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不速之客(五)

第879章 不速之客(五)

第879章不速之客(五)

「文遠已經招募了兩百羌騎了……」徐庶拿着一份棗祗寫來的平陽近些時間的簡報,走了進來,然後說道,「……速度還挺快的……」

張遼新來,也沒有多餘的部隊給他帶領,因此在調撥了一百并州騎兵給他之後,斐潛便讓其到上郡附近去招募羌人的騎兵了。

正好張遼和白石羌也有一些交情,因此也是欣然而往。

白石羌現在都快成為一個運輸大隊了,從斐潛這邊購買的生活物資,甚至一些奢侈品,都成為西羌那邊的搶手貨,生意是做的風生水起……

「明倫殿辯,趙子協奪冠?」

斐潛拆開封套,然後看着平陽送過來的簡報,有些撓頭。

其他的消息都是一些平常的事項,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有其中的一條比較讓斐潛有些費解。

令狐邵在守山學宮舉辦了第一次的守山學宮的明倫大殿的經論,結果被公認是第一名的既不是守山學宮的莘莘學子,也不是平陽附近的士族子弟,而是一個來自於河內的趙商趙子協……

這是什麼鬼?

哦,不對,這是什麼人?

河內人?

斐潛一提起河內,首先想到的便是司馬家,但是也沒有注意到有沒有一個趙家?能在經論當中表現優異的,至少不會是一般的士族子弟。

但是趙商這個人,斐潛是真的沒有多少印象。

「元直,這個趙子協……你可知是什麼人?」斐潛問道。

徐庶看了一眼斐潛在簡報上指出的名字,回想了一下,然後也搖了搖頭,說道:「我在平陽時也沒有聽說過這個人,想必是這一段時間才新到的吧?」

「學宮的名聲大了啊……」斐潛將簡報放下,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現在的事情太多了,好多都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梳理一遍,就像學宮。

建立學宮是為了什麼?

除了開啟民智,培養人才等等幾個方面的作用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培養屬於斐潛自己的文化底蘊。

而文化又是什麼?

有人說文化應該是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但是實際上,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為某一特定的社會政治階級服務的產物。

為何山東士族可以把持住朝廷,並且也沒有太多的人覺得奇怪,或是覺得有什麼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冀州、豫州的士族有他們自己的在文化上的聲音。

豫州那一塊就不說了,潁川前前後後出了多少在朝廷在地方上為官的人,數都數不清,更不用說那些學術上有所成就卻並沒有出仕的人了。

在冀州地面這一類的人也是不少,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趙齊之間就多有高士,特別是齊國的稷下學宮,更是百家爭鳴的頂尖學術殿堂,滔滔雄辯的孟子,幽默滑稽的淳于髡,還有「談天衍」鄒衍、「雕龍奭」鄒奭、「天口駢」田駢、「一日服千人」的田巴、「千里駒」魯仲連,就連文思嚴整敏捷的荀子等都曾遊學於此,高談闊論、競相獻策。

斐潛原先的設想就是讓這個學宮成為新的一個學術體系,並且衍生出更豐富的文化分支出來,但是現在似乎還做不到……

這個問題,或許需要一個更強有力的學術方面的領導者才行,斐潛自己沒有辦法,因為確實是分身無術,而這種事情,原本蔡邕來做才最合適,不過按照蔡邕的性子……

蔡老頭子遇到高興的事情,估計會興高采烈的談天說地然後曲水流觴兩三天估計都沒有問題,但是遇到這樣的麻煩事,多半會不耐煩的直接甩著袖子掉頭就走,然後縮回他的小院成一統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因此,現在這個難度還是有一些的。

「最近流民北上的有多少?」斐潛無奈的嘆息了一聲,然後暫時先將學宮那邊的事情放下,反正一時半會也管不到那一頭去,先將眼前的事情顧好再說。

對於這個,徐庶倒是熟悉得很,根本那就不用翻查資料,就回答道:「前後加起來往北走了十二批了,總共是六千八百餘人,耗費糧草四百餘石,葛布三百餘匹,主要是刀耕火具等等消耗較大,已經下令讓平陽再調一批物資前來了。」

流民在經過了梳理之後,按照籍貫,親屬等等的關係,登記造冊,重新建立起基本的秩序,然後組成了最基本的群落,一半指定一半推選出基層的管理者,由其領取發放生產生活用具,最後說明如果在一個群落內的人員能夠全員抵達陰山,那麼這個管理者會多給二成的土地和物資作為獎勵。

當然也有懲罰措施,在沿途路途搭建起來的簡易的兵營,除了補充一些必要的物資,比如鹽和乾糧等等之外,都會檢查一名冊上面的人員是否折損的太多,如果一旦發現出現什麼異常,就開始檢查這個群落的人員和官員的情況,視情節進行處理,如果出現貪腐之類的該殺就殺了……

雖然不是很完善,但是只需要保持在路途上的基本作用就可以了,然後到了陰山之後,再進行重新組合,對於表現優異的基層的管理者,也就可以提拔起來作為正式的小官吏使用。

「陰山若能添五萬人,趁著春時未了,種些菽、稷之類的,等到秋收之時,我等的日子就好過多了……」斐潛不由得有些憧憬的說道。

并州好地方不少,但是就是人少,現在只要有人口的補充,後續的發展自然就更有保障了,人口多了,糧食產量上去了,兵源什麼的也當然不成問題。

徐庶也是點點頭,然後說道:「現在就是擔心工房那邊……嗯,北面也要東西,這裏也要物資……子鑒現在都瘦了一整圈……」

「哈哈……也是辛苦子鑒了,嗯,也是需要再給子鑒多增一些人手,主要現在還找不到更多的人像子鑒一樣,願意腳踩實地做些工房事務的人……」斐潛也是頭疼,現在絕大多數的士族子弟都只願意學習經學,對於這些器械和技巧類的還是有些看不上眼。

「就是不知道到了黑山的太史子義現在如何了?」說道了太史明,斐潛就想到了太史慈,現在太史慈居然是公孫瓚的手下,不過似乎不太受重用而已。按照斐潛的記憶當中,太史慈北上遼東之後還是回到了家鄉然後才有了那個請劉備援軍的故事……

太史慈和公孫瓚,在這個期間內發生了什麼事情,才導致這兩個人最終的分道揚鑣?

「……報!」一個兵卒從外面跑了進來,到了堂下稟報道,「……臨晉侯與都鄉侯領八百餘兵卒前來,已到關外八十里!」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詭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詭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879章 不速之客(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