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壽春之戰(143)

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壽春之戰(143)

戰報如何寫張遼無所謂也不在乎,至於二人卻爭得面紅耳赤脖子粗,張遼勸也勸了,好話說盡,但沒結果,也就先告辭離開,做其他的事情去了,沒一個時辰,二人派人來尋他,看來已經達成了共識。

至於二人放棄了什麼利益又得到了什麼好處他不關心,但有一點是可要肯定的,二人各退一步,獲得了對各自最好的結果,不然戰報是不可能完成的,到了他們這些人的位置,這樣的情況見怪不怪,而之前別看嚷的凶,說白了和小販一樣,漫天要價罷了,而他的離開則又給了他們就地還錢的餘地,這種事情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誰爭的利益越大,誰得的封賞就越多,這可不是給自己爭,更多還是給每一名士兵、有功的戰士乃至於戰死的士兵爭取利益。

畢竟蛋糕就這麼大,多少都要算計清楚,就算是張飛也一樣,平日裏大大咧咧什麼都不在乎,可是在論功行賞的時候,那可就是一副蠻不講理的奸商模樣了,可他也不怕別人背後如何說他,甚至他自己都恬不知恥的說什麼誰叫俺老張以前就是屠戶呢,不能你們把前腿裏脊都分了,讓老子吃下水!

這話到哪都一樣,張遼不爭,主要是人家已經把攻下廬江這麼大的功勞分給了你,再去爭覆沒劉勛的功勞就有些不厚道了,所以戰報之上他就是在個支援,加快了壽春軍的戰敗,雖然二人也都明白,若是沒有張遼,他們想獲勝可就有些難度了,甚至還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如果按實彙報,那功勞就都是張遼的了,所以太史慈才那麼激動,但張遼也識趣,好處都他佔了,這不就是得罪人嘛,人家離開其實就已經告訴二人他不爭消滅劉勛這個功了,這樣一來,二人也就能夠順利完成了功勞的分配。

張遼到了,二人將戰報交給他看,如果沒問題那就可以送到廣陵交給主公了,戰報將戰鬥的開始與結束幾乎完全展現出來,至於殺敵的功勞,你少點他多點,你這邊少一點,他那邊多一些也無妨,張遼看完之後,便說道:「就這樣發吧。」

從張遼開始看戰報的一刻,二人便惴惴不安,一旦張遼反對,那他們之前爭來爭去又有什麼任何意義,好在張遼高風亮節同樣了,戰報也就順利送走,當然,消滅劉勛的戰報二人也沒那麼不厚道,都算在二人的頭上,連張遼提都沒提,那那就太不厚道了,可就算他們提了,也明白都清楚他們欠著張遼一份人情。

至於張遼,這就是他希望的最好結果了,不僅僅是皆大歡喜這麼簡單,更主要的是他捨棄一些利益來拉攏二人,他本來就到徐州不久,沒什麼根基,跟二人不可同日而語,日後他如果真的坐上了壽春都督的位置,那和二人打交道的地方就太多了,甚至二人將會成為他的部下,如果不給他們一點甜頭,拉近關係,反而斤斤計較,把人都得罪光,那日後做事情可就等着他頭疼吧,以二人的能力,聯合起來要成一件事情容易,同樣壞一件事也不難。

現在這樣看着二人稱兄道弟,這可比那點無足輕重的功勞收穫更大,三人正打算辦一場慶功宴犒勞三軍,突然斥候傳回了消息,發現了紀靈的蹤影,這個時候二人都看向了張遼,這件事只能張遼親自去,首先都覺得欠他一人情,其次要從廬江追上紀靈,只能并州狼騎過去,他們帳下可沒騎兵,想追上紀靈根本沒希望。

張遼立即起身,帶着并州狼騎立即向西南方向而去,而張頜二人則取消了慶功宴,等著張遼返回,可心裏都遺憾,畢竟紀靈可都是在二人心中挂名的,都想着親手宰了他,但現在看起來是沒這個機會了,但只要不讓他跑掉,他們三個人誰殺了他又能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時候,經歷了這樣一場大戰,三個人的感情得到了快速的增進,甚至都已經在心裏盤算著日後要互相扶持。

