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湖岸邊的秦剛頭有點暈,慢慢地消化著這一切。

一下就消失的神秘白鳥,讓他想當然地認為是經歷生與死的瀕死體驗之後,出現的幻覺。

總之劫後餘生、化險為夷的感覺真不錯,感覺告訴他似乎有天大好事情要發生了。

功名的事又泡湯了,又沒有了漁船,這個僅有的謀生工具,種地,不喜歡,最重要的是他窮得三分田都沒有,村裏的地主又不願意租田給他,因為他沒有「經驗」,其實是對秦剛的做事能力不放心。

這些沉重的生計負擔似乎不再是負擔了,現在秦剛似乎從心理把這些負擔放下了,輕裝前進,在前面初升的太陽照耀着他前面的路。

邁著輕快的步伐快步,準備回到自己的小木屋,一路上聽到陣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糟糕,今天可是一年一次的祭祖之日,這可是個大日子,這個大場合只好硬著頭皮去了。算了,已經算是死過一次的人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了。」秦剛看了看自己的狼狽樣,衣服還是濕的,頭髮蓬亂的樣子,非常老氣地想到。

秦剛經常出醜,可還遠遠說不上習慣了出醜。

不希望遇到熟人看到自己如此可笑的樣子,可村裏面哪一個人又不是熟人了。

現在村中的祠堂裏外,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有的在吹嗩吶,這可是聲聲刺耳;有的在宰殺牲口,尖叫聲聞百里;有的在撕錢燒紙、插香燒燭等。

一派熱鬧歡快的景象。

看到這麼熱鬧的場面,秦剛可不喜歡,不是不喜歡熱鬧,而是在人多的場合,勉不了會有惡趣味的同鄉明知故問高中沒有;

王煤婆那裏有消息沒有,娶不到媳婦也不要灰心,一切都會好的,如此種種的話。

即使是真正沒有打趣的意味在裏面,也讓他無比難堪。

他是失敗者,秦剛實際上自己比別人更同意這一個觀點,但受不了時刻有人來「好意」提醒自己。

可這裏是回家的必經之路,咬咬牙,秦剛近乎逃跑似往家跑去。

一面對着自己說,這次終於可以淡然地處理這些問題了。

可是這副尊容不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才怪。

這樣做有點自欺欺人,這種感覺或許每一個人身上都有。

這種僥倖得有點掩耳盜鈴的心理,只是多與少的問題。

「這不是秀才呀,昨晚上沒有回來,是不是去找相好的了。」鄰居李大漢嘿嘿一笑,秦剛如果真的有相好,他倒不會來奚落一下秦剛,會流着口水說,鮮花插在牛糞上。

「秀才,高中了沒有,上****你不是信心滿滿的呀?」對門明明記憶力很好的王太婆又一次嘮叨著問,這個問題她總共不下問過了十次了。

「秦剛,昨天你不是打漁去了,看你這樣子,似乎是落水了。」一個正在刮野兔的中年男子問道,他是村裏唯一一個還願意叫他名字的人。

他是村裏的好獵手,可以說是僅有的還看得起他的人。

還是被發現了,而且是被一群同村發現的,開始還以為有什麼好事發生,怎麼這麼衰,一下就遇到一群人了。

秀才這個人才輩出村裏當然不只他一個,另外幾個已經再次金榜題名,到外地做官了,只剩下秦剛這個「大齡」考生還在繼續趕考。

其實怎麼說十九歲也能算大齡,是因為秦剛以前也有風光過的時候,十歲考中秀才,後面連考舉人,卻是履考履敗,以後的泯然於眾人,與孩童時期的神童之名,對比太強烈了。

才讓同村之人覺得他是個「大齡考生」

秀才當然是帶有一點調侃性的稱號。

「李叔,不但如此,船還沉了。」秦剛大難不死,心態放寬得多,開始還有點小糾結,後面也就沒錯得沒有什麼了,不能太過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他也只能這樣認為,他們重複問這些令他不愉快的問題,只是一個丑角調劑一下生活的單調吧了,只是不幸地是他自己卻被他們眼中的丑角。

「船沒了,確實有點麻煩,要不以後跟我學打獵了。」說完這句話之後,其他的村民以一種了崇拜的眼光看着這個聲望昌隆的獵手。

這中被秦剛叫做李叔的人,此刻漏出了一種滿意的表情,似乎他很享受別人對他的尊敬。

「可……」秦剛當然願意,這個中年漢子的打獵技巧非常棒的,武力是秦剛非常渴望的,因為武力可以讓人強大,強大了之後才有自信。

強大了可以增強自信,自信了才能更加強大。

現在他更相信這句話的前面,多年之後,他更認可這句話的後面部分。

正要說完「可以」兩個字,中年男子趕緊又叉開話題。

「秦剛,看你猶猶豫豫的,看現在還沒有下定決心,還是專心考功名吧。本來祭祖之後就要上山打獵了,先打你去見識見識,可聽說西山腳下有灰熊出沒,你還不熟悉山林的情況,可能會遇到危險,下回群獵時帶你。」

