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拜將(下)

104:拜將(下)

魏王剛說到登台拜將,就有內侍過來稟報:「山陰君求見!」

山陰君是王室長輩,就是魏王也得稱一聲王叔,當下道:「請他進來。」

魏丞忽然拈鬚笑道:「老臣知他來所謂何事,定是舉薦陵陽統兵護周伐秦。」

魏王點頭道:「寡人也料必是如此。」

正說着話,一身正裝的山陰君急急的走了進,陳明東忙起立致禮。山陰君顯然是頗為意外,道:「明東怎麼也在這裏?」隨後向魏王施禮。

魏王代答道:「暴秦無恥,蠢蠢欲動,意圖不軌。寡人特地招明東來商議護周伐秦之事。」

山陰君點了點頭,道:「明東實乃我魏國的福星,又軍事才能拙著,此事該當與他商議才是。我聽大王的意思,彷彿已經確定派兵救援天子了?」

魏王點了點頭:「若不出兵護周,暴秦只怕更加肆無忌憚,天下諸侯再無安生日子。」

山陰君喜道:「大王與我想到一塊去了,我也認為應當護周伐秦,並藉此機會重立我魏國威望,讓諸侯各國不敢輕視。」

山陰君說得氣勢高昂,魏王與相國卻臉色微便,訝然道:「王叔向來甚少關心國事,怎地突然對這件事如此關心?」

山陰君道:「事關我魏國聲望,不容我不思量,而且我已經想好了統兵之人。」

魏丞嘿嘿一笑,道:「山陰君不會是想舉薦陵陽君吧?」

山陰君點頭道:「我也是陵陽君昔年犯了大錯,但他在諸國中聲望甚高,由他統兵自然能一呼百應,讓秦國不敢正視我魏國。」

魏王與相國對視一眼,心中都想:他定是受了陵陽君的攛掇。

魏王斬釘截鐵的道:「王叔不用費用了,寡人已經決定登台拜將,拜陳明東為大將軍,舉傾國之兵護周伐秦。」

山陰君吃了一驚,往陳明東望來道:「明東已經答應了嗎?」

陳明東也想趁此機會與周王室搭上關係,自然不會將此機會讓出來,點頭道:「正如山陰君所言,此事正是我魏國崛起起諸侯各國中的機會,明東只好把個人的事,擺在一旁,勉任艱巨。」

其實,陳明東當然明白魏王的心態。魏王不想一直受到陵陽君的威脅,現在天賜陳明東與他,自然要大力培植。有他牽制,不但可對抗陵陽君,更可威懾秦國,使他王位坐得更穩當。而且,魏王還一直謀划將陳明東培養成他的心腹,最好能站在陵陽君的對立面,毫無轉寰的餘地。

山陰君略有幾分猶豫,道:「明東的實力我自然知道,但他畢竟不如陵陽君一般在諸侯各國中都有影響力,可以一呼百諾,大王可否重新考慮下。」

魏王眼中閃過怒色,又泛起笑容,呵呵地道:「王叔不必再言,寡人已經決定。」

見魏王毫無轉圜的餘地,山陰君只得告退,又對陳明東道:「難得大王這麼賞識你,千萬不要令他失望!」

陳明東點頭應了。魏王見山陰君退出,方才繼續商議如何登台拜將。陳明東還沒覺得什麼,魏丞則道:「不可,雖然登台拜將可以使得出兵看起來更為隆重,也可激勵士氣,但從築壇、齋戒到最後選定兵馬,起碼需要十數日,洛陽怕是等不起。」

魏王皺眉道:「若不登台拜將,怎能體現出寡人的決心,對此行的重視。」登台拜將,借指任命將帥或委以重任,但並非所有的將帥任命或者出征之時都要隆重的搞這麼一個形式,而是十分重要之事或者國君與朝野上下認為此行十分重要,才會隆重對之。

魏國護天子而討伐暴秦,自然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件,魏王昨夜便思之再三,想要憑藉此舉提高自己的聲望,自然要隆重其事,擇良日,齋戒,設壇。具禮,拜大將出。一旦打退暴秦,魏王的聲望在諸侯各國中自然大大提高。

魏丞道:「只可惜目前時間不允許,登台拜將加上籌措兵力,起碼也好花上半個月的時間,大軍開到洛陽又要半個月時間。而周天子麾下洛陽守軍不足五萬,若是秦軍二十萬大軍奮起攻城,一個月便足以攻陷洛陽。」

魏王皺眉不言,陳明東見狀道:「大王,相國大人,我倒有一計策,既可登台拜將,也不耽誤咱們馳援洛陽。」

魏王大喜道:「陳愛卿有何妙計,快快到來!」

陳明東笑道:「我料定秦國此舉應該是虛張聲勢,若是探得諸國均起兵護周,自然會退回秦國。臣下可以單身匹馬,往涇縣調集駐軍,詐稱三萬先遣軍開到洛陽城下。而大王在大梁只管大張旗鼓的登台拜將,讓秦國知我魏國的決心。」

魏王皺眉道:「你都已經先去洛陽了,主角不在,寡人如何登台拜將。」

陳明東笑道:「大王只需將壇築得高些,再找一個與我面貌相似之人,穿着我的衣裳登台拜將,等到這個消息傳到洛陽之時,也是我大軍開到洛陽之時,定然能打秦軍一個措手不及,令其驚慌失措,士氣大跌。然後我大軍開到,保證秦軍不戰自退。」

