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新糾葛

第169章 新糾葛

「好,太好了!」

皇帝瀏覽過後,放下奏摺,面上難言喜色。

「北漠初平,南疆又俯首稱臣,此番江南賦稅再翻兩番,我朝國力蒸蒸日上,萬年基業永固,恭喜陛下,萬歲萬萬歲。」

朝堂之上,眾臣俯首叩拜,呼聲搖山振岳。

散朝之後,皇帝僅留下幾名老臣商討國事。

御書房內,皇帝已換了便服,背着手,意氣風發的在桌案前走來走去。他問道:「清寒,你說此番該如何賞賜?」

王學淵上前一步,恭身施禮,回稟道:「自然是論功行賞。」

皇帝捻了捻鬍鬚,朗聲笑道:「此次賦稅方面,多虧了戶部的秦尚書和瑞王。」他感嘆:「因着連年征戰,國庫都被掏空了。此時能得如此補給,也算是及時了。」

王學淵從不願插嘴諸王之事,能避就避,遂不動聲色的道:「若論功勞,武國公、威烈將軍、范將軍等平定有功,也理應更進一步。」

皇帝點頭道:「這是自然。吏部已上了摺子,為眾人請功,朕已經准了。只是如何賞賜戶部人等,還有待考量。」

當中有一老臣道:「此番瑞王殿下可算是功不可沒。」當即另有二三人點頭附和。

皇帝笑道:「是呀,珣兒這一回也算立功了,闔該有所獎賞。」

戶部侍郎沈慕則眼神閃了閃,走上前一步,說:「今日秦尚書告病,未能上朝,微臣斗膽為戶部幾名新人討些恩賞。」

王學淵看了沈慕則一眼,他的這位同僚可不簡單,乃是當今後宮之首的沈貴妃之弟,三皇子側妃沈牡丹之父。

皇帝和顏悅色的道:「沈愛卿的摺子朕已看過了,果然初生牛犢不怕虎。待再將磨練幾年,這幾人將來必為國之棟樑。好,好,呵呵,有句話沈愛卿可能不愛聽,將來這戶部侍郎的位置,可能就要交由這幾人中的一位嘍。」

沈慕則滿面是笑的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微臣已年過半百,早晚要讓賢。」

「不只你一人。」皇帝笑嘆道:「年歲不饒人,朕也同你們一塊老嘍。」

皇帝同心腹老臣們說笑了一會,終於將獎賞之法定下。

一時散了,王學淵同沈慕則並肩出了御書房。王學淵笑道:「沈大人力薦的幾人我也有所耳聞,倒同沈大人往日的風格不大相同。」

「王大人有何高見?」

「雖說不拘一格降人才,不過這幾名人才卻都非士族出身,甚至有傳言,他們是瑞王看中並想要舉薦的。」

沈慕則微訝:「果真如此?我倒沒聽說過。若瑞王殿下也看重他們,那就更加證明他們不該被埋沒,應得以重用。」

王學淵笑道:「美玉也需雕琢方能出彩。他們這回能成功從那些老狐狸手中將賦稅摳出來,恐怕也少不了瑞王在暗中出力。沈大人繞過瑞王為這幾個人請功,這不知情的倒要將功勞全部算在他們身上了。」

沈慕則慢悠悠的道:「我是戶部侍郎,權力有限,也僅能為手下人說兩句罷了。至於瑞王殿下如何,陛下心裏有數,也不是我該插言的。」

這功勞,就算他搶不到,也不能讓旁人撿了去。

二人話不投機,很快互相告辭,各自回府去了。

卻說瑞王妃此刻正在宮中陪伴德妃說話,恰逢崇興公主過來請安。妙懿見她着實出落得標緻起來,遂仔細打量了一番,笑着對德妃說:「女大十八變,公主轉眼就長成大姑娘了。」

德妃笑得極為慈愛,她指著女兒,道:「別瞧她個子高了些,心裏還只是個小孩子。眼看也快及笈了,這婚事可操碎了我這做娘的心。」

「娘娘這是一片愛女之心。」

德妃笑得眉目舒展:「前兒本宮還和陛下提起過這孩子婚事,說嫁遠了不捨得,嫁近了又怕她有持無恐,將來仗勢欺負女婿。陛下也同本宮一樣,捨不得她早早嫁人,說要再留幾年。」

