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姜大奶奶也安慰著說:「婆婆不用擔心,人家都說夢境是相反的,婆婆夢見小姑子進宮,那就是肯定不會了,女人家還是嫁給門當戶對的丈夫,生幾個孩子才是道理,小姑子這樣福氣的長相,老天爺肯定不會對小姑子不好的。」

相對於姜大太太如此煩憂,姜俏卻不太擔心,她跟漂亮真的沾不上邊,不然那個赤馬侯府的嫡三子就不會這樣嫌棄她了,一個沒落侯府的嫡子都看不上她,何況是九五之尊,要像她三妹妹姜佩那樣才是美人,不過姜佩才十三。

就在姜家的氣氛低迷中,入宮的日子還是來了。

所有人把衣物收在早先發下來的制訂箱籠中,拿着證明文書,自行到西福門。

第一天總共有兩千多人到儲秀宮集合,幾個嬤嬤拿着量尺,太瘦太胖太高太矮,膚色粗糙,身上有胎記有疤痕的都不要,一下就只剩下三百多人,這三百多人才給安排住處,開始學規矩,三個月後皇后親自考校應對進退,太過蠢鈍,反應太慢的都不要,又淘汰了兩百餘人,再來就是今天了,正式由皇上過眼。

捧著放了鮮花的烏絲盤,姜俏覺得自己運氣不算壞,現在十五歲,二十四歲就能出宮了,要是甄選上侍奉皇上,那就是一輩子得在這金絲鳥籠中,每天只能等著皇帝啥時來,那還有什麽盼頭。

隔天,東宮的宮婢便來領人。

東宮那紅牆黃瓦的夾道,看不到盡頭,饒是春寒料峭,提着一個箱籠的姜俏也走出一身汗,不知道走了多久,總算過了東宮側門。

那紫衣小婢熟門熟路的帶着她進入游廊,林園景緻,遠近錯落,沿牆樹影婆娑,梨花桃花等春天的花蕊枝頭怒放,春風吹來,暗香浮動,令人心曠神怡,姜俏前進間居然隱隱聽到流水聲,也不知道從哪傳來的,看來橫店影視城沒誇張,皇宮真就這麽大。

紫衣小婢把她帶到一個大院落,她抬頭看了看—「煦光院」。

這應該就是東宮太子的居所。

直直進入第三進中間的大屋,格扇開着,紫衣小婢一面跨進去,一面說着,「孔姊姊,姜姑娘領來了。」

一個穿着藕荷色衣裳的女子回頭,「知道了,你去忙吧。」

「是。」

姜俏不知道這孔姊姊是什麽位分,但看她衣裳是藕荷,頭上又插著金珠垂墜步搖,知道一定是太子六尚之一,於是行了禮,「姜俏見過孔姊姊。」

「不必多禮。」

東瑞國按制,六尚是高級宮女,著藕荷色服,一般宮女著丁香色,宮婢著醬紫色,宮奴等粗使雜役等著黑色。

「我叫孔瑞兒,是太子尚食,你也是太子尚食,以後不用跟我這樣客氣。」

姜俏鬆了一口氣,原本她還擔心現任尚食會不會因為在宮中被耽誤多年,脾氣會有點怪,現在看來這孔瑞兒還挺好相處。

孔瑞兒對她招招手,「來,我帶你去居所。」

「麻煩孔姊姊了。」

姜俏入宮半年,學的都是宮妃的規矩,直到孔瑞兒給她解說,她才知道東宮如何運作。

東宮自然以太子公孫玥為大,主要院落為煦光院,是太子居所,一進為書房、客室,二進為寢房、食室,三進有間置琴室、置弓室,太子最喜歡的就是彈琴跟騎射,蒐集得多了,自然另闢房間,此外三進還有間準備室,御廚房把飯菜送過來後,會在準備室整治擺盤完畢,這才能送到二進去給太子,包括茶水,瓜果,各色點心等,也都是在這裏讓尚食做準備。

此外,另有太子妃的住所,榮華院;良娣住所,玉富院、玉貴院;承徽住所,春暖院、花開院;昭訓住所,香琴居、香棋居、香書居、香畫居;奉儀住所,翡翠齋、明珠齋、珊瑚齋、紅寶齋—只不過現下全都沒人住。

至於為何太子公孫玥十六歲了卻還未娶妻,自然是另一段權力鬥爭。

每一個皇后都希望娘家富貴綿長,為了讓娘家繼續興盛,十個皇