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史上十大反間毒計(四)

中華史上十大反間毒計(四)

之八死後發飆

世人眼中智者的最高境界,大抵不僅在生前威風八面,算無遺策,而是有能力在自己身死之後穩控局勢.翻開三國演義,無論是蜀國的最高智慧象徵諸葛亮,還是魏方謀臣之冠,死後曹操流涕長嘆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的「三哉」郭嘉郭奉孝都是精通此術。諸葛孔明仙游五丈原之前,對後事進行了精心的安排,不僅留下了「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千古佳話狠狠調戲了一把老對手司馬懿,還借馬岱之手誅除了野心甚大的魏延,一舉奠定了蜀漢幾十年安定的政治局面。郭奉孝的死前遺計定遼東,借公孫淵之手殺了袁紹兩個千里相投的兒子袁尚,袁譚也堪稱反間史上的經典之作。

另一個死後逞威的經典案例應該算是戰國著名的說客,身佩六國相印的蘇秦大人。蘇秦不僅嘴皮功夫了得,其權術之精,識見之遠,心計之深也是一般人遠所不及的。他在趙國當相國的時候,經常在趙王面前吹噓,只要有他在,秦國即使再強大十倍也占不到趙國的便宜。話音未落,就傳來了秦王試圖對趙國用兵的消息,蘇秦臊的老臉通紅,但這也難不倒他。他找來了昔年的同學,才能不下於他的張儀,說是和他共享富貴,卻故意百般冷落蔑視,像僕人一般使喚。張儀也是心高氣傲之人,一怒之下鐵心和蘇秦作對,負氣跑到了秦國,窮困潦倒之餘卻意外得到一個人的大筆接濟,並經他引見得見秦惠王,一番策論說得秦王心服口服,拜為上卿。那個接濟他的人此時表明身份,說自己是蘇秦的門客,蘇先生他這麼對你無非是為了激發你的上進心,您今後在秦國手握大權,千萬不要忘了他的大恩哪。張儀感激的涕淚俱下,奮盡生平之力鼓動秦王不要去攻趙,轉而拿魏國撒氣,終於一舉取得魏國的西河之地,秦趙兩家皆大歡喜,和平長達十五年之久。

此後齊魏兩國合兵攻趙,蘇秦的六國合縱抗秦的歸划徹底泡湯,實在不好意思繼續在趙國混下去,跑到北方的燕國。燕易王對這個偶像級的明星崇拜的不得了,立時委以大權。蘇秦在燕國玩得的確過火,居然和燕王的寡婦老媽私通。此等奇恥大辱的消息傳到了燕王的耳朵里,他卻渾然不當回事,反而對蘇秦更加禮敬。旁人對蘇秦的驚天艷福和通天權勢羨慕得口水直流,紛紛跑到他府上祝賀。蘇秦何等神台清明,搖頭苦笑,燕王不過是忌憚他老媽和自己聯手的強大勢力而不敢妄動而已,他老媽在世還勉強罩的住自己,只要一朝歸西燕王只怕第一個放自己不過。於是他親自去見燕王,說自己有辦法反間毀掉燕國最痛恨的仇敵齊國。燕王連連稱善。蘇秦緊跟着建議,您不妨找合適的理由把我趕出燕國,我去投奔齊國,作為內奸,我自然有辦法把他們國家整垮。第二天,燕王就當眾斥罵蘇秦色膽包天,兼懷貳心,將他逐出宮去。

蘇秦委屈地舉家南下出走齊國,齊宣王像中了大獎一般高興地把他奉為上賓。宣王死後,他鼓動齊瑉王厚葬他老父,葬禮花費之巨,空前絕後,又教會他狂搞面子工程,大興土木,整個齊國果然被收拾地得煥然一新。齊王在心曠神怡,接受萬國朝賀爽到極點之餘,只怕也沒注意到好端端的東方大國就此被搞得國敗人窮,民生凋敝,他對蘇秦的封賞同時也厚得無以復加。先前齊王身邊幾個靠諂媚拍馬混飯吃的佞臣眼見進口了一個更狠的,竟然後來居上,嫉妒的雙眼冒血,重金聘請刺客趁蘇秦不備將其刺成重傷,混戰中兇手逃之夭夭。

