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書評二

《封神演義》書評二

二、《封神演義》裏面的邏輯問題

如姜子牙的武器打神鞭「只打得神打不得仙,打不得人」這在和佳夢關魔家四將進行武裝衝突過程中體現出來,「四天王乃是釋門中人」打神鞭打不得,形同廢物。但姜子牙的打神鞭對於神而言,打神鞭的命中率還是頗高的。準確率達78.94%。雖然修行之深淺(量變)會導致質變——人變成神或者人變成仙,但人、神、仙三者卻是邏輯學上概念的全異關係中的反對關係。所謂的全異關係是指兩個概念之間沒有包含及交叉關係的存在。而反對關係是指全異關係中兩個概念都包含於另外一個大概念,而兩個概念外延之和小於大概念的全部外延。

同樣的道理,《封神演義》的邏輯問題也體現在其他方面:

如小說第四十七回,憑定海珠無可抵擋的威力,趙公明追逐落敗的燃燈道人,遇見正在弈棋的五夷山散人蕭升、曹寶。蕭升、曹寶加入對抗趙公明的戰鬥,蕭升祭起「落寶金錢」,趙公明的縛龍索,甚至是幾乎讓所有闡教真人吃盡苦頭威力可怕的定海珠也被「落寶金錢」一併收去。原因是蕭升的「落寶金錢」能收天下寶物,但當趙公明祭起威力並不可怕的神鞭,蕭升又發金錢。但因為鞭是兵器不是寶,所以蕭升犯了邏輯上的錯誤,這個錯誤令他不善判斷的頭腦被打碎。

且看第二十六回,蘇妲己充當淫媒角色時,與喜媚的對話:

喜媚曰:「姐姐有何事吩咐?貧道領教。」

妲己曰:「前者,妾在天子面前,讚揚妹大德;天子喜不自勝,久欲一睹仙顏。今蒙不棄,慨賜降臨,實出萬幸;乞賢念天子渴想之懷,俯同一會,得領福慧,感戴不勝!今不敢唐突晉謁,托妾先容,不知意下如何?」

喜媚曰:「妾系女流,況且出家;生俗不便相會。二來男女不雅,且:『男女授受不親。』豈可同筵晤對而不分內外之禮?」

妲己曰:「不然,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叄界外,不在五行中;豈得以世俗男女分別而論?況天子系命於大,即天之子,總治萬民,富有四海,率土皆臣。無論何人,皆可相見。我與你幼雖結拜,義實同胞;即以姐之情;就見天子亦是親道。這也無妨?」

在這裏,妲己用了邏輯學的「概念的反對關係」原理駁喜媚。出家人在三界五行之外,而男女授受不親,則是三界五行之內的禁規,故此禁規對出家人無效。妲己的論證至少在表面看是嚴密的。

《封神演義》的邏輯問題時有浮現,如當遇到專收魂魄的敵人(這樣的狀況有很多)時,哪吒從來不曾因此被擒,原因是哪吒本身是蓮花化身,沒有魂魄。請大家閱讀時細心揣摩。

三、《封神演義》的戰爭模式

和中國古代戰爭相同,主要是將領的一馬當先的搏殺,當然,很多將領的坐騎都不是馬,是各種怪獸,如姜子牙的四不象,黃飛虎的五色神牛,火靈聖母的金眼駝等。

但決定戰爭勝利或失敗的因素卻是在法術的高低之上,與統帥部的運籌帷幄幾乎無關,所以極少出現類似《三國演義》詭計百出的精彩場面。戰略戰術不是《封神演義》戰爭勝敗的主要因素,決鬥者本身的法術高低才是。但體現法術高低的卻經常不僅在於施法者本身,還在於施法者所擁有的武器上。

