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公孫父子論敵友

第三章 公孫父子論敵友

??「孽障,如此大事竟敢自作主張,還不給吾跪下!」一行人回到侯府書房,公孫瓚第一件事就是勒令公孫續跪下。

公孫續眼睛餘光已經看到了門外的一片裙角,裝作一臉畏懼之色,磨磨蹭蹭作勢要跪。

這時此前照顧公孫續的那婦人快步進來,扶著公孫續站起來,嗔道:「續兒昨日才給老爺擋了一箭,醫師說傷勢極為沉重,老爺怎能忍心讓他跪下?」

這婦人正是公孫瓚的結髮妻子侯悅,她溫婉慈和,善待百姓,荒年時時常舍粥賑濟災民,名聲比公孫瓚要好很多。

昔日公孫瓚寒微時,涿郡太守張實見其人品武藝皆很出眾,於是以女侯悅許之,還不遺餘力加以提拔。此情此恩,公孫瓚沒齒難忘,發跡之後亦一直對侯悅敬愛如初,故而幽州市井之間,頗有薊侯懼內的傳聞。

公孫瓚嘴角抽了抽,這件事還真不好說出來。

公孫續心頭竊笑不已,嘴上卻給公孫瓚解圍:「娘錯怪父親了,這次確實是孩兒做了錯事!」

「吾兒都身負重傷了,還能做什麼錯事?」侯悅顯然不信,眼睛盯着公孫瓚要他解釋。

公孫瓚撫掌叫道:「哎呀!夫人啊,此乃公孫家大丈夫之間的事情,夫人就莫要追問了!」

「既如此,妾身就不問了!不過續兒醒來后滴水未進,妾身先帶他去進些膳食,再讓他和老爺說話可好?」侯悅嘴上在詢問,卻不等公孫瓚答話,徑直扶著公孫續走了出去。

公孫瓚無奈地搖了搖頭,順手拿起一份公文心不在焉的翻看。

大漢朝男子虛歲二十時就會加冠,屆時長輩或者師長會給取一個表字,意味着從此是成年人了,一旦成婚往往就會和父母分開居住。

公孫續今年剛滿十七,並未加冠。他之所以有個表字子民,是因為大儒盧植臨死之前,公孫瓚攜他前去拜見,盧植聽說此子好勇鬥狠,有時還會做出欺凌百姓之事,故而取字『子民』,期望他做事前多替百姓想想。

公孫續既未加冠,又未成婚,故而並未搬出去另起門戶,而是住在最西側的院子裏,和公孫瓚的居所只有一牆之隔。

跟着侯悅走過一道長長的曲折迴廊,又繞過一口十幾丈方圓的小池塘,最後穿過一座菊花盛開的小花園,被最少二十個僕役丫鬟行禮問好之後,公孫續終於站在了自己的院子門口。他看着眼前高大的月牙門輕輕搖了搖頭,若非整合了某些記憶,一旦無人帶路,自己絕對會在侯府中迷路。

「續兒,是不是頭又痛了?」侯悅見他搖頭,趕緊關切的詢問。

「沒有,就是有些餓了。」公孫續趕緊找了個借口。

侯悅攜了公孫續的手,溫和笑道:「娘早就準備好膳食了,走,進去嘗嘗!」

飯菜擺在側廳的桌上,用銅盆蓋着,掀開后熱氣騰騰。

公孫續一看菜肴,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清燉羊肉、人蔘燉老母雞、紅棗王八湯……十幾樣菜琳琅滿目,都是燉菜或者煮菜。

侯悅親自動手布菜,不停地勸說多吃,恨不得讓公孫續把桌上的菜都吃個精光。

公孫續吃飽喝足從飯桌上站起來,已經足足過了半個時辰。

這時等在門外的公孫甲恭敬道:「夫人,侯爺一直在書房等候公子呢。」

侯悅取出帕子給公孫續擦了擦嘴,指了指公孫甲,笑道:「續兒別怕,若是老爺難為你,他馬上會來報信!對了,公孫甲,汝告訴老爺,續兒傷勢嚴重,不要說太久的話!」

公孫甲看來不善言辭,只是躬身答應,卻並不多話。

公孫續按捺住心頭的感動,跟着公孫甲再次去了公孫瓚的書房。

公孫甲在門外轉達了侯悅的話,回身到院子裏和公孫瓚的幾名護衛站在一起。

公孫續推門進去,公孫瓚立即放下手中的公文,微笑着問道:「吃飽了?」

「嗯!」公孫續點點頭,走到書桌前的圓凳上坐下。

公孫瓚站起身,倒了杯茶水遞給公孫續:「喝點茶水消消食吧。」

「謝父親。」公孫續心裏很彆扭,只是必須和公孫瓚拉近關係,於是故意伸出左手去接,隨即嗤牙咧嘴一臉苦楚,然後才伸出右手去接。

公孫瓚一眼就看破了他的小花樣,譏笑道:「小子,難道神仙還教汝和家人玩心眼不成?」

「嘿嘿,嘿嘿……」公孫續傻笑着喝茶,卻不搭理這個話題。

公孫瓚回身坐下,擺擺手道:「罷了,汝能得鬼神眷顧乃是個人造化,為父不會再追問此事。不過汝當眾許下那三條諾言,卻將吾陷入兩難之境,難道這也是鬼神所教?」

公孫續搖搖頭,一臉誠懇道:「孩兒不敢欺瞞父親,此事並非神仙所教。不過孩兒跟隨那位神仙的時候,聽他講了一個故事,今日忽然想起那個故事,故而自作主張和劉虞約法三章。」