魏王拍手稱妙,魏丞則皺眉道:「此計雖好,但你只帶本部四千人馬,如何能敵秦軍20萬大軍,你可知道,大王有意樹立你不敗戰將的威名,若是此次被秦軍大敗,我魏國剛剛激勵起來的士氣也會大受影響。」

陳明東道:「此事不難,我不與秦軍正面接觸,只是每當他們要攻城之時,我在外圍游擊騷擾,讓秦軍疲於奔命。」

魏丞還待再說,陳明東道:「相國大人忘記了,我繳獲了秦軍數千精良的馬匹,足夠裝備一軍,倒是我打不過還跑不過嗎!」

「嗯!陳愛卿的指揮能力寡人信得過!」大王制止魏丞繼續說下去,道:「魏愛卿也說過,陳愛卿是軍事天才,寡人信得過你們二人。一切就按陳愛卿說的辦!」

當日正午,魏王在朝會上決定登台拜將,護周伐秦,即刻命人在城郊外築壇,自己則齋戒三日,選定良辰吉日。

第三日清晨早起,即由相國魏丞,帶領文武百官,齊集王宮,專候魏王出宮登壇拜將,檢閱全軍。魏王整肅衣冠,出宮乘車,相國魏丞統領百官直抵壇下。隨後魏王下車登壇,徐步而上。但見壇前懸掛大旗,迎風招展,壇下四圍,列從整齊,靜寂無聲。當日天氣晴朗,一輪紅日,光照全壇,甲杖生威,無不肅然起敬。魏王心中大悅,備加欣慰。相國魏丞也隨後登壇,手捧兵符、帥印、斧銷,交付魏王。

這時候,站立壇下身着金盔鐵甲的諸位將領都翹首觀望,他們只知大王會在這一天登台拜將,護周伐秦,卻並不知道魏王到底會派誰出征。有才智之士早就猜測,能與暴秦相抗爭者,魏國之中也僅陵陽君與涇陽君兩人,陵陽君在諸侯各國中聲望極高,若由他統兵,只要聯合諸國,想必秦國自會不戰而退。

而想得更深一層的人則暗暗猜測,陵陽君本就對魏王的王位有嚴重威脅,若是再讓他統帥大軍,只怕當今魏王不會答應,思來想去,也只有新貴涇陽君能夠統兵出征。

不知這顆斗大的金印,應該屬誰執掌?壇下眾人都是一般的心思,死死盯着捧過王命的相國魏丞。魏丞肅穆打開詔書,宣讀王命,道:「請涇陽君登壇行拜將之禮。」

眾人心中都道:「果然如此……」隨後便見陳明東應聲而出,正了正衣冠,從容步上將壇。霎時間,全軍將士、文武百官的目光無不注視。

陳明東登上將壇,向北站立,便有樂隊奏起軍樂,鳴炮擊鼓,響徹雲霄。繼而簽管笛蕭齊奏細曲,當由贊禮官朗聲宣儀。第一次,授大將軍印;第二次,授派將兵符;第三次,授執法斧銷,由魏王親自交代,陳明東—一拜受。

魏王諭首道:「暴秦狼子野心,滋擾諸侯各國,今又意圖謀害天子,寡人受天子詔令,護周伐秦,內外軍事,均歸涇陽君節制,將軍理當體會寡人心意,除暴安良,扶佐王業。如有藐視將軍,違令不服從者,盡可軍法從事,先斬后告!」魏王說到末句,喉嚨格外響亮,故意使眾軍將聽知。全軍聞聽,果然驚懼失色。陳明東拜謝道:「臣敢不竭盡全力,仰報大王知遇隆思。」魏王大喜,當下禮畢,攜帶陳明東共乘王車,回宮商議出兵之策。

…………………………

事實上,在魏王登台拜將的當天,四乘快馬已經平治在去往涇縣的官道上,其中一人矮矮胖胖,口中叫苦不迭:「陳大人,你只催促我趕路,魏國大軍沒有跟上來,咱們去了也是白搭啊,你讓我如何面見天子。」

陳明東笑笑不答,另有一人低聲喝道:「杜大人無需多慮!想來陳大人自有安排!」

這四人赫然便是陳明東、杜祖齡和韓采兒姐妹。

原來陳明東與諸女告別,說是要去涇縣公幹,消息靈通的韓采兒自然知道他大概要做什麼,一翻盤問下來,強迫着陳明東帶他一起去。

陳明東原本不想帶她去,韓采兒只道:「我既然答應了做你的護衛,便要護你周全。我看你雖然力大,但劍術上委實不成章法,此去兩軍交戰,更是危險,沒有我的護衛怎成。」

而韓宛兮則是偷偷的跟上來,兩天後才被陳明東和姐姐發現,原本陳明東要逐她回去,她卻道:「我韓家與秦國有不共戴天之仇,若能看着你大破秦軍,我什麼條件都答應你!」

韓宛兮說這話的樣子既嬌媚又可愛,陳明東不由色心大動,想想自己有一支奇兵護衛,還有誰能傷得了她,便點頭答應了,於是四人一同上路。

不過,有一點陳明東卻留心上了,杜祖齡看到韓宛兮之後大是驚訝,彷彿遇見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但陳明東問了兩句,他卻閉口不言。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戰國之鑄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穿越戰國之鑄劍
上一章下一章

104:拜將(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