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

第68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

高闕一役,大焉軍斃敵八萬,殺死包括匈奴單於在內的匈奴將領兩百餘人,繳獲戰馬無數。因為匈奴人最後在絕望中的頑強反撲,義勇軍將士也折損了近萬人,傷三萬餘人,輕傷不計。

這一戰結束了嘉禾三年初異常兇險的匈奴入侵事件,致使匈奴在今後十年都沒有足夠的青壯人口可以對大焉構成威脅,同時也大大威懾了大焉周圍的其他國家。不少原本保持中立的國家在戰後紛紛派出使臣,恭賀大焉皇帝取得了這次偉大的勝利。

劉曦作為大焉百年內唯一在對外戰爭中獲勝的皇帝,帶着御駕親征凱旋的光環回到長安,威望一下升到了他登基以來的最高點。從前以他年輕為理由輕視他的人不得不承認,皇帝起碼在知人善用和軍事方面有着十分過人的能力。

比如白馬將軍趙雲,從前不過是未央宮的小小侍衛。他初次率領上林衛嶄露頭角的時候沒有人能想到,兩年之內他竟能帶着這支部隊成為顛覆大焉與匈奴戰局的關鍵。手刃匈奴單於,這是連祖皇帝都沒能做到過的事,卻被這位官銜只有從三品的年輕將軍輕易拔得頭籌,也使他成了長安城中無數閨閣女子心儀的對象。

又比如戶部尚書魯肅,初入官場的時候只是個小小的鴻臚寺卿,屬於一個不受重視的部門。但皇帝卻異常信任他,不但把私下的產業交給他打理,後來還任命他為掌管天下錢糧的戶部尚書。魯肅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說沒有他的積極調配,大焉根本不可能戰勝強敵。尤其是在戰爭最困難的拉鋸階段,他始終沒有讓戰線上的任何一個地方物資短缺,給了大焉守軍強有力的支持。

還有未央宮廷尉龍陽君,原本是個江湖豪俠,由吏部尚書王巨臣舉薦給了皇帝。人人都認為他是個靠臉吃飯的男人,甚至有人覺得舉薦他是王巨臣清白歷史上的一個污點。然而恰恰是龍陽君,在最危險的時候冒死潛入敵後,與雁門關上的守將取得了聯繫。他於萬軍之中取敵酋首級,以一人之力抗拒強敵,膽量武功全天下無人不敬。

更加傳奇的是目前身份仍舊是隨軍御醫的周瑜。誰能想到,這個曾經救過皇帝一命的神醫竟然是位深藏不露的高人,不但長久以來充當着皇帝的私人顧問,更是位厲害到可以預測戰局的天才謀士。他現在雖然官職不顯,但誰都知道,很快皇帝就會藉著封賞抗擊匈奴將士的機會,賜予他一個嶄新的身份。

此外還有在雁門關和高闕石門上大放異彩的白起。他孤軍奮戰,以數百人對數萬人,力保雁門關不失,這份氣魄本領縱觀整個大焉朝都找不出第二人。有趣的是,皇帝在知道是白起鎮守雁門關的時候曾親口說,有白起在就無需擔心。這句話表明,皇帝是知道白起這個人的。更有傳言說,白起當初投軍時帶着的那匹劣馬上有御馬監的標記,說不定白起當初之所以會去邊關投軍,就是出於皇帝的授意。

除了這幾個人,還有留守長安的包拯和高力士,這兩個人也是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賢能之士,在皇帝北上期間替皇帝坐鎮長安。皇帝能在這些人還是無名小卒的時候發現他們,將他們放在對大焉最有利的位置上,慧眼獨具這一點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

皇帝既然已經被證明眼光獨到,那被皇帝鄙棄的人自然就是本身能力不足了。皇帝凱旋后,原本活躍在長安文壇的曹子真等人瞬時偃旗息鼓,幾乎不再有人聽他們的鼓吹。人人都以獲得皇帝的表彰為榮,期望皇帝下一個發掘的人是自己。

劉曦的威望上去了,卻並不意味着他沒有煩惱,他一回到長安就面臨着三件麻煩事。

戰爭過去了,原本不怎麼出聲的文官集團突然開始跳出來爭奪自己的利益了。其實文武之爭在每一個朝代都有,究其原因就是在戰爭和和平狀態下佔據主要地位的官員不同。就目前看,大焉在將來一段時間內都不太可能再發生大戰,因此管理統治天下就成了主流需求。文官們巧舌如簧,舉著公理道義的旗幟,試圖竊取功勞,武將們則擁有百姓的支持,一個個吹鬍子瞪眼,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雙方矛盾的焦點在於到底誰才是戰勝匈奴的主要功臣,而文官尤其擅長抹黑對手。

於是乎,曾一度屢戰屢敗後撤一千餘里的司馬承被拿出來當了反例。文官們可不管什麼戰略後撤,將軍就應當戰死沙場,一面打一面退算什麼意思?皇帝被處罰他的過錯,還要嘉獎他,這像什麼話?司馬承此人最多算是功過相抵吧?在雙方和談期間偷襲敵軍的義勇軍統率趙雲也被點了名。皇帝都已經答應了要和談,他一個將軍怎麼可以讓皇帝背上不遵守信用的罵名?更有甚者,交戰中身陷敵營的龍陽君被指責沒能以身殉國,靠着諂媚匈奴苟且偷生,是大焉的國恥。

這些奏摺讓劉曦出離憤怒,將士們屍骨未寒,就有人在質疑他們的忠誠,如果做皇帝的都不站出來說話,這不是讓人心寒嗎?

