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內政改革

第七十三章 內政改革

設立了戶部,華靖又重新設定各種稅賦,取削了原來的人頭稅稅制,改按地主所擁有的土地多少納稅,根據轄內各州不同分別為十中取一和二十取一,而屯田之民則實行十中取二的稅率,多出的十分之一用於抵償地價,如此數年後,屯田戶所耕的土地,可買成私產。同時控制土地兼并,凡土地買賣皆須由官府考察,經核准者方可重立地契,緩解貧民與地主間因土地紛爭而引起矛盾。

各種工、商業的稅制,則按照經營品種、利潤大小分別設定,但仍採取輕稅制,起到大力鼓勵百姓從工從商,發展經濟的作用。於此同時設立工部,掌管轄內各種手工製作,城防建設、水利工程等。下設百工樓,徵集轄內各種能工巧匠,分立冶鐵、鑄造、造紙、紡織等各房,研究各種生產工藝。華靖又仔細回憶後世可用於現在科技水平基礎之上的各種工藝技法,傳授與各房,使各種工藝水平大幅度提高。首先是冶鐵,在原新法高爐鍊鋼的基礎上,經過幾年來工匠的研究總結,加上華靖的指導,已經可根據要求煉製出各種材質的鋼材,除用於兵器打造外,還可用於國計民生的各種用途,鐵制農具更得到推廣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發展水平。

同時在華靖的指導下,工匠們以水車為動力,發展出各種大小不等的衝壓機,鼓風機,以及簡單的車床,磨床等機械,極大地提高了各種生產的效率以及工藝水平,也促進了其它行業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在造紙、紡織、木工、建築等各方面,華靖也多有指導,改進了現在的造紙技術,制出物美價廉的各種紙張;改進了紡車,織機等機械,採用大規模集體生產模式,提高了產量及質量,發展出了紡麻、紡棉、絲織等多種布料,廣泛用於各行各業;按後世木工的樣式,改進木工各種工具,包括鋸、刨、鑿、斧等,並根據後世木工的一些作法,傳授給木工,並用精鋼製成尺規,仍以漢尺為基礎,細化至分,使木工製作更加精確統一。建築方面,廣泛採用燒制的磚瓦代替原來的土木結構,既加強了房屋、城牆等的堅固度,又大量節省了原材料,同時教授了水泥的燒制工藝,在築城上廣泛應用石塊水泥結構,使城牆更加堅固。

在大力發展工商業的基礎上,華靖根據一些經驗,推廣了各種新型的農業工具,教授了耠、犁、耬、耙等新型農具,並大力推廣牛耕,將烏桓等外族貢來的黃牛,訓練成耕牛,分發或買賣給囤民及土地擁有者,並教其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大地加快農業發展,糧食棉產量大增。

在發展了這些基礎設施之後,華靖開始了改革現有的教育及用人體制。他深知教育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但他又知道,秦后歷朝歷代的教育體制均以儒學為主,其它學科,尤其是各種數術皆被視為末學,上至天子,下至布衣百姓都斥之以鼻。這種風氣的形成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學技術以及各種生產、生活水平的發展提高。若非如此,也不會在有四大發明的基礎上,反而在發展應用等方面,皆落後於西方國家數百年的水平,使後世廣受西方各國的欺侮。華靖覺得有必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社會風氣,這雖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但華靖認為只要從軍事、政治、社會民生等各個方面大力推廣,使那些士子、儒生以及百姓切身感受到其所帶來的方便和效益的時候,再因勢利導,會逐步扭轉百姓的看法,使各種技術得到推廣和發展。於是華靖又從上到下地改變教育體制,設立各級學堂,除徵集儒士教授傳統儒學以外,又設立各種工學,華靖又把自己幼時所學,統一編製成書冊,使工匠用活字印刷術的新工藝刻版印製圖書,傳授簡單的數學、物理和化學知識,分別請術士、丹客研究並廣為傳播。雖然手下謀臣武將多有不解,甚至管寧、王烈等人多有微辭,但華靖終是君主,在強令與說教下,眾人也只得依令行事。

