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社交網絡》?那只是一部電影(7)

第2章 《社交網絡》?那只是一部電影(7)

為了追求戲劇化,讓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買票,《社交網絡》對現實進行適當改造。使用最頻繁的技巧是對基本事實進行有目的的選擇,甚至是誇大處理,然後作為影片的關鍵情節。

電影中有一處很關鍵的情節,是馬克·扎克伯格從溫克萊沃斯兄弟那裏剽竊了Facebook的基本創意,僅允許哈佛學生通過學校郵箱進行註冊,設立較高的進入門檻。扎克伯格雖然受雇於溫克萊沃斯兄弟,卻對開發進度一拖再拖,背地裏開發自己的項目,最終導致了原始項目的流產和Facebook的異軍突起。

這個情節現在仍然存在較大爭議,真實的內心活動只有扎克伯格自己清楚。因為早在Facebook誕生之前2年,在斯坦福大學校內,已經有一個叫做「ClubNexus」的在線服務採用了同樣的機制,這個想法並非溫克萊沃斯兄弟首創。

電影的最後,Facebook前首席財務官愛德華多·薩維林因為與馬克·扎克伯格不和,被以極其卑鄙的伎倆剝奪了大部分權益。作為嘔心瀝血的創始人之一,愛德華多最終僅占公司股份的0.3%,成為不折不扣的受害者。

但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愛德華多曾經因為將Facebook的發展帶入了錯誤的方向,並且私自凍結了公司銀行賬號,帶來了極大負面影響。至今,已離開Faceb#小說ook管理層的愛德華多仍然佔有公司的股份。

在《意外的億萬富翁》一書中,馬克·扎克伯格是個處心積慮的負面角色。而這本書的主要素材來源,正是自認權力鬥爭受害者的埃德華多·薩維林。在改編成為電影之後,這種受迫害的情緒被進一步放大。

2010年接受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的採訪時,扎克伯格說:「那部電影很明顯是虛構的,我們從未參與其中。如果你想寫一些關於Facebook的東西,至少要試着講一個正確的故事才可以。《Facebook效應》的作者就曾經與我聯繫,並且發來了一部分章節讓我提供反饋。雖然有些內容仍有爭議,但他們至少嘗試了。」

《Facebook效應》的作者大衛·柯克帕特里克在博客里說,《社交網絡》開拍時,劇組希望他能參與並提供意見。但由於柯克帕特里克曾經採訪過Facebook高管,而電影又明顯失實,柯克帕特里克採納了Facebook的公關意見,沒有參與到電影的製作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與錢的距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夢與錢的距離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社交網絡》?那只是一部電影(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