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商界第一人(下)

第二百八十四章 商界第一人(下)

「杏蓀,這位李二爺要做什麼?」

張弼士雖說是南洋大商,資產人脈大多在南洋,但他不是生長在南洋的,而是十多歲的時候自家鄉渡海,闖南洋闖出來的。

雖說對於太后之類的沒多少敬畏之心,但對於大清這個國家,張弼士是有敬畏之心的,盛宣懷口中,李二爺的這些行徑,是對大清全然沒有敬畏之心的,封疆大吏說殺就殺,一國親王說打就打。

而且這位李二爺手裏還有幾十萬的人馬,這人要做什麼,張弼士心裏很是疑惑,與這樣的人走的過近,對商人而言,也不是什麼好事兒的。

與張弼士的疑問不同,孟洛川板着臉沒有開口,這位李二爺恐怕就是那悖亂之人了,之前被說動的孟洛川,聽了盛宣懷的一番話,決定放棄跟李二爺的合作,這樣的人必須要敬而遠之的。

「要做什麼?這話李中堂也問過這位李二爺,李二爺給的回答是他要富國強民,這話我盛宣懷是相信的,據說津沽大戰之中,李二爺身負數十創,若不是底下將士用命,這位李二爺怕是很難活着走出津沽的。

可以為國不要命,李二爺富國強民之語,我盛宣懷相信!

繼笙,想必你的心裏是有芥蒂的吧?但李二爺行事,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只不過他心中的國,不是大清而是這泱泱華夏而已,作為亞聖後裔,我覺得你孟繼笙最該理解李二爺的。

亞聖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李二爺行事的準則,恰與亞聖相近,為保數十萬直隸百姓之命。振威軍出軍資軍糧,助數十萬直隸難民北進東三省。

為保數萬直隸孩童的性命,你知道李二爺擔下了多重的擔子?

振威軍幾十萬人,每年的軍資千萬上下,醫府從籌建到開課。至少也是千萬的投入,以後每年醫府的運營費用,都要李二爺來出的,這個負擔有多重?

一個學童想要學醫有成,至少十年計,十年。一個學童的吃喝拉撒,怎麼不得幾百兩銀子,醫府現有七萬學童,應李中堂之請,李二爺還要接納整個大清的孤兒寡女。這個數量至少也是以十萬計的。

醫府為何要建的這麼大,可不是為了眼前這幾萬學童,一兩年之後,醫府這邊或許就會有幾十萬學童的,幾十萬學童,一年十兩就是幾百萬兩吶!

聽說,李二爺還要發給學童們月錢,一月一兩。這又是多少?

在山東推廣盧粟,看似蠻橫,但可保最近幾年山東不出糧荒。

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一樁哪一件不是依著亞聖之言來的,只怕在這大清,也只有李二爺不計得失的在做實事吧?

這些我盛宣懷是佩服的,真真正正從心裏佩服李二爺,他做了許多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事情,也確確實實符合聖人教化。在我看來,最該支持李二爺的就是你繼笙這個亞聖後裔。」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李張之間的合作。雖說還是有芥蒂,但聽完這些之後,張弼士的臉色再次起了變化,只怕為國為民、富國強民一說,說的張弼士心動了,張弼士這邊基本妥帖了,盛宣懷又開始勸解一臉疏遠的孟洛川。

一番話說完,一臉疏遠的孟洛川,臉上也滿是尷尬的笑意,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地君親師,這兩樣教義本就有些相衝,不過話說回來,聖賢之言,這天下間又有幾人是真的信服呢?盛宣懷幾句話,再次動搖了孟洛川的心志,這結果在盛宣懷看來也是不錯的。

盛宣懷是出於好心?不是!也是利益的抉擇而已,跟隨李鴻章近三十年,盛宣懷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大清已經一日不如一日了,八國侵華、東南互保,是盛宣懷一手策劃出來的,悖亂的事情盛宣懷也做了不少,若在康乾盛世,李二爺這樣的充其量就是一個年羹堯而已,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大清不再是盛世年月了,莫說振威軍,就是以前的湘軍淮軍,若不是曾李師徒有心要扶保大清,大清朝廷也奈何不得那兩師徒的。

若論軍威之強,如今的大清非振威軍莫屬,淮軍、北洋新軍與振威軍一比,什麼都算不上了,淮軍有甲午一敗的恥辱,北洋新軍萬餘人在津沽被列國千餘人打到北倉一帶,這些軍隊還能算作什麼強軍呢?

