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事情既然已經定下來了,那麼所有的人就都沒有什麼事情了,該做事的繼續做事,沒事做的就自己上一邊兒上涼快去了。高俅本來也想着離開,不過卻是被趙佶給叫住了,所以沒有走成。

當然趙佶留下高俅也不是為了說高俅的婚事,只不過他心裏面鬱悶得慌,想要找高俅說一說,發泄一下心中的怒氣,因此說的話也都是沒有什麼營養的,高俅就權當沒聽見了。

章惇的事情揭過去不提,畢竟人都已經沒了,喪事處理完了之後,除了章惇的那些家人之外,就算是章惇的那些朋友,也很難經常想起這個人了。而高俅自然也是如此,雖然感慨,不過卻也沒有再過多的去考慮那麼多,因為在這之後不久,蘇邁他們就來到了東京汴梁。

蘇邁可是和蘇迨、蘇過他們一起來的,這一大家子的人可是不少,也就是高俅的這宅子夠大,不然還真的就住不下了。

找人安排蘇邁他們的家眷去後面放行李,高俅便和蘇邁等人一同坐在了客廳之中,說着最近發生事情。

「兄長,章大人那邊的事情,料理的差不多了吧?」

因為蘇邁他們是從章惇那邊來的,所以高俅開口先詢問了一下章惇那邊的事情如何了,這也算是一個禮數,不聞不問可是不合適的。

蘇邁是大哥,自然是由他開口,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後,才開口說道:「倒也是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章大人的後世辦的很順利,也是多虧了朝廷表態,不然的話,說不準會發生什麼事情了!」

對於蘇邁的話,蘇迨和蘇過同時點了點頭。其實大家心裏面都清楚,章惇在位的時候可是得罪了不少的人,而他又從來不是任人唯親的那種人,因此在他失勢之後,自然就沒有多少人會出手相助,而在他與世長辭之後,也肯定會有人向著找他後人的麻煩。

好在朝廷表態了,認可了章惇曾經立下的豐功偉業,如此一來,那些對章惇心懷不嘛你的人,雖然說想要做些什麼,可是終究是不敢有所動作的。

「是這樣嗎?那倒是挺不錯的。」並不是做的所有好事都需要講出來,所以高俅也沒有多說什麼,停頓了一下之後,便轉移了話題,「那什麼,兄長,關於仲虎這孩子的婚事,不知道您考慮的如何啊?」

雖然說高俅已經徵求過蘇符的意見了,可是蘇邁畢竟是蘇符的親爹,這種事情如果說蘇邁要是不同意的話,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不會太過美好的。所以說雖然現在高俅徵求蘇邁的意見看起來是多此一舉的,可是卻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蘇邁自然也是個開明之人,在聽到高俅提起了蘇符的婚事之後,談起手來捋了捋自己的鬍鬚,接着才開口說道:「婚事自然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畢竟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而且雖然一直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些事情由他自己來拿主意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他都已經同意了,我這個當爹的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了。」

「哈!是啊!雖然說那位林家的小姐出身商賈之家,可是聽說也是頗有才學,跟仲虎相處的也很是融洽。如此,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坐在一旁的蘇過開口,附和起了自己大哥的意見。

顯而易見,蘇邁他們的意見基本上是同意的,那就是同意這門婚事。當然對於女方的背景,他們其實並不是很在意。雖然說現在蘇家算是沒落了,而女方的舅舅是一方的知州,可是對於蘇邁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會有攀附權貴的意思,只要是順應本心的事情,那就可以去做。

至於說蘇迨,能夠出現在這裏就已經很難得了,說不說話,其實都不是十分的重要的、

「嗯!既然如此,那等到劉仲武他們凱旋之後,就讓蘇符他們兩個成親好了。」

此刻北邊的戰事還沒有結束,自然不是好的時機,高俅定下這件事情來,也讓一邊的蘇符鬆了口氣。

本來蘇符也是可以去北邊混混戰功的,可是現在高俅不去了,又安排了張千等人北上,再讓蘇符前去就有些不合適了。不過之前在麟州的時候功勞已經不算小了,年輕人也沒有必要讓他一步登天,腳踏實地的慢慢往上爬,其實更好。

不過雖然說現在蘇符在這裏,可是劉仲武確實率兵北上了,要讓蘇符他們成親,最好還是雙方的長輩都到場才好,因此現在着急也是沒有用的。

當然除了蘇符要成親之外,高俅也要成親,不過因為高俅這邊沒有長輩在,所以他自己拿主意也就是了。雖然說蘇轍也可以算是他的長輩,可是最多也就是沾了蘇軾的光,實際上還是干預不了高俅的事兒的。只是高俅眼下也是不好成親的,畢竟大宋在跟番邦外族交戰,如果這個時候長公主出嫁,傳出去實在是不好說,也不好聽的。

蘇邁他們就算是在高俅這邊住下來了,因為朝廷也並沒有給他們什麼具體的官職,所以也不需要他們去做什麼,好在看在高俅的面子上俸祿還是照發的,而且是按照之前的品級發放,倒是也不用麻煩高俅太多。就這樣,高俅平日裏跟蘇邁他們拉拉家常,說說笑笑,就這樣過起了太平日子。

跟高俅這邊的安靜祥和截然相反的是,遼國境內已經打亂了套了。

別的不提,單說女真人那邊。本來女真人長驅直入,駛入破之,已經打到遼國的中京城外了,可是還沒等他們有所動作,卻是被突然間出現的大宋將士給襲擊了。

要說起來,女真人是真的有本事,臨危不亂,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都能及時作出應對,如果不是折可適親自領兵,說不定女真人就全身而退了。可就算是有折可適親自帶兵,最後女真人還是退走了絕大部分的兵馬,最後可能也就有十分之一、二的損失,而且這其中還是將那些糧草輜重計算在內的。

