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第495章 殊死一戰5

495.第495章 殊死一戰5

當蒙古青壯向壕溝之內傾瀉土石、填出道路的這段時間,先期出城的那五百多名弓箭手已經消耗殆盡。

這段時間雖然不是很多,可也說不上多麼長久。能夠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就將五百多人消滅的火力,想想都會令人膽寒。

但是,已經發起衝鋒的蒙古勇士,自然也沒有時間、更沒有精力和心情去琢磨這樣的事情……戰鼓已經敲響,他們胯下可是馳騁疆場的戰馬,因此他們就只有向前一種選擇。

「咚……日兒……」

「咚……日兒……」

正當這些蒙古勇士即將越過了三道壕溝,馬上就要到達開闊地帶,馬上就可以縱馬衝鋒之際,對面猛然爆發起了沉悶的轟鳴聲,緊接着,令人聞聽之後渾身直起雞皮疙瘩的撕裂空氣的尖嘯聲音也隨即響起。

當他們依稀記起這種聲音所代表的恐怖內容時,一股股炙熱的空氣,已經夾帶着硬實實的感覺撲面而來。

十顆實心炮彈,攜帶着炮膛之內熾烈的熱度,呼嘯著從架設在壕溝之上的四架雲梯上穿過。實心彈在飛行的途中,也不知穿透了多少人的、或是多少戰馬的肢體,留下了多少個令人恐怖的血洞,噴濺出多少濃稠溫熱的血漿……而那些剛剛湧出城門洞之後,形成衝擊隊形的蒙古勇士,幾乎被這十顆實心炮彈一掃而空。

接連響起的火炮聲音足夠震撼,以至於炮聲響過之後,人們的耳朵還兀自「嗡嗡」作響,而那些隨後不斷響起的零星的火銃聲音,也幾乎猶如蚊蟲的嗡鳴。

————

時間回到前一天晚上。

「蘇布地:兀良哈喀喇沁蒙古王公,建昌城蒙古人的領主,五年前投靠女真,一直跟隨後金征戰,性格堅定,不易被左右,」

寥寥數語,已經將蘇布地的出身、履歷和為人性格,簡單而全面地總括在內。

這樣一份情報,是參軍部總結了所有搜集來的情報匯總而成。

不僅是蘇布地,對於色楞的評論,以及一些更為詳盡的分析,何騰蛟也一併呈給過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孫承宗。

這兩人的情況,至少在字面上,孫承宗和何騰蛟已經非常的熟悉。

而此前他們的對手是色楞的話,那麼目前這個蘇布地就是最主要對手了。

本來這兩人的情況,孫承宗和何騰蛟幾乎倒背如流,之所以又重新拿了出來,是因為他們兩人要做一個比較重要的決定,因此以資參考。

「今天的戰鬥,應該很是成功,」孫承宗緩慢地說道。

凡是有關戰事,人們多是以「勝利」或是「失敗」加以論斷,而此時孫承宗卻以「成功」論之,言下之意似乎是另有所指,「不知這個蘇布地……」孫承宗嘴裏「成功」的論斷,是對明軍今日一戰「表現」的自我認可,但這種表現再完美,人家蘇布地不「認可」的話,這一切就都是白費心機。

因為人家若是不「認可」,明軍的所有「表現」,就如同俏眉眼兒做給了瞎子看,根本一點兒作用也沒有。

而孫承宗不知道的是,人家蘇布地也早已表示過滿意了。

「我想蘇布地的心裏恐怕早有計劃,今天的試探,只不過是他要最後確認一下而已,」何騰蛟邊思考,邊慢慢說道。

何騰蛟的推斷,源自今天這場戰事雖然形式有所不同,可實質內容並無新意,都是常規的弓箭與火銃的對射。相信此前色楞已經對蘇布地講解過有關明軍火銃的事情了,而今天還是如此這般地進行一番,不是蘇布地任性執拗,而是他在尋找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那咱們還是按原計劃施行,」

「其他的可能性……還都是比較小,」

「好,就按照原定計劃,」孫承宗說道。

其實,可供蘇布地選擇的選項,本來也就不多,從東門發動一場突襲戰,是他最適當的選擇。

東門外的地勢比較開闊,非常適合戰馬馳騁,不像其他三處城門之外,不是起伏的丘陵縱橫,就是山勢逼仄,根本無從發揮騎兵往來衝突的優勢。

不管是蘇布地回援之前或是之後,建昌城的蒙古人是從來沒有想過要突圍的,這一點是相當肯定的。因此,城內的蒙古人若是出城作戰,絕對不是絕塵而去,必定是要在城門之外往來衝突,沖潰明軍的陣營,儘可能給明軍造成最大的殺傷,既可以滅一滅明軍的氣勢,又可以張一張自家的威風。

因此,地勢平坦開闊,是蘇布地的首要選擇。

若是明軍經受不住蒙古騎兵的突襲,陣營就會被衝垮。此招的效果見效之後,蒙古人就可以如法炮製,反覆來上幾次,或許就會將建昌城所受的圍困就此解除。

在斷絕了外援的情況下,建昌城也只能以此自救了。

當然了,這是蒙古人的想法,尤其是剛剛帶領三千餘兵力回援的蘇布地的如意算盤。

其實,自從斥候彙報,蘇布地帶領本部兵馬已經開始西歸那時起,孫承宗和何騰蛟就已經預見到,雙方難免要有一戰了。

這裏所說的「一戰」,不是後世的那場規模浩大的「沃爾得窩萬」,也不是最近十幾天來他們在建昌城外一直在從事著的工作,而是一場、且僅僅是一場真正的、面對面的殺伐。

既然難免一戰,那就來戰好了,反正明軍也是希望將蒙古人的有生力量消滅乾淨,然後才能繼續進行圍困。

此前的在建昌城的護城河或者城牆之前裹足不前,不是因為懼怕犧牲,而是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完全沒有必要用那麼大的犧牲去攻破這座已經成為孤島的城池,只要按照既定的計劃,建昌城就早晚都會陷落的。

而這個過程越是長久,給皇太極造成的壓力也就越是巨大,因此明軍完全沒有必要儘早收功的。

既然也是希望有此一戰,所以該有的準備還是要有的,而且還是要連夜進行。

最需要準備的,就是確定蘇布地選擇哪座城門做為突襲的起點。經過簡單的討論,蘇布地的選擇就已經是屬於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着的事情了。

除了東城門,相信蘇布地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那麼接下來調動一番就可以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哉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哉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495.第495章 殊死一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