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 91 章

91.第 91 章

90-年關臨近

沈伯謙來到這個世界,沒進家門兒就開始守孝,雖說鄉下地方規矩並不苛刻,他也不是會苛責自己的人,但逢年過節還是要避諱的。

畢竟,村裏人-大多還是比較迷信,別說拜年,就是太熱鬧了也不好。

這裏的規矩是,但凡是家裏辦了喪事的,三年服孝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

第一條最要忌諱的就是到別人家裏去拜年。

而一般來說,正月里大家也會盡量不到有喪事的人家去,就算是不得已要去,大多也不會進屋,站在門外把話說清楚就趕快走了。

這樣的情勢下,第一次過年的時候,沈家比平日裏更清靜些。

沈伯強倒是覺得這樣挺好,那會兒他人頭還不熟,少說少錯。

可其他人就沒這個必要,尤其是楊家三口和徐大姑。

這個時代的人們一年到頭也沒什麼玩兒的,好容易過個年還要跟着他躲人,沒必要的嘛,過年他們還是該熱鬧熱鬧。

他就讓幾個人去老宅過年,說房子就當是租給他們的。

這樣就不用擔心什麼忌諱,他們幾個好好跟鄉親們熱鬧熱鬧,但幾個人倔,怎麼說都不去。

後來,又來了江七那幫人,也是跟着他一起不過年。

但江七他們是有宅子的,過年偏要擠到沈家來,倒是有些壞了規矩,但卻從沒人提起過。

這這幾年,徐大姑、楊家三口,還有江七他們,跟着沈伯謙和陳家二老真是踏踏實實的過了三兩個安靜祥和的春節.....

只是,楊風和小妹到底是小孩兒,總忍不住扒著門縫看外頭的熱鬧。

沈伯謙特地囑咐大家,不要攔着他們出去玩兒。

可倆人卻只扒著門縫看,從不出去。

江七也差不多,嘴上說不喜歡熱鬧,可聽見外頭有個什麼動靜,耳朵都豎起來了。

只不過大家都不說破而已。

所以,在過年這事兒上沈伯謙總覺得有些對不住大夥兒。

一直都想着等過了孝期,一定要熱熱鬧鬧的過個年。

這事兒他還跟楊風說過,可沒成想,好不容易等到時候,人也走不少。

幸好還有姥姥、姥爺、楊大爺、徐大姑和小妹。

也來了將要與他相伴一生的妻子劉若蘭和她的兩個陪嫁幹將。

這次,沈家人沒到小年就開始張羅準備了。

平均每月只有十來天在家的若蘭也一直不斷的讓人送年貨回來。

當然,她人也在小年前趕回了李家坪。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準備過大年。

人家若蘭對沈家已經是誠意慢慢的表示了,沈伯謙這個新姑爺也不能落後啊。

但沈家跟劉家畢竟不能比,也就是準備些地道的鄉間野味。

但想到若蘭回門時他給丈母娘帶的禮物大受好評,沈伯謙早就未雨綢繆了。

這一兩個月都沒閑着,一邊想事兒一邊做東西。

真是弄了不少,當然了,材料一多半都是他媳婦友情贊助的。

不過他這金手指到底是有了用武之地。

不管是平日裏用的玉器擺件,富貴人家喜歡把玩的小玩意兒,還是他給家中女眷做的各色飾品,都是他獨一無二的精巧設計。

畢竟也是多了幾千年文化底蘊的人,借鑒點兒設計還是很容易的。

況且又有老婆給弄的那麼多材料。

不過,為了保持神秘感,他做的這些東西沒有拿給任何人看過。

一直等到若蘭回來。

當晚,夫妻二人溫存清理過後,沈伯謙興沖沖的拿了幾盒新做的東西來獻寶。

其中一套飾品就是準備送老婆的。

劉若蘭也是見慣了東西的,但這套飾品她一見就愛上了。

東西倒不算是貴重,就是兩套簪子。

準確來說,是兩個系列的簪子。

按照沈伯謙所說,他知道若蘭平日裏喜歡這些玉石啊,瑪瑙啊之類的,所以特地做了這兩套簪子,好讓她替換著帶。

第一套四件,是四君子簪,簪身是銀質的,簪尾卻是梅蘭竹菊四君子。

梅是干枝紅梅,用的是紅瑪瑙雕成;

蘭是黃-色報歲蘭,用的是淡黃-色的蜜蠟雕制;

竹是桂竹,整隻簪子用一塊漸變的墨玉雕成,渾然天成,真是宛若一株桂竹一般。

菊是一朵雪青,用淡紫色玉石雕成,十分雍容華美。

但劉若蘭最愛卻是那根墨玉竹簪,當下拿起試戴。

另外的一套剛好也是四件,只不過,是一套金身玉尾的荷花簪。

四隻荷花簪,簪尾依次為荷花花苞,荷花半開,荷花綻放,和花落蓮蓬出。

若蘭也是看的愛不釋手,拿着把玩了許久才放到床頭。

「怎麼樣?還滿意吧?」沈伯謙知道自己做的不錯,但老婆這麼捧場當然更高興。

若蘭連連點頭,卻沒說話。

沈伯謙知道她的顧慮,低聲道:「咱們倆過日子,咱們高興就好,別人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你別想太多。」

