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意義重大的一天

第七百六十五章 意義重大的一天

因為有上官婉兒的存在,這位能洞悉政事中微妙的武後身邊人,會讓李之今後的計劃鋪展有的放矢。

武后權術一流,但綜合水平跟權術水平差距太大,劉禪也是這種人,但是他不需要為當皇帝而努力。

這位女皇為了當皇帝動過不少心思,最後一度把家族逼上了絕境,雖然憑藉她的權術成功解套,不過如果她不是太后,而是從丞相變成皇帝的,那權術再強也只能等著滅族了。

大唐皇位並不是那麼好做的,武后就吃虧在她的名不正、言不順,更不要說改朝換代這種觸及李姓根本的原則性問題了。

李姓皇族影響力根深蒂固,武后唯一能保證自己政權長久的方式,就是擴張自己的皇族,但這是應付大族強盛根基的飲鴆止渴招數。

魏晉南北朝玩了三百年,皇族內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還是不得不再次踏進去。

隋、唐承接的魏晉南北朝三百年的亂世而統一的,魏晉南北朝大致是關中、河北和江南三個板塊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就隨之形成了以地域為紐帶的區域利益集團。

西魏、北周、隋、唐一脈相承,屬於關中利益集團獨大,當然就引起了其他兩大利益集團,尤其是河北利益集團的不滿,江南利益集團在侯景之亂以及隨後的江南戰亂中損失慘重。

關中利益集團,即關隴貴族集團的形成就和河北利益集團有關,因東魏高仲密投降引起的邙山大戰,西魏從六鎮帶來的人損失殆盡,而六鎮故地多為東魏佔據。

為了重新武裝,為了穩定政權,不得不向關隴本土大族讓步,西魏應該是第一個從法律上承認大族可以合法的擁有武裝的政權,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就是最頂層的大族了。

大族強盛,關中利益集團就表現的像門閥政治的東晉了,大族輪流坐莊。

所以,隋唐帝王可不是那麼好做的,不僅要處理內部大族強盛,輪流坐莊的關中內部問題,也要處理河北、江南兩個被征服的利益集團的「外部」問題。

對於「外部」問題,主流還是拉江南壓河北,隋文帝太子楊勇的被廢就牽扯河北勢力,楊堅在平定尉遲迥之亂后,就讓楊勇坐鎮洛陽,管理舊齊之地,楊勇也就和河北利益集團有了密切的關係。

楊廣擔任伐陳統帥,後來又任揚州總管,管理江南,楊廣和江南利益集團有密切關係,此人手下曾說奪嫡不成功,就割據江南,復梁陳之舊,可見他和江南利益集團的關係。

唐朝取代隋朝後,再度面臨隋朝面對的問題,內有關隴大族強盛,外有河北、江南利益集團盤踞。

應對之法也就差不多了,擴張皇族,拉江南壓河北。

唐高宗繼位后,母家長孫氏、妻家王氏都是關隴大族,王皇后是西魏元勛王思政孫女,屬於關隴系。

長孫無忌一上手,就把兩個重要的皇族成員吳王和江夏王砍了,目的已經昭然若揭了,削弱皇族,然後呢,自然就要篡位了,楊堅就是上位的。

當然,就引起了其他利益集團的不滿,貴族政治最忌諱一家獨大,大小通吃。

削弱長孫無忌集團,就從王皇后開始了,武則天的父親是個木材商人,家族地位、家族人脈網絡是不強的,但是武則天父親又是跟着李淵太原起兵的功臣,關係是很微妙的。

讓武則天取代王皇后,應該可以最大限度的對沖關隴系的不滿,又能削弱長孫無忌集團。長孫無忌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堅決不同意廢王立武。

普遍貴族應該是坐看風雲起的,不願意看到一家獨大格局出現,但也不願意參與到最高權力紛爭中太深,輸了往往是要滿門抄斬的。一心支持長孫無忌的沒幾個,一心支持唐高宗的其實也沒幾個。

一旦武則天的改朝換代得成,那時候的局勢就與長孫無忌和唐高宗世代完全是兩碼事了,若沒有此舉,武則天作為李姓皇族的媳婦暫代執掌大唐還算個理由,此時最後的一塊遮羞布也被她自己扯了下來。

於是,大族之間的表面平衡被打破了,只要有人大旗一揮,希望火中取栗的投機勢力們,就會紛紛彙集在大旗下。

到那時,武則天就不僅僅不面對的內憂外患了,重新樹立李姓為太子乃大勢所趨,她那點冊立武氏後人的想法只能是笑話。

李之早已猜測,高宗就是在那些大族裏早早佈下了暗手,就等著改朝換代的女皇點燃這把火,說穿了,他已經看透了在自己身邊幾十年的皇后野心的偌大。

所以,高宗才只安排李之關照那些李姓人,而不是利用他來搞什麼縱橫捭闔,因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大家,熟諳勢力存在現狀,懂得如何借勢,才是最基本前提。

為何李之敢於將山東門閥介入渤海灣航道運輸,以及與太平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礎?

