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史》(21)

《東亞史》(21)

公元16世紀,這些部落聯合起來形成了滿族,接着征服了關內,建立了清王朝,從1644年到1911年統治著大中國。19世紀末清王朝的統治開始崩潰,華北地區的貧困農民開始大量湧入。從1900年到1940年,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湧入關外。這些數量龐大的移民成為東北人口的主體。先是在1905年(事實上)至1945年日本統治時期,然後是在重新作為中國一部分時期,東北以其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成為東亞首要的重工業基地(至今仍然如此)。同時,東北還建立了高產的、商業性的農業體系;其產品先是供應日本,然後是中國。

從中國歷史發端開始,中國本部的農民和政治秩序與佔據了邊境草原地帶的游牧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一直沒有消停。兩種文化都竭力排斥對方:在漢人看來,游牧民是未開化的野蠻人,沒有文化,居無定所,到處流浪,各自為政;在游牧民看來,漢人都是稅吏、地主和官員的奴隸,安土重遷,土裏刨食,終生勞碌。游牧民以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為榮,遼闊的大草原處處是家,沒有高高在上的主人,只要一有機會就可以對鄰近的富庶地區洗劫一番。這兩種文化之間,確實沒有中間立場,沒有妥協餘地,當然也不可能相互容忍。在武裝衝突中,游牧民族一般會佔據上風;他們的馬背武士打起仗來快如閃電,得手之後迅速退入大草原腹地,對方根本沒有追擊的機會。一旦漢人軍隊尾隨追擊,游牧騎兵會故意將他們引離營地,然後一舉包抄,迫使其投降。數百年來,雙方沿着邊境地區來回爭@奪,但從長遠來看,漢人的軍隊遠比游牧民族多,火力也更強大,因此最後在戰場上佔上風的是漢人而不是游牧民。到19世紀,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蒙古勢力最終瓦解了,同時,正如前文所述,漢族移民開始大量湧入邊境的草原和沙漠地區。最後,邊境許多地區的漢人數量都超過了本地人。

在地理上,日本、朝鮮、越南和東南亞都各有不同。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只在沿海有細長的低地帶;朝鮮和日本有些相似,不過朝鮮南部有幾塊較大的平原;越南有一條縱貫南北的中央山脈,山區居民不是越南人而是山地原住民,到了南部,這條山脈變得平整和寬闊,最後形成了湄公河三角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亞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亞史
上一章下一章

《東亞史》(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