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7章:再讓三尺又何妨

2747章:再讓三尺又何妨

各大部堂洋洋洒洒的說了一通,正統皇帝倒也沒表現不耐煩的意思,依著群臣所奏或下聖旨,或否決越發熟練起來,早朝到了最後唯獨剩下都察院在上奏,也不知是先前的不愉快,還是正統皇帝對顧佐先前咄咄逼人的模樣太過畏懼,十分不想看到顧大人,所以不等顧大人把話兒說完,便急切的下了一道聖旨,其意是今萬物長育之時,天久不雨,又間有水澇蝗蝻。

究其所由,或謂牧守之官未盡得人,貪虐暴刻,所在有之,郎命官考察;又或徇私,捷於科征,巧於諂事者以為能事;而勤於撫字,廉介自守者以為不稱,公道不明,人怨不恤。

果若如此,何望和氣。爾典銓之官,任風紀之職,獨不思為國家生民考慮嗎?

今令直隸府州縣官從吏部遣官及巡按御史考察;在外府州縣官從布政司、按察司及巡按御史考察。

務在廣詢細民,不許偏徇,以昧至公。若考察得實賢才,悉留在職;具名奏聞;不才者起送吏,照例發遣。

其布、按二司堂上官從吏部、都察院考察,屬官從巡按御史、按察司考察。

今後方面及郡守有仍遵皇考宣宗皇帝敕旨舉保,不許故違;便犯贓罪,並坐舉主。

爾等盡心考察,以副吾恤民求治之急。但從這道聖旨來說,倒也合乎顧大人的要求,可讓他不能容忍的是正統皇帝在下達這道聖旨的時候,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竟是連帶上了吏部,顧大人本能的以為這是正統皇帝還沒明白其中的規矩,所以站在人前並沒有退下去,耐著心思把自己的意思給說了一遍,卻不想正統皇帝根本不願意聽下去,厭惡的擺了擺手示意顧大人退下去。

這一下顧佐有些傻了,這位做了七年的都察院御史,上奏了上百件這樣的事,還從沒碰上皇上不等自己把話說完就,就揮手讓自己出去,若是自己就這麼退出去了,那自己臉面何存啊,日後自己這個都察院御史還怎麼繼續說下去,這,這分明是**裸的打臉嗎?

一想到諸官兒的臉色,顧佐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道:「皇上……?」卻不想正統皇帝根本沒讓他說下去的意思,小手一揮,大聲道:「近年以來,風憲官未盡得人,道理不明,操行不立。或法律不通,行移不諳;或逞小才以張威福;或搜細過以陷良善。甚至假其權位,貪圖賄賂,以致是非顛倒、冤抑無伸,而風紀之道,遂至廢弛。自今監察御史有贓濫及失職者,令按察使及其同僚糾舉黜具。仍令吏部今後初仕者,不許銓除風見憲。保舉務要開具實行聞奏,吏部審察不謬,然後奏除。其後有贓濫及不稱職,舉主同罪。你們欽承無忽。」話音一落,站在前方的顧佐頓時傻眼了,他做了這麼多年的官兒,先後侍奉了三朝帝王,還沒聽說過新皇第一次早朝就下了聖旨呵斥大臣的,這樣的聖旨,自己是接下還是當做不知呢,接下自己心裏也不服氣啊,看看這聖旨都說什麼了,以陷良善。

甚至假其權位,貪圖賄賂,以致是非顛倒、冤抑無伸,而風紀之道,遂至廢弛,自己身為都察院右御史若是拿到了這樣的一道聖旨還不被群臣笑話死,這幾年他那次不是秉公辦理,就說宣德三年,他剛剛上任就上奏廢黜了嚴日豈、楊居正等二十人,把他們貶到遼東各衛為吏,還有八人被降職,三人被罷免;然後他推舉可以擔任御史的進士鄧榮、國子生程富、在京候選的知縣孔文英、教官方瑞等四十餘人,為此這幾人從戍守之地偷偷跑回京師,以別的賄賂相威脅與他,他毫不顧忌上奏揭發,宣宗將嚴日豈押到市場誅殺,自此朝綱肅然。