大唐門閥大族分為兩種,一種是從魏晉延續下來的山東舊族,以太原王、滎陽鄭、范陽盧、清河崔、博陵崔、趙郡李為代表,特點是歷史悠久,力大根深,家族分支遍天下,在地方及百姓中有極大的權勢與影響力。

另一種是當年李氏起兵得天下的依仗,以隴西李氏,長孫家,等等,特點是由於有從龍之功,極得皇室信任,在朝堂上把持權利,但是缺點是積累不足,目光短淺,在民間及郡縣中影響力不如山東舊族。

關隴門閥勢力更重要,特別是北周八柱國家族勢力,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於謹,獨孤信(楊堅岳父,李淵外祖父),侯莫陳崇,他們創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個朝代輝煌的歷史。

這就是李姓皇族的根底,隴西李氏,長孫家均基於此而建立成型,有這些龐然民間勢力眾目睽睽,武氏能坐久江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而高宗才會舍下臉面,被武后蹬鼻子上臉很多年,並再給她機會蹦躂上一段時間,就為的是大唐社稷,不至於因內部爭鬥而導致全盤崩潰。

接下來的的現實會告訴武后,大唐江山還是要交回李姓,不然就打破了大族輪流坐莊的數百年東土秩序,若再一意孤行下去,不僅是武氏,李姓天下也要改名換姓。

而那個時候,下一代李姓後人已經成長起來,這就是李之認為的高宗最大依仗。

所以說武則天權術一流,但綜合水平跟權術水平差距太大的具體來處,與那些大族勢力相比,她的個人底蘊有等於無,最後還是要依託李姓來保住江山社稷。

於李之而言,有了上官婉兒的存在,其他事有高宗的一系列暗手佈置,他僅需切實掌握內廷動向脈搏,就能有針對性地抑制武則天的舉措出手。

太平只是他利用來維繫李姓之間,不至於太過分崩離析的中間人,絕不會將之直接置於正當強勢的武氏魔掌之下。

至少有媚兒這樣一位隱形妖修在身邊,上官婉兒基本上不會有危險,李之才能在先知先覺的基礎之上,儘可能多的保護李姓皇族中人。

實際上,在高宗前段時間針對武氏一系的打擊,已經大大削弱了武家的實力,可惜已然野心膨脹的武則天,仍以為以她的權術,能夠完全掌控滿朝文武與各個地方藩屬勢力。

今晚,如同昨日裏與對待太平一樣,李之將上述內容,一一講給上官婉兒聽分明,他相信以此女的聰明才智,利用這些外力的手段,要比他自己還精道些。

畢竟李之屬於紙上談兵,上官婉兒卻是在宮內長大,遠比太平更懂得朝臣來由底細,利益糾纏,以及人脈交織構架。

這一晚也是李之重生以來意義重大的一天,因為自今晚之後開始,他就要利用上官婉兒正式自宮內佈局了。

隨着武后一步步踏上改朝換代之路,什麼酷吏來俊臣針對李姓的大肆誣告,面首馮沈二張的淫禍宮闈,韋后之亂、誅殺武臣良將,都要在苗頭初顯之時,就要及早扼殺。

至於武則天,李之應對她的手段有很多,若非不敢擔上一個篡改歷史的罪過,他完全可以此時就較之滅殺。

但儘管此人位列後人所判的武韋之亂之首,相比後者的碌碌無為,武則天除了陰險、殘忍、善弄權術、違反傳統的禮教之外,倒也算得上治國有方。

在其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展科舉,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廣開言路,注意納諫,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等方面,是李顯、李旦兄弟所不具備的正面之處,卻也因她,而令大唐少了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丟失。

不過李之可不會這樣任由她作亂內廷,打算每到其最感權勢滔天,威懾八方的心理狀態旺盛時候,他就會給她添些警示告誡。

尤其是此女正式登基稱帝,做的頭件事就是興起告密之風,誅殺文武大臣、囚禁親生兒子、應用酷吏、極為專橫。

本來採取嚴厲的手段奪取帝位,鞏固帝位,是任何一個帝王都釆取的必然手段,武則天此舉也無可厚非。

但在其刻意示意下,卻是對李姓皇族開始的大肆誅滅的最好借口。

李之便格外囑咐了上官婉兒,自此時起,就要儘可能斂集李姓對立方罪名,且務必做到切實可靠,以此來抵消甚至取締那一次的告密之風的從此風行。

於他本人而言,目前則需要具體觀察,因他的一切所知均來自於史載,古代史書的編纂都是掌握在文人手中,他們對於女流掌權素來歧視,潑一點髒水在所難免。

歷史上對武則天貶斥最多的是,她曾擁有幾個男寵,這便成為她千古難泯的醜聞,成為文人墨客顛來倒去的話題,以至於連同她創造的卓著政治業績也隨之淹沒了。

但以李之的個人理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才會有後世貞觀遺風的美譽。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她在各方面都發展了貞觀之治,並為其孫唐玄宗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生意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生意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五章 意義重大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