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問題

烏克蘭問題

1990至1998年間,俄羅斯的解體速度驚人,國家失去了對俄羅斯族人口的控制。在波羅的海三國、高加索和中亞等非俄羅斯民族為主的地區,這股移民潮可以被看成是非殖民化進程,是帝國的大撤退。俄羅斯在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北部也失去了其傳統的勢力範圍。白俄羅斯以前從未是一個自主的國家實體,哈薩克北半部也不是,俄羅斯失去對這兩個地方的控制可以看做是當時無政府狀態下,機械地遵守前蘇聯時代所劃定邊界而引起的矛盾後果。烏克蘭的情況更加複雜,它包括三個次區域:西部信奉天主教,中部信奉東正教,東部則是俄羅斯族居住區。更現實的做法可能是使烏克蘭永遠分裂。但是,亨廷頓認為烏克蘭註定要回到俄羅斯的軌道上來,聽起來比布熱津斯基更有說服力。但我們不能認同亨廷頓所作的簡單化的宗教詮釋。烏克蘭對俄羅斯長期以來一直存有一種微妙的、但程度很深的依賴。烏克蘭的革新始終來自俄羅斯,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歷史常量。布爾什維克革命在俄羅斯爆發,更確切地講是在其歷史上統治的地方爆發,即圍繞莫斯科——聖彼得堡的廣泛地帶。這是俄羅斯的發源地,15~16世紀所有的現代化浪潮都是從這裏開始的。90年代的自由主義的滲透也起源於此地。今天的俄羅斯廢除**,開始改革浪潮並以俄語為載體向外輸送。不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何憂慮不安,脫離了俄羅斯的烏克蘭的改革只能緩慢地進行。烏克蘭從歷史和社會學的角度講是個結構模糊的地區,從沒有什麼重大的現代化現象發源於此。它似乎是俄羅斯的郊區,受制於中央政府,以保守主義為主要特徵:1917至1918年的反布爾什維克主義革命和仇猶運動,1990年後斯大林主義又在此根深蒂固,比俄羅斯都厲害。西方人被其位於西部的地理位置和擁有大量親天主教會的合併教徒的事實所迷惑,不明白烏克蘭在宣告獨立的同時也脫離了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民主革命,儘管它可以獲得西方的貸款,我們也不能對烏克蘭的保守主義誇大其詞。它走出獨裁總統制的難度與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相比顯然要低多了。布熱津斯基描繪的場景其實並不荒謬。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文化要區別對待,讓烏克蘭意識到自己的特性。由於自身缺乏動力,烏克蘭要逃避俄羅斯的影響就會選擇依靠另一個強國。美國太遙遠,在物質上也不能和俄羅斯對抗,歐洲是以德國為中心的強大經濟集團,但其在軍事和政治上還不是有影響的一極。即便歐洲想要如此,也沒必要使烏克蘭成為其衛星國,因為它需要俄羅斯這支平衡力量以逃脫美國的監護。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在歐亞大陸中心地區的經濟生活中,美國幾乎不存在。美國的強大發言權並不能彌補它在生產上的匱乏,而這正是烏克蘭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美國除了軍事和計算機外幾乎沒有別的什麼東西可以出口。它不能給烏克蘭出口所必需的生產和消費資料。至於金融資本,美國奪走了發展中國家所需的歐洲和日本的資金。美國惟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這兩大機構的政治和思想控制來給人金融強國的幻覺,而俄羅斯得益於貿易順差已經不再需要這兩大組織了。美國當然可以選擇消費烏克蘭創造的物質財富,將其在歐洲、日本或其他地方攫取的錢財支付給烏克蘭。但烏克蘭的貿易主要依賴俄羅斯和歐洲,將美國排除在外。2000年,烏克蘭從獨聯體國家的進口額達到億美元,從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口額則為億,其中主要來自歐洲。從美國進口的物資和服務總額為億,占烏克蘭進口總額的。同年烏克蘭對獨聯體國家的出口總額達億美元,對其他地區的出口共計億,其中包括對美國的億,僅佔總量的6%。烏克蘭對獨聯體國家的出口額僅占它從這些國家進口商品總值的56%,對世界其他地區則保持順差,出口額達到進口額的170%。這就清楚地顯示了美國的物質匱乏:美國對烏克蘭的出口只佔它從該國進口商品總值的22%。不要忽視了一點:美國對烏克蘭的貿易逆差始於1994年。1992和1993年美國都略有順差。在國際體系中消費越來越成為美國經濟的一大特色。至少可以說美國已經不再處於戰後的生產過剩狀態,也沒有能力為走出**的國家提供他們可能需要的另一個「馬歇爾計劃」。美國開始成為捕食性的動物。關於烏克蘭,我們有一點可以確信無疑:它將繼續保持獨立。它似乎正在接近俄羅斯,但莫斯科不可能將其重新奪回手中。如果俄羅斯經濟復興,它將成為超出本國地域的地區重心所在。獨聯體也許會用新的政治形式把俄羅斯的領導權和各共和國的自治地位結合起來。白俄羅斯將被吞併。烏克蘭仍保持自治地位,但會成為第二個俄羅斯,小俄羅斯或新俄羅斯。「各種俄羅斯」這一概念將在各地區和國際行為主體的意識里重現。高加索以外的亞美尼亞也會保持其俄國盟國地位,懷着對土耳其的恐慌向俄羅斯靠攏。而土耳其在以後幾年裏仍會是美國青睞的盟國。喬治亞也會回歸原位。中亞各共和國將明白無誤地受到俄羅斯的影響,哈薩克有點例外,它的半俄羅斯性質必然使其在整個體系裏佔據特別的地位。俄羅斯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文化行為主體,必然使美國駐紮在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部隊陷入一種奇特的狀態,「奇特」一詞將包含它所能表達的各種含義。這樣,在已經擴大的歐共體的東面就會馬上形成以俄羅斯為指揮中心的第二個多民族政治實體。雙方複雜的政治體系將使任何攻擊性行為變得困難,也讓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變得難以想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帝國的衰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美帝國的衰落
上一章下一章

烏克蘭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