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每當外公外婆在學校寒暑假來臨時,念叨著北平的爺爺奶奶何時來的時候,小伯雲就會叫女傭抱着,在門口轉悠着要吃酸糖球了,有幾次還真給他等到了。寒假來臨,爺爺奶奶來滬,都要帶上好幾串北方特有的,大大的糖葫蘆,一路小心呵護著,生怕弄髒了,壓碎了.一到上海,見到小孫孫,第一件事馬上給他。小伯雲高舉著,一邊跑着,按南方的方言,叫着酸糖球來了.

當暑假時爺爺奶奶來滬時,小伯雲又叫着要酸糖球,他們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那時賣糖葫蘆的小販哪有冰箱,不僅是夏天沒有糖葫蘆賣,就是有的賣,帶到上海來,酸糖球真要變酸了.

見不到糖葫蘆,小伯雲不免要一陣哭鬧,爺爺奶奶公公婆婆一起來哄。小伯雲一見這麼多人來哄他,免不了一陣耍潑。

其實,伯雲的外公外婆也很想北平的爺爺奶奶來。幾十年的交往,有多少人和事可以攀談,這個小孫兒又可以給他們帶來多少歡樂。年紀大了嘛,就圖有個樂子了嘛!

看着四個老人圍着一個孩子團團轉的時候,興旺常說,哎,看來還要再要個孩子才夠分!蔓青在一旁,就會不無道挑逗地對丈夫說,那要看你有沒有本事?

逗弄的小孫兒疲倦休息之際,他們四人正好可以搓搓小麻將。秦爸爸、親媽媽不怎麼打牌,牌技差點,於是柳老先生經常贏,柳夫人就說,剛才還看你想打瞌睡,怎麼現在就醒了啊。當時的麻將使用竹骨製成,柳老先生得意洋洋地說,我是竹牌一響,眼目清亮。可不許賴啊,誰輸了,可是要請客吃小餛飩啊!

(二)

江陰防線的軍火庫座落在魚山.南京到上海的公路在魚山拐了個大彎,拐彎處有一條路隱匿在魚山的山色中,極不易被人發覺。這條蜿蜒曲則的路串著三處有建築物的地方,最靠近京(南京)滬公路的第一處是軍火庫;第二處是一座規模不大卻很古樸的寺廟;最裏面第三處是幾座別墅組成的公館。人們流傳說這幾座別墅是宋美齡來住的地方,說這條路就是為了宋美齡每到秋天山栗子熟了的時候,會來到山北鎮上的趙五酒家品嘗栗子糕和叫花雞而修建的。

秦興旺覺得宋美齡來那家名菜館吃過飯到有可能,住在山裏的公館不太可能,反正他在軍火庫這幾年沒見過多大的儀仗。說明這裏的民風和全國各地的人們一樣淳樸,見到好東西都以為是最高統治者的,就像以前說天下是皇上家的一樣。但是秦興旺知道,這樣的公館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

(三)

秦興旺在軍火庫也見識了肥缺的好處,原來國民黨部隊大都都是吃空餉的,特別是雜牌部隊,一下子全部換成了新武器,還不樂瘋了。為了找點拿到物器,他們常常都不惜花錢,有錢的就趕緊找關係付錢,沒錢的就乾脆賣武器,比如準備給他們部隊發一百支槍,他們只領八十支,賣掉二十支的錢用來上下打點,反正他們人數也比正規編製人數有空缺。

曾猴子此時已被秦興旺提拔為中尉副官,平時這些事都由他來打理。

每當有部隊來換裝或領裝備,秦興旺都會在一旁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各種裝備的功能和用途。

但那些用慣雜牌武器的部隊,一下子換上了全套的新傢伙,興奮之餘,有多少士兵和長官能完全仔細地聽進去啊!

往往一邊是秦興旺講得口乾舌燥,一邊是士兵們只顧把槍栓拉得刷刷響。

但秦興旺每次都堅持着,他深知哪怕多一個戰士熟練地使用武器,在戰場上就會多一個殺敵的勇士!

德式的迫擊炮運來了,讓秦興旺感到中國的軍隊比自己在五年前參加第一次淞滬抗戰時,在裝備上多少有了點進步。那時候他們步兵部隊幾乎沒有炮,衝鋒和阻擊敵人的衝鋒有炮火支援那是奢望。

現在雖然到團一級才配備迫擊炮連,但畢竟能給步兵一點掩護了。

有一門迫擊炮在運輸過程中不知怎麼損壞了支撐,秦興旺馬上吩咐造表上報報損,一邊叫機械師們想方設法加焊、調整、試炮,終於讓軍火庫有了「自己」的炮了。

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原計劃在抗戰開始能前裝備24個德械師,但實際上在淞滬中日大戰開戰前只裝備了三到四個師。

抗戰初期,中國部隊的武器,包括共產黨所領導的隊伍,大多來自當時的武器製造大國德國,蘇聯,英國,捷克等,還很少有美國制的武器。武器的品種真是個五花八門!其中的原因,就是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

(四)

8.13上海開戰前,秦興旺催促柳蔓青帶家人趕快轉移到武漢去。他心裏清楚上海一旦不保,南京危在旦夕,武漢已經被內定為中華民國的臨時首都了。

上海開戰後,秦興旺差不多一天一個電話催促,但柳先生每次都說再等等、再等等。他的理由第一是等北平的親爸爸、秦媽媽,他們輾轉來到上海后,又說萬一中國軍隊打勝了,不是就不要逃難了嗎?實際是他不願意離開家鄉上海。要他到暫時還算安全的租界去租房住,靠外國人來保護,對他來說更是奇恥大辱!

柳先生此時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大家也不好勉強他。況且大家也知路途艱難,更怕路上的飢餓和病痛,另外就是心中還存在着一點中國軍隊能打勝,日本鬼子會退兵,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作為軍火庫的頭,秦興旺知道,上海戰場上只有三門重炮。這三門重炮中,只有一門是勉強實戰能用的,其餘兩門只放的響,准心就談不上了。第一次淞滬會戰,給了日本鬼子上海住兵權,沒有重炮怎麼能摧毀鬼子的地面堡壘?

而江陰防線這邊,德國的大炮剛運來不久,正在組裝,不是剛組裝好,就有戰鬥力的,戰爭是真刀實槍的玩命,不是放禮炮,放響就行!要有一批熟練操縱大炮的官兵才行,既要打的准,又要打的狠!否則怎麼會有戰鬥力?

炮兵最重要的是和步兵協同,才能出發揮最大的效率,但國民黨部隊又能有幾支具有這樣的作戰水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樣的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一樣的風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