「李叔」說完之後,逃也似地離開了。

「唉,看來我真的是太木納了,這個口中的李叔不是第一次提議,剛要同意時,就叉開話題,顧左右而方它,分明就是借我來增加一些在村裏的聲望,居然天真地當真了。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唉,人總是學不會吸取教訓。」

可這真的是最後一次了。

秦剛也趕緊回去,到時還要過來,這種活動村裏的人都必須參加,不去就是自找麻煩。

不然,秦剛才不喜歡參加這種跪拜磕頭的典禮。

這次到也沒有尷尬地遇到熟人。

回到冷清破敗的小院落,門口一顆很大的梧桐樹在風中搖曳。

換好乾凈的打了多次補丁的衣服,很緊張走向祠堂,人多的地方總令他不自在,更準確地說他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卻被冷落無視的感覺。

呵,誰會喜歡呢。

孤獨不可怕,熱鬧中的孤獨才是深深的苦楚。

看到外面王太婆家的田裏稻子已經出芽惠了。

他因為沒有田地,不得不靠打漁謀生,這也是秦剛在村裏地位地下的原因,種田的總比打漁的要好一些。

所以每回經過種著長勢喜人的莊稼的,象著着財富的田地,可以世世代代相傳的田地時,他不免都會多看一下。

雖然克意走得很慢,還是來到那個熱鬧非凡的地方,許多人都在忙碌著。秦剛故意走得慢,這樣就可一來,就可以只「蹭飯」,少經歷點令人尷尬的時刻。

糟了,還應該走慢一點。

找了一個偏僻的角落,秦剛獨自坐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上,感到無所適從。還好沒有人來「問」功名和婚事,倒也自在。

終於,要進入正題了。

一個威嚴的老人緩步走出來,一聲中氣十足的咳嗽聲響起,場中的嘈雜聲音立刻消失,鴉雀無聲。

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崇拜的表情,包括秦剛也一樣,都認為這個族長的確是有大本事且尊敬的人。

這個秦剛生活的村莊,叫做秦家村,一個非常富裕的村莊,能人輩出,擁有功名的都十多個人。還有好幾個已經學而優則仕了。附近的村莊,甚至縣城裏的有姑娘家的人家,都願意把閨女嫁過來。

不過四十多年前也是非常貧窮的,正是這多次連個秀才功名都沒有考取的人,把村裏的人凝聚起來,開山修路,集體圍獵、開山拓荒,所以現在這個秦村者是整個縣裏最富裕的村莊。人人都尊敬他。

不過秦剛佩服這個族長的同時,又認為太過死板僵化,典型的聖賢書下教育的典型,重禮儀,重親族,對這種祭祖典禮重視得很,每一個姓秦的人都必須到場,沒有一個信服理由缺席的話,以後幾乎不可以在這裏立足了。

他只要下令,全村裏的人都聽他的。

而秦剛不喜歡這種儀式,因為他不喜歡「磕頭」,像個木偶似地向根本連名字都不知道十幾多代的前祖先磕頭。

這可看起來很蠢。

可秦剛又不喜歡特立獨行。

所以在儀式上,還是跟着其他村人一樣,勉勉強強地磕頭,臉上露出不屑和無奈的複雜神色,而這些都被那個神秘少年看在眼裏。

念了一段不冗長的禱詞之後,終於沒有死人的事了。

馬上要轉到活人,找個偏僻的位置,可以大吃一頓,對於這一環節,他倒是挺喜歡的。

能大吃一頓總是愜意和祥和的事情。

寧靜祥和總不能長久。

「秦剛呀,這麼早就坐下來了呀,搶凳子倒還積極,秀才。」又是鄰居那個大漢令人厭惡地說道。

聽到這個,經常遇到這類人、這類事的秦剛,他倒沒有因為這句實話而暴走。

雖然沒有去幫忙做一些雜活是事實,不過他也是理直氣壯,這桌宴席上魚,都是他自己漁船還沒有被折騰破時候打的。

就算湊份子的話,他在村裏是出份子錢絕對是靠前的,秦剛很市儈地想到,更加地心安理得了。

之所以這麼「大方」,就是想堵住一些人的嘴,不想在這個聚會的場合被人奚落,這是一個很小的願望而且合理的訴求,但都實現不了。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以奚落嘲笑自認為不如他們的失敗者為樂。

倒不是這些人好惡毒,而是那些人往往還是好心腸的人。不知道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某些時候,言語的傷害比肉體的傷害來得更大。

這個又是奚落秦剛的鄰居大漢,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生活富裕,待人和氣,當然是那些他認為值得他平等對待的人吧。

秦剛隨意地回了幾句,其實他瞧不起秦剛,秦剛又何嘗瞧得起他呢。

終於忙完了,人們陸陸續續開始上桌了,可惜秦剛這桌就他一個,因沒有人願意和這個村裏公認的失敗者共桌。

後面其他桌都坐滿了,才有人開始勉強坐在秦剛桌下,並且毫無顧忌地報怨一下。饒是秦剛臉皮和心靈抗擊打能力已經很強了,這個時候心情也非常不好受。

相反倒是經常拿秦剛開涮的鄰家大漢,很早就就坐秦剛旁邊,並友善地笑了笑。那個時刻,這個鄰家大漢,感覺真是天上地下。

人真是複雜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修真麻辣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修真麻辣燙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