「我知道,可你是堂堂舉人,若是因為我——」

「既然你老公我是舉人,就不會那麼容易被人欺負的,李家坪我是放心。

倒是生意場上,必然有人拿你女扮男裝的事兒說道,你只管罵回去,不必留情,反正劉家生意如今遍佈全國各地,他們想動你也沒那個本事。

既然如此,嘴上的便宜也別被他們佔了。」

「這我倒不擔心,紡織是劉家命脈,關鍵技術都是你提供的,現在管的不是爹當年帶出來的心腹,就是我一手提起來的人,外人想偷師,沒那麼容易。」

「那不就得了,技術在你手裏,有什麼好擔心的,只是這個行當壟斷不是長久之計,上次跟你說的,你可想清楚了?」

「當然,就是因為這個我才擔心。」

這下輪到沈伯謙不明白了,「既然你已經打算找同盟,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劉若蘭白了他一眼,道:「我是擔心他們在我這兒走不通,跑來煩你。你一個舉人老爺,要是整天被一幫商戶掌柜圍着,那像什麼話。」

「沒事兒,真要來了,我就開客棧收錢營業,看誰熬得過誰!」

「噗嗤」一聲,劉若蘭笑了,困擾了她幾天的問題也拋諸腦後。

是啊,那些人怎麼能跟他比,加起來也比不了他一個小手指頭。

爹說的沒錯,這個男人,是她兩輩子修來的,也是老天爺賜給她的。

從前,她總是擔心自己一個女孩,早晚無法支撐起劉家的家業。

可現在,她已近完全沒了這方面的憂慮,有身邊這個人在,她什麼都不怕。

那些以為他是軟柿子的人,等碰了釘子就會知道他的厲害。

當初他是怎麼整治二姑那邊的人,她雖說也順勢推了一把,但卻從沒想到他能做的那麼的決絕,絲毫補給對方留餘地。

不過,這種風格她喜歡。

爹娘總是感嘆,說他這麼一個好好先生,雖然本事大,但怎麼會是大師說的異數呢?

畢竟,在爹上輩子的記憶中,再過些年可是要打仗的。

只有她知道,自己身邊的這個人真正動起手來,是何等的縝密果斷,棘手無情。

但,她還是喜歡,越來越喜歡。

婚前她從來沒想過,身邊這個人就像是個無盡深淵,看不透,摸不透。

乍一看來平平無奇,但卻隨時可以給你驚喜,甚至是驚嚇。

上次娘帶着他做的那對古怪香爐去青州府看自己,剛好遇上宮裏來的人,一眼就看中了。

幸虧娘機靈,說這是姑爺給的聘禮,才沒被硬拿了去。

自己花了五千兩才把人安撫下來。

這並不是他最讓人佩服的地方,他最讓自己佩服的是他的不爭,以及對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男人在一起,最難的就是不爭;

而男人對女人,最大的愛就是信任和尊重,就像他講的那個故事一樣。

第二天就是小年,沈家人也徹底的忙碌起來。

若蘭也沒閑着,帶着蔣英和小妹在準備過年的用的各色禮品,盤算今年家裏的收成。

小妹對這位嫂子那是崇拜的不得了。

一是因為算賬,自打看了嫂子記得帳,她三天沒敢出門見人,出來就要磕頭拜師,後來就成了劉若蘭的小尾巴;

再往後,知道自己管着的酒坊釀的酒經嫂子的手賣到府城了都,她的崇拜之情更是倍增。

一說起酒,沈伯謙也想起一件事,岳父大人挺喜歡喝酒的。

雖然如今「曲沈流觴」的出品比自己的好許多,但自己釀的到底心意不同,所以就打算起幾罈子自己釀的酒出來,到時候跟年貨一起送去。

在沈家混熟了的劉中儀一聽,自告奮勇的說他要上山去起酒。

沈伯謙想了想,也行,問他知不知道地方,他倒也老實,說不知道,但星回大師肯定知道,他上山一問就清楚了。

沈家到山上的路就一條,他跟在沈伯謙也去了幾回了,應該是沒問題。

於是沈伯謙就點了點頭,讓他起了酒先交給四回放着。

結果,這人早上一出門就沒消息了.....

一直等到吃完午飯,沈伯謙覺得不對,上山一問,才知道,感情這劉中儀就沒出現過。

這也不應該啊,就這麼一條路,他能跑哪兒去?

沈伯謙急忙把情況跟星回師徒說了,星回一聽先讓他寬心,又叫了四回找來曲家父子。

幾個人一起沿途散開找人。

倒也沒費多長時間就把人找到了。

原來,劉中儀快到地方的時候看到只兔子,忍不住追了上去,就偏離了長走的這條路。

結果,跑了很久,兔子沒抓住,自己掉溝里了,腿也折了。

在溝里哆嗦了大半天,正不知道怎麼辦呢,忽然聽到模模糊糊有人在叫自己。

他算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死命的喊。

正好被四回聽見,這才把他找到,從溝里拉了出來。

本來這事兒也就完了,幾個人正打算回去呢,他卻興奮的喊道:「下面有個洞,裏頭有東西!」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之一門四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穿越之一門四姓
上一章下一章

91.第 91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