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水瓶-武則天(二十)

第39章 水瓶-武則天(二十)

87_87496在歷史上,沒有人記錄我的真名,時間久了,連我自己都忘了。更多的人記得的,是「武則天」。

當然,還有一個名字,是「武媚」,那是唐太宗賜給我的。那時我才十四歲,正是朝花般的年紀,媚眼如絲,嬌美撩人。他當下便賜名--武媚。

從此,我便以「武媚娘」的名字,登上了歷史舞台,以及各種野史。

其實我並不喜歡「武媚娘」這個名字,脂粉味過重,卻霸氣不足。

在我敷衍男人的時候,我自然可以叫「媚娘」。可,當我已經和李世民一樣,站在權力之巔,踩在所有男人的頭頂,我想,我該取個更霸氣點的名字。

可縱觀天下漢字,又有哪個,能配得上我這五千年一枝獨秀的女皇?

「陛下,既然這些字您都不喜歡,你就造一個吧?」

婉兒乖巧地給建議。

我為她的突發奇想讚歎。

確實,我也是個喜歡另闢蹊徑的人。既然,我可以能女人所不能,登上帝位,那我為何不可以再造一個新字呢?

造個什麼字好?

最終,我造了一個「曌」,寓意:日月凌空,如日之暖,如月之明,高凌雲空,澤被天下蒼生。

從此,我便叫「武曌」。

婉兒說這是個好名字,尤其好在「日月凌空」之感覺。

「當然,因為朕要永遠在上面。」我說着,便將她撲了。

如果說,女主稱帝,是我送給天下的一個奇迹。

那麼婉兒,則是上天送給我的一個奇迹。

在婉兒之前,已經有很久很久,我不知道愛情是什麼樣子了。

即便是有過,也極短極短。

我愛唐太宗,只是因為我必須愛他。

或者說,必須得到他的寵愛。

身為皇帝的女人,怎麼能不去演那出愛情戲碼呢?所以我或武媚、或乖巧、或剛強,時刻為吸引他的目光做準備。

不過,他確實是個值得愛的男人,至少,他是真的曠古明君,文能治國、武能安邦。跟他的那段日子,我學到了很多,比如,在甘露殿服侍他批閱奏摺,看他通宵達旦,比如,隨侍左右看他跟兒子們暢談治國之策,不過可惜,他的兒子好像並沒有什麼能力,唯一有能力點的魏王還因為意圖謀反被貶遠了。

不過,那是一個精明的男人。所以,在我用鐵鎚和皮鞭馴服了沒有人可以馴服的烈馬後,他一方面將馬兒賜給了我作鼓勵,另一方面卻開始防備我的野心。所以,臨終安排我去感業寺。

還好我機敏,在發現他對我有戒心后,就趕緊攀上了另一棵大樹--晉王李治。

其實,就算他不戒備我,我也會結交李治為自己打算的。因為不管是出於他對長孫皇后的結髮之情,還是出於對長孫一族的忌憚,他都是不可能讓我取代先皇后的。所以,想真正霸寵後宮,必須找新君。

而李治,是我壓的寶。因為先皇后只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雖是太子卻已荒唐得無藥可救,甚至喜歡一個男子而不寵幸太子妃。魏王狠辣有餘、耐心不足,在李世民在位就敢有稱帝之心,簡直是找死。剩下的,便是晉王李治。

李治各方面能力並不絕佳,但勝在是先皇后的嫡子,後面有長孫一族扶持,所以我賭他一定會登大寶。

果然,我壓對了。

所以,我又參演了李治的愛情戲碼。

期間,真真假假哭哭笑笑我已經不記得了,那似乎是我最忙碌的時期,面對一群女人竟是比面對朝廷還繁瑣。王皇后後面的大臣支持,蕭淑妃的*蝕骨,還有各種伺機蠢蠢欲動的妃嬪,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還好最後,我贏了。

