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藩鎮之爭(1)

第三百六十五章 藩鎮之爭(1)

政事堂議事的時候,皇上突然出現。

太子太師、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崔安潛連忙領着諸多的丞相,給皇上行禮了,今日政事堂商議的是有關藩鎮的事情,皇上出現在政事堂,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應該說在眾人的預料中。

「朕就是來聽聽,你們接着議事,該如何說就如何說,不要因為朕來了,就撿著好聽的說給朕聽,壽王,你是御史大夫,負責監督百官,今日你也要監督,看看是不是有丞相投朕所好,若是有這等情況,一定要彈劾。」

崔安潛、鄭從讜、劉允章、高馳邦、錢士渠、於承惠和崔慎由等人,立刻感覺到了壓力,兵部尚書嚴復稍微好一些,他是堅決主戰的,不過這些人跟隨皇上多年了,都很清楚皇上的脾氣和秉性,也知道皇上愛聽實話,不喜歡阿諛奉承。

主座依舊是崔安潛,最為第一丞相,主持政事堂議事是他的職責。

「嚴尚書,你是兵部尚書,還是由你先說。」

嚴復沒有客氣,迅速拿出了地圖,鋪在了桌上。

地圖很大,地方標註也很是詳盡。

「北方的藩鎮數十人,大大小小,力量有強有弱,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遵從朝廷的號令,各自為政,一年時間過去,有些藩鎮攝於朝廷力量之強大,表示願意歸順,可是也是有着自身的小算盤的,那就是家族依舊要留在駐地,不願意進入京城,至於說力量強大的藩鎮,已經在暗中增強力量,一旦遭遇到打擊,必定會強勢反彈。」

「還有一點必須要重視,那就是大大小小的藩鎮。已經有聯合的意思,他們妄想抱團之後,與朝廷對抗,雖說目前屈服於朝廷的威力,都是暗中做這些事情,可一旦發生戰事,這樣的結合就很有可能形成。」

「大大小小的藩鎮,某做過分析了,需要引起朝廷注意的有十三家,分別是靜難節度使王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幽州節度使李可舉,昭義節度使馬飈,宣武軍節度使杜輝,平盧節度使王敬武,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陝虢節度使王重盈。魏博節度使韓簡,成德節度使王鎔,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

「這十三家藩鎮,某再次進行分析。分為了三個等次,分別為強、中、弱。」

「力量強大者有三家,分別是靜難節度使王玫,駐紮在關內道邠州。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駐紮在河東道太原,幽州節度使李可舉。駐紮在河北道幽州,三股勢力最為強悍,其中尤為突出的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其麾下的鴉兒軍,號稱百戰百勝。」

「邠州距離京城六百里地,太原距離京城一千二百二十里地,幽州距離京城兩千里地,也就是說,這三股勢力最強的藩鎮,距離京城的距離都是有些遠的。」

「中等勢力者六家,分別是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駐紮蒲州,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駐紮在鳳翔,昭義節度使馬飈,駐紮在潞州,宣武軍節度使杜輝,駐紮在汴州,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駐紮在沂州,陝虢節度使王重盈,駐紮在陝州。」

「這六個藩鎮,實力還算可以,各自掌控的軍隊數量在三萬以下,戰鬥力中等,因為地方財力的原因,暫時不可能擴軍,若是想着強行招募軍隊,將難以維繫。」

「餘下四家為力量稍弱的藩鎮,當然這個情況也不能夠絕對,譬如說曾經的河北三鎮,除開幽州節度使李可舉,力量強大,另外兩鎮成德節度使王鎔,因為年齡尚小,目前主要是自保,周旋於其他藩鎮之間,魏博節度使韓簡,以前是力量最為強大的,因為遭受到多次的打擊,特別是被朝廷圍剿之後,力量迅速衰落,一蹶不振,多年也沒有發展起來。」

。。。

嚴復不愧是專門從事情報工作的,所有的情況都介紹的清清楚楚,而且在地圖上面做出了標記,讓人一眼就能夠看明白,就連不是很熟悉軍事的李傑,聽着嚴復的介紹,看着桌上的地圖,也是連連點頭,到了這個時候,一種敬佩之情從李傑的腦海裏面冒出來了,難怪皇上親手創建的鐵血軍如此的強悍,從細節上面就能夠發現很多問題,就說這摸清情報的事宜,北方那麼多的藩鎮,短時間之內弄得一清二楚,有的放矢,這需要有準確的判斷,還有強悍的斥候去偵查。