如赤精子把紫綬仙衣,陰陽鏡給了徒弟殷洪,赤精子個人本身的法術毫無疑問比殷洪更高,但殷洪用陰陽鏡對付師父的時候,赤精子卻只能落荒逃走。同樣的事例也發生在殷洪的哥哥殷郊身上,殷郊用師父授予的番天印對付師父廣成子時,廣成子也不得不落敗。所以,我們能夠解釋七歲的哪吒為何能殺龍王三太子。因為哪吒出生時即擁手套「乾坤圈」,肚皮上圍着「混天綾」,而「乾坤圈」和「混天綾」都是乾元山鎮金光洞之寶。夜叉李良指責哪吒攪亂海水,兩人發生口角,哪吒舉「乾坤圈」將前者打死,幾乎不費吹灰之力。道能翻江倒海,行雲布雨的東海龍王三太子也被哪吒的兩件寶物制服。由此可見,武器的重要甚於施法者本身。

本書幾乎所有的武器都是既有的,沒看到有煉製新武器的例子。只有武器的互相授予,或借用,趙公明就曾經向他的妹妹雲霄娘娘借金蛟剪。後者也曾一度拒絕。

有的武器是由動物化成的,如聞太師的鞭原是兩條蛟龍化成,按陰陽分二氣。而有些動物本身就是武器,如楊戩的哮天犬,全書楊戩一共祭起14次,有10次成功地咬傷敵人,成功率為71.43%,而且我們從10次成功例子研究哮天犬,發覺其中有5例是咬敵人脖子的,另有一例咬肩膀,一例咬頭。不難看出此狗擅攻擊敵人的上半身,另外,書中第九十二回,狗精戴禮被哮天犬所咬,可見它對同類的無情。

當我們分析前面所提到的姜子牙的打神鞭,我們會發現他對於凡封神榜里有名字的人準確力是頗高的,他一共祭起19次,一共擊中15次,準確率達78.94%,但殺傷力一般,一共打死四個人,他們是倒霉的高友乾、菡芝仙、高明和高覺,致命率21%。

當然,個人修為也是頗為重要,這體現在周營的楊戩、土行孫和商營的張奎、梅山七怪身上。楊戩的個人修行在將領中或許是最高的,在許多戰役上以非常出色的表現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在和張奎的一仗中,楊戩的行為無疑帶有淘氣的意味。他故意被張奎俘虜,張奎將他斬首時發現原來斬的是張自己的坐騎烏煙獸。楊戩的本領是七十二變,威力之大,這在另一部古典名著的主人公孫悟空身上得到體現。楊戩故意被張奎第二次俘虜,張奎的妻子高蘭英明顯是一個自作聰明的女人,她建議張奎穿起楊戩的琵琶骨,用烏雞黑犬血混合尿糞,澆其頭上,又用符印鎮住,然後斬之。雖然我們不知道這種方法的根據,但它的可行性無疑是糟糕的。張奎這一次斬首的對象變成了張自己的母親張老夫人。而楊戩依然無恙。

鄭倫陳奇在本書是敵對的,但後人卻將哼哈二將來形容親密的戰友。他們都是以呼吸系統的發光來奪人魂魄。

《封神演義》還有一個道人叫陸壓,他的個人修為不但震撼了他的對手,也讓同一戰線最有名望的的神仙道友稱讚和羨慕,比如在破十絕陣時,闡教燃燈道人就曾代姜子牙執掌符印,指揮那次著名的戰鬥,而德高望重的燃燈道人本人就深深佩服陸壓的法術。陸壓也是憑藉他個人高強的法術多次化險為夷,比如和擁有混元金斗的碧霄娘娘的鬥法。陸壓的身份僅是西崑崙散人,非仙也非聖,可見身份不代表一切。而且陸壓也沒有被封神,可見獲獎也不代表一切。