妙懿以扇掩唇,笑道:「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叫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公主殿下將來定然是要在京城開府自住的,遲些早些又何妨呢?」

崇興公主在一旁坐不住了,含羞撒嬌一般的跺腳道:「母妃和二皇嫂說什麼呢,誰要嫁人了!我要一輩子留在宮裏陪母妃。」

妙懿見她急了,也就不再打趣。德妃拉着她問長問短,問今日幾時起的,吃了什麼,喝葯了沒有,宮人服侍得是否滿意等等。事無巨細,問得極為周詳。

妙懿見她母女親密,不禁憶起母親的好處,心生羨慕。原本她也認為嫁入高門顯赫之家才是女子的好出路,誰知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一切並非她能做得了主的。除非你是天家公主,也許才能比尋常女子稍微隨心些罷了。前提是你得有一位高位得寵的生母,這才算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生而就得如意之事□□之人,舉世也難尋一個。

她正自出身時,忽聽門外傳報,慧嬪求見。

王嬛君先見過了德妃,隨即與妙懿相見,二人會心一笑。妙懿在宮中時,二人雖不常見面,但如今身為帝妃的王嬛君念在昔日之情,仍三不五時遣人送東西過去。二人也算是從未斷過聯繫。

此舉完全是雪中送炭。

德妃賜座,慧嬪還未走到妙懿身旁落座,就見崇興公主湊了過來,挽著慧嬪的手臂,將她讓到自己身旁的椅子上落了座。

妙懿奇怪此二人何時竟這般親密,卻已瞥見慧嬪眼中露出一閃而過的無奈。只聽崇興公主說道:「慧嬪娘娘何時還要回娘家省親?我聽說王府內的石榴熟了,好想去親眼瞧瞧,摘些回來吃。」

原來,慧嬪之祖上月過七十歲壽辰,慧嬪曾奉恩旨,回府省親。其天恩之隆,幾乎算是絕無僅有。一時間王家風頭無倆,慧嬪得寵的消息再也不僅僅是只在後宮中流傳的隱秘。

而當時崇興公主一時興起,求了德妃,以賜宴頒旨的天使官身份跟去了王家。

——想來也是一時覺得新鮮,畢竟崇興公主還小,玩心尚重。

慧嬪含笑應和著,崇興公主愈發起勁,問長問短,喋喋不休。妙懿不禁有些汗顏,這位公主往常雖不是靦腆性子,卻也未曾見她這般活躍過。因為說得興起,公主粉白的小臉上顯出一絲暈紅,雙眸彷彿清澈溪水中游來游去的小魚,靈動異常。

她從王家的排場,陳設,花園佈局,養的植物獸鳥說起,一直說到賓客如何如何。從穿着打扮說到言談舉止,誰言辭有趣,誰迂腐古板,誰見了她只會一味小心翼翼的巴結,等等等等。

妙懿一邊拈著已經剝了殼,吹去薄皮的松子仁吃着,一邊側耳細聽崇興公主的描述。一時聽她提到自己被人奉承得脫不開身時,幸好被途徑竹亭的王公子解了圍。

「母妃,您不知道那人有多難纏,我想走又抹不開臉面,只得耐著性子聽他說話。」

德妃緩緩扇著扇子說道:「你呀,只會胡鬧。」

妙懿笑着說:「公主年少心善,忍不下心也是有的。下回她不就知道了?」慧嬪則起身請罪道:「都怪我當時脫不開身,沒有陪在公主身邊。」

德妃忙說:「你身負皇命,又不是專陪她去玩的。她身為皇室公主,無人膽敢欺負她,不過是怕她任性慣了,恐一時言語舉止不當,失了體統,與你又有何相干?」

崇興公主興奮道:「母妃該獎賞王公子才是。要不是她,女兒不知要聽那人嘮叨多久呢。」說到此處,她又興奮了起來:「王公子還邀請我再到王家做客呢,母妃說我挑哪一日出宮較好?慧嬪娘娘,不知道你的兄長喜愛何物?下次再去府上拜望時我也好多備些。」

