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因禍得福(中)

第九章:因禍得福(中)

「小李,我經常聽鼎銘提起你,今天才算是見到你的真人,可算是不虛此行啊。」劉鼎助喝着茶,和李景耀說着,李景耀覺得這個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一幅書生模樣,但是眼神很犀利,好像要把一個人看穿一樣。

「劉大哥,你別這樣說,我就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在這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比我強,我可沒您說的那麼厲害,您要是願意見,我以後沒事多和您走動走動,順帶着也能沾不少光,最起碼飯錢省了。」李景耀雖然不知道劉鼎助是幹什麼的,但是從剛才周剛對他的神態來看,李景耀覺得這個人應該不簡單,再說了從老劉家出來的那一個是善茬,後悔自己前世的時候沒有多關注劉鼎銘和他的親戚。

「哈哈,你這張嘴可是不錯,我看和我們家老五有一拼。」

「二哥,您說您的啊,別什麼事情都少帶上我。」劉鼎銘好像沒事人一樣,一邊喝茶,一邊把玩著茶具。

「小李,我今天叫你來一是你和鼎銘是朋友,也很長時間沒見了,互相聚一聚,第二,我有一件事情一直弄不清楚,想當面向你請教一下。」

「劉大哥,您別見外,您剛才都說我和劉書記是朋友,那咱們也是朋友,您有什麼話請直說,請教談不上,只要我李景耀能回答的了的,我絕對不會藏着掖着。」

「好,小李是個痛快人,那我也就不再客氣,我聽鼎銘說你們以前搞過一次關於國有企業的調研,雖然事情做得很認真,但是最後好像並沒有出什麼樣的特別結果,不知道你能不能把裏面的玄機告知一二。」

李景耀會聽到這,心裏突然一咯噔,覺得今天晚上的事情應該不只是吃飯那麼簡單,但是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最近自己也沒有聽到什麼有關於企業改制的風聲,怎麼又提起這個話題了,他看着劉鼎銘,有點迷茫,說到:「這件事情前前後後劉書記很清楚啊,我們調研的不錯,報告也得到了部裏面的認可,這件事情早就結束了啊,再說了,這就是一件普通的調研,那有什麼玄機可言。」

劉鼎助笑了笑,接着說到:「小李,你是個聰明人,只要是個華夏人,就或多或者少的知道現在企業的通病,你們具有這麼多專業知識,手裏面還有企業的各種統計報表,怎麼會看不出什麼端倪,我今天可是虛心求教,希望你也不要惜字如金啊。」劉鼎助的話剛停,劉鼎銘就結果了話頭:「景耀,有什麼就說什麼,我二哥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人。」

聽了劉鼎銘的話,李景耀知道今天晚上是躲不過去了,自己原來通盤的打算,一個字也不可能省略,一旦說不到位,就算是徹底把劉家這哥倆的罪了,李景耀咬了咬牙,算了,就當是賭博,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賭了!

「既然您二位這麼說,那我李景耀在要是說不出個一二三那就是自己不識抬舉了,但我事先聲明,我當初的做法不是想憋個套把劉書記裝進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減輕自己的風險,其中有不少事情是辜負了劉書記對我的希望的,說心裏話,在這件事情上,我做的有點私心過重。「兩個人誰都沒有打斷李景耀的話,聚精會神地哦聽着李景耀往下說。

「我是肅州人,這劉書記知道,我調研的第一個點就是西北鋼廠,我沒有直接去走計委的程序,事先通過自己的關係找到了西北鋼廠的財務科長,從他那裏我了解到了很多原始的情況,這些情況其實我就算是不說您二位也都清楚,我剛開始這道這些情況的時候也是膽戰心驚,這都是國家的資產,但是卻大量的被私人賺走了,本來想把這些事情都原封不動的通過調研報告的形式表示出來,可後來冷靜了下來,覺得這件事情真要是捅了出來,我李景耀明裏暗裏得罪的人那可真是海了去了,而且得罪的這些人那一個我都開罪不起,但是整個一個調研到最後不出點結果是說不過去的,所以我就挑了些大家都知道老問題說了一下,算是把這件事情對付過去了,說實話,不是我李景耀發現不了問題,關鍵是我人微言輕,而且這件事情的確太大了,這不是得罪一個兩個人的問題,是得罪一大片人,多的我李景耀都數不過來,我實在是不敢,所以這件事情到最後就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好你小子,我說那個調研怎麼在你這弄得虎頭蛇尾的,原來你在這憋著壞呢!」劉鼎銘雖然話說的有點嚴厲,但是李景耀從他的表情上沒有看出絲毫的不滿。

