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八百里鋼鉗8

第55章 八百里鋼鉗8

無論對騎兵還是步兵,士兵在攻防中最有力的武器並非槍支、刺刀或馬刀,而是緊密排在一起的穩定隊形。

發揚火力的橫隊也好,動作輕快的縱隊也罷,問題的關鍵是部隊決心是否堅定、是否團結一致。

因此,儘管散兵線最有利於發揚火力,且能減少敵軍火力殺傷,在戰鬥中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戰鬥隊形的基礎始終是密集排列的橫隊、縱隊和方陣。尤其是敵軍有一支不弱的騎兵時,密集方陣將是步兵最穩妥的隊列。

聯邦陸軍戰場推進時,大部分軍官走在步兵戰線身後與橫隊兩翼,步兵稱身後的軍官為「隊列收攏人」,戰鬥中傷亡是不可避免的。

「收緊隊列!」

「肘碰肘!」

「第三排上前!」

隊列收攏人的命令在戰線上此起彼伏。

4個重炮連在戰線後方掩護。

8個野戰步炮連,60門火炮伴隨步兵前進。

戰場地面很平,地形允許炮兵以橫隊推進。炮手們分列在火炮兩側,彈藥車位於火炮戰線後方30米。

在距敵500米的位置,各炮兵連陸續下達放列命令。

行進中的橫隊隨即停頓下來,炮手解下前車,將火炮轉向敵軍方向,間隔8米設立射擊陣地。

韃靼人的戰線上有3座設防村莊,構成戰線中的支撐點。在他們的南側翼,有一片30多米的丘陵地帶,是這一帶戰場的制高點。山嶺上設有火炮陣地,6磅至20磅的紅夷大炮一共有30多門。

岳樂選擇的會戰陣地很好,在三角洲列陣的韃軍主力部隊得到丘陵和村莊掩護,屏蔽了身後北江、西江四條航道交匯口。丘陵遮擋了視線,韃靼人的馬隊藏身其間。

步兵是韃靼人前出的肉盾,比中世紀騎兵略有進步的滿洲騎士是他們的核心武力。

韃靼人身後的江面最寬處有1.8公里,最窄處不到500米,由於江上沙洲的存在,岳樂與北方三水圍城軍之間的聯繫通過兩座200米的浮橋就可以實現。

戰鬥在整個戰線上展開,團團硝煙升騰而起,到處是人馬嘶鳴。

聯邦陸軍在對射中無疑具備了優勢,伴隨步兵推進的火炮在距敵軍500米位置放列,實際已經進入火炮最優射程。

60門火炮中有一半全力轟擊西南翼丘陵下的敵軍炮兵陣地,剩餘的集中在3座村莊對面。對敵軍炮兵陣地射擊效率並不高,當炮兵沒有優勢時,這種做法會被禁止,但這次會戰中,聯軍的野戰炮兵優勢很大,有餘力分出一部分6磅炮以跳彈干擾敵炮兵射擊。

4個重炮連中位於北側的2個連重新套上挽馬,向前推進。

南面的2個連仍位於初始發射陣地,炮兵停止射擊以冷卻炮管,軍官們指揮士兵移動炮位,調整螺桿,12門12磅炮,3門重榴彈炮對準了敵軍騎兵最可能出現的位置。5個乘騎炮兵連在預備隊陣地上,等待出擊的命令。

那2個步行重炮連在這種地形下推進至轟碎敵軍戰線的位置,即直線前進600米,實際前進1km大約需要20分鐘。

守序放下望遠鏡,揉了揉眼睛,留給岳樂的時間不多了。他坐回馬扎,副官端上銀質的餐盤,盛着幾碟水果,一杯紅酒和一杯綠茶。

數千名士兵在戰場上倒下,有敵方的,也有我方的。

鮮血在大地上流淌,給農田帶來養分,這一片水稻田明年的收成一定會很好。

一面面韃靼人的軍旗在丘陵后閃現。

各色八旗的旗幡之下,韃靼人引以為傲的騎兵捲起漫天煙塵。

正規編製的阿禮哈超哈驍騎營、精銳編製的巴牙喇護軍營。

身披重甲沖陣,勇銳的布特哈打牲兵,吉林、寧古塔索倫營。

裝備混亂,旗色不整的察哈爾、科爾沁、土默特等部外藩內扎薩克蒙古。

那些蒙古騎兵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裝備了鳥槍,不過不管他們使用什麼武器,都改變不了他們持續500年的雜魚地位。這戰場上任何一部軍隊都能隨意欺辱蒙古兵,那些都是渣渣,隨便打。蒙古人既無勇氣,也無紀律,更無隊列,現在乾脆連傳承幾年前的射箭本領都在迅速消逝。