蘇秦躺倒在床,情知自己傷重不治,一面嘆惋平生縱橫天下,無所不能,今日居然在陰溝翻船,世事忒也難料,一面開始苦心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宜。等到齊王風風火火地跑來探病的時候,他拼盡最後一口氣道,我反正是活不了拉,不如廢物利用,您宣告天下,說我是燕國的姦細,此行的目的就是顛覆齊國,選個熱鬧的日子在大街上把我五馬分屍,並把我的家人統統趕回燕國,想必刺客也好,主謀也好,參與者也好,包括那些稍微知情的人都會迫不及待跳出來討賞,到時您把他們統統誅除為我報仇便是。

齊王含淚應允,依著蘇秦的最後一計完美利落地替他抱了仇。燕王聞說蘇秦慘死於齊,也是唏噓不已,以前的芥蒂固然是一筆勾銷,又**及他反間的奇計偉業,於燕國的大恩,對他的家人極盡優渥撫恤自不必多說。沒過多久,蘇秦確系燕國間諜的消息終於坐實,齊王羞惱萬分,命人再把蘇秦從地下掘起來當眾鞭屍,意猶未盡,想宰他全家發泄的時候才猛然記起自己早就把他們禮送入燕,只能徒呼負負。蘇秦雖死相難看,齊國也被他玩得根基動搖,後來終於被名將樂毅率燕**隊攻打得險些亡國。

蘇秦一生行事詭異,機詐難測,視天下為無物,玩弄戰國七雄於股掌之中,最後卻堂而皇之地進了燕國的忠烈祠,誠如西漢鄒忌的那篇傳世美文《獄中上樑王書》中總結的那樣,「蘇秦不信於天下,而為燕尾生」,實在讓各位看官各個跌破眼鏡。鄒忌先生固執地認為那是燕王知人至深,待人至誠,從而感動了這位九世滑頭的緣故。實則不然,燕王本身就不是省油的燈,他的那套收買幾個輕生重義的愣頭青如專諸,聶政這些刺客是綽綽有餘,卻怎麼可能感動得了奸狡如狐的蘇秦?蘇秦這麼安排,一方面是引那些膽大無腦的兇手自動獻身,那些敢買兇殺自己的人勢力絕對不小,畢竟自己又只是個客卿,而且民怨甚大,天知道負責調查此案的齊國法司會不會賣力,抑或乾脆找些替罪羊胡亂一殺了事,同時此舉也是為家人鋪好後路,自己也稍微洗刷一下謀國不忠的惡名,另一方面,他竭力顯示對燕國的忠心也無非是討燕王的老母,自己的sweetheart最後一個歡心罷了。他狡獪一世,今次只怕是動了真情,情之累人,當真一至如斯。

先秦人物,大多個性張揚,率性敢為,虎虎生風,卻甚少有後世主辱臣死,忠君愛國的道德理**。蘇秦張儀這些無恥黑心的縱橫家如是,豢養著萬千門客野心勃勃的戰國四公子如是,僅感懷知遇之恩就撲殺本國元首的刺客專諸,聶政如是,一邊哀嘆著「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一邊為報家仇而荒唐到親率敵國大軍攻滅自己祖國的超級大漢奸伍子胥亦如是,史上第一衰神,和漢代著名的衰將飛將軍李廣齊名的大能人吳起也如是。

要說反間史上身中暗箭次數之最,吳起只怕可排第一。後世史書上但凡評說名將,經常要要形容他才比孫吳,孫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吳就是超級天才吳起是也。吳起與孫子齊名,他的武功戰略那是不肖多說的,更難得的是他是罕見的軍政全才。他無論流落到哪個國家,只要被委以重任,那個國家就不可思議地強盛起來,政通人和,國富民強之餘,對外作戰也是攻必取,戰必克。

如此才智卓絕的吳起,一生卻受盡小人陷害。他原本是衛國人,其時衛國式微,國君暗懦無能,於是毫不猶豫地拋棄祖國求學於魯國名人曾參門下。曾參問他生平志向,他爽快地回答是權位金錢美女,一心崇尚禮儀教化,修身治國齊天下的大儒曾參傷心得差點吐血。吳起雖然沒有絲毫的道德意識,但的確才華出眾,遠越齊輩。曾子的學生們嫉妒死了這個留學生,一齊在曾子面前告狀,說吳起當初離家求學的時候,他母親苦留,涕淚俱下,他卻走得義無返顧,還許下宏願,生平不混到卿相,就決不踏入家門半步。最近他母親去世,他行止如常,談笑風生,連一絲回家看看的意思都沒有。這個反間算是擊中了要害,曾參可是一位因事母至孝而名動天下的大孝子,變態到有一次路過一個名叫「勝母」的巷子,因為厭惡這個名字,寧可繞路多走。曾子當即氣得臉色發青,二話不說,將吳起趕走。這算是吳起第一次中箭。