這也不怪劉鼎銘不生氣,這件事情無論換了誰都會這麼做,別說李景耀,就是劉鼎銘自己自問也沒有這個勇氣去揭這樣一個鍋蓋。

劉鼎助的思維並沒有被劉鼎銘的話打斷,好像這些事情都是他預料到的一樣,他聽了李景耀的話微微點了點頭,接着說到:「那你後來還有沒有想過這些事情,你覺得這樣一件事情就會這樣算了?國家會對這樣的現象聽之任之,不去干涉?」

「劉大哥,那怎麼可能,國家養著多少人在管理這些事情,別說我們這些中央的幹部,就是地方上默許這些行為的人那一個不想徹底扭轉現在的局面,但是這些事情並不是一個單純問題,這是我們長期的經濟體制在轉軌的過程中出現的遺留問題,他牽扯的方面是在太多了,要是單純的去杜絕這種現象,我相信只要國家出一道文件,經過多級政府部門督促,這件事情肯定會在短時間內改變,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這些企業要活命,他們的工人要吃飯,他們的孩子要上學,老人要贍養,這就需要錢,政府是杜絕了國有資本向民間流失,但是政府同樣要拿出大把的錢來養活這些企業喪失效益的工人,著說到頭是一樣的,從經濟支出上講誰來養活這些人是一樣的,但是從GDP上來講這些人丟失了工作就不再創造價值,這對國家就是損失,而且損失的一定不比國家現在流失的小。還有,一旦企業倒閉,即使國家再積極引導,也會給社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這是任何一個領導都不能不顧及的事情,所以我之前不理解,後來事情結束了,靜下心來仔細想,覺得這些事情國家雖然一直在拖,但是拖有拖的道理,並不是一味的當大老爺,脫離實際情況.」

李景耀的話雖然不多,但是卻深深的震撼了對面坐着的這兩個人,尤其是劉鼎助,這些話在他看來,絕對是一個長期研究經濟改革的人說出來的,怎麼看着也不像是出自一個計委的小科級秘書的嘴。

「那你覺得如果現在要想改變這些現象,最有效並且最為可行的辦法是什麼?」劉鼎助說到。

「您這可把我難住了,我曾經想過這些問題,但是的確是受我現在工作崗位和見識的局限,有很多問題可能我考慮不到,但是僅就我認識到的範疇而言,我認為現在最行之有效的改革辦法就是企業的收購和兼并。」

兩個人在聽到這樣一個論調的時候都有些驚訝,都在自己嘴裏默默的念著這兩個詞。

「所謂收購是分兩個環節的,首先,在國有企業裏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符合市場選擇的,他們的產品很受市場的青睞,所以這一部分企業的效益是很不錯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部分企業通過這種融資手段,盤活企業的流動資金,讓企業的現金流更加充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國家注資也是可以的,當然這都是設想,在這些企業做大的同時,用這些企業在在行業里的半壟斷地位,去收購和兼并一些效益並不是很好的企業,帶動別的企業發展,當然,這只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鼓勵民間資本的進入,我們可以鼓勵這些民間資本去收購和進入我們的國有企業,這樣不但可以讓原來只能在私底下小偷小摸的人光明正大的走上台前,這樣做雖然是變相的承認了他們之前的做法,但是可以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國家看得見摸得着的新路,這樣國家才能夠去行之有效的控制,我相信任何一個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人都願意用這樣的方法來體現自己的價值,畢竟沒有人天生願意當老鼠。我覺得這兩條如果能夠實現,首先是解決了人員失業問題,其次盤活了現在沉澱的國有資產,當然,我說的解決是指儘可能多的解決,畢竟有一部分人和企業是不適合現在,甚至將來發展的大趨勢的,他們的失業和倒閉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我相信,雖然我水平不高,但是我揣測國家一定程度上的是按照我現在的這種思路去進行的,深、滬兩地的證券所成立,我覺得不僅是我國金融範疇的完善,更是一種改革的信號。」

「好!」了李景耀的話,劉鼎助有些興奮,「我說鼎銘,這樣一個人才,你們計委怎麼就發現不了呢,在秘書處能有什麼發展,為什麼不把他調到產業司或者計劃司去呢」

「呵呵,二哥,我又不是計委主任,怎麼能做得了主,回頭我和我們組織部長談談,把景耀調到我們縣發改委去,這個我能做住,怎麼樣,景耀,你願不願意來啊。」

李景耀笑了笑,並沒有回應劉鼎銘的話,他知道今天晚上的這齣戲肯定不會這樣就結束了,應該還有戲碼在後面。

(今天第一章,晚上有點事情,更新的可能有點晚,請大家原諒,但是肯定在12點之前還有一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仕道迷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仕道迷途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因禍得福(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