嚴復說完之後,皇上的聲音傳來了。

「嚴尚書說的情況基本是準確的,不過情報之中忽略了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這個王處存,非常的低調,但是力量頗為強大,按照強中弱三類情況劃分,應該是中等力量,也就是說十三家值得注意的藩鎮,強大的有三家,中等力量有七家,實力稍弱的有三家。」

崔安潛再次開口詢問嚴復了。

「嚴尚書,兵部對於征伐藩鎮有什麼具體的建議。」

「兵部的建議是,以征伐剿滅為主,以招撫為輔助,朝廷一旦決定開始征伐藩鎮,初始階段一律採取征伐剿滅的作戰方針,不能夠採取招撫的策略。」

嚴復剛剛說完,崔安潛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劉允章就開口了。

「某以為征伐剿滅和招撫並重,兵鋒所指,生靈塗炭,遭殃的還是百姓,能夠避免廝殺最好,只要藩鎮誠心歸順,並且願意服從朝廷號令,何嘗不可以。」

嚴復準備再次開口的時候,看了看坐在一邊的皇上。

太子太保、大都督、鐵血軍大將軍高馳邦也開口了。

「於閣老的建議,情理上是說得通的,不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北方的藩鎮,可謂是獨立多年,很長時間都不服從朝廷號令,各自為政,就是地方上的皇帝,在他們看來,歸順朝廷不過是應對之策,骨子裏是不會聽從朝廷號令的,雖說大軍廝殺,百姓一定會遭殃,可有些廝殺必須要進行,任何時候,實力才是真正讓藩鎮屈服和滅亡的唯一手段。」

辯論很快開始,因為皇上先前的話語,誰都是要提出自身的建議。

太子太傅、中書令鄭從讜,太子少傅、禮部尚書崔慎,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壽王李傑由等人,贊成劉允章和於承惠的意見,認為征伐和招撫同時進行,兩者之間不存在孰輕孰重的區別。

太子少師、吏部尚書錢士渠贊成征伐圍剿為主。

最終需要表態的就是崔安潛了。

這個時候,崔安潛看着皇上,慢慢開口了。

「皇上,臣贊同征伐和招撫並重,還請皇上示下。」

李儒沛看着眾人,政事堂討論的意見,是招撫和征伐並重,還好他參加了這次的討論,他是贊成圍剿征伐為主的,不過也要說出具體的原因。

「政事堂的意見,以征伐和招撫並重,朕且不說其他,政事堂能夠充分討論,這就很好,朕希望諸位今後也要堅持,絕不能夠形成一言堂的局面,有什麼意見全部都要說出來,而且需要說明理由,這樣才能夠讓其他人心服口服。」

「朕的意見,是贊成征伐圍剿為主的,而且在征伐的初始階段,絕不要採用什麼招撫的策略,接下來朕就要分析其中的利弊了。」

「杜絕了招撫的策略,最大的弊端,不是百姓遭遇塗炭,南方的諸多情況,你們都是知道的,百姓暫時遭遇困苦,與長時間遭受痛楚,兩者比較,利弊很清楚,也許征伐期間,百姓流離失所,為生活所困,可一旦征伐結束,百姓能夠很快回到家園,開始穩定的生活,不再擔心遭受波折,可謂是一勞永逸。」

「最大的問題,是藩鎮之間的抱團聯合,既然歸順沒有希望了,那索性就魚死網破,這樣會令征伐更加的殘酷,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更大,這才是最為主要的問題。」

「可有一點你們必須記住,那就是利弊之大小的對比,高閣老說的很好,北方藩鎮,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節度使的職位,父死子承,或者是兄弟之間的傳承,骨子裏不會聽從朝廷的號令,而且他們就算是歸順,也會提出這等那等的條件,什麼保留爵位,保留軍隊等等,一旦這些條件得不到滿足,他們就不會真正的歸順。」

「朕在西藏道和隴右道採取的措施,你們都是知曉的,從目前情況來看,無疑是最好的策略,西藏道和隴右道徹底穩定下來,只要關注民生,這樣的穩定就能夠持續下去,凡在北方藩鎮的身上,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朕之所以推遲征伐藩鎮,就是想着朝廷徹底穩定下來,集聚了足夠的實力,如此才能夠一鼓作氣的剿滅藩鎮,朕早已經下旨,北方只有關內道、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至於突厥佔領的地方,恢復安南都護府,說起來最多五個節度使的職位,北方這麼多的節度使,朕任命誰好啊,況且朕豈會讓他們出任節度使。」

。。。

征伐藩鎮的策略,很快統一。(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鐵血兵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鐵血兵戈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藩鎮之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