岳樂的王旗在小丘頂上升起,偶爾命中丘陵地區的炮彈並未動搖韃軍統帥的戰旗。

作為首席議政王大臣,岳樂在韃靼朝廷中的地位僅次於年幼的皇帝。

在如今的韃靼軍中,他是與八旗兔崽子、綠營大頭兵、漢族文官談判能力最強的統帥,也只有岳樂,才能集中一切資源,在廣東拼湊出這樣一支野戰大軍。

最精銳的噶布希賢超哈巴牙喇前鋒營控馬於小丘側後方,與他們的統帥在一起。騎兵穿着沉重的鎧甲,兩頰垂下的面甲在口鼻處繫上,只露出眼睛。前鋒營馬隊兩翼向後伸展,排成了半月形。

按韃靼人的慣例,前鋒營既是決戰力量,也是維繫軍紀的督戰隊。這個職責在很多年前原本由巴牙喇營來執掌,隨着巴牙喇在八旗兵中泛濫化,自皇太極開始,韃靼人成立巴牙喇前鋒營,作為全軍最精銳的部隊。

韃靼人的精銳馬隊,每人身邊有1,2個包衣奴才,有的包衣騎馬,更多步行。

綠營馬隊沒有八旗奢侈,岳樂儘力給屬下的綠營兵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補給和賞銀。

作為一位漢化很深,會寫漢詩,會作畫的韃靼親王,岳樂是很多漢族大臣、將軍的後台,他代表着韃靼朝廷中的改革派,很多綠營將領都願意為岳樂效死。儘管滿八旗的戰鬥力仍然遠超綠營,但像隨征提督張勇部的甘肅綠營,其戰鬥力在韃靼軍中只比滿八旗差一線。張勇以其在戰場的表現,贏得了很多八旗將領的尊重。

韃靼騎兵排列十分整齊,他們幾乎是以閱兵的隊形出現在戰場上。韃靼人目前的經濟實力足以給他們最精銳的軍隊提供整齊的制服和盔甲。各部隊按營番號列大隊,各營中,又按八旗的旗色列小隊,大約是縱隊的配置。

守序發出一陣讚歎。

除了南洋新軍,眼前的八旗馬隊是到目前為止,隊形最整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在遇到裝備燧發槍的緬甸軍之前,他們擊敗了在亞洲陸地上遇到的所有對手,包括幾乎全火器化,充分結合了中亞騎兵的勇銳與土耳其火槍的厄魯特蒙古。

歷史上八旗兵,認為其戰鬥力入關后就直線下降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來源於一些歷史學家不負責任的胡說八道。

八旗兵戰鬥力呈現明顯的波浪起伏狀態,無論在西北戰場還是西南戰場,直到雍正和乾隆朝,滿兵戰鬥力依然勝過漢八旗和綠營。緬軍在戰場上比較忌憚的,只是滿洲馬隊而已。

「元首?」副官走上前,低聲提醒。

「這樣的對手才讓人感到有點趣味。」守序微笑道,「至少他們會排隊。」

在守序身邊的參謀團隊中,有兩位特殊的成員,年齡都60歲以上,一人叫王眾喜,一人叫候長舒。

守序舉起酒杯飲盡,鮮紅的酒液從嘴角滲出,就像血的顏色。

「此情此境,兩位想起什麼?」

王眾喜和候長舒兩人互相看了看,沒有說話。

「請直說。」

王眾喜拱手抱拳道:「元首,老朽想起了43年前的富察之戰。」

候長舒一嘆,「我想起了尚間崖。」

是的,兩人都參加過1619年,決定東亞大陸命運的決戰—薩爾滸會戰。

王眾喜隸屬於南翼的劉鋌部。

劉鋌雖然取得小勝,但他的部隊實際上表現非常差。由下馬騎兵組成的明軍方陣缺乏有紀律的步兵支援,裝備的火器被某些人吹上天,其實大部分都是些毫無作用煙火爆竹,不敢騎戰的明軍在韃靼人面前就是渣渣般的存在。

韃靼人只簡單試探了1次,便在衝鋒中輕易擊破劉鋌的大方陣,俘虜劉鋌后很隨意將他殺了。文官經略楊鎬在薩爾滸的佈置沒什麼問題,戰敗的原因僅僅是明軍戰鬥力太渣,怎麼都打不過。

王眾喜從恥辱的阿布達里崗包圍圈中鋒鏑突圍,帶創流血突圍至朝軍營中。朝軍被明軍視為廢物,進軍途中即斷了口糧,但在富察之野,頑強的朝軍戰鬥至陣亡率53%才投降,以朝鮮鳥銃手為核心的聯軍方陣表現比薩爾滸參戰的大多數明軍表現好得多。王眾喜運氣很好,他從富察之野的死人堆中爬了出來,倖存至今。