現在的李二爺、桂貝勒,可不是朝廷能決定他們前程的,其實他們的前程,在津沽戰後,已經定了,大清上下沒人能奈何得了振威軍,就是李二爺跟桂貝勒的底蘊。

若振威軍死守京師,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直隸難民北進,振威軍參雜其中,這也是定局的一步棋,振威軍隨着難民到了東三省,就算是龍歸大海了,大清上下再也沒人可以制衡得了了。

若振威軍只是到了東三省,這局面也不算抵定,李大成手握幾千萬資金,在山東弄了一個大成公,其勢就再也無人可擋了,若太后在京師,或許可以制衡一下這位的崛起,可如今的太後身在山西,數月之前就要迴鑾,可回了幾個月,鑾駕依舊在山西。

如今大成公的局面在山東已經鋪開,盧粟這東西,只要今年一場秋收,山東民心盡歸大成公所有,由山東及東三省,一兩年之後,無論是誰也難當李二爺的大勢了。

張弼士想問一個做什麼,在盛宣懷看來,這就是要改朝換代吶!但局勢未定之前,一切都不好說的,看李二爺的架勢,好似並沒有這樣的機心,難道他只是要做商界第一人?

這些也是盛宣懷心中的疑惑,現在大清的局勢怎一個亂子說的,一切都只能慢慢看了。

見盛宣懷幾句話就拿住了孟洛川的要害,讓他無言以對。這不是不清楚盛宣懷為什麼要拉攏這個不上不下的山東商人,他與孟洛川是沒有交集的,對於孟洛川,張弼士也就當做普通人來看,他不是讀書人。對於孔孟也沒有多少敬畏的,在他看來,看清李二爺的根底才更重要一些。

「富國強民?杏蓀,那津沽戰場的幾十萬死傷怎麼說?」

起家於南洋的張弼士,與大清的大多數人不同,他的思想要開放的多。思路也寬闊的多,手握兵權經商,在張弼士看來,這或許有可能是在募集軍資,若李二爺要走這樣的路子。那這國家就要戰亂了,戰亂與商業是相互矛盾的。

聽盛宣懷的言論,這位李二爺的殺性很大,若這麼一個人主導戰爭,以後的死傷就無法計數了,人口的大量缺失這對商場而言也是災難性的。

「弼士,津沽大戰的結果如何?

我等身處的位置,不許我等以小民的眼光看事情。結果或許更重要一些吧?」

用一個眼界的問題,盛宣懷就說通了張弼士,對於他們這些人而言結果比過程要重要。結果張弼士已經感受到了,那就是英法商家使節對他的態度,津沽一戰,於商業有利,這是毋庸置疑的。

作為說客,盛宣懷顯然是合格的。短暫的商談之後,三人之間也勉強達成了一致。話就當沒聽過,事情該怎麼做還得怎麼做。合作的時候謹慎一些就好。

「三位是老哥,三位也是前輩,既然知道了李二的根底,那麼咱們以後有話就直說了,我這人做事喜歡乾脆利落,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沒有稀里糊塗一說。

若以後咱們有機會合作,三位也不必在意我的根底如何,只要三位不做那賣-國求榮之事,我李二的屠刀,也斷然不會向三位揮動的。

咱們之間,就講一個求同存異、和光同塵,許多事都是可以商量的,若三位想做成一件事兒,我這邊可以退一步,若我想做成一件事兒,與三位有了衝突,退不退咱們還是可以商量。

當然我說的只是可以商量的事情,涉及到了根本利益,咱們該怎麼爭就怎麼爭,按著商場的規矩來,如何?」

被盛宣懷請回小圈子之後,李大成就來了一番開門見山的話,不賣-國這是前提,若是賣了國,許多事兒就不能用嘴來說了,只能用刀槍說話,在這一點上,李大成不會有一絲的退讓與仁慈,賣-國是要有代價的,殺一人不足以警示他人,滅滿門,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大清許多愚昧的規矩,也是催生漢奸的優良土壤,剎不住這種崇洋媚外的風氣,這一國的崛起就無路可走,敵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離心離德,任何一個強國的崩潰,外部原因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內部出了大問題,在漢奸一事上,李大成是斷無緩解餘地的,一人做漢奸就殺一人,一國之人做漢奸,屠盡國人也無妨的!

