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秋末快要入冬的時候,年輕的皇帝駕崩了。

當天,趙玉鶯就被以謀逆罪投入大牢,而趙玉鶯所出的小皇子連同奶媽也被軟禁。三天之內,朝中所有趙氏族人全部被禁軍抓捕,支持趙氏的朝臣也接連下獄,高家人瞬間完成了對朝廷的大清洗。

這場清算來的太過突然,劉家在京城的勢力雖不小,但全無防備,因此被清算地十分徹底。數百人被投入大牢后,案子又辦得極快,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案了,數百人腦袋落地,不乏朝中大官,朝野震動。

年僅六歲的小太子即位,因新皇帝年紀尚幼,太后垂簾聽政,安國公高元照輔政。高家人再次重掌朝政。消息傳到趙亢耳朵里的時候,趙家族人的屍體都早已涼了。

趙亢當場喉頭一甜,嘔出一口鮮血來。他處心積慮熬了這麼久,本以為他趙家終於也能將高家取而代之,沒想到高家的那群混蛋竟然如此心狠手辣,難道就不忌憚他舉兵謀反嗎?!不,不是不忌憚,那些人如今是逼着他反!原本只要能夠扶植小皇子,他趙家的血脈登上皇位,他就能夠坐享半壁江山。可如今,他的女兒和外孫都沒有了,他便是打着清君側誅佞臣的名號起兵,便是真的剿滅了高家,這江山又該留給誰去?留給其他的李氏皇子,他不甘心;可若是取而代之,一來他年事已高,膝下並無出眾的子孫,二來他就真的成了謀逆之臣,能成事倒也罷了,若不成事,留下千古罵名,後世也再難翻身!更何況,假若他真的造反,那麼他的敵人就不再是高家,而是整個天下!既然李氏江山能被取而代之,各諸侯豈有不爭分一杯羹的道理?原先的盟友也成了敵人!

可若是不反……他如何能咽下這口氣,看高家人繼續逍遙?!是他趙家把高家逼急了也好,是高家把他逼急了也好,總之到了如今,他就只剩下魚死網破這一條路了!

趙亢大病一場,病中也不忘派出手下整兵待發,並派人與周遭各地節度使聯絡,共謀舉兵清君側一事。然而高家這一招釜底抽薪使得實在是妙,果不其然,趙玉鶯與小皇子一死,原本口口聲聲要與他們歃血為盟的諸侯也開始推三阻四,不肯與他共同出兵;就連他手下的將領亦有勸誡他的,如今趙亢手中的兵力還不足以稱霸天下,何況高嬙既然走了這步棋,必然有所準備,京城戒嚴以待,他們硬碰硬,沒有必勝的把握,即便勝了,弄得元氣大傷,最後也很可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就連原本與他私交甚篤的平盧鎮節度使劉強,按說有過世子劉世嘉被高嬙扣押一事,也該與高家勢同水火,可如今他的態度也變得十分曖昧,一面十分贊同趙亢出兵,可提到要他派兵援助,他卻又萬般推脫,只說若趙亢有難他會竭力相助,可究竟如何相助,卻始終不肯鬆口。

然而事情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趙亢便是只為一口氣也不得不拼了。他不顧大夫的勸阻,帶病掛帥,以清君側除奸佞之名昭告天下,領兵浩浩蕩蕩向京城出發了。

等到趙亢真的出征了,其他各地的諸侯又開始蠢蠢欲動。有的亦跟着打出襄助趙亢清君側的名義跟在趙亢軍隊的屁股後面,卻並無戰意,無非是看好趙亢能勝但不想讓他獨佔便宜因此來搶分一杯羹;亦有勤王的軍隊出動,其實也是想趁亂撈點好處;更多的,則是在駐地整兵,先不輕舉妄動,只等雙方兩敗俱傷,再趕緊出動撿便宜。