宣德四年,奸吏上奏他接受隸役金錢,私自將其遣送回去,這事兒根本是子午須有的事情,可這幫人卻將這事兒坐實了,若非碰上了楊士奇這等精明強幹的首輔,宣宗這等千古明君,自己還能自證清白么。

這些年,他為了捍衛都察院左御史的威名,時時提醒自己潔身自好,入內廷辦公,獨處一間小夾室,不是議政不與官員們群坐。

人們稱他為

「顧獨坐」。他這麼做,就是要告訴皇上,告訴群臣他顧佐絕不是那種以陷良善。

甚至假其權位,貪圖賄賂,以致是非顛倒、冤抑無伸的官兒,而是一個廉潔自律,有品行有抱負的官兒,就在今年年初,他還考察不稱職的御史十五人,將他們或降職或罷免。

這些官兒那個沒有怨言,可對此從不敢有任何的抱怨,其中原由只因為他是一個自我要求的官兒,無論在公在私都以身作則做到了身正,所以這些官兒才把這口怨氣壓在心頭,做了這麼多年的官兒,他豈能不知在都察院外,不知有多少人雙眼對他充滿了恨意,又有多少雙眼睛恨不得他出個錯兒,就此遠離京城,哪怕客死他鄉也好,還有不知多少雙眼在等著看他的笑話,這道聖旨他若是接了,還不是默認了這些罪名么,他顧佐清正廉潔了一世,豈能到老了飽受這種莫須有的罪名呢,可要是不接這聖旨,新皇帝頭一次給出了這麼正兒八經的聖旨,自己就這麼當着滿朝文武百官的面來個抗旨不從,那新皇帝的臉面何存啊,百官會如何看,那些等著看笑話的官兒會放過這麼好趕走自己的機會么?

接是死,不接還是死,剛正了一輩子的顧大人頭一次感到了為難。楊士奇見顧佐左右為難的樣子,大感擔心,這位自己親手提拔的都察院御史是個什麼樣的性子,他這個老上司可是最清楚不過了,認理不認情

