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大略

第1205章大略

溫彥博和封德彝性情上南轅北轍,完全是兩種人。

他們能成為友人,一半是因為官場往來使然,另外就是相互之間都有令人欽佩之處。

封德彝為人滑不留手,胸有城府,腹有機謀,尤其善於揣測人心,很多地方都是溫彥博不具備的品質。

反之亦然,溫彥博性情端方,偏於耿介,不論做事還是做人都很大氣,分寸感不如封德彝把握的那麼好,可處事公允,為人正直,幾年下來在朝堂之上積累了不小的威望,在這方面封德彝也是比不了的。

有了前事作為鋪墊,即便相互也有看不順眼的地方,兩人交往起來卻也沒什麼礙難。

而且他們都是朝中重臣,心裏很清楚門下省和尚書省的區別,對方在自己任上都很稱職,政見上有所不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就不會在這方面有所掛懷。

今日溫彥博來到門下省,封德彝說的有點多,就是私交使然,換個人的話,他哪裏會如此推心置腹?

但不論他怎麼規勸,溫彥博對他那一套也並不感冒,他有自己的主張,並一直在堅定不移的貫徹。

而且他認為如果自己變得和封德彝一樣,總是瞧皇帝顏色行事,瞻前顧後,思量良多,那他這個尚書左僕射豈不成了奴僕之流?

換句話說,封德彝可以,他溫彥博絕對不能如此行事。

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他的眼光要比封德彝強上許多,當然了,這也是基於他跟隨李破多年的經驗以及自身的性格,位置等所做出的判斷。

就拿當前這事來說,他若不急着入宮見駕,而是如封德彝所言,等上幾日,詔令發到地方再來跟皇帝說話,那就是他的失職。

皇帝也絕對不會喜歡這種馬後炮的……

………………

說了兩句,兩個人對官場的理解就出現了極大的偏差,幾乎可以上升到政見不同的層面去了。

溫彥博也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糾纏,其實他在太極殿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皇帝暫時還不想對高句麗大動干戈,只不過新羅來使,讓皇帝動了些心思罷了,一萬精兵,數百條戰船。

海上作戰的話,溫彥博不認為周邊小國能與其抗衡,到了琉球說不定就是滅國之戰,唯一可慮的就是海上的風浪。

溫彥博對海事不甚了了,也就不會輕易發表意見。

可那是海上,到了新羅的話,他認為這點人馬還不足以對高句麗有所威脅,最多就是給新羅人撐撐腰而已,對高句麗做出一定的襲擾。

這表明了皇帝的態度,以襲擾為主,並非是像楊廣那樣準備來上一場滅國之戰,但以皇帝所言來看,只要高句麗稍微表現出軟弱之勢,情形就說不準了。

皇帝正極力主張在海邊建港口,戰船,其意不言自明,想要仿效當年來護兒舊事,從海上攻打高句麗,這會估計只是牛刀小試。

等過上兩年港口完備,海船成了規模,大軍集結乘船出海恐怕就是勢在必行了。

兩三年之後會是怎樣一個情形,溫彥博也不很確定,和突厥人會盟在即,就算兩國君王相談甚歡,定下盟約。

那樣一個盟約能維持幾載?吐蕃也來了人,他們的話顯然不能輕信。

西突厥那邊表現的倒是很好,本來可以作為盟友,來牽制突厥王庭,可封德彝之前的進言讓事情起了變化……

再加上大唐這兩年要施行很多新政,效果怎樣需要時間來觀瞧,所以說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好,畢竟誰也不是枯坐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妖孽。

………………

亂紛紛的念頭浮現在腦海之中,溫彥博暗自定了定神,告訴自己也正是因為世事紛繁,才需要他們這些人來勞費心神,輔佐明君成就大業。

若是天下太平,大家皆為盛世之臣,眾人吟風弄月之間也顯不出他們的本事。

於是他不再就出兵海上的事情跟封德彝糾纏,兩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太一樣,誰也說服不了誰。

再談論下去很快就會脫離事情本身,那無濟於事。

所以他問道:「封兄說的是,陛下於軍事之上向來體察入微,吾等所為不過補充闋失而已,當年不論是在代州還是在晉陽,都是如此,倒也不用過於憂慮。

陛下只要思慮周祥,拿定主意,吾等也只能極力促成其事而已,在這個上面不用封兄多說,俺也是明白的。

只是方才陛下言曰,突厥突利汗阿史那多聞覬覦遼東……之前大家商議多次,不論陛下還是吾等,意見都是一般,不能讓突厥據有遼東之地,不然河北將無寧日矣……」

封德彝有點意猶未盡,能夠指摘一下溫大臨行事的機會可不多,說到半截就被岔開了話題,讓他有點難受。

覺著溫大臨成了首輔之後有點剛愎,連朋友的良言相勸都聽不進去了。

不過溫彥博提到遼東,封德彝的心跳了跳,一下便被轉移了注意力,剛說的是高句麗,現在轉到了遼東,難道陛下真的想效仿楊廣當年故事不成?

