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要把鄧麗君的歌聲趕出去

17、要把鄧麗君的歌聲趕出去

在鎮平縣人民銀行的小會議室里,正在召開工會委員與團支部委員的聯席會議。

工會方面由副主席衛建斌牽頭,邀請了李妮、張友祥、沈士玖等幾個在營業廳坐崗能走得開的委員與會,而團支部三個支委——張元正、姚東平、古政委均到會。

衛建斌做主旨發言:「我們這次召開工會與團支部的聯席會議,是經過行長同意的,說得再確切一點,是行長要求我們召開的。有幾個工會委員雖然因為一個蘿蔔一個坑頂在崗位上走不開,但我還是跟他們打過招呼,所以工會方面對這次會議很重視。當然了,團支部也很重視,張書記不是與支委聯袂出席嗎?」

張元正回應說:「是啊!」

衛建斌接着說:「我們這回為了搞活支行員工的業餘生活,來個強強聯手:我們工會有錢、有渠道,你們共青團有朝氣、有創意、有衝勁。我們聯合起來幹什麼呢?就是搞活青年工作,把青年的思想引導到積極向上的氛圍當中來。使到我們支行的職工隊伍上班時嚴肅認真、能打硬仗,能夠保證各項中心任務的完成與落實。下班后,生龍活虎、身心健康,有足夠的場地和休閑項目讓員工各取所需開展多項文體活動。我說啊,這也是符合上級精神的。我們廣東地處祖國南大門,毗鄰港澳,現在青年們衣着光鮮,很喜歡穿上喇叭褲上班;而大街小巷到處是鄧麗君的歌聲,什麼『十八姑娘一朵花』呀,『路邊的野花不要踩』呀,聽得耳朵都膩了。我還聽說,在我們營業廳有的小青年見到外單位的出納來存錢,嘴上卻哼起了小調:『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直讓那些女出納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大家說,這有多生動?」

大家聽后,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這時,姚東平說:「這首歌不是鄧麗君唱的,是由王洛賓改編的我們國內的民歌。據說,這首民歌來源於200多年前。當時,清政府施行移民屯田政策,從陝甘各省而到新疆的移民定居后,經過融合而孕育的後代,男的健壯,瀟灑地趕着馬車,女的漂亮,迷人的長辮快要拖在地上。他們在這天山腳下的綠洲生息勞作才孕育出了這首民歌。歌詞好像是這樣——」

他說到這裏,也哼開了:

大阪城的石路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呀!

大阪城的姑娘辮子長呀,兩隻眼睛真漂亮。

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

一定要嫁給我。

帶着你的嫁妝,唱着你的歌兒,

趕着那馬車來。

姚東平哼完小調,會場氣氛十分活躍,大家臉上充滿笑意。

衛建斌不得不笑着說:「東平說得對。你們看,青年人思想就是活絡,一首歌哼下來,整個氣氛就不同了。最近,縣總工會召開了一次會議,主題是貫徹中央領導同志關於要把鄧麗君的歌聲趕出去的指示精神,要求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活躍工會會員生活,我們兩手都要硬,兩手都要抓,重視做好精神文明工作。」

這時,古政委問道:「我們青年人還是喜歡言之有物的活動,就說不聽鄧麗君的歌聲吧,可以呀,但是聽誰唱的好呢?國內要有比鄧麗君更好的歌聲才行啊!」

衛建斌回應說:「今天我們就是要出一套組合拳,把鄧麗君打亂,起碼做到業餘生活中少聽她的歌聲,或者說,除了聽她唱歌,我們還有其它可以做的事。為此,縣工會組織了一個交誼舞培訓班,要求各單位派出種子選手參加學習,回來當老師教大家。」

