","酷好促織之戲"。前兩條大家都不懷疑,因為宣德有很多畫作存世,今天北京故宮博物院就有,畫得雖然幼稚,但看着很有意思。那麼最後一條呢,很多人不信。"促織"就是蟋蟀。宣德皇帝酷愛鬥蟋蟀,出於晚明筆記,所以有人說都是野史,皇上天天鬥蟋蟀,那成什麼了!

由於沒有證據,所以這疑案一拖幾百年。清初的學者王漁洋在評《聊齋志異·促織》時,就認為這個傳說無據,是假的。其實,唐代人就開始養蟲了,宋代人非常喜歡斗蟲,大奸臣賈似道就喜歡鬥蟋蟀。所以,明代宮廷里盛行斗蟲,應該是順理成章的。過去北京人管蟋蟀罐都叫"將軍府",可見蟋蟀要互斗。北方人和南方人都用鬥蟋蟀來賭博。宣德皇帝沉溺於鬥蟋蟀的故事流傳得非常廣,當時有這樣的話:"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曾經有傳說,宣德時期有過拿駿馬換蟲的事,就是拿一匹馬換一個蟲,可見他有多喜歡蟋蟀。今天不知哪兒能用蟲換馬?

宣德青花蟋蟀罐的傳世品非常罕見,過去見到時,還不知道是蟋蟀罐,全世界只有零星幾個。據說宣德死後,他母親張太后當場下令,把他所有玩兒的東西全砸了。明人李賢在《天順日錄》中有明確記載。台北"故宮"有1000多件宣德青花瓷器,是全世界收藏最多的地方,可一個蟋蟀罐都沒有。所以,當時不能證明宣德有此愛好。

結果還是有人來揭開這個謎底,就是我們的考古專家。1993年,景德鎮出土了一窩青花殘片,把這些殘片攢起來,就是宣德時期的蟋蟀罐,一共21件,一看就是故意砸的。蟋蟀罐的成堆出土,證明史書記載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宣德青花蟋蟀罐價值連城,大家也回家找找吧,但別找來假的。

宣德大龍缸

到了宣德一朝,青花瓷器就逐漸擺脫了波斯文化的影響,波斯造型逐漸減少。宣德八年《大明會典》中記載,朝廷一次下令景德鎮燒造龍鳳瓷器443500件,足見當時的國力強盛。44萬件東西,今天用車拉,得拉多少車?宣德時期的龍紋也非常兇猛,反映出宣德的時代面貌。中國龍紋最為兇猛時期就是永宣時期。

20世紀80年代,我曾經見過宣德龍紋大缸。當時一個朋友告訴我,北京有一大戶人家,"文革"查抄退賠,拿回很多好東西,其中有宣德的大缸,讓我去看,喜歡還可以買。這種機會非常難得,我就跟他去了。我印象非常深,一進他家門,剛拐過彎兒,就看見院裏有一個玻璃房,裏面種著芭蕉樹,非常雅的人家。今天都很難在家裏養芭蕉,那可是二十多年前北京的冬天啊!

我進去看了很多東西以後,就問:"您那大缸呢?"他說:"床底下呢。"我問:"怎麼在床底下?"他說:"摔了!""怎麼摔了?""哎呀,那倆倒霉的三輪車工給摔的!"兩個三輪車工把缸運到他們家門口的時候,由於是冬天,很冷,戴着棉手套拿不了這缸,缸特別大,很重,得倆人抬。宣德時期的缸是直沿,沿上沒有很容易抓的邊。兩個人把手套一摘,空手就抓這個缸,往他們家裏拎。經過院子的時候,手就開始出汗,因為瓷器在冬季里是冰涼的,手是熱的,所以手立刻就出水,抓不住了,一下就掉地上摔碎了。我說:"好不容易來了,碎了也拖出來看看吧。"就從床底下拿出來了。摔得倒不是粉身碎骨,有大概十來塊,能拼起來。那時候我對瓷器的認知是一定要完整,這種殘的就不願意買了。然後我就問:"您這還怎麼賣啊?"他說:"幾百塊錢,我不想賣,窩心;一千塊錢,你也不給。"我心裏也是這麼想的:碎了憑什麼給一千塊錢啊?然後就沒買,這件事就過去了。

這麼多年了,我也不知道這個缸後來怎樣了。今天看來,就是再打碎點兒,一塊也能賣幾千塊錢。也就是說,把這缸買回來,打成碎塊賣也賣很多錢,粘起來就更值錢了。很多文物在歷史上受過這樣那樣的傷害,但它保留的文化符號不會丟失。當時我也沒想開,也是讓他那句話把我限制了,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從文物的保護角度上講,拿文物得非常小心,拿之前要考慮周圍的環境。想想這大龍缸,六百多年了,歷經磨難,查抄以後退賠,到家門口給摔了,非常可惜。

永宣青花的區別

"永宣不分"是一句老話,經過這些年國內外那麼多專家的研究,大致能作出區分。大概有以下幾點:一、永樂時期的款少,宣德時期的款多。二、永樂時期瓷器的釉面瑩潤,宣德時期瓷器的釉面就出現橘皮。橘皮是指瓷器表面像橘子一樣,有點兒皺。三、永樂瓷器體輕,宣德瓷器體重。四、永樂青花的暈散不如宣德,顯得更清秀一點兒。大概是這麼幾條,我們只需要做一個淺顯的了解。