候長舒來自馬林軍。馬林是薩爾滸戰場表現最好的將軍,他的部隊也是整個明清戰爭史上表現最好的明軍。馬林先是每日進軍必下硬寨,以有力的偵察發現了在密林和山谷中向其進軍的努爾哈赤主力,避免了像杜松和劉鋌兩個,吹得牛比哄哄的名將,實際卻是兩條廢柴一般的將領在行進和戰鬥中被韃靼人突然壓到眼皮底下還未發覺的悲劇。

努爾哈赤對馬林的突襲未成功,馬林以果斷的措施退回前一夜修築的堅固營壘。面對漫山遍野的建州騎兵,馬林冷靜指揮,分出一支部隊埋伏在戰場側翼,正是這支埋伏的部隊極大拖慢了努爾哈赤進攻。接着馬林主力開出大營,在野外遊走,結方陣與努爾哈赤硬扛。

在敵軍絕對優勢的騎兵壓迫下,馬林將戰鬥拖了很長時間,最後率相當一部分官兵保持建製成功突圍,對比不戰而逃的李如柏、被代善指揮的萬餘騎兵打到全軍覆沒的劉鋌、被徹底打散的杜松,馬林一路表現算相當好了。

如王眾喜和候長舒這般的戰爭親歷者,甚至包括少數被俘的八旗兵,他們給聯邦陸軍提供了大量韃靼軍的第一手材料,構成參謀總部、士官學校研究韃靼人的基礎。不誇張的說,聯邦研究了上百個明韃戰利,對八旗兵的了解程度,甚至超過韃靼朝廷自己。

守序丟掉酒杯,「兩位,你們說的對,三水將會是如同薩爾滸之戰一般決定誰主天下的決戰,但這一次,失敗的將會是韃靼人。」

敵人的馬隊衝鋒了,岳樂派出7000騎沖入戰場,回飆突起,煙塵漲天,一如富察之戰中,岳樂祖父代善指揮上萬騎兵從瓦爾喀什谷地湧出,快速逼近至朝軍方陣那樣。

前線,各步兵營長高舉指揮刀,站到營旗之下。

戰線左翼呈分營縱隊的2個營傾斜行軍,站到戰線最外側。

「預備列方陣!」

「隊列左右兩側的連組成方陣。」

「行軍!」

連續三道命令下達后,縱隊中間的兩個分營分別前往左右兩側,組成垂直於原開進方向的2個新分營橫隊,最後1個分營繼續向前推進,將方陣封口后原地後轉,一個營下屬的4個分營,8個步兵連首尾相繼,完全封閉,呈空心方陣。

陸軍條例中最大的方陣是4個營聯合組成的旅方陣,但戰爭中,這種過於厚重、繁雜的大方陣從未出現過,較為簡易,每邊3排橫隊的營方陣是最常用的防騎兵隊形。

隨着令韃靼人眼花繚亂的步兵隊形變換,16個營方陣很快在戰場中形成,各旅、團長選擇就近的營方陣加入,密集的刺刀閃著寒光,旅軍旗、團旗在戰線中獵獵飄揚。

12磅野戰炮以標尺25射出實心彈,兩個營一共12門重炮,沉重的炮彈在900米外第一次落地,部分形成跳彈,擊穿一整列敵軍騎兵,殘值碎肉飛得到處都是。炮兵打出最大射速,每兩分鐘射出3發炮彈。

4個輕騎兵團分出少量騎兵在戰線中央和兩翼遊走,約有3000名騎兵集中由第2師的師長菲爾霍夫指揮,4排騎兵橫隊自北向南撞進韃靼騎兵的隊列中,那邊的戰場一片混亂,煙塵漫天,暫時什麼都看不清。

守序放下望遠鏡,「蕭得成。」

近衛軍團長立正敬禮。

「帶上你的全部軍隊,去支援菲爾霍夫。」

近衛軍下轄2個完全由老兵組成的步兵營,2個近衛卡賓槍騎兵中隊,2個乘騎炮兵連,12門4磅炮。

雷州戰後,應近衛軍強烈的請求,卡賓槍騎兵裝備了胸甲,近衛騎兵是僅僅在番號上有區別的重騎兵部隊。

守序幾乎在看到韃靼騎兵衝鋒的同時,即投入了他主要的預備隊。

近衛軍將對敵軍最主要的野戰力量發動一次步騎炮聯合打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640四海揚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1640四海揚帆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章 八百里鋼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