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遼主之威

第五章 遼主之威

現代化戰爭的是極為高效的,在有限的有生力量面前,殺傷成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也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摘自《現代戰爭理論》

...

熱武器和冷兵器的戰爭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了一邊倒的情況,短短十日內,幽州、涿州、檀州三州之地,就被新宋的大軍拿下。

這三州的城池破的也一座比一座快,甚至在坦克車攻打檀州時,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殲滅俘虜了全部的守城遼軍。

如果不是薊、瀛、莫等其他州的地理位置太遠,機械化部隊短時間內無法抵達,恐怕這幾座城池現在也已經成為新宋大軍的戰果了.....

......

遼國,上京臨潢府。

遼景宗一身黑龍服,焦躁不安地在大殿上踱步,而大殿下面,則是跪着很多的大臣。

「朕就是想要知道,這新宋國究竟想要做什麼!」遼景宗突然轉過頭朝着伏在下面的大臣吼道。

年僅三十歲的遼景宗正是壯年之時,也是一個皇帝精力最為鼎盛之時,這個時候的他,不但有着年輕氣盛的熱血,還有着一個帝王該有的穩重和威嚴。

而現在的他,正處於暴怒之中。

新宋國無來由的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幽州、涿州、檀州。

而這三州,在遼國的外敵防禦計劃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可謂是遼國重兵拱衛的前方哨站。

但是如今這三個哨站,短短十日之內就被人完全攻陷,這是讓遼皇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朕想知道,明明這三州有我大遼十萬精銳!為什麼會在短短十日內被人攻破!」遼景宗繼續吼道。

「陛...陛下,根據前線傳來的戰報,新宋國的士兵顯然擁有一種我們遼國軍士不能理解的武器,普通士兵端著這種武器,竟可無形殺人於百步之外,而且他們還有鋼鐵火炮攻城,無論多麼堅固的大城,都無法抵擋住那鋼鐵火炮的三發炮彈。」一名遼國服飾打扮的老者默默起身道,這個時候也只有他才能勸慰住如今暴怒的陛下,他便是耶律賢適,如今朝中資歷最老的老臣。

看到耶律賢適起身回答,遼景宗也是微微壓住內心的怒火道:「朕前些陣子聽聞探子來報,說大宋已經出兵二十萬,宋國國君御駕親征,要前來覆滅這新宋國,當時朝中大臣皆說我大遼無需出兵,只需做聲漁翁之利耳,可是,現在呢!」

遼景宗的聲音提高了好幾個調「現在不僅沒有大宋軍隊來剿滅這新宋國,而且這新宋居然還敢向我大宋貿然發動襲擊!

幽州、涿州、檀州共十萬名我大遼勇士,居然就這麼被新宋國偷襲致死!朕咽不下這口氣!」

大殿內鴉雀無聲,事實上確實如此,就在半個月前,大遼還受到大宋要去剿滅新宋的消息,那時的遼國朝堂上一片歌舞昇平,畢竟宋國內部的糾紛打的越激烈約好,大宋越亂,遼國越是開心。

然後沒有人想到,短短半個月之後,如期的大宋剿匪並沒有發生,反倒是遼國死死控制的燕雲十六州遭到了猛烈的突襲,十日內便有三州陷落,而且還是遼國最重視的三個州。

「現在,這個小小的新宋國已經成功的激怒了朕!朕現如今不想再管大宋出沒出兵!朕都要出兵攻打這個新宋國,讓他知曉我大遼可不是大宋那番軟弱可欺之輩!」

「陛下,微臣以為出兵不妥....」耶律沙剛剛想出言勸諫,遼景宗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所有人都無需勸朕,我大遼自建國以來,驍勇善戰,無往不利,然則這幾年,我大遼的軍陣沒有出兵,以至於新宋國這等小國都敢來拔一拔朕的鬍鬚,如此不識好歹,朕便要給他一個教訓,甚至朕可以聯合大宋直接滅了這新宋小國!」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滿朝的文武大臣也沒啥好勸的了。

遼國之所以被大宋列為最強大的對手,這並不是沒有一定道理的,

遼國的軍事力量一旦組織起來,這個時代幾乎沒有任何軍隊能抵擋住他們的進攻。

更何況新宋國只是一個小國,就算是他有獨特的武器,但是遼人的自信,對於滅掉這個小國還是綽綽有餘的,於是朝堂上也再無人反對。

畢竟是一個只有四州的小小反叛軍,疆土遼闊的遼國爆發的戰鬥力,絕對不是這樣的小國可以想像的.....

.....

遼國大軍的集結速度非常的快。

此時游牧民族的戰爭特性就完全的體現了出來,對於游牧民族來說,全民皆兵這可不是空穴來風,他們在草原上縱馬飛馳,使得每一個遼國人都是一名優秀的騎手,再加上從小就練就弓箭和摔跤的本領。

這使得每一名遼國人都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騎兵。

短短二十日,遼景宗就在莫州集結了超過二十五萬遼國大軍。

近四十多個部落,超過三十萬匹駿馬,遼國的大軍不出則以,一出則必是鋪天蓋地。

二十五萬個騎兵出征如同蝗蟲過境一般,他們手持弓箭,腰跨彎刀,遇到任何阻擋他們的敵人,都會毫不猶豫的斬下敵人的腦袋。

遼景宗對於自己手下組織起來的這麼多勇士感到非常滿意,騎兵的戰鬥力可不是一加一這麼簡單,更何況是二十五萬人的騎兵部隊,無論從什麼角度,這些騎兵都沒有理由會輸,他們在平原上,只需要幾息時間便可以抵達戰場,在面對步兵時,他們的彎刀會同收割麥子一樣收割腦袋......

對於遼國的這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從大軍剛剛出征開始,姜胤便有所察覺,但是有一個問題讓他有些頭疼,那就是這些遼人不能為他所用。

首先是遼人自由散漫的性格,從他們不願意辛勞的種地便可以看出這些人的本質,游牧的本質便是自由和放縱,他們才不會像漢人一樣勤勤懇懇地種植糧食。

在遼人眼中,放羊都屬於辛苦的勞動,更何況是種地。

其次是遼人的數量太多,而且他們有自己的獨特語言,這些都導致了這些人不可能會輕易服從管理,老實為姜胤幹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人執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人執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遼主之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