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炎熱的布林

第六百九十五章 炎熱的布林

李之點頭,「此事我單獨給他談!再就是,這一次的生意不收金幣,黃金、白銀都可以,以貨易貨也可以。我會請希沙姆先生給你們安排一位精通核算的掌柜,其他具有收藏價值的工藝品、寶石也不是不行,但堅決不要胡椒!」

胡椒在西方國家很長一段時間都被當做貨幣,也就是說,胡椒可以直接當錢用,比如你在飯店吃飯,沒有帶錢,給老闆幾顆胡椒,老闆絕對不會打你。

這種說法絕非臆造,此類香料作為當時最貴重的商品之一,胡椒的價值一度與黃金相當。

所以食用香料一度成為歐洲人的炫富手段,再沒有比胡椒更能證明自己身份與財富的東西了,家裏胡椒多的大款闊少,可以隨意鄙視那些裝作胡椒很多的窮酸貨。

那個年代沒有冷藏技術和一定的衛生條件,食物很容易變質,香料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掩飾變質食物的氣味。

胡椒的使用,在起到開胃作用的同時還能有效的掩蓋這種味道,讓食物變得美味,很快就成為了歐洲的寵兒。

於是就有阿拉伯商人,利用歐洲人不了解胡椒起源的心理,編造奇幻故事,控制着胡椒生意,從而使得胡椒在歐洲成為奢侈品。

況且唐時年代的歐洲瘟疫與黑死病盛行,民不聊生,人們相信黑胡椒有治療瘟疫、黑死病的神奇功效,這更大大加深歐洲對胡椒的需求。

在法國諺語里,如果形容一個人有錢就是說他是「胡椒袋子」;在英國的諺語里,要形容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就是說他「沒有胡椒」,這是在歐洲通用的「胡椒鄙視鏈」,並持續了很多年。

胡椒的歷史開始於天竺,在那裏的神話傳說中,天竺諸神為了賜福人類,讓他們擁有健康而舒適的身心,便降下旨意,讓胡椒降臨並生長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

大唐可不缺這種東西,李之可不會傻不拉幾的淘換回來,也就是歐洲蠻夷才會如此見識短缺。

薩達兩人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拉赫曼說道:「巴斯蒂昂此前趕往天竺,就是為採購胡椒!李先生,我們在巴尼基亞港啟程前,是不是也帶些胡椒販賣至歐洲?」

