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終南山》

第一百四十八章 《終南山》

負責唱名之人是一位三旬壯年人,底氣顯然比龐御史足太多,大嗓門即使紛亂環境下也能聽得明白。

一千三百多名取其中六百進階,不可謂不高產,只要文理通順,寓意適合均可通過。

所以,此人語速也是極為迅速,不然六百篇詩目念下來會耗去很長時候。

而且以長安城命題實在過於尋常,導致《長安頌》、《賦長安》、《盛世豪景》之類名目相同者很是普遍,遇到此類情形,就需要口頌出詩文前兩句,更使得名單宣告過程無限拉長。

僅從念出詩句里,李之就可聽出來,像是如他那等心思者大有人在,雖說並非句句不離阿諛奉承,唱頌宣揚,但也都是些正面辭彙。

這時他才完全放下心來,之前心內小小余忌感才消失不見,但久久不曾出現《早朝大明宮》公宣出來,也讓他心下有些忐忑。

畢竟是重生來到此間,日夜熏染厚重年代思想集蘊,李之自是無法與此個朝代人相提並論,他所剽竊詩文雖均是大家之作,但總擔心他所讀到後世典藏,對於詩文原有出處有所訛誤,導致原文作者正活在當今,對李之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禍災。

對於詩文本身通過他並沒有擔心,且不論文人性情秉執何如,詩意與文字構架都擺在那裏,沒有特別突出之處,也不會被後世歷朝歷代品鑒為傳世之作。

如此過得幾炷香時候,那人話鋒才忽而一轉,「上述詩作均為順利進入第二輪作品,但一千三百多幅作品裏,我們同樣評出來前十名!接下來就由御史龐大人親自宣佈十人名單!」

李之很清晰感知到身旁左右兩側,有人在輕吁一口氣,他心中何嘗不是如此。

龐御史令取一份名單在手,走上前高聲宣道:「在宣佈之前,我謹代表所有參與作品評鑒人員說一句。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詩文大會名次排行也僅做一個參考,每一首詩文實際內在幾無正確評定。除當今聖上之外,現世任何人也無權真正評鑒準確無誤,或許留給後人論斷評說才更為合理!因而,此類排名更多也就是個形式,諸位在座文壇新秀、大家們可莫要過於執拗其中!」

他這話可謂是滴水不漏,也是言之有理,於文字上找出具體高下,實無具體事例、嚴格標準作為評定依據,儘管此理人人知曉,但未有此篇開章,殊難平抑某些人胸中不忿。

如此一來就屬於有言在先的光明正大了,日後再是心胸狹異之人,也難說出半點不是來。

「按照之前慣例,我這裏宣讀詩文名目,由柳翰林來朗誦詩文全部,也好盡量做到公明公開!接下來,我宣佈第十名,詩文名目為《長安夜寄情》。」

那名柳翰林就完整將全詩內容,不急不緩念誦出來,這一篇《長安夜寄情》已相當形象描繪出長安城夜色景貌,詩意儘管含蓄溫和。也能體察出來,通過借景抒情,側面頌歌了一下當世朝政清明,長安城百姓富足安康。

自單純詩句上來看,寫景如畫,動靜結合,意境深遠,無疑也是首可傳誦久遠名句了。

一陣掌聲后,龐御史才接着宣讀,直到第二名出現,那首《早朝大明宮》才被宣佈為第一名,李之心中擔憂消失不見,但另番忐忑也隨之而來。

前面九首詩文,至少有三兩首比《早朝大明宮》更寓意深遠,而將這篇詩作評為第一,顯然更因其政治色彩濃厚原因。

果然,等完整內容誦念出來,人群里就隱隱傳來一陣原來如此的感嘆聲音,不過倒也無質疑與貶低聲音響起,畢竟這首詩里,已經將皇宮豪華氣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時嚴肅隆重場面,活靈活現展現出來。

純粹詩文意境與作者風骨雖無甚關聯,但用詞色彩鮮亮,章韻高亢,辭藻華麗鋪展貼切有致,主觀時間感更無懈可擊,足可稱得上傳世佳文。

果然,龐御史緊接着解釋道:「我等幾十人,之所以將此文立為第一名,就因它典雅華瞻的風格特點,足可稱之為直敘時事,煌煌大文。其高華工整,得意歌頌風格如其文,如高冠華簪,曳裾鳴玉,立於廊廟,非法不言,可以望為羽儀,資以道義。」

觀察了下台下眾文人神情,他笑着接言,「以我微末詩文理解能力,將之略作我之理解:銀燭閃閃照亮皇宮漫長紫陌,禁宮中春色蒼蒼。上千棵柳樹在道旁亭亭而立,宮門外弱柳垂下枝條,拂動着門上浮雕,黃鶯隨意盤旋,婉轉叫聲迴旋在建章宮上。文武官員身上佩劍和佩玉發出輕響,臣子們魚貫著走上大殿去,衣冠上沾染御香爐里散發出香氣。早朝開始那一刻,受到皇帝恩寵,而站在鳳凰池上的臣子們,就要按部就班得協助君王治理國家了。」

