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借危言以聳聽

第四百三十二章 借危言以聳聽

探知自己想要的威懾效果有效,等眾人情緒稍平,李之回之以語重心長:「既然關於修真界遷徙他地一說進一步證實,不僅算是解開了如今修鍊界一個重大謎團,也為我們的修行帶來無限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我們天柱山,作為大唐少有的修鍊者集中之地,更要顧忌因此而導致的,來自於官府方面的權勢傾軋。

「俠以武犯禁,乃任何政權下的最大忌諱。為什麼但凡俠客不居廟堂?居廟堂,為君王賣命,一身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征四海,平內亂,那是武將,無人稱之為俠,因其爭戰四方,多傷平民,非俠客所為。俠客是笑飲一杯酒,殺人都市中,事了拂衣去,不留行與名,講究個冤有頭債有主,絕不傷及無辜。

「故事裏的俠客幾乎都介於仙凡之間,千里殺人,萬里報恩於轉瞬,不正是修真者才能達到?如今修鍊界性質改變,對於我們而言,是修為境界提升的無限可能性,但對當權者卻是如當頭一棒般地平地而起風雷。因為俠客的世界黑白愛憎分明,動輒誓不兩立不共戴天,輕身骸、賤金銀!一身浩然正氣,充斥天地,凜然不可侵,傲然不可欺,忠義二字鐫刻心頭,只是,他們活躍的生存環境絕不是太平盛世。

「亂臣賊子雖說人人得而誅,但亂臣也好,諍臣也罷,好歹都是朝廷命官,什麼賊子,也是人命一條。太平盛世,朗朗乾坤,朝廷豈容俠聚眾鬧事,無視王法草菅人命?唯在亂世,朝廷自顧不暇,俠方得發展的些許空間,可以伸張正義除暴安良。正因為俠生的忠義心腸,對己民族之愛,對彼軍隊之恨,對天下蒼生的感念,都化在這一腔熱血之中。然而,俠在指責彼軍不該犯我大唐江山之時,卻未想己方軍隊渙散,百姓已不聊生才招致兵刃之災。

「所謂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國弱至斯,誰人不想分一杯羹。分羹的同時,朝代交替便不再簡單。涉及兩個民族爭奪天下一統地位時,屠城滅族,血流漂杵,掩盡百姓血淚,因此說,人禍遠大於天災。我們修鍊之道絕不同於朝廷之道,前者越盛,後者越微,荊軻刺秦王,專諸殺吳僚,對官府而言是著名的教訓。故而,世人敬俠,則社稷安危不存,我等修鍊之人,會從此被冠之以欲以亂法,因為對當權者來說是如鯁在喉,不可不吐。

「諸位莫認為我是在老生常談,亂世必有俠,盛世必崇儒,這也是為何如今文人盛名天下的由來,我們修鍊者,理當避之以盛時盛世,潛心專註與修行,一旦修為可達,脫離俗世,再行精進才是唯一之道!因為盛世之下,才得以除法之弊,納百言,推新政,俠武被摒棄,實乃不可逃避之現實!」

一番長篇大論,着實震撼人心,又因現場為官者的離開,李之刻意將自身的官場身份摒除,因而語氣里的真誠,在場的修鍊者,人人可明顯感知。

他的結束語,也並未提及所謂的建議或倡言,李之心裏明白,不僅是天柱山,整個修鍊界,都會有個秘密的秩序監管組織,不然任由修鍊者肆意妄為,早就會被強勢傾覆了。

他不干預此事,一則因自己身份不容許,再則關注焦點不在於此,在不影響修行的基礎上,他更在乎身邊人的安危,以及重生之體對於歷史進程的無限敬重。

李之不在乎那個修鍊界規則制定與監管的神秘組織,也不想涉身其中,超然實力就算是他強勢的保證,藉由此間人等之口,進而對那般存在,施以警示意,才是他如此累述的最終目的。