李之笑道,「我們不會參與此事,破壞行規的事會對最初產品鋪設有影響。不過我們可以帶上些,用作賄賂那邊的官員,豈不是筆很合適的買賣?」

二人面顯一絲窘迫,那時候的人多少還單純些,收買這一辭彙出現沒多少年。

況且他們還屬於過慣了大魚大肉的熱血人士,一時還真是不太適應如此堂而皇之的彎彎繞繞。

「講是賄賂更多的是玩笑成分,用大唐禮教也可理解為禮尚往來。並非要你們將那胡椒大把的撒出去,而是只針對於部分官方採購者,當做朋友間的饋贈就是了!」

如此解釋,讓二人茅塞頓開,此時的他們,看待李之已具有無條件信服的那麼點認識。

將他們打發回去,囑咐儘快抽時間給船員們開幾次會議,首先要強調的,就是向生意人轉換的心態問題。

接下來的航程,就在相對單調的日復一日中悄然過去。

盛京航運的此次路線,是至巴尼基亞港口截然而止不假,路途上可是有不少國際港口通過。

這隻船隊商船從廣州起航,向南至珠江口的屯門港,然後過海南島東北角附近的七洲洋,經越南東南部海面。

再通過新加坡海峽到蘇門答臘島,向東南行駛往爪哇,西出馬六甲海峽,再從印度西海洋至波斯灣的奧波拉港和巴斯基亞港。

所以說,希沙姆控制下的巴斯基亞港,僅是踏上阿拉伯帝國的首個港口而已。

這條航線全程長達1.4萬公里,是當時全球當之無愧的最長航線,因此行有馬赫迪等一眾皇族,又是首次跨洋遠航,目的性還是很單一的。

不可能像在杭州入海時那樣,遇到一個大港口就停下來,那會是首航之後的事情了,除非有物資需要及時補充,不會稍有停留。

就是這樣,抵近波斯灣的時候,也是一月之後的事情了。

在這裏,已經可以看到大批出現的巴斯拉、斯拉夫、阿曼、印度各城、閣婆格諸島、占婆以及其他王國來的商船,滿載着各自的貨物逆流而來。

這些船隻在李之的船隊經過時,均閃現出艷慕神色,當時的唐船因技術含量高,安全性能好而馳名中外,高者有兩三層,並安裝深水探測設備,是傳聞里才會聽到的龐然大物。

盛京一號與二號雖說是西域所贈,因要搭乘皇室成員,為展現國力,當然會竭力打造得恢弘一些,在外形上,已與大唐最大隻船舶相去不遠。

至於盛京零號,原有的二層甲板,已經被改造成三層,絲毫找不出之前一絲走私船的影子,即使較之前兩者的龐大略有不如,實則在功能上卻是要遠遠超出。

不說其他隱蔽改裝,僅是帆船性風車的加裝,行進速度就快了不止三成,超過日行千里很簡單。

若非一路相隨,相互照應,否則抵達之日還要早上幾天。

一路行來可不是暢通無阻,遠航無疑充滿了危險,在這個沒有指南針的年代,全依賴看經驗豐富的船長觀測天上的星宿,來確定航向,一旦遇到暴風驟雨,更是險象環生。

那種船舶在海中隨浪濤劇烈起伏,人在其中的滋味可不好受,即使是修鍊者有能力把持牢穩,也能感覺到那種地動山搖的氣勢。

有時,炸雷響處,一個圓圓的像太陽一樣的東西,發出耀眼的藍光,從天上落到海面上,那種令人膽戰心寒的恐怖,便是李之望上去也覺得,也覺得可怕。

在那轟隆隆的雷鳴散成一陣陣霹靂的剎那間,不禁使人驚心動魄,烏雲裂開把金箭似的閃電,從密佈的濃雲中射向大海,與撕開天幕傾瀉並無差別。

好在這樣的機會遇到的不多,多數時候是陰雲密佈,細雨連綿,心情陰鬱多過膽顫心慌。

在奧波拉港,船隊曾短暫停留,是因為有大批官員正在港口內等候。

這是由於盛京一號上有小型快艇,在進入波斯灣后就放下去,先行探路並上岸通報。

這些官員上船來,就是隨同前往馬士革的阿菲法公主的婚禮,在李之一行到來之前,此時已經被整個帝國視為近期除戰爭之外的頭等大事。

他們均是由各地官員與各部落酋長為主,李之與阿菲法就在一段時間的疲於應付中抵達巴斯基亞港。

這個港口是是連接波斯灣和內河水系的唯一樞紐,因此才會逐漸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宗教學術文化和貿易中心。

僅僅開埠不到五十年,所在城市布林已成為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城市。

但是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這裏的溫度奇高,每日最高氣溫均突破廣州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

尤其是一等船隻靠岸,李之等大唐人就感覺似是熱得像在火里烤。

天熱得發了狂,此刻儘管才上午辰時過半,太陽剛剛出來不多久,地上就已經像著了火。

儘管之前早有人提醒,這裏相比於陽光直射最充足的赤道地區,世界熱極卻出現在熱帶沙漠氣候的此地,初來乍到的那些人,還是不由自主地悄聲口吐怨言。

好在清綺等人在進入波斯灣后就回到了朝元秘境,不用忍受這般酷熱煎熬了。

對李之的影響不會太大,真元流遍漫身,就會遮擋去絕大部分熱浪侵襲,只是明王等人就受苦了,卻有左三、馮四在兩側,討好似的拚命給他扇著扇子。

有激揚音樂聲穿過熱風而來,在船上時李之已經看到了,港口碼頭上有盛裝人們從一座大院裏出來,在院門口的空坪上翩翩起舞,風中音符就是由他們手裏樂器而來。

這是當地政府組織的歡迎儀式,一個個盛裝之下的那些人,卻沒表現出多少酷熱難耐的模樣,很教大唐來人感到驚奇,在他們看來,這種溫度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

再望向不遠處大街上,可見當地居民穿着寬大的阿拉伯長袍,在熱浪灼人里行走,同樣顯得氣定神閑,若無其事。

明王身旁的馬赫迪笑着解釋:「阿拉伯人穿的長袍具有防晒防暑的作用,無論白色或其他顏色的大袍,在吸收外來熱量的同時,裏面形成一個通風管,空氣自下而上流通,猶如煙囪一樣,才會使人體感到涼爽。明王大人,要不要也給你置辦幾套庫非耶?」

庫非耶就是阿拉伯人最傳統和最標準的着裝,阿拉伯長袍的款式非常簡明,最流行的是套頭裝,立領,不帶束腰也不扎腰帶,直筒式下至腰間后加肥,下擺略成裙形,以便於行動。

長袍呈圓筒式,沒有開衩,袍長一般至腳踝,在上身左側有明兜,或是在腰間兩側有暗兜。

明王笑着顯擺他之前已換上的寬大燈籠褲,「幸好已有所準備,庫非耶我還真是想嘗試一下,但有身份在,不太適於著阿拉伯人服飾吧?」

他是此次的大唐外派特使,代表着整個東土大唐,再是酷熱難當,也不能丟下大唐風儀。

他身後的同來大小官員一樣如此,均早早換上了紗質長衫。

唯有李之依舊一襲青色長袍,甚至里襯什麼的一件沒少,即使在嚴冬天氣,他依然是這身裝扮。

一路走下船,幾乎所有人都在凝注與他,都在好奇阿菲法公主不惜遠嫁大唐的男人,會是怎樣的優秀。

像是事先經過仔細打聽,遇見的大小官員也一併稱呼他李先生。

自然會有人奇怪,這般小小年紀的李之,何來的底氣被無數長輩人如此稱呼。

但親耳聽得馬赫迪等王爺都是如此,便是傻子也知道,其中必有了不得的原因。

希沙姆是這裏的土皇帝,即使沒有阿卜杜勒皇族與阿菲法的原因,李之一行人也可享受最尊貴之禮。

或許因酷暑的原因,歡迎儀式也極快地結束了,上百輛馬車一路揚塵卷土,來到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前。

不同於他處,僅是偌大莊園式院子裏,就入眼一片碧綠,這在沙漠國家可是極少見這般奢侈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生意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生意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五章 炎熱的布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