永樂青花"一束蓮"盤

我在20多歲的時候,特別喜歡聽人家講課。現在聽到講課的機會很多,那時候就得問哪兒有這種課。當時北京文物商店有專業人員的輔導課,工作人員就去聽。有一個負責收購的業務員,一次聽課的時候不是太專心,但他很聰明,進去待了一會兒,就聽見兩句話:"宣德瓷器的胎底是細砂底,摸著跟小孩兒屁股似的,滑溜;青花由於有蘇泥勃青,深入胎骨,你一摸,凸凹不平。"

隔了一段時間,他正好到山西出差,在一個集市上碰見一個老鄉。老鄉面前一摞青花盤子,都一模一樣。他拿起來摸了摸青花,凸凹不平;一摸底,也跟小孩兒屁股似的,都對。但怎麼有一摞呢?他心裏也不是太有譜。他就問:"盤子多少錢一個?"老鄉說:"80一個。"80塊錢今天很便宜,當時很貴,相當於一個人兩個月的工資。他就在那兒轉么子,着急,下不了這個決心。最後想來想去,咬牙買了一個,沒敢多買,也買不起。今天從山西到北京,當天就回來了;那時候還得隔着差不多一個禮拜才到家。回來以後把所有專家都請來一看,大家都說:"這是永樂的盤子。"他急了:"人家那兒還有一摞呢!"趕緊又折回去了,結果再也找不着那個老鄉了。

他買的盤子是永宣時期最為常見的青花盤子,畫的"一束蓮"。蓮花、蓮蓬,配以茨菰、紅蓼、香蒲等水生植物,用絲帶扎在一起,叫"一束蓮"。為什麼當時燒造很多這樣的盤子呢?因為永樂皇帝認為,為官一定要清廉,這個規矩也是朱元璋定下來的,所以當時燒造這種盤子暗含"清廉"的意思。青花,蓮花,是利用了諧音。這幾種植物各有含義。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茨菰,是一種水生植物,可以吃。它的葉形很鋒利,但不傷手,花雖不耀眼,卻默默開放,古人寓意它品行端正。紅蓼,蓼花有刺激性,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目卧則攻之以蓼",就是太睏倦時拿蓼花一辣眼睛,眼淚下來了,就不困了。卧薪嘗膽的"薪",說的就是蓼。蓼寓意君子不忘其本。香蒲,嫩的時候可以吃,今天菜市場有時還賣可以吃的蒲草;如果老了,可以用來編席,寓意君子的生活儉樸。這個"清廉"的款式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兩代都提倡這種式樣的青花盤子。

這個買盤子的人,當時是給公家收購。他得到什麼經驗呢?就是他注重了聽來的細節,強化印象,並能夠靈活應用,敢作敢為,把這個重要的東西買回來了。可惜沒都買回來,買了一個,立功也是三等功。

空白期青花

永宣瓷器是明早期的最重要的一個章節,它緊跟後面的就是空白期。歷史上把正統、景泰、天順這三朝一共28年稱之為瓷器的黑暗期。這三朝沒有落款的官窯。官窯制度,在永宣時期剛剛建立起來的,為什麼到這時期就沒了呢?我們了解一下歷史就會明白了。

正統皇帝是9歲登基,宦官王振是他的啟蒙老師,並控制朝廷。朱元璋當時有祖訓"宦官不得識字",因為他就怕宦官干政,但是到了永樂這就吹了。永樂因為他登基的時候受到了很多宦官的好處,所以他對宦官是網開一面。永樂的這個對宦官網開一面就遺禍於正統。

我們都知道明朝這段時間有一個大的事"土木堡之變",宦官王振慫恿正統皇帝御駕親征,那後果大家都知道了,皇上被俘。當時皇上只有23歲,讓我們今天來說,多少也有點少不更事,以為打仗哪兒那麼容易。你看着你的先人能御駕親征你就親征,到那兒沒弄清北在哪兒呢,就讓人給抓着了。

三個禮拜以後,他弟弟就登基,這就是景泰。景泰最有名的就是景泰藍,我們將來也會講到。景泰皇帝當上皇帝的第二年,這正統就給放回來了。當時瓦剌軍說,這是一人質,沒想到咱這皇帝又起來,這人質不大起作用,就給放回來了。放回來就在紫禁城裏南宮,他一住就是7年。

當景泰皇帝病重的時候,又發生一件大事,就是所謂的"奪門之變"。正統皇帝翻身又起,把這個在病中的景泰皇帝就給捂了,然後自個兒又登了基。

所以,這28年等於是三朝兩帝,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時期。這一時期基本沒有官窯瓷器,包括青花瓷,所以中國陶瓷史稱這段時期是"黑暗期",也叫空白期。

那麼,這三朝是不是就不燒瓷器了呢?民窯依然在燒造,上接宣德,下接成化。從民窯瓷器上,我們還能看出這28年的演進。

永宣時期是青花的盛世,空白期青花急劇衰退。空白期之後,青花又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是什麼變化呢?我們下一講從成化講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講 蘇麻離青 深入胎骨——明早期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