妙懿見她粉面生春,雙頰艷若桃李,不由得偷瞄了德妃一眼。見她正在低頭飲茶,似乎並未留意。慧嬪道:「許是公主誤會了,我家兄長從不會輕易與女客私下閑談,更不會邀請女子到府邸做客;倒是我的祖母和幾位姨母對公主當日親自駕臨十分欣喜,只覺無限光彩,蓬蓽生輝。我家兄長許是替長輩相邀,也未可知。」

崇興公主想了想,道:「那也是一樣的。」

妙懿低頭飲茶,心說這裏面的意思可是天壤之別。

崇興繼續追問慧嬪有關王端平的喜好問題,只見德妃放下茶盞,略為沉下臉來道:「璋兒,休得莽撞。你身為公主,又尚未及笈,除非奉旨,否則不可輕易出宮。上次王家上下為了接待慧嬪省親,恐怕已經十分疲累。你此時再上門去,豈非讓他們難做?」

崇興垂頭擺弄着衣帶,不再言語。

慧嬪和妙懿忙解勸道:「公主還小,娘娘慢慢教她便是。」

慧嬪又略坐了片刻便要告辭。妙懿也趁機作辭,隨慧嬪出了德妃的寢宮。一路上,妙懿見慧嬪的情緒有些低落,遂悄悄說道:「這話原不該我說,但你上回回府省親,王家的臉可從地上露到了天上。」

慧嬪低低嘆息,道:「不瞞妹妹說,我這心從回宮之後就未曾安穩過。能得陛下寵信是福氣,但若往實了說,伴君如伴虎呀。」

妙懿扶住她的手臂,湊近了說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何況陛下又是念舊之人。姐姐一向聰明過人,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慧嬪眸光幽沉,低聲道:「我這個杞人最愛得隴望蜀,從前我也並不知自己會如此在意得失。宮廷遠非從前我想像中那樣,或者說人生並非如我從前所想。以往我一直想守住自己的心,可惜……」

她頓了頓,嘆息道:「陛下一向對我恩寵有加,我亦知勤勉奉君之理。但時間越長,我就越發動動搖。」

聞得此言,妙懿心下一動,只聽慧嬪說道:「……對陛下,我終究還是放不下兒女情長。」

聽到她吐露真情,妙懿反而不知該如何勸說才好了。雖說君臣有別,君身大過人情,但人又豈非木石,怎會不動心呢?可惜皇室情愛如同雲煙,終究抵不過實實在在握於掌心的權利。

失心便會妄動,妄動便會失去君心。

而失去君心的下場,早已寫滿了整部春秋。

妙懿沉默了半晌,道:「其實我更加沒有資格勸說姐姐什麼。」

慧嬪反而勸她道:「瑞王殿下對你也算是有心了,只是咱們時運不濟,這也無可奈何。遠的不說,你單瞧沈牡丹,她這些年過得不省心,連容貌都凌厲了三分。冷不丁乍一見到,彷彿是年輕些的貴妃娘娘,早沒了往日做貴女時的嫻雅幽靜。更別說如今安王妃已有了身孕。」

妙懿聞言,略有些吃驚的道:「安王妃懷孕了?我從未聽說過,姐姐是如何知道的?」

「方才我在去看德妃娘娘之前,先去了一趟承乾宮,貴妃娘娘正讓太醫為安王妃把脈。」

「怪不得沈牡丹上次說安王妃身子不舒服,沒來參加殿下的壽宴,恐怕那時就已有些動靜了。」

妙懿一想到安王妃曾經設計自己差點*於安王,心中難免有些彆扭。但她又不能明言,只說:「沈牡丹的日子恐怕愈發不好過了。」

慧嬪哪裏知道他們之間的糾葛,她忽然想起一事,說道:「說起安王府來,似乎一直不甚太平。總有流言傳出。」

「什麼流言?」

慧嬪頓了一下,終究沒忍住道:「人言安王喜好女色,其實也就罷了,哪家豪門公府內不是姬妾丫鬟成群?誰家不養著幾名服侍待客用的養娘?但有人傳說安王府里養著的幾名美貌姬人,似乎有不妥之處。」