旗開得勝,自然是振奮人心的,可是接下來折可適面臨的情況,就十分的尷尬了。

要知道,折可適為了能達成這一次的目的,可是帶領着十多萬的兵馬,特地兜了一個大圈子繞到了中京的北面,又選在女真人攻城的特殊時機,如果是以往對陣西夏國的那些大將,這一戰不說是大獲全勝,至少也是斬獲頗豐,西夏的那些人至少要留下一半的人命才夠。可是現如今雖然說也是成功了,可是卻沒有取得多大的戰果,女真人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如此一來,卻是麻煩大了。

朝廷下達的命令,是選擇好時機對遼國和女真人同時下手,折可適等了好久才等到這麼一個絕好的機會,可是卻發展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雖然並不是他謀划失策,可是責任還是要歸在他的身上的。現在他要考慮的是,接下來如何進行。

要說對陣女真,折可適自然是不怕的,畢竟是征戰數十載的沙場老將了,打得西夏毫無還手之力,又怎麼會害怕女真人呢?可問題在於真要是跟女真人硬拼,那遼國這邊坐收漁翁之利可就不好了。可是若想對遼國下手,誰知道女真人那邊會是什麼態度呢?到時候女真人如果突然出手,從背後捅一刀,折可適可就要面臨大麻煩了。

而跟折可適一樣陷入進退兩難境地的,還有遼國。本來已經被人家兵臨城下,國主都已經有了逃跑的打算,可是在這個時候大宋卻是突然橫插一手,攔住了西夏。可是不管怎麼想,大宋都不像是想要幫助遼國,可是現如今的遼國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遼國了,在花架子被女真人拆散了之後,遼國現在已經不剩下什麼了,就算是跟大宋的北路禁軍捉對廝殺,勝負都難說的很了。現在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可是讓中京城內的一干人等都位置頭疼了。

跟大宋和遼國相反的,女真人反倒是比較輕鬆的,套用一句後世的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女真人現在就是光腳的那個,能得到任何東西都是他們的勝利,反正他們也是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了,倒是不會在乎那麼多。至於說大宋是不是和遼國聯手了,女真人不清楚,雖然位置頭痛,可是卻也並沒有真的將之放在心上。不過保險起見,女真人還是沒有輕舉妄動。

就這樣,遼國境內一時間竟然平靜了下來,着實是讓所有關注的人都感覺到了詭異。

不過女真人畢竟是女真人,現在還是爛命一條,根本就不在乎那麼多,在維持了短暫的和平之後,便再次發動了攻勢。不過讓遼國國主感覺到絕望的是,女真人並沒有在乎一旁虎視眈眈的大宋,而是直接向著中京城發起了攻勢。

而在一邊旁觀的折可適,自然能看出其中的貓膩。雖然說女真人攻城打的很兇,可是女真人一向如此,這隻不過是他們的作戰風格而已,並不能說明女真人將所有的兵力部署都安排在了中京城上。尤其是派出去的探馬回報,女真人明顯留有後手,這就讓折可適更加的謹慎了。

思慮再三之後,折可適決定就這樣看着女真人破城,當然不是不出手,而是要等待時機,等待女真人破城之後,進城大肆劫掠的時候再行出擊。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女真人必定會有一刻鬆懈,這個時候進攻是最好不過了。

就這樣,在遼國國主的殷切期盼之下,折可適安心當起了看客。

直到遼國國主走投無路,於自己的寢宮之內自焚的時候,才終於不再將希望寄托在大宋的身上。至於說遼國國主臨死之前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沒有人知道。反正任你千秋功過,死後也只不過是黃土一抔,根本就沒有什麼更多的東西了。

是夜,女真人攻破中京城,遼國國主自焚於寢宮之內。

看着那衝天的火光,折可適覺得時機已經到了,立刻點齊了三軍人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了中京城。只不過讓折可適覺得意外的是,女真人入城劫掠了是不假,可是也不知道他們是有心還是無意,竟然將城門給關上了,這樣一來,折可適想要入城,卻是沒有辦法了。

好在女真人不可能一直待在中京城內,到時候他們從中京城內出來,帶着大批劫掠來的金銀珠寶,肯定作戰能力就大打折扣,那個時候再行攻擊,也並不是不可以。有了這樣的理由,折可適倒是也不是很着急了。

只不過在等了一個晚上之後,折可適卻一直沒有等到女真人的兵將,這就讓他有些不安了。而在探馬回報之後,他突然感覺有一種被玩弄了的錯覺,因為女真人根本就沒有後手了,那些之前被他那麼發現的所謂女真人的埋伏,說白了只不過是女真人故布疑陣而已,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而真正女真人的兵馬,卻已經進入了中京城內。

面對這種情況,折可適也是十分的自責,畢竟是他考慮失誤才會造成這種情況的。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夠將遼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任誰都不會相信女真人沒有幾個人手竟然會這般的少。

確實,女真人的兵將數量真的是不多,雖然看起來聲勢浩大,可是他們的本部人馬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是那些臨陣俘虜的遼國兵將,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看起來威勢十足。

雖然折可適還不知道遼國的國主已經自焚了,可是想也知道遼國的情況現在是朝不保夕,雖然肯定還有流落在外的遼國宗室,可是中京城內的那些基本上是沒有倖存的可能了,如此一來,遼國基本上已經算是完了,用不着再為了他們而費神了。

一想到跟大宋相爭百年的遼國如此的結局,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高俅不踢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高俅不踢球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