其實高嬙和高元照之所以如此佈局,也是被逼無奈。趙亢為難,他們又豈會不為難呢?殺了趙玉鶯和小皇子,等於斷了趙亢的後路,趙亢是一定會出兵的,京城並不是固若金湯,未必能夠阻擋趙亢鐵騎。若是召集其他將領入京勤王,便是引狼入室,這世上沒幾個人是省油的燈,擋下了趙亢後事也難以收場。

可是與其坐以待斃,眼睜睜看着趙家坐大,他們也只能兵行險招,出此下策了。

京城裏的局勢漸漸緊張起來,朝廷每天接到趙亢又進軍了多少里的消息,要忙着與趕來勤王的軍隊聯絡,還要下旨徵兵收糧加強京城守備,就連高展明也忙得連軸轉。

就在這時候,小太子的病情又加重了。然而高嬙等人忙着應付討伐軍,竟也沒空料理他的事。

高展明被高嬙召進宮議事,待完事後專程去了趟小皇帝的寢宮。小皇帝因為得了病,連宮室都不能出,父親已然去世,祖母自然是忙得沒空去看他,也不大關心他,甚至早早就做好了放棄他的準備。就連他的母親許皇后近來也病了不能陪伴他,雖說是個皇帝,也着實可憐。這讓高展明不由想起了這身體的原主。

原主被人稱作獨孤貧,他的貧也不過同宗室子弟比起來不那麼富庶罷了,因此這一項當剔除不談。然而獨與孤,卻是實實在在的。父親早逝,母親又是個不懂事的,他沒有親兄弟,堂表兄弟之間還要備受欺凌。高展明如今既成了高展明,他追思往事,有些事情不曉得究竟是這身子帶的記憶,又或是他想的多了便深入其境,總之他如今想到小皇帝,便有種感同身受的悲哀,因此忍不住想看看那個孩子,寬慰他兩句。

然而高展明經太監通報入了內宮,竟在小皇帝的床幃前看見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高華崇!

高展明已經很久沒有同高華崇打過交道了,細想起來,自打他出了學堂后與高華崇就斷了昔日往來,緊接着他又很快離京了。那時候高華崇倒是給他寫過兩封信,寫信的人或許有所壓抑,信倒也寫得平平淡淡,無非就敘舊情,他看罷覺得無甚意思,也不想再同高華崇有什麼牽扯,因此從來不曾回過信。後來回了京,同為高家子弟,同在朝中辦事,難免要有些往來,不過他分寸一向掌握得很好,絕不與高華崇有公事之外的牽扯。

到底也是過了兩年,當初高華崇在宗學時一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態度,打從上了朝堂之後,雖有家族撐腰他依舊是貴不可當,但到底少年心性還是成熟了幾分,如今的性子不再如從前那樣惹人討厭,對高展明也不過分糾纏了。偶爾主動放下架子邀高展明一同喝酒,卻也被高展明能推則推了。

一笑泯恩仇的事,高展明並不打算做,至少不打算同高華崇做——那不是他的事,他沒有資格替那人去做。

因此在這裏遇上高華崇,高展明難免是有幾分尷尬的,但來了來了,總不能見了這人就退出去,那未免太刻意了。

高華崇看見高展明也是吃了一驚,旋即有些欣喜:「君亮?」

小皇帝隔着帘子咳嗽了兩聲,虛弱地叫道:「明表叔……」

高展明忙上前行禮:「臣見過皇上。」

小皇帝稚嫩的聲音從帘子後傳過來,悶悶的:「不必多禮。」

小皇帝很是可憐,今年才五六歲的年紀,因染了會過人的毛病,也面也不能同人見,只能隔着帘子。高展明今日來本是想隔着帘子同他說說話也好,可高華崇在此,他突然就不知該說些什麼。

高華崇大抵也同樣尷尬,同樣沉默著。

大殿裏的太監和宮女都退下了,偌大的殿上只有他們兩個男人和一個隔着帘子的孩子,誰也不開口,氣氛就這樣冷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第一權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重生第一權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