妙懿奇怪道:「是何不妥之處?」

慧嬪湊近她說:「這話說起來大約是兩三年前,京中曾出了一樁奇事,你可聽聞?」

「未曾聽聞,姐姐只管明言。」

「那一年,曾有一名鄉紳著家眷來京投親訪友。因貪圖欣賞沿途風光,一路行來十分緩慢,走走停停。誰知因為排場太大,花費鋪張,竟被賊人盯上,在行至京郊的那一晚被搶。那鄉紳知道附近有兵營駐紮,慌忙跑去求助。也趕巧周圍有兵巡邏,於是就追捕賊人。幸運的是賊人因為膽虛,沒跑多遠就被捉住,財物也並未損失。可財物雖追被回,但鄉紳的三女兒卻走失,各處都尋不到。」

妙懿道:「許是賊人趁亂將小姐搶走。那人可找回來了?」

慧嬪搖頭道:「可惜沒有找到。若人找回了,今日也不會有這樣的流言傳出。」

妙懿奇道:「聽姐姐的意思,莫非此事同安王府有什麼聯繫不成?」

慧嬪待要說起時,忽見迎面走來一行人。待走近了細看,只見當中一人身穿淡紫色袍子,金冠束髮,丰神俊朗,氣度非凡。不是安王又是誰呢?

說曹操,曹操到。

看來真的不能背後論人是非。

雙方迎頭遇上,難免要打招呼。慧嬪簡單問了兩句,安王回說要去承乾宮請安。

他看了妙懿一眼,笑說:「二皇嫂今日入宮可是來見太后的?」

妙懿沒心思和他打交道,不過場面話敷衍了兩句。安王似察覺不到她的冷淡,直道:「貴妃娘娘上回還同孤王提到過二皇嫂,不知二皇嫂可去過了承乾宮?」

妙懿抿唇含笑道:「聽說安王妃此刻正在宮中。」她又將慧嬪方才告訴她安王妃已有身孕的消息說了一遍,又說:「恭喜殿下了。」

安王顯然事先並不知道,乍然從旁人口中得知,不覺詫異:「此事當真?」

慧嬪奇道:「原來殿下竟不知道嗎?」

安王搖了搖頭,匆匆同二人告別,朝承乾宮趕去。

望着他的背影,妙懿微微一笑,道:「看來安王府真是個神秘的地方,幾位主子互相之間都瞞得滴水不露。」

慧嬪蹙眉道:「當初貴妃娘娘就該勸住陛下,不要將沙羅公主指給安王。須知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當時可是好處擺在面前,不要白不要。只可惜沈牡丹也不是什麼都聽從她姑母安排的木偶。本來應是一副心腸,卻平白弄成了兩樣。」說到此處,妙懿方憶及前言,追問道:「姐姐方才的話還未說完,您說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流言呢?那件劫案同安王府又有什麼關係呢?」

慧嬪想了想,道:「那位被劫的皇商千金就這樣失去了蹤跡,但是有人傳說,曾在安王府中見過這位小姐。」

「安王府?」妙懿不解,「王府門禁森嚴,豈是一般人可以窺探的?而且旁人又怎會知道那位被劫的小姐在安王府內呢?」

慧嬪笑道:「所以說流言終究是流言罷了。」

妙懿思忖片刻,笑道:「姐姐就不要讓小妹猜迷了。」

「你怎知是迷?」慧嬪神秘一笑,道:「官場之中互相傾輒也遠非一日了,這件事我曾細細思量過,安王同此事之間唯一的聯繫,就是那日鄉紳在京郊被劫,恰好安王就在兵營之中。」

「原來如此。」

「那一年,安王平定匪患后回京,因有兵將交接一事,遂滯留在京郊兵營一段時間。如果深思細想,似有含沙射影之嫌。」

慧嬪邊說邊步出迴廊,走下台階,忽然發現妙懿不見了,扭頭一看,卻見她仍立在原地,眉頭微蹙,不知在想些什麼。

「妹妹可是想到了什麼?」

夕陽下的大明宮被鍍上了一層淡金色的柔光,慧嬪的宮女遠遠的隨行在後,幾乎只能在偶一回頭間窺見蔥蘢樹木后淡綠色宮裙的一角輕輕一揚。妙懿緩緩從廊檐下的暗處走出,同慧嬪說了一句什麼,那聲音比燕子的呢喃聲大不了多少。

她說:「姐姐也許忘了,那一年和安王同在京郊兵營的,還有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成鳳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成鳳計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9章 新糾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