贏了之後,我徹底封絕了他跟其他女人的機會,因為實在沒多少閑心來管後宮之事。深覺那是既費精力又毫無意義的事。

我的時間精力,用來替李治批閱奏摺處理政事,大唐朝這個階段的成就,可以說都跟我息息相關。後來之所以能封禪泰山,也是因為有打敗高麗之功。而這些,都是我在決策。

可以說,這個時候,我對李治,就已經不再是愛情了,只是一種相濡以沫的合作。他提供給我想要的一切,而我也幫他打理他煩惱的一切。後來我忙朝政,他玩樂養病,各得其所。

其實,在我發現李治把我忘在了感業寺時,我就已經不愛他了。

甚至,在感業寺,我擁有了另一個人,說是愛人,或,什麼都行。

但,她是一個女子。

她叫馮小寶,原就是個放縱的人,天生喜歡女子,為家人所不容,才送往感業寺出家的。

是她先迷上了我,當然,是為了容貌。

而我那個時候,正好也寂寞。女人的美麗,需要愛情的滋潤,所以,我並沒有拒絕她。

其實,嘗試一下女人,也不錯。我如此想。

她是真的愛我的,雖然最初只源於我的容貌。

但,我終究給不了她愛。所以,只能用其他的來彌補。

世人都只知我縱容她,但不知,我的縱容,其實正是源於我的不愛。

其實,原本只要她好好的,我會保她一生富貴。畢竟,她是一心向著我的。而我想掌控天下,就需要這種一心向著我的人。她出身不好沒有地位都沒有關係,我可以給,給她最好的地位,讓她在那個地位上為我說話、為我辦事。

不止對她,對李義府、許敬宗、來俊臣、周興那些人,我都是如此。

我作為一個女人想登上帝位,需要的不是忠臣,不是正道君子,不是讀聖人書立聖人志的人……那些,統統都對我沒用。我要的,就是全心向著我,為我所用的人!他們可以為我顛倒黑白,可以任我指鹿為馬。只有這樣,我才能做世人所不容的女皇!

真的,選愛人也一樣,你的愛人再善良再仗義再孝順,其實跟你屁關係都沒有,你需要的,是她對你好,只對你好!

婉兒並不是那樣合格的愛人。

除了對我好,她還有自己的想法,偶爾會被同情、悲憫、正義等可笑的情緒所控制,去多管一些閑事。

或許,這正是她上官家的遺風,我並不怪她。

可是,她卻管到了太平身上,我就不能坐視!

不要因為我是在乎太平,根本不是。雖然我愛太平,但我永遠都更愛我自己。所以,當我看到婉兒和太平在一起的時候,我只有嫉妒。

太平長得很像我,性格也像我,卻偏偏比我年輕,也逼我嬌嫩。因為年輕,所以比我好看。因為沒經歷過我一世的辛苦,所有有着嬌嫩的純潔。

我知道,在任何人眼裏,她都比如今的我更有魅力。

所以,沒有人知道我有多嫉妒太平!

走了一生、鬥了一生、算了一生,我在九死一生里,知道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則,那就是--不要被人看透。

人只對未知有敬畏,你早早把自己的底牌亮出來,肯定就輸了。只有猜不透,別人才不敢輕易欺你。

當了皇帝后,更是如此。

所謂,天威難測,天威難測。

但,我沒想到,在愛情里,這樣的猜不透,會帶給對方多大的困擾。

婉兒是個糾結的孩子,對待愛情,遠遠沒有幫我生殺予奪處理政事般瀟灑。她,是自卑的。

我不能理解她的自卑,雖然我是皇帝,可,我終究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如果自卑,也應該是我。

但我發現不能跟她自卑下去。

因為這樣下去,她會徹底離開我。

她說要去專著文辭,我允了她,卻盼着她回頭,但她沒有。

我也曾經寵幸張氏姐妹,甚至當着百官的面,讓她為我的「六郎」作詩,本想惹她惱羞成怒情不自禁,但也沒有。她雖然拒絕,卻仍然冷靜。

直到,她跑來告狀,告謝瑤環的狀。於是我知道,我引進謝瑤環的目的達到了。她,終於也開始吃醋了。

我決定抓住那個機會,再不放開。

所以那晚,我表白了一切,並且,以一個很美麗的謊言,騙她乖乖讓我壓。

唔,其實,我只是覺得作為女皇被壓,很沒面子。

那孩子還是單純。

不過,這中善意的謊言絲毫不能稀釋我對她的感情。

我想我愛她,只是不太敢確定,也說不出口。畢竟,如我這般經歷一生的人,那樣說出來都讓人臉紅的詞,早就已經不合適。

是的,我不確定我愛她,唯一確定的,就是我喜歡跟她在一起,很舒適。

如此,而已。

直到謝瑤環在蘇州出事,有人跟我稟報: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先後去蘇州,甚至,婉兒還帶走了三千京城守衛。