闡釋完畢,他回身請出一人,「此乃我朝三公俞太尉,道德功勛崇高,雖不居其位,不實際行使權力,不屬僚屬之列,卻得先皇與當今聖上高譽,就由老人家對此篇詩文做個最合理評價!」

全場掌聲雷動,訝異聲音不絕於耳,俞太尉為當朝三公之一,是為君師者,君主年幼或尚未成熟之時,就由他負起全面指導作用,可見其人道德功勛崇高一喻名至實歸。

俞太尉擺手壓言,侃侃而談:「老朽已九十有餘,本無意出任此次主鑒一職,卻是昨晚間接到聖上一紙誠邀,念之我主旨在不忘先皇遺志,着意將大唐如今盛世場景回饋以聖祖良苦用意上,這才抱着耆耇朽體,前來參觀學習。此首《早朝大明宮》於我看來,除規整詩文之外,亦具有歷史見證一般作用。三綱中臣以君為綱,當以輔協君主為千年傳統,此詩要表達主觀尊重及客觀嚴肅,寫出來個性不突出也在所難免。但其詩雄筆映千古卻也明晰可鑒。但凡抒寫朝中盛勢者甚多,可謂各申其情,各盡其妙,唯獨此篇華章異彩紛呈,詩文華麗又不失時代重演般細緻入微,我以為堪當得此次排名!」

他這番言論雖不屬於屬於蓋棺定論般最終評鑒結果,但有如此人物加以肯定,還是足以告慰某些心中不以為然心態。

而且上面兩人話里也講到,此文直敘時事,主觀時間感正確,時代感貼切,完全可將作者個性突出與否放置一旁,應和當今聖上詩文大會主題更為適合。

於是如雷掌聲再次泛揚,聽入李之耳中,彷彿較之之前要順耳多了,顯然二位將其中道理很隱晦點睛出來,贏得了更多人擁護也順理成章。

按照慣例,入圍作者與作品本人對照,在最後一輪才會展示出來,於是在幾人攙扶俞太尉就座后,俞太尉緊接着宣佈第二輪命題:

「第二輪命題,終南山相關景貌描繪,還是表達方式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格律為古體詩、近體詩,五言、七言、雜言、樂府不限,時間限定為兩炷香!」

這個命題相比之前命題就複雜多了,終南山位於秦嶺山脈中段,是大唐重要地理標誌,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壽文化」、「鍾馗文化」、「財神文化」發祥聖地,同樣為長安城內炎夏避暑勝地。

便是李之這類久居奉鄔縣的九品小土紳,也有十幾次前往機會,便是尋常百姓也不感陌生。

以此來命題,山水詩文更能形象表達詩人們放任自然,超逸灑脫性格,自由愜意、無拘無束髮揮更能體現,詩詞精華凝聚上注重含蓄蘊藉,或冰清玉潔情操,或淡泊坦蕩胸懷,或蒼涼情緒渲染,可聲情並茂,清暢表達。

此類詩文,言有盡而意無窮之作很容易誕生,但如何將氛圍靜謐幽雅中,付之以即景抒情,弔古傷懷,寄託深寓意長,還是難度很大的。

而且如第一命題有些類似,詩中儘可能少表達出愁恨蘊意,看來不是一般的閑愁閑恨,譬如流人之愁、逐客之恨、遷謫之苦、離別之痛等等,更極忌沉鬱蒼涼,婉轉感傷情緒倒不在此時禁忌當中。

李之打算啟用王維的《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所謂「以少總多」,「意余於象」,都是這個道理。

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為偌大一座終南山做出傳神寫照。

僅是「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這兩句,就衍生出無窮意境: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遊於白雲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

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著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著,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蘊,如此奇妙境界,但凡有游山經驗之人均不陌生,而能夠只用十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可見其令人回味無窮之處,給人留出來馳聘想像的廣闊天地。

對於絕大多數文人來講,像是此類詩文大會意義極其重大,只要進入第三輪,即使名次相當靠後,也對未來科考有巨大影響。

而對其中那些已有功名在身之人,再取得稍好點的名次,會在原有功名基礎上再有提升。

他們很多人並不奢望爵位與朝廷獎賞頒發,只有進入前十名才有這等榮耀,但對於某些已成大家者還是具有巨大誘惑力。

朝廷豐厚獎賞另在其次,爵位賜予才是從此翻身成為貴族階層蹊徑,那可是從此後衣食無憂,地位相對超然,不因俗世煩瑣所牽絆,不正是追尋文學最理想狀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生意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生意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終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