「,公私特別分明,想當初皇上賜給敕書獎勵勸勉,命他考察各個御史,有不稱職的將其撤職,如果御史出缺,他可保舉人員送吏部補選。這本是一番客套的話兒,換做精明一點的官兒,也許沒把這事兒放在了心上,就算放在了心上也會用點委婉的手段,好好讓自己過得去,可這個顧大人卻沒這麼想,上任之初,即上奏廢黜了嚴日豈、楊居正等二十人,把他們貶到遼東各衛為吏,還有八人被降職,三人被罷免;然後他推舉可以擔任御史的進士鄧榮、國子生程富、在京候選的知縣孔文英、教官方瑞等四十餘人,一上來就是貶了四十人,自然引起了不少的風波,一時討伐之聲絡繹不絕,甚至有人還寫明目張膽的寫了什麼,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經歷歲時,棟樑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與果木斗春,則花不如;與草木斗秋,則實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節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棟樑者,如世之萬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擬之!此顧禮卿,之徒也,是亦一物也。大意是顧佐這人只是一個無用的萬年青草,這樣的人根本擔不起都察院右御史這個重擔,如此評價,換做旁人少不了要抱怨一番,可顧佐毫不在乎,還說了一句做好萬年青草倒也不錯,自此落了一個顧青草的名號,此後多有糾察罷黜貪婪驕縱之徒,若非自己在一旁照料,宣宗也非昏庸之君,這朝堂之上根本沒有他的立足之地,但他心頭也明白,這個朝廷也虧得有了顧佐,正直、剛毅、果敢,勇於負責,不怕困難,寧折不彎,決不妥協,意志堅定,勇往直前。他對微薄的薪金毫無怨言,像一個奮鬥不息的戰士,更像一把無堅不摧的倚天劍,劍鋒所到之處無不膽寒,說句公道話,宣德十年,世人都以盛世相稱,就連百姓都編著歌謠唱,可事實並非如此,單不說這幾年來黃河發大水,陝西鬧地震,外加遇到國喪,件件都是麻煩事,就說官員的貪污就是一把糊塗賬,若不是有顧佐這把倚天劍震懾風氣,這官場早就亂了套子,從宣德三年始,佞幸之臣一律斥逐。吏部尚書、禮部侍郎、僧人等,或殺、或貶,或逐出京師;獲罪較輕的或貶官放逐、或流放邊地、或孝陵司香。宣德十年正是沒有這些貪官污吏,宣宗才大量起用正直賢能之士,若不然于謙、劉中敷、鄺野、金濂、陳鎰、王直、魏源、周忱、王佐、侯璡、魏驥這些地方官兒根本起不來,沒有他們的努力,宣德盛世根本就不復存在。這樣的人寧可一條路走到黑,也不可能回頭,所以朝中的官兒才評價他,秉剛勁之性,戇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此時看他神情,便知這個愣頭青怕是要硬到底了,這樣的場面若是換做還是宣宗,他倒也不必擔心,哪位老皇帝性子雖急躁了些,但還算是個好皇帝,懂得君臣攜手之道,也懂得治國之道張弛有度,一個朝廷不能光是忠臣,直臣,那樣非但皇帝不痛快,就連天下的百姓怕也不舒服,最終壞了朝廷大事,可一個朝廷也不能光是貪官,庸官,那樣的結果是這朝廷必是朝政敗壞,祖宗基業難以長久,所以這個朝廷必須有幾個清流,幾個不怕死的,幾個不懂得轉彎的直臣,有他們在,那些庸官貪官也就不敢太過放肆,朝政也就穩當了,而他這個皇帝也就好做了。宣宗明白這個道理,除了有過人的聰慧外,在於他是一個飽受成祖爺教誨又已年長的君王,懂得明辨是非,懂得平衡,辯得明誰是忠誰是奸,什麼時候該放一把,什麼時候該抓一把,什麼時候下一道聖旨,什麼時候只是口頭上呵斥兩句,總之一句話一個已成年的皇帝懂得去均衡朝政,而一個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世界沒有太多的利益,因目光的局限也難以看得更加長遠,他們的眼裏唯有白與黑,善於惡,但凡他們認為喜歡的,那就是好人,不喜歡的那就是惡人,可楊士奇心理明白,這個天下遠遠不是白與黑,善於惡那麼涇渭分明,許多看不見的陰謀,許多見不得人的手段,許多用不完的伎倆,早就把這個世界渲染得五花八門,身為一個帝王唯有明白這些,才能剛好治理自己的朝廷,可這個皇帝若是一個孩子,誰有能保證他能看明白這一點呢。楊士奇不否認世間總有那麼幾個聰慧的孩子能看明白這一切,可絕不會是眼前的正統皇帝,這個孩子聰穎是不假,但性子太過柔弱,骨子裏沒有太多的主見,這樣的孩子在沒有人引導的情況下,大多數都會憑着自己的喜好來,先前顧佐凶神惡煞的樣子,給他留下了太過惡劣的印象,讓這個孩子本能的厭惡顧佐,這個時候顧佐若是一根筋硬到底,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身為首輔這幾年他之所以沒有遭人彈劾,這其中少不了自己潔身自好,可另一方面也有顧佐的因素在,拋開這個因素,單說如今的局面,皇帝年幼,而三楊已老邁,宮中的哪位孫皇后心思還不明白,這個時候若是沒有顧佐這樣的一把倚天劍坐鎮都察院,很難想像正統一朝會出什麼亂子,所以與公與私他都要抱住顧佐都察院右御史的職位,想到了這兒,他輕輕嘆了一聲,就要走出去,忽聽得身後的楊榮輕聲道:「東里兄,不可魯莽?」聲音雖不大,但楊士奇還是聽得一清二楚,不動神色的回頭看了一眼楊榮,楊榮微微搖了搖頭,道:「這事兒是陛下對顧大人耍了點小性子,只要尋個合適的人選,對陛下說上幾句好話這事兒也就過去了,若是東里兄參與了,這事兒就大了,小皇帝也許畏懼你的權勢放過顧大人,可在小皇帝心目中你與顧大人一樣算是十惡不赦之人,咱們內閣雖有宰相之名,卻無宰相之權,旁人看着光鮮卻不知我們的權勢也得仰仗皇上的信任才行,你是首輔若是被皇上厭惡了,這內閣首輔還能做多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逍遙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逍遙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2747章:再讓三尺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