我這才意識到了緊張。

那一刻,我的心是亂跳的。

這在我,是幾乎沒有過的事。

並且,我發現,我擔心那個女人,比擔心我自己的女兒,還要擔心。

於是,我知道,自己淪陷了。

一生都在假裝愛不同的帝王,卻在最後,為愛淪陷。

沒有人比我更清楚武三思的為人。

因為我用刀之前,都要先弄清楚刀的屬性。

武三思,是我的親侄。當然,我對他並沒有什麼感情,當年他父親在世就怨我,怪我雖身為皇后卻不給武家求富貴,反而把他們安排到偏遠的地方當官,說我自私自利。呵呵,在被世道寵愛的男人們來,只有妹妹用盡全力貼娘家,才算不自私自利。

所以,對於那樣的人,本就沒什麼可留戀感情的。

我用武三思,只是借他這個橋,讓整個武家為我所用。

我說過,我不怕他們沒地位,地位我都可以給,我需要的,只是他們在那個地位上,只幫我說話、只為我辦事。

而與我榮辱與共的武家,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甚至,我還刻意做出傳位武家的意思,讓他們對我更死心塌地。

其實,我怎麼會傳給武家那些侄子呢?百年之後,人們每逢清明,只會祭祀自己的父母,哪裏有祭祀自己的姑母的呢?呵呵,我並沒有傻到像別的姑姑一樣,為侄兒嘔心瀝血。

我的江山,自然要傳給我的兒子,或者女兒。甚至,如果兒輩不濟,還可以給孫子。

世人都以為我想把大周傳給武家,甚至連狄仁傑那種老謀深算的老傢伙都來勸我。呵呵,其實,我從來就沒有這種打算,從來沒有。

不止因為兒子比侄子親,更因為武家根本無人!

不管是武三思還是武承嗣,抑或武攸暨,不是草包,就是無能,天生的上不得大雅之堂,只知貪婪,不成大器!若真挑了他們來繼承,只怕將來是必定要被人推下龍椅的。到那個時候,武家免不了被滅門。而我,可能也會被斥為亂世妖女,比如王莽之流。