「什麼故事?」公孫瓚頓時來了興趣。

公孫續笑道:「孩兒有言在先,這只是個故事,父親無需深究真假。」

公孫瓚點點頭,做個手勢示意快講。

公孫續整理了下思路,緩緩道:「不知何年何月,也不知是何朝代,中原被強大的異族所統治。那些異族殘暴不仁,屠城滅族隨處可見,漢人百不存一!十餘年後,各地揭竿而起者數十人之多,這些人各自擁兵數萬,進過艱難戰爭終於趕走了殘暴的異族。只是漢人一旦沒有外敵就會內鬥不休,異族被驅逐后,各地諸侯紛紛稱王稱帝,互相征伐,天下一片混戰。數年之後才決出勝負,最後的勝者成了開國皇帝。」

開國皇帝!公孫瓚咀嚼著這四個字,眼神中頓時燃燒起了熊熊野心。

公孫續見狀笑了笑,故意賣了個關子:「父親猜猜,最終獲勝的是哪位諸侯?」

「這還需要猜測?」公孫瓚想都未想,答道:「必然是地盤最大,兵馬最多之人奪取天下了!若是吾能擊敗袁紹,盡佔北地四州,將來未嘗不能開國!」

「父親錯了!最終成就霸業的那位諸侯實力並不是最強,地盤也不是最大,但是他最善於韜光養晦!此人麾下有個頂級謀士,提出了九字策略,那位諸侯從其言,一直隱忍到最後才一舉橫掃天下,成了最後的勝者!」公孫續說到這裏停頓下來,把茶杯湊到嘴邊喝了幾口水。

「哪九個字?快快講來,竟敢在為父面前糊弄玄虛,找打!」公孫瓚急不可耐,伸手作勢要打。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公孫續一字一句,把這亂世造反的九字真言說了出來。

公孫瓚霍然起身,一邊踱步一邊回味這九字真言,越是揣摩眼睛越亮,最後忽然長嘆口氣。

公孫續詫異道:「父親因何嘆氣?」

公孫瓚雙拳緊握,嘆道:「此等頂級謀士,吾竟然求之不得,可惜!如今幽州文官武將數百人,卻無一人有此等謀略!可嘆!」

公孫續勸道:「謀士可以徐徐訪之,天下亦可徐徐圖之!只是如今幽州的局勢頗為險惡,還望父親早作打算啊!」

「天下亦可徐徐圖之……汝心有野望,為父心中甚慰!」公孫瓚輕輕念叨這幾個字,感慨一句后,忽而皺眉道:「只是汝今日已經當眾盟誓,將來若是起兵爭天下,只怕會被天下人所唾棄啊!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汝可曾想過?」

公孫續哈哈大笑:「父親不妨回想一下,吾說的是『絕不起兵反叛』,並未說『絕不起兵攻打不臣諸侯』!吾家若是實力足夠強大,何人為『不臣諸侯』,還不是我們說了算?吾家若是擊敗所有諸侯,那時候即便違背誓言又能如何?哈哈!」

公孫瓚愣了一會,表面上哭笑不得的指著公孫續,心裏卻樂開了花。自家兒子得到鬼神眷顧,竟然當眾把劉虞那老倔頭都狠狠愚弄了,真是可喜可賀!

「將來的事情暫且不提!如今吾家隱患多多,不可不防啊!父親,請看!」公孫續走到牆邊掛着的巨大輿圖前面,指著東北方位的昌黎,說道:「劉和數萬兵在昌黎,一日就能抵達薊縣,可謂是如芒在背啊!」

公孫瓚大笑道:「吾兒並不了解劉和,那豎子性格軟弱,又最是孝順,如今劉虞既然未死,他絕對不會負隅頑抗!」

公孫續手指指向薊縣南邊,接着道:「袁紹坐擁并州和青州一部,還暗中勾結胡人,對幽州和冀州垂涎三尺,此乃心腹巨患啊!」

公孫瓚點頭贊同:「袁紹確實不可小覷,為父準備來年春再次開戰,盡起麾下大軍出征,誓要奪回并州!繼續說!」

「黑山軍張燕擁兵二十萬,眼下雖然兩家盟友,但是張燕被困燕山,前無進路退無可退!若是他想爭奪地盤,遲早會和吾等敵對!」

「張燕雖然出身賊寇,但卻是真正的大丈夫,此人一諾千金,既然和吾結盟就不會輕易改變,續兒多慮了!不過吾兒這話倒是提醒了為父,淮南袁術雖為盟友,卻是首鼠兩端的勢利小人,吾須得好生防備!」

公孫續不再多說什麼,今日藉助鬼神之說成功救下了劉虞,公孫瓚似乎也深信不疑,但是誰知道他到底有沒起疑心?今日冒着巨大的風險一鳴驚人,目的基本也都已達成,不必再和公孫瓚有無謂的爭執。

公孫瓚見公孫續不語,生怕他有了心結,於是笑着安慰道:「為父話雖如此說,對吾兒之諫言還是很看重的,明日一早就召集眾人商討劉和之事。至於黑山軍張燕的情況,吾也會時刻放在心上。」

公孫續點了點頭,站起身準備離去。一旦正事說完,他就不想再站在公孫瓚面前,畢竟那種陌生彆扭的感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

「續兒!」公孫瓚伸手攔住了他,肅然道:「汝乃吾家千里獨苗,為父寧肯自己去死,也不願汝有半點損傷!昨日那種危險之事不可再做,切記!切記!」

公孫續愣了愣,不知為何忽然鼻子有些發酸,趕緊悶聲答應,快步離開了書房。

公孫瓚走到窗口,目送公孫續和公孫甲離開院子,招手喊來一名貼身護衛小聲吩咐起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白馬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之白馬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公孫父子論敵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