大家欣喜若狂。

這時,坐在會議室面對大門那側的張元正看到,廖維金和馬士元正在過道上不緊不慢地朝會議室走來。他倆剛進入會議室時,與會人員友善地招呼倆行長入坐。

廖維金問衛建斌:「說到哪兒了?」

衛建斌回答說:「剛剛傳達了縣總工會開設關於交誼舞培訓班的事,大家很感興趣。」

「那好。」廖維金說:「大家繼續談。」

衛建斌說:「我們要派一對選手到總工會培訓,我看女選手非李妮莫屬,男的派誰去好?」

姚東平說:「就派張書記去算了。」

張元正馬上說:「別,別!還是另請高明的好。在銀校時,我就對學跳舞特別沒有天分,會誤人子弟的。」

這時,李妮說:「我提個建議,能否讓我們股的張遠跟我一塊去?」

衛建斌問道:「一個股走倆人,你那凌澳股長會不會有意見?」

李妮說:「不怕,我去做工作。順便請行長也說說,我看問題不大。」

這時,馬士元說:「我看可以,現在也不是現金回籠旺季,出納股不是特別忙,就讓他倆去吧!」

主持會議的衛建斌對廖維金說:「廖行長,請您給大家說說?」

廖維金說:「好,我說幾句。首先,今天這個會,原本我和馬行長不參加的,剛剛我倆碰面,覺得還是要抽空來一下,這事涉及到全行幹部職工的福祉。因為八小時以外的生活是很精彩的,組織上有必要把事情做好。另一個原因是,我們銀行青年人多,佔了80%,這既是生力軍,又是不穩定因素,我們做老同志的,要幫助年輕人消化剩餘的能量。我曾經跟小張講,支行全力支持他們共青團帶好青年、盤活青年工作。但是,團組織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錢,俗話說,沒水行船不得,這就要靠我們衛主席的工會大力支持了。第二,我和馬行長算是有了一定年齡的人,也可能因為一直窮,窮慣了,對現在新潮的東西看不太慣。就說我們行吧,剛入職不幾天的高申,當個行警,穿上制服,夠神氣,但是,你看他的頭髮差不多像個女人了,鬍子也不短,更讓人倒胃口的,還穿了一條上小下大的喇叭褲,走起路來一擺一擺的,煞是威風。我說,這是哪跟那啊?我們銀行搬到香港去了嗎?你們從電影上看香港的銀行職員也不會是這種打扮,他們比我們更正經,那麼,你們在向誰學呢?所以,我們行有些問題已經很嚴重了,要解決了。再次,我們工會和共青團要適應新形勢,要開展適合青年的活動,與不良勢力搶青年。中央不是要求要把鄧麗君的歌聲趕出去嗎?這就是搶青年的一個方面。衛主席跟我說,縣總工會要搞交誼舞,我是既贊成又擔心。前者是說青年們的業餘時間多了一個去處,也許有益於身心健康;後者的擔心是不是多餘的呢?這舞跳來跳去,交誼會不會出現什麼新問題?」

這時,馬行長好像也沉不住氣了,介面說:「按我說,剛剛興起的活動,總會是很熱烈的,待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冷卻下來,就讓青年們熱起來。另外,青年人好新潮、總是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向別人學,我們要注意引導。我家幾個小孩,我有時也看不慣,但也很難說服他們。有的時候吧,批評了他們受到反彈后,自己冷靜下來想想,有些是我錯了。就說服裝吧,你別說,那褲腳直筒的和微喇叭穿在身上,真的顯得精神一點,高挑一點,人的身體有點曲線,更加美觀一點。哈哈哈。」

廖維金聽他這樣一說,臉上有點掛不住。

這時,張元正說:「我們團支部有個想法,舞要跳,歌要唱,體育活動也要開展。我們看了一下場地,大院裏可以搞一個羽毛球場,還可以僻出一塊搞乒乓球場,有的同志提出買一副麻將,再買幾副象棋、軍棋、圍棋,開展益智活動。這樣一來,行里要掏點腰包了。」

倆行長微微點頭,馬士元深有感觸地說:「幹部職工的身體是大事,工會每年要組織大家體檢一次,做好篩查工作。在社會上,我們銀行是最近幾年才比較吃香的,從五十、六十到七十年代都不太被人注意,銀行是做案頭工作的,職業病很嚴重。前幾年,坐櫃枱的每年意外死亡一個,銀行死人死到縣城人心惶惶,一說某某調到銀行就好像上了不歸路,死活不肯報到。這就說明,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搞後勤的、做領導的對部下關心不夠。」

廖維金說:「可以定這樣一個原則:該買的東西,可以根據財力分批購進,這點請工會做計劃,組織落實。無論是跳舞,還是打麻將,必須有利於工作,不能三三倆倆在麻將台上熬到天亮。這也要立規矩,要有專人管理。」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情與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情與愛
上一章下一章

17、要把鄧麗君的歌聲趕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