畢竟,史書只在勝者手裏。百年之後,沒有人能知道我武曌的曠古雄才,都只會將我看成了興風作浪的紅顏禍水。如此而已。

所以,我必定會把江山還給李家的。唯有這樣主動的禪讓,會讓李家對我感恩戴德。而當今皇帝是我的親兒子,萬萬沒有在史書醜化生母的道理。

所以,唯有把江山還給李家,我才能在歷史上保留那沒有女人可完成的豐功偉績,保留我的大周。

其實我知道,僅剩的兩個兒子都很懦弱,反是隆基那孩子比較有天子之像。

但我刻意將皇位傳給了李顯,也就是李隆基的叔父。

我等的,就是他們的窩裏斗。因為,只有同室操戈,才會來不及想起找武家的麻煩,找我的麻煩。而韋皇后那個蠢婦,也成功吸引了大批仇恨。

可以說,有她一對比,世人都知道,我是明君,而她,才是禍-國-殃-民的禍水。

在那場宮廷政變來臨之前,我帶着婉兒離開了,就如謝瑤環和太平一樣,遊歷人間。

走之前,我是跟顯兒打了招呼的。

他假意挽留了一番,我再假意推辭了一番,然後各自假意掉了幾滴分別的眼淚,就算了盡了我們這一世母子情分。

畢竟,沒有皇帝會喜歡太上皇的存在。我才不會留下來礙眼。瑤環說的對,人生苦短,要好好享受光陰。我所剩的光陰本就不多,如今,寧願以最舒適的姿態,等待終年。

我主動對顯兒說,為了防止武家或者居心叵測的人打着我的旗號謀反,就頒詔公佈我死了吧。

又是一通假意的推辭之後,顯兒同意了。

他問我:「皇太后百年後的石碑,碑文想要何人代擬?」

碑文啊……

我想起以前駱賓王討寫來討伐我的檄文,又想起上官儀代唐高宗寫的廢后詔書……都是將我罵個透徹。

而平時的大臣,阿諛起來又是把我奉承得不知所以。

於是,我笑着問隨侍一旁的婉兒:「你可記得你祖父曾經寫的《廢后詔書》?」

婉兒點頭。

「那背來哀家聽聽。」

「是。」婉兒緩緩背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武姓媚娘,本系才人。感受皇恩,不思報償。統領朝綱,違背祖訓。陷害皇后,不守尊卑。殺戮皇妃,不循仁愛。殺子滅女,蛇蠍之心。陰鎮陛下,謀篡朝堂。其罪十惡不赦。」

我笑:「替哀家把它續完。」

「是。」婉兒略一沉吟,便當場吟誦,「然,武姓媚娘,天生聰穎,胸襟廣博。高宗多病,獨撐朝廷。任用賢達,天下安寧。立朝稱帝,亘古一人。平定天下,井然有治。嚴明法度,吏治清明。倡信佛祖,四方來儀。噫!德追堯舜,才能越古。仁同周召,情超古今。」

我笑,看向皇帝:「看到了吧,這些真真假假、善善惡惡,只是文人嘴裏隨意突出詞句而已。罷罷罷,我武曌一生,也不是文人寫得盡的。」

「那皇太后的意思……」

「就給哀家,立一個無字碑吧。是非功過,後人自有評說。」

從此,我離開了宮廷,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

走之前,我讓人送信給太平,囑她暗中協助隆基,以防被韋氏那個女人弄得陰溝裏翻船。

後來,太平公主果然協助李隆基斗敗了韋氏,李隆基登基為帝,世為「唐明皇」。

新皇登基后,免不了又是一番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對於太平這位皇姑姑,他是極為忌憚的,自然也想殺。

其父李旦求情,也被拒絕。

最後,我讓人給這位孫兒傳話:你殺我女兒,我便讓你坐不穩這朝堂。

簡單的兩句話,押上了我這一生的威信。他也是皇帝,自然知道我這兩句話的分量。我可不是傳承來的帝位,是真刀實槍拼殺來的江山。我這樣走過一生的人,最後手裏定然有能保自己平安的籌碼。

隆基自然懂得,所以便罷了手,只逼太平遠遁,再不回京。

太平本就樂於跟謝瑤環遊歷天下,對此決策也是樂得順從。

其後,李隆基便公佈了太平公主被正法的死訊。

後來,隆基那孩子大概畏懼我的餘威,又心有不忿,便著人篡改歷史,把婉兒的一生寫得極為不堪,又把太平寫成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我們都有些好笑。這隆基,真是個孩子。如果婉兒和太平真的介意那些虛名,又怎會遠遁江湖。要知道,如果太平公主真想奪得天下,有上官婉兒和謝瑤環聯手,也就沒他李隆基什麼事了。

唯一在乎的人,是謝瑤環。她覺得婉兒各種yin亂的故事倒是編得挺精彩,但太平慘死的故事未免不吉利,便鬧着要報復。

本當她是說着玩,結果幾天後她真的帶回來個孩子。

那孩子的肌膚瑩白如玉,謝瑤環叫她「玉環」。

她說,要好好教導,將來把這孩子養大,教導成一個絕世尤物,讓她去禍害李隆基的後宮。而且,還偏不給李隆基,給他兒子!並且還非得讓李隆基看見!

……

所有人都沉默。謝瑤環的主意,總是損到家。

於是,我已經能想像我那隆基孫兒的未來了……

只是可惜了我旦兒,他老子搶了他老子的老子的女人,他兒子又將搶他兒子的兒子的女人。

唉,真是一團亂,理不清楚。

我也懶得去理了,隨他們玩鬧吧。只挽著婉兒的手,坐在藤椅上看夕陽,便是我最開心的日子。

上天,真是厚待我武曌,在每個年段,都給了我這個年段的最好。美貌、才華、智慧、權勢、愛情……竟都不曾遺漏點滴,全給了我。。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快穿]美人十二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快穿]美人十二卷
上一章下一章

第39章 水瓶-武則天(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