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人(5)

從小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人(5)

現代化使人的流動和接觸加強。靜止的、封閉的小社區,經過開放和改革,逐步成為世界性社會或全球大社會有機的結合部分。這個過程無疑會產生一套共同的東西。假如沒有一套傳遞信息的共同符號,人和人的往來和行為上的配合是不可能的。文化多樣性最容易見到的例證是語言的分歧。話都講不通,人與人的行動就配合不上。所以由多元向統一的發展過程中,語言的相通常是首要的條件。語言相通依靠一套能引起共同理解的表象或符號,這不是文化趨同的例證么?

現代化過程中存在着文化趨同的一面是不能否認的。有意思的是,即以語言來說,在20世紀的現代化過程中,確在形成一種共同通用的語言,但更多的是個人語言表象體系的多元化。有人曾企圖創造一種新的語言,不同於已有的各種語言的「世界語」。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利用「世界語」作為日常國際間傳播的工具。但是我確是看到統一的計算機語言已經在文化領域的較高層次里在全球通行和應用了,它在傳播作用上的重要性將隨着現代化的發展而日見增加。但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這些世界性的符號體系,可以說還抵不過英語在國際上的通用。在當前國際交往體系中,懂得英語的人似乎不致在任何機場或世界大都市的旅館和菜館里發生生活上的困難。許多不會說英語的人開始學習英語了。結果是能操多種語言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

這表示在進入世界一體的過程中,文化的多樣性激起的反應,顯然有相反的兩個層次,共同層和多元層。從整體看出現了通用的語言,從個人看學會了多種語言。不同文化的人往來中運用共同語言通話時,是以雙方學會了多種語言為條件的。文化的多樣性深化為相往來的人們個人的文化多樣性。

文化的其他^H小說部分並不都是和語言一樣。語言基本上是一種工具性的文化,它的價值取決於能否達到達意的目的,是一種使用價值,不附帶貴賤好惡等感情選擇。這在文化領域裏並不普遍,普遍的倒是充滿著愛憎、是非的規範,而且還和民族或地方自尊心密切結合在一起,容不得撞碰。每個人熟悉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依靠它在所屬的團體中經營日常的生活。各是其是,各美其美,涇渭分明,是封閉社會的特點。當經濟的力量沖開了這種孤芳自賞的國家、民族、地方的大門時,對抗性的矛盾總是在價值標準的差別上發生的。這可以說,一個分立的多元結合成協調的一體時很難避免會出現一種吵吵鬧鬧、「百家爭鳴」的局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從小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