值是一提的是,華靖想到了一代醫學大師華佗,於是命人四處尋找,正逢華佗在洛陽一帶行醫,華靖親往華佗住處相請,使華佗受寵若驚,。華靖又將自己知道的後世一些醫療知識與華佗進行了交流,使華佗大開眼界,將華靖視為神醫,華靖心中暗笑之餘,請華佗為主,徵集天下名醫組建醫館,擇有識之士廣為傳授醫術,同時加大研究力度,以克服現下各種流行疾病,使醫療水平大幅度提高。

另外,關於各級教育,雖因師資力量不足,不能全面推廣,但華靖仍傳令至少每縣設學堂三至五座,盡最大努力推廣各種學術到平民百姓,使大多數人有學習的機會,並把學有所成之人逐步充實到各級學堂,逐步實現全民受教的水平。

在推廣教育的同時,華靖命手下眾臣重新修改、制定了各項律法,並於轄內廣發告示,使全民皆知,重新制定了刑事訴訟程序,取消原來「刑不上大夫」的慣例,宣揚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並強令施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各種改革逐步推廣下去,相信不久可見成效。華靖及手下眾文武又開始了軍事上的改制,現在華靖轄內擁有青州、冀州、并州、幽州司隸等五州全部,另有泰山、陳留、穎川諸府,領河北全部以及河內大部,青州時的軍事體制已不適應,所以華靖決定將現有軍馬重新編製。

首先是各級將領的級別配製,華靖決定以後世逐漸形成的軍銜制度為基礎,結合現在的將領級別,重新制定,並將其與軍功、才能結合起來,作為以後分封的基礎。根據需要設立將軍、校尉、士官、兵勇等級別,各級又有細分,將軍分為大將軍、統領全轄所有水陸軍馬,上將軍分統一方兵馬,將軍統領一軍之兵,校尉分為龍尉、虎尉分別統領一族和一營兵馬,士官作為下級隊長、什長的人選,而兵勇即為普通士卒,亦有兵、勇之分。

其次重新整編現有軍馬,在原有編製的基礎上,加以修改,仍以十人為一什,設什長一名,以十什為一隊設正副隊長兩名,以十隊為一營設虎尉營長一名,以五營為一旅,設龍尉旅長一名,虎尉副旅長兩名,以五旅為一軍設將軍一名,另有上將軍指揮。華靖尤其注意了各級下級軍官的教育,在各地設講武堂,由華靖及手下眾謀士、上將編製匯總教材,分級別教授,以期能廣泛提高各級將領的指揮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每個作戰單位的戰力,並以學習成績作為升級的參考,同時在軍中設立各種類型的軍事比賽,激勵將士訓練激情,提高整體實力。

重新分配了各州守軍將領以及屯兵人數,將原來所有駐屯軍馬升為守城之兵,分散各郡縣駐守,將原來常備軍整編分配到各邊防及戰略要地,作為野戰軍以備以後征戰天下之用,經過整編,合計華靖現有兵馬五十萬眾,組成二十個軍,其中陸軍四十五萬,水軍五萬,華靖又重新劃分了兵種。騎兵仍分為輕騎、重騎和天龍騎,以輕騎為主,改進了原有護甲兵器,護甲改成由衝壓成型的胸甲、鋼盔、護臂、護腕組成,在未增重量的同時,加大了防護部位,更具優勢。武器仍為騎兵弩一支,但經過改進無論操作和射程都有改善,可拆裝的馬刀一柄,由刀頭及刀桿組成,拆開可作短刀,連上刀桿可為長刀,增加了攻擊距離,並且在原有馬刀的基礎上,增加了弧度和寬度,使新型馬刀更有利於砍殺,現組有三個軍菜七萬五千人。

另設重甲騎兵一旅仍為五千之數,武器並未有多少改進,只是改用更加堅硬的鋼材衝壓成新型人馬護甲,減輕馬匹載重、提高速度的同時,防護能力亦有大幅提高。原有天龍騎增至一軍配製,組成兩萬五千之數,亦改進原配製的連環甲胄,使其增強了防護能力,彌補了原來脖頸、關節等部位的空隙,所配雙馬刀亦改成新制短柄馬馬,增大了弧度和寬度,樣子有點象後世蒙古鐵騎的制式馬刀,其形狀更適合於劈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天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漢末天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內政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