顯然,他這番言語,觸動了現場幾乎所有人,原因無他,堂堂一等王公,首先慮及的是修鍊界處世隱患,而非籍此來壯大自身,他話里的自我撇開之意相當明顯,不刻意依仗強大實力意圖拉攏,刻意的警醒語義,實際上就存在有避嫌心念。

但這些首先是建立在他的無私付出上,僅是將完整修行道法交出來,就在表明他希望修鍊界傳承發揚光大。

如今明白了修真界整體遷徙之真實性,智商要有多低,才會堅持認為純正修真法門斷了傳承,是因為歲月的流逝更迭造成。

人為製造出傳承斷續,顯然是俗世里某種刻意為之的兩方事先磋商,因為早年間修真人士集體消失的原因顯現,藉以平衡俠官之間依存關係的人為痕迹,方隱隱體現出來。

李之做出道法傳承的補齊,本身就存在着意圖打破那等平衡關係的嫌隙,他自然不會再積極參與修鍊界事務,裏面的道理,如今越來越令在場之人明顯感知到。

因而光濟方丈說道:「感念李先生對於修鍊界的提醒,我們也算是從此後在官府中有人了,竭力維繫現有秩序,也是對先生最好的支持手段。你的用心良苦,我等尊聞行知,李先生以觀後效!」

他是作為除雨霖觀之外的外來人做代表一說,主家子石道長自然也需表態:「雨霖觀有責任做出表率,但感念天柱山修鍊勢力間複雜關係,既然李先生說開來,我也就在此聲明,雨霖觀是無條件支持他決斷的,其實眾人也理解,先生之意是出乎於我們修鍊者有一個相對穩定的修鍊環境。」

有鳳王樓樓主桑廬首先響應:「沒得說,雨霖觀本來就在天柱山居於主導地位,依照李先生之意行事,已是共識。事關生死存亡重大事宜,理該如何倡議,子石主持直接講出來就是!」

不等子石道長回復,李之已經起身,「恕我因身份不便,不宜親行參與,你們天柱山自行解決,我三人且往四處轉一轉!」

眾人面面相覷,均不知該如何回應,孫思邈已在笑道:「諸位不必因此而叢生疑慮,不干涉修鍊界事務不僅是正文的堅持,我同樣留與此間也不適合。切記,沒有人意圖擾亂修鍊界現有秩序,這是維護俗世間勢力平衡的先決條件!」

他的身份被李之冠以某一隱門勢力老祖,這是在場人皆知之事,他三人再是具有超絕實力,現場也無人甘願受到莫名來處的威懾壓力,更不要說意若收服的企圖了。

李之兩人如此出言,也是給眾人一個台階下,不然他們若在場,明知無意干涉,人們心裏也會顧慮重重。

三人一路觀賞山景,回到飛來峰。

鳳儀苑,四株古茶樹下,孫思邈神情凝重問道:「早判斷出你對此間有所生疑,快些探視一番,是否山腳下另有神奇。」

其實他與繼源道長早已探查過,很可惜,以他們的目前實力,堪堪夠得百丈之下,已是勉強,再無將探識力深入探知的能力。

古茶樹尚在其次,岩間水意滲出才是猜疑來處,尤其是久經煉丹湖中靈性感知的繼源,對其中愈發微不可查的靈意氣息,已有隱約感知。

李之回以笑聲,「果然二位也覺察出此中不同,靈性氣韻細微到幾可忽略不計,不表明不存在,但百丈下山澗深處,即使探識力可達,也不是那麼容易探得其中隱秘,不然這裏的水漬,就不會存留到現在。我估計需要躍下深澗,寸寸搜尋也不見得有結果,不過明知如此,也需要嘗試一下。」

「既然需要深入了解,我看今日裏就算了,一旦下去,就不知會遭遇到什麼,而雨霖觀內會議會很快結束,自會有人通知我們參加晚宴,讓他們找不到就不好了!」

孫思邈做事一向謹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生意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生意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借危言以聳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