那可就不是一點小事的問題了……

他點着頭道:「阿史那多聞還算聰明,那人我多年之前曾在榆林見過一次,也沒太在意,不想多年之後卻已貴為突利汗,統有一方……

有他在東邊統領突厥東方各部以及契丹,奚部,靺鞨等部,也不知有沒有當初阿史那埃利佛的威勢。

我聽說前些年阿史那多聞率眾幫助契丹驅逐了室韋,這幾年經營下來,應該是坐穩了突利汗的位子。

突厥人啊,向來狼子野心,突利汗坐穩了汗位,那就該輪到突厥王庭頭疼了,聽說他已經多年未回王庭,想來是有了自己的打算。

攻打高句麗許就是他籌劃的第一步,可惜這人看上去沒什麼氣魄,竇建德對他執禮甚恭,可竇建德覆亡之時,他那邊沒什麼動靜。

今欲攻取遼東,也在將興未興之時忍耐了下來,這樣的一位突利汗好像看重大局的樣子,可以仔細琢磨一下,若非老夫年邁,必然要上請陛下去見一見此人,不定便有收穫。」

溫彥博苦笑一聲道:「封兄不愧為門下之長,陛下許也有此意,方才在太極殿中便問吾等,若任由阿史那多聞攻取遼東,又會是怎樣一番模樣。

俺這才來門下,就想問一問侍中,陛下此言有何深意?和之前所議可大不相同啊。」

封德彝正在捋他的鬍子,聽了這話手一抖,狠狠的拽了一下鬍鬚,疼的立即咧了嘴,一張老臉都皺了起來。

溫彥博低頭飲茶,心說看來你也事先不知,之後找時間還得把蕭時文那廝拉上,一起好好商議一下。

身邊的幕僚心腹之類的就算了,在突厥之事上有所見地的沒幾個,要是宇文歆在這裏就好了。

那人屢次出使突厥,現在又身在幽州,對阿史那多聞的了解應該在眾人之上。

之前幾次上書朝中都與阿史那多聞有關……如果能當面問一問他的意見,許就能更好的把握東北局面。

封德彝沉吟良久,似有所得,臉上漸漸浮起了笑容,輕輕一拍桌案,神叨叨的道了一聲妙哉。

溫彥博沒有捧場,更沒有問出一聲何妙之有,只是看着封德彝,等他說話。

封德彝興緻起來了,目光灼灼的道:「此為妙手,用到好處,可得全局矣。」

賣關子……溫彥博有些不耐,「看來侍中深通棋秤之道,過後倒要討教一番。」

封德彝哈哈一笑,心說好你個溫大臨,竟然還會陰陽怪氣……

嘴上卻道著,「賢弟莫要說笑,陛下之宏圖偉略,俺也只能略作猜測而已,你我皆知,與突厥可汗會盟在即,今年極可能成行。

當年楊廣與突厥啟民可汗會與榆林,那等盛景許也再不能復現於世間了,陛下與突厥可汗相見,無君臣父子之別,可以商談的事情卻變得多了。

賢弟想一想,若突厥突利汗在這之前率軍攻伐高句麗,兩邊相見時會是怎樣一番景象?突厥可汗願不願意東方汗繼續坐大?」

溫彥博也捋起了短須,良久才緩緩道:「封兄是說,當年阿史那埃利佛之故事要重演於今日?」

封德彝點頭道:「正是如此,突厥地域廣闊,東西兩個小可汗於是應運而生,自突厥起於漠北,設下兩個小可汗開始,便種下了禍患。

突厥往日屢屢內亂,皆肇因於此,今日也不例外,當年陛下率軍北上,助阿史那楊環奪得可汗之位就是如此。

再有若阿史那多聞起兵攻遼東,新羅人在南進兵平壤城,豈不也是在重演當年楊廣徵伐遼東之故事?

此為一石三鳥之策,若能成事,高句麗不知還能存世到幾時,可此戰註定能斷突厥一臂……真想看看會盟時突厥可汗的臉色,那一定很有趣。」

他倒是和李破想到一處去了,只不過大國爭競,並非這麼簡單,中間很容易出現一些變故,可不是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北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05章大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