離開老師,吳起就近投靠了魯王,牛刀小試,立討歡欣。其時齊國起大兵伐魯,舉國上下無不驚惶失措,因為魯國相比強齊國力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吳起雄心萬丈,拍著胸脯保證只要自己將兵,絕對可保萬全。魯王被他鼓動得熱血沸騰之時,旁邊一群早就瞧吳起不爽自己卻無能抵禦齊兵的將軍一起向魯王進讒言,吳起的夫人是齊國人,他本人又是衛國人,怎麼可能專心幫着魯國對付齊國?消息傳到吳起的耳朵里,他的第一反應是一刀砍死心愛的夫人,提着血淋淋的人頭到魯王面前表忠心。魯王哪裏受得來這個,驚得幾乎暈厥。吳起領了將印,一仗就把驕橫不可一世的齊軍打得人仰馬翻。

得勝還朝之後,那些將軍們看看洋洋意滿的吳起氣得幾乎抓狂,又一次在魯王面前構陷說,吳起向來寡恩刻薄,無情無義,老母親死了不回家弔孝,恩師受不了他攆他出門,現在更是鬧到了殺妻求將,很難講他以後會對您有多忠心。再說,這仗我國雖然大勝,但我們魯國到底是小國,只怕以後會成為眾矢之的;吳起是衛國人,我們重用吳起,明擺着冒犯衛國,為一個人得罪一個國家,實在犯不着。這番言辭公私兼顧,擲地有聲,除了對吳起的人品進行抨擊以外,連帶着將他的赫赫戰功輕鬆拂去,更要命地是將他的起用升華到國際政治矛盾的高度,魯王即使十倍欣賞吳起的幹才,又焉能不動心?吳起二此被離間,倉惶出逃到魏國。

當時的魏文候甚是賢明,一心想有一番作為,可是魏國其時被西鄰虎狼之國秦國欺侮地抬不起頭,聽說吳起千里來投,火速擢拔他為大將。吳起很快為魏國攻城略地,虎口拔牙,一連攻佔秦國五座城池,兵悍將勇甲於天下的秦軍對他無可奈何。吳起雖然貪財好色,熱戀權勢,卻能深得軍心,他在西河之地(魏國黃河以西的領土,與強秦接壤)駐守的時候,和士兵們同甘共苦,吃睡都在一起,一次一個小兵背上長瘡,他竟然親自俯身下去幫他口吸膿血,旁邊的士兵都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唯獨那個小兵的母親傷心得號啕大哭道,當年他父親也是被吳將軍吸濃,從此打仗豁出命不要,很快戰死,現今我的兒子只怕也活不長了。

魏文候去世,武侯繼位,此時的吳起以鎮守西河數十年壓得強秦不敢絲毫動彈而名震天下。和魯國的那些將軍一樣,魏國的大臣也恨透了這個名聲極臭,才能卻又極高的傢伙。宰相公叔一直想離間吳起,可是武侯卻對吳起青眼有加,居然有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吳起。公叔也是駙馬爺,但是他的才能比起吳起天差地遠,吳起要是也當了駙馬,自己的相位只怕不穩。可是魏武侯既然早就聽說了吳起殺妻求將的傳奇故事還有心嫁女,只怕他也不在乎別人挑吳起人品的刺。

不過公叔另有妙策,設計了一個更為精巧的圈套讓吳起自行跳入。一次他在魏王面前說,吳起此人反覆無常,不知他到底對魏國的忠心如何,不妨試他一試。魏王也一直有些隱憂,忙問如何試。公叔進言,您不是打算把女兒嫁給他嗎,明天召他進宮,直接問他願不願意做我們魏國的駙馬。吳起此人向來趨炎附勢,您也清楚。如果他對魏國真心的話,肯定滿口答應,如果他借口推辭,那就明擺着是有貳心。魏王連連點頭。