他們之間的關係太史慈和張遼是頭一次並肩作戰,對張遼的印象很好,可以說已經建立起了非常穩固的友誼,而張頜與張遼在九江之戰的時候就有過一起作戰的經歷,但那個時候張遼剛投降,所以張遼在他眼裏還真就不算什麼,他也在自己的身後,但是這一回,兩人再一次聯合作戰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但不變的依然是他以老大自居,畢竟從哪個角度來說,甚至就論資排輩講,他也是三人之首。

紀靈一路向西南而逃,準備直奔九江,一直逃了不知多久,反正肯定是離開了廬江郡,眼瞅著人困馬乏,隨即下令部隊原地休息,這幾十里甚至上百里跑了出去,徐州軍肯定追不上來了,雖然派出了巡邏,但這個時候莫說是紀靈,包括巡哨警惕性也都降低了,眾人吃着乾糧和著水囊里的清水,儘快恢復著體力。

如果一直逃,也許也就沒人會提休息這件事,但既然歇馬不如索性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再上路,士兵們經歷了一天的大戰之後都疲憊不堪,紀靈想了想也就答應了下賴,可他卻不知道,在他們休息的時候,張遼帶着并州狼騎已經朝他們奔襲而來。

而就在紀靈等睡着不久,忽然數支箭『嗖!』地向他們的休息點射來,正在守衛之中的徐州軍瞬間慘叫着倒下三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瞬間驚醒了紀靈一眾人,瞬間拿着兵刃站了起來,眼神警惕的掃視着四周。

下一秒紀靈看到了前方出現了數百徐州軍,再向後看,則是黑壓壓一片騎兵,手中的弓箭已經齊齊瞄準了他們,而在他們之中正是老熟人,握著破天戈的張遼,一身紫袍的他牽馬而出,對紀靈喊道:「紀將軍,你已經無路可逃了,我勸你不要做無畏抵抗,投降是你最好的選擇!」

「我呸!」張遼還沒有說完,紀靈呸的一聲仰天大笑起來,雖然他有猜到徐州軍可能追上來,但是將士們的請求他不可能忽視,這個時候人困馬乏,再走只會引起士兵的不滿甚至是叛逃與嘩變,這樣的情況他絕對不允許發生,但是留下來休息自然就會出現現在被徐州追兵追上的風險,但他心存僥倖,希望不會出現這樣最壞的結果。

可現實是,他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可心中已經絕望了,但戰死甚至是被擒是他絕對不允許出現的,因為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說都是一個死罷了,所以在求生的渴望下,他必須也只有孤注一擲,三尖兩刃刀揮出,大吼一聲:「兄弟們,衝過去!」

現在留在他身邊的不過就三十多人,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親兵,對他忠心耿耿,大叫一聲簇擁着他向并州狼騎猛衝而去,張遼也沒有再廢話,手一動,狼騎卻收起了攻擊,反而提着長槍出動了。

紀靈畢竟只有不過三十多人,這點人用弓箭不用等他們衝過來就解決的差不多了,所以對張遼這樣的將領來說以這樣的方式取得勝利,簡直就是恥辱,反而讓人笑話他勝之不武,而且這也是對紀靈的羞辱。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了了,紀靈這是求死,那麼就給他最尊嚴的方式,讓他戰死沙場,這可以說是每一名將領最希望出現的結果,那自然就要讓他如願以償,讓他有尊嚴的死,這是對對手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并州狼騎開始對紀靈發起衝擊,只是片刻,一千騎兵便將紀靈和他身邊這不到三十名親兵團團包圍。

在紀靈做出選擇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了會落得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但是他並沒有選擇投降,而是放手一搏,決死一戰,但在他眼裏,或許能堅持些時間最後卻變成了只是眨眼的時間,身邊這三十餘人齊齊死在了并州狼騎的槍口之下。