至於商業上的競爭,若完全沒了競爭,再好的圈子,再好的謀划,建起來之後,也只會一步步的凋零,不會再有寸進的,即便是大成公,李大成也不會讓他一家獨霸,控制市場就是遏制發展,這在李大成心裏也是有無數經驗教訓的。

說出了底限之後,李大成掃了一圈,三人的臉色還算不錯,沒有被驚嚇到,這樣事情就可以接茬做了。

「李先生,適才杏蓀說,你是為了富國強民而做事,真是這樣嗎?」

張弼士今年六十了,讓他喊一個小年輕為二爺,這也是做不到的,堂堂一代大商,也是有威儀的,有些話張弼士覺得自己應該再求證一下,所以他不顧盛宣懷的眼神,問出了自己心中的問題。

「可以這麼說,如今的大清,太過不堪,百姓太過困苦、愚昧了,這要變!

若不變,咱們這個東方大國,就要跟印度、非洲、南美一樣,淪為西方諸國的殖民地了。

該如何去變,靠戰爭嗎?戰爭在我看來只是手段而已,真正要變革的不是軍隊,不是國家,不是百姓,而是商場,你們我們共同在經營的商場,富國強民,第一要務就是興商!

百姓的困苦靠什麼解決?興商!軍隊的孱弱靠什麼解決?興商!一國地位萎靡不振靠什麼解決?還是一個興商!

商業大興,百貨流轉,百姓才能有生計,男耕女織、雞犬相聞,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了,咱們再走男耕女織、雞犬相聞的路,就要走到國破家亡了。

我為何棄振威軍與不顧,在山東經營大成公?為的就是興商。

振威軍,若我在軍中,槍炮的數量足夠,一年的時間,我就能讓幾十萬振威軍,不弱於世界任何一國的軍隊。

但這有用嗎?打仗要人、要糧、要錢、要槍、要炮、要軍艦!

我靠在振威軍中,只能讓振威軍幾十萬人成為一支勁旅,一旦到了戰爭的時候,振威軍還是打不過西洋諸國的,甚至連小日本也打不過,因為振威軍的後勁兒不足,何為振威軍的後勁兒呢?

人、糧、錢、槍炮軍艦,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商業!

商業能帶來大量的賦稅,商業也能帶來大量的槍炮,我的商業,說白了還是為戰爭而準備的,這也是我的富國強民之道。

不知幾位認為如何呢?」

將商業與戰爭、富國強民-聯繫在一起,李大成的這個說法,對三人來說也不算新穎,洋務做的也是這個,只不過沒有李二爺說的這麼大而已!

孟洛川屬於老派人,盛宣懷屬於新舊交替的那一茬,張弼士屬於真正可以角逐世界的商人,三個人代表着三個利益團體,這三個利益團體,都是可以接受李大成這個說法的。

「所以李先生要做大清商界第一人?」

「商界第一人?

呵呵……話不能這麼說的,商場,最忌諱的就是一家獨大,店大欺客就是這樣的道理。

我以為商界就不該有第一人之說,百家爭鳴,相互競爭,這商界才能越做越大,都做成了一個人的,那商界也就越做越小嘍……」

商界第一人,憑着李大成肚子裏的東西可以輕易辦到的,但大清的情況與別處不同,壟斷了商界,就是第二個大清朝,憑現在這些人,一旦一家獨大了,必然還會玩閉關鎖國,關起門來狂妄自大的。

這第一人的說法,李大成不贊成,商場跟戰場一樣,戰士需要狼性,商人也是一樣。(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時代1900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時代1900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 商界第一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