當晚公叔請吳起到自己府上做客。吳起興高采烈地坐在席間,卻愕然發現堂堂一國之尊的相國居然恭敬地站在一旁,不住手地端酒上菜,親自服侍公主夫人,其媚顏卑下甚至還不如僕人,不由得大吃一驚。散席后公叔拉着吳起入內室,向他大吐苦水,極言駙馬生涯的辛酸苦辣,吳起感慨良久,好言相慰。自然,這是公叔和公主聯手演的好戲。第二日,魏武侯問他是否有意迎娶公主,吳起立時大驚神色,轉**一想,做駙馬雖然一步登天,但不料竟是如此辱人,我吳起就不信憑自己的才幹混不出頭,駙馬不作也罷。於是婉言謝絕。魏武侯登時神色不善,知道相國所說不假。

吳起察言觀色,明了自己已經得罪了魏王,只得再次出逃。順着黃河南下之際,望着河西千畝良田,高高的城垛,烈烈飄揚的軍旗,一向心腸剛硬的吳起第一次淌下熱淚,到底這是塊為之熱血奮鬥數十年的土地阿,自己一走,只怕很快要易手。這就是著名的「吳子之泣西河」的典故。吳起並沒有料錯,數年後秦國輕鬆攻取了這塊心腹要害之地。

最後吳起到了楚國,他的生命的終點也在那裏。楚悼王聞說吳起才絕當世,立時拜他為相,一生苦求富貴的吳起到此算是功德圓滿。吳起深感楚王的知遇之恩,在他的銳意改革之下,整個楚國蒸蒸日上,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國庫收入翻了數倍,南平百越之地,北並陳蔡兩國,向西再次和老冤家秦軍交手,又再次把秦軍打的潰不成軍,從此秦軍上下一聽到吳起的名字人人頭大如斗。要擴張就不可避免地北上和魏國作戰,面對昔日自己花極大心血一手調教出來的精銳魏軍,吳起毫不手軟,屢屢重擊,攻佔了無數城池。楚國藉此終於積下了其後躋身戰國七雄的本錢。但凡改革,都難免要得罪人,秦國的商鞅因變法最後不免被秦人五馬分屍,吳起素來貪鄙傲氣,行事酷辣,得罪的人遠較商鞅為多。楚悼王活着的時候對他恩寵有加,等到一死,吳起也知道自己難逃善終。其實以吳起的精明,本可以在楚王病重的時候再次走人,但他實在太累了,一輩子都在不停地被人陷害,跑路,這次真的不想再逃了。

楚國的一群舊貴族趁楚悼王停屍宮中,就迫不及待地掩殺進去,吳起大窘,慌亂中退到楚王的棺木旁頑抗,最後乾脆躍入棺中,抱着楚王屍體不動,那些亂軍殺紅了眼,一陣箭雨,將吳起和楚王的屍體一併射成了刺蝟。

吳起此舉,大有深意,這是中了一輩子反間計的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用反間計。新楚王登基后,名正言順地把那些朝楚悼王屍體上射箭的人抓起來全部族誅。雖說這些人都有擁戴他登基的大功,但俗語有云,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們今朝既然敢犯上妄為,他日難保不再犯。只是又要殺得利落,又要安穩眾心,不致遭人非議,甚至激起叛亂,就難得很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勾踐那種狠戾的心腸和手段。吳起的確送給新楚王誅殺功臣的絕好借口,促他下定決心,當然最主要的,是替自己抱了仇。

吳起一生,從道德上說惡劣得一塌糊塗,從功業上說雖然也極顯赫,卻幾沉幾浮,最後仍未善終,可以說失敗得很,但他和蘇秦恰恰相反,一生光明正大,從來不耍陰謀詭計。從他生平唯一一次反間計看,他倒不是智商低下,或是性格單純,耍不來權術手腕,而實在是不屑搞這一套。他一直深信單憑自己的曠代才智就足以立世,這才是他真正可悲的地方。

聖人孔子有雲「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說得是其弟子澹臺滅明品行高潔,可是其人形容醜惡,不襯其德。其實論起以德取人,也不免失之吳起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後唐幻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後唐幻世
上一章下一章

中華史上十大反間毒計(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