《封神演義》上擺陣也極多,如第四十五回的十絕陣,第七十八回的誅仙陣,第八十回的瘟皇陣,第八十二回的萬仙陣等等。這在《封神演義》的前身《武王伐紂平話》(作於宋元時期)上不是沒有,也有所謂六甲陣(頁三六)五武陣(頁三九)八卦陣(頁三九)等,不過並無神仙助陣以及種種妖術罷了。事實上,斗陣在古代小說的戰爭描述中是常見的,如岳家軍之大破一字長蛇陣,穆桂英之大破天門陣等。這是由古代戰爭命令信息傳遞的不發達所致。陣法帶有固定的程序性,雖易為對方所洞悉弱點而破,但它卻是防止潰敗的最好方式。淝水之戰,苻堅強兵百萬攻晉,投鞭可斷河。晉謝玄派人對苻堅說:隔水作戰不方便,請軍稍後退,讓晉軍渡過河與秦軍決一勝負。苻堅企圖乘晉軍渡河至一半時突然襲擊,便同意謝玄的建議,下令秦軍後撤。誰知秦軍不明白後撤意圖,以為前鋒被打敗了,頓時大亂,一潰千里,不可收拾。

古代戰爭沒有無線電通訊,所以我們可以相信淝水之戰的真實性,雖然淝水之戰是一個神話般難以置信的奇迹,或許把它放在《封神演義》裏是恰當不過的。

不僅將領奇形怪狀,《封神演義》有一些兵種也是比較特別的,如鄭倫的烏鴉兵,陳奇的飛虎兵,火靈聖母的火龍兵。這些特別的兵種,人數各自三千,且在戰爭中曾經發揮重要的作用,火靈聖母的火龍兵就曾在佳夢關外大敗洪錦和龍吉公主。

坐騎也是影響戰鬥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比較有說服力的例子是澠池戰役上張奎的表現。張奎的獨角烏煙獸飛雲掣電,這樣,令張奎佔有優勢,而騎五色神牛的黃飛虎和金睛獸的崇黑虎顯然遜色多了。張奎就是憑藉獨角烏煙獸的機動性斬黃飛虎、崇黑虎等著名的五嶽及周兩位王族將領。和坐騎一樣的功能,哪吒的風火輪無疑是充滿著浪漫色彩的。

四、《封神演義》的人物關係

金克木先生在《文化厄言》第一百八十四節「中國的神統」一文中,認為:《封神演義》沒有玉皇大帝統領眾神。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本小說第十二回和第十三回里,哪吒殺龍王三太子,東海龍王上天宮告御狀,哪吒為阻止他也上了天宮,書中還用優美的筆調描寫了天宮的美景。如二座玉橋,叄十叄座仙宮七十重寶殿等。作者為我們構造了一個美麗的天堂。東海龍王還來不及進去參見,就在南天門被哪吒痛打一頓,作為俘虜的東海龍王還不得不化成一條小蛇,雖然東海龍王沒見到玉帝,作為讀者的我們也跟隨他的腳步至南天門嘎然而止,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尚未及出場的玉帝在《封神演義》裏是存在的,他理論上至少統領着四海和天堂。況且書中也有提到龍吉公主是昊天上帝親生,瑤池金母之女。則是另外一個角度的印證。

《封神演義》的陣營分成商、周。神仙分為闡教、截教。闡教助周,截教助商。另有準提、接引兩個道人吸收「有緣人」去西天,當然所謂的「有緣人」是商營里那些被周軍打敗逼上絕路的人,其中不乏無惡不作之輩,如生啖人肉的馬元。對他們來說,他們一般都是已被制服或刀架脖子上。所以跟隨西方使者而去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被迫投降。

闡教的主腦是元始天尊和老子,截教的主腦是通天教主。他們三個人是同門兄弟,共同的師傅是洪鈞老祖。在大破萬仙陣之後,洪鈞老祖出面調停,並各賜丹藥一粒,在三位教主服用之後,洪鈞老祖才說出真相「此丹非是卻病長生之物」。其潛台詞是:「你們不要吃得那樣開心。」原來剛才的丹藥有一種奇怪的功效,如再生殺戮之心藥立即發作,神仙亦不免一死。我們恍然大悟,原來神仙也要服用類金庸《笑傲江湖》的三屍腦神丹的藥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混元證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混元證道
上一章下一章

《封神演義》書評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