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目錄

【目錄】

第一卷天下逐鹿

弘農楊氏,這是一個傳奇的大宗族,始自西漢丞相楊敞,後代繁衍於弘農,因此稱之為「弘農楊氏」。家族中人歷代仕宦,名臣大將輩出,著名警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出自楊敞玄孫楊震,成就其一代清名。自漢以後,弘農楊氏久盛不衰,乃成關隴名門望族。後世不少楊姓人並非出自弘農,也常訛稱弘農楊氏,以便攀附驥尾。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就出自弘農楊氏。(隋書·卷一帝紀第一)

第二卷巾幗紅顏

武則天,祖籍并州文水,父親為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彟。因此武則天雖非世家大族之女,也非貧寒小戶人家之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產階級。武則天十二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她和母親無依無靠,受盡家族中人的侮辱。在她十四歲那年,武則天被唐太宗李世民選入皇宮,當上了「才人」,賜號「武媚」,成為一個低等的嬪妃。(新唐書·卷四本紀第四)

第三卷名臣之「名」

唐臨是大理卿,負責掌管刑罰。唐太宗想考察一下是否有冤獄,就親自接見大理寺的囚犯。大理寺中的囚犯見皇帝駕到,紛紛喊冤,唯獨唐臨判決過的囚犯毫無二話。唐太宗十分奇怪,訊問這些囚犯原因。囚犯們說:「唐臨斷案沒有冤獄,所以我們沉默不語。」唐太宗嘆息道:「掌管刑罰就應該這樣。」當日就任命唐臨為御史大夫。唐太宗對他的考語是「形若死灰,心如鐵石」。(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紀十五、大唐世說新語·卷七持法第七)

第四卷大將之「大」

李靖少時貧賤,他曾經路過華山廟,向神仙傾訴,請求神仙告訴自己能做多大的官。等了很久沒見神仙回應,李靖失望地出了門。剛走出廟門一百餘步,李靖突然聽見身後有人大喊:「李僕射走好!」李靖回頭張望,空無一人。後來李靖為唐朝建功立業,果然做到了尚書僕射的官職。(隋唐嘉話·卷上)

第五卷宦官之「患」

開成五年(公元840年),仇士良廢掉皇太子,擁立唐文宗之弟李炎為皇帝,是為唐武宗,年號會昌。仇士良自恃擁立之功,更加囂張。唐武宗性情剛毅,殺伐果斷,他任用李德裕為宰相,慢慢架空了仇士良的實權。仇士良漸漸感覺到大禍臨頭,惶恐之下告老還鄉,但唐武宗仍沒有放過他,削去他的官爵抄了他的家。仇士良掌權二十餘年,殺了兩個王、一個妃、四個宰相,可謂自作自受。仇士良離開京師之前對宦官們傳授「導君之術」,他說:「不能讓天子閑着。天子一旦閑着就會看書,接見儒臣,納諫,慢慢就會變得智慮深遠,我們這些人的權力就會越來越小。我為你們打算,最好引導皇帝遊玩娛樂,沉醉於聲色犬馬之中,他必定會排斥經術不理政事,一切權力都歸你們了。」宦官們聽后都心悅誠服。(新唐書·卷二百七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第六卷浮世百態

李賀年輕之時,曾經拿着自己寫的詩歌去拜見文壇宗師韓愈。當時韓愈擔任國子監博士一職,剛剛送走了一位客人,非常睏倦。家人把李賀的詩歌拿給韓愈看,韓愈邊解腰帶邊看,打眼看到了《雁門太守行》一詩,詩曰:「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韓愈頓時大驚,立刻停止解腰帶,然後命令家人火速把李賀迎進來。(唐語林·卷三讚譽、幽閑鼓吹)

第七卷亡國之路

韓擒虎帶兵攻入建康,陳叔寶慌忙逃走。眾位大臣勸他效仿昔日梁武帝見侯景的故事,陳叔寶卻說:「我自有井。」韓擒虎帶兵進入宮中,在宮內一口井中搜查到了陳叔寶。軍士們放下繩索,要將陳叔寶拉上來,卻發覺陳叔寶不是一般的沉重。大夥正納悶陳叔寶為何如此之重之時,卻發陳叔寶和張貴妃、孔貴嬪一起抱繩而上。從此這口井被世人稱為「胭脂井」,又名「辱井」。隋兵從胭脂井中搜出三人之後,張麗華被處死,孔貴嬪則不知所終。陳叔寶最終死於仁壽四年(公元六604年)。巧合的是,隋文帝也死於這一年。(陳書·卷六本紀第六、隋書·卷二帝紀第二)

@附錄一:隋唐五代的民間傳奇

附錄二:隋唐五代的少數民族及鄰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言難盡:隋唐五代歷史現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言難盡:隋唐五代歷史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