此刻,在并州狼騎的圍困之下,就只剩下了紀靈一個人,而足有上千支的鋼製長槍已經對準了他。

紀靈必死無疑了,這個時候他沒有其他選擇,要麼戰死要麼自殺,可是真到了這一刻,他卻突然發生他的雙手發軟,莫說是上前死戰,就算是自殺,都已經提不起腰間的佩劍了,他一直以英雄自居,可是直到這時他才發現自己居然是懦夫,他一直以來與張勳爭的不可開交,可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在最後的一刻,在選擇自己的死法之時,他敗了,敗給了張勳,他沒有勇氣,沒有自殺的勇氣,他害怕死亡,一直以來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但到了這一刻他卻突然發覺,自己居然是如此懦弱的若夫。

張遼看到了他抽佩劍的小動作,甚至他已經暗示了神箭手讓其做好他自殺的準備,到時候把他的佩劍射下來,但突然卻變成了這樣一個結果,他眼睛急轉,最後冷哼一聲:「紀靈,我知道你不想死,只要你願意投降,我願意帶你到主公面前。」

「張遼,你殺了我吧!」紀靈閉上了眼睛,準備等死。

「把他抓起來,帶回去!」張遼直接下令,示意身邊的親兵,不想紀靈聽到張遼居然要生擒自己,他雖然怕死,可也不允許被如此羞辱,更何況讓他投降更是絕無可能,而那個時候劉瀾勢必會處死自己。

要在菜市口被處死還是在戰場之上被殺,這個選擇非常簡單,他大叫一聲便朝面前的并州狼騎殺了過去,瞬間,一把把長槍便從四面八方刺了過來,瞬間便將他刺成了螞蜂窩。

「張勳,老子和你一樣,一點不孬!」紀靈閉上了眼,張遼看着他栽落下馬之後,微微嘆息一聲,雖然可惜,但也何嘗不是他自己的選擇呢,擺擺手,示意手下抬着他的屍體離開,可帳下卻誤會了他的意思,跳下馬,正要砍下他的腦袋,畢竟這樣攜帶起來更方便一些,卻被張飛阻止:「我說的是帶着他的屍體!」

并州狼騎的士兵一個激靈,他感受到了張遼的怒火,連忙示意其他狼騎上前搭把手,把紀靈抬到了自己的馬上。

張遼看到這裏,才滿意的帶着部隊離開,砍下紀靈的腦袋,這或許是以往士兵們都會做出的選擇,方便也直接,但是對於將領卻從來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對將領的羞辱,不管如何也要給他留下全屍。

可以說這是戰場之上的約定俗成,加入有一天這樣的情況出現在他的身上,張遼也不希望被人割了腦袋去領功。

一路返回,一直到第二日天徹底大亮之後部隊才返回了廬江,紀靈的屍體在與張頜幾人的商議后決定就地掩埋,而後張遼和部隊回去休息,本來打算今日前往壽春,看樣子又要拖一天了,不過因為處死了紀靈,廬江一戰可謂是大獲全勝,今日再擺慶功宴的話,那就順理成章了。

也該讓士兵們改善下了。

等張遼退了下去之後,太史慈和張頜商量完晚宴的細節,兩人便一起出了屋,這一刻二人的心已經飛到了壽春,都想着紀靈被張遼所殺,那麼剩下的袁術這個大功勞可不能在讓張遼拿去了。

雖然張頜說的委婉,但是太史慈卻聽出了他的意思,笑道:「那我們可得努力下了,爭取擒住袁術。」太史慈沉聲說道,比起處死袁術,他覺得將其生擒在主公面前更露臉,對此張頜也是點了點頭,道:「對了,聽聞那袁術手中可有着傳國玉璽,如果我們能把它弄到手,交給主公的話。」

「這東西是好東西,也是禍害,你看看袁術,如果不是因為這傳國玉璽,也不會成為公敵。」太史慈有些猶豫,或者說有點擔憂,他害怕因為傳國玉璽而讓主公有了一些其他想法,那他們豈不是也要步袁術的後塵嗎?

「難道沒了傳國玉璽,我們就不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了?」顯然對於太史慈說的這些話張頜是不認可的,甚至覺得太史慈只是說了一半的話,還有些話沒有說明,但他卻知道他想說什麼,可是張頜與他不同,比起漢室來,他更希望劉瀾稱帝!

那樣以他的功勞和資歷,最少也是四鎮之一,搞不好能入四征,至於驃騎、車騎怎麼輪也不可能輪得到他,他心裏有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漢龍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漢龍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壽春之戰(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