在沉寂了七天之後,皇帝頒佈了對此次戰爭中表現卓越的將士的封賞。此次封賞採取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形式,內容十分透明,每一個有功之人首先將獲得朝廷的一份證明,證明他在戰爭中做出的具體貢獻。然後根據貢獻的等級不同,他和他的家人、後代可以領取到相應的獎賞。因為國庫空虛,這些獎賞有很大一部分是長期的是榮譽上的,等於是國家對於這些人的一份承諾。和封賞同時宣佈的還有紀念祠堂的修建,以及對某些在戰爭中出賣-國家之人的處罰。劉曦希望通過這次的事為今後的賞罰定下基調,盡量做到公平公正。

至於那些個惡意指責,皇帝直接下了一份罪己詔,把一切罪名都攬到自己身上,文官們再大膽也不敢追究皇帝的過錯。皇帝在朝堂上不痛不癢地自嘲了幾句,然後又找了其他理由把帶頭攻擊武將的文官收拾了一番,頓時堵住了那些成天冒壞水的嘴。

劉曦面臨的第二件麻煩事是匈奴大王子希望大焉能儘快履行承諾,將公主下嫁給他。大王子可以說是在這場戰爭中獲利最多的一方。他在朔方搶了一票就走,如今單於身亡,草原上以他的實力最強,是新單於強有力的角逐者。這個時候要是再有大焉的支持,獲得單於之位簡直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劉曦倒是想扶持四王子上位,但是這個四王子的德性他親眼見過,怎麼看都不像是能敵得過大王子的,就是推出去遲早也會被大王子幹掉。現在曾經雪中送炭的債主找上門了,他總不能說大焉的公主還沒出生,把人家打發走吧?他這頭還沒動靜,聽到了風聲的王公貴戚們已經開始悄悄托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平原君向他求情了,都希望皇帝不要頭腦發熱把自家的女兒認做乾妹妹、乾女兒。畢竟嫁到匈奴去可不是鬧着玩的,那個鬼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就要被弟弟或兒子繼承,哪是皇家千金可以去的地方。

劉曦還在考慮該怎麼辦,范蠡卻突然託人給他帶來了一封書信。劉曦打開信,發現信不是范蠡寫的,而是出自西施的手筆。這位四大美人之一主動請願,希望能嫁給大王子,為維持兩國之間的和平做貢獻。

劉曦一驚非小,當天就出宮去了范蠡府上。他一問之下才知道,西施的確是心甘情願的,范蠡雖然吃驚且痛苦,卻尊重西施的選擇。西施可不僅僅是一個舞姬,她更是一個出色的間諜,她的政治眼光比尋常男子都要高出許多。

「我也是皇上抽到的神牌,難道就不可以為皇上效命嗎?」月下美人目光決絕地問。

「這……」劉曦有些為難。

「皇上可是在為我惋惜?我卻不覺得有哪裏值得惋惜。能和陶朱公廝守一年,這在從前我想都不曾想過。要不是因為有皇上,我不可能有這樣一段幸福的時光。愛過、活過,對我來說就已經足夠。難道皇上認為,我個人的情愛得失要重於千千萬萬百姓的生死嗎?我心意已決,甘願用餘生為皇上守護這片天下,請皇上不要因為我是女子就拒絕我的一片心意。」

劉曦將目光投向范蠡,希望他能勸勸西施,後者卻嘆了口氣道:「既然是我種下的因,就不能後悔。你去吧!范某此生不會娶妻。」

嘉禾三年五月,西施被封長公主,賜國姓,以皇帝長姐的身份下嫁匈奴大王子。十里紅妝,震驚天下。後來大王子順利當上單於,對西施寵愛有加,雖然有野心,卻終其一生不曾進犯大焉邊境,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再說戰後劉曦面對的最後一件麻煩事——王巨臣上書三千字,建議重建長城,以長城烽火抵禦外敵。

在現代劉曦去過長城,領略過萬里長城的雄偉壯麗,也曾想像過在千年之前,古代人民是懷着怎樣心情一點點修建起這樣一道屏障。

然並卵!

皇帝一巴掌把重建長城的呼聲拍進塵埃里,冷冷地舉出了一系列例子,證明長城根本阻擋不了入侵者的腳步。

「大焉能夠戰勝匈奴,依靠的是不怕死的將士,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靠着一道城牆把自己圍起來,在城牆裏做千秋萬世的白日夢,只能讓大焉亡國!朕不建長城,朕的後世子孫也不建長城,朕要讓大焉之外的國家看到大焉的強大,不敢來侵擾我們,主動來依附於我們。朕要讓千千萬萬的子民看到,如果自身不強大,有的是豺狼虎豹要來吞噬我們。長城長城,愛國之心方為大焉之長城!」

就因為元帝的這句話,大焉一朝再也沒有人提出過修建長城。數年後元帝封匈奴四王子為順義王,命他在北方吸引匈奴人歸附大焉,成功分化了匈奴,也使得大焉的國土得以北擴。漸漸的,原本古長城的地方成了大焉腹地,人們登長城觀賞景緻,卻不再慨嘆長城內外之別……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皇上,請抽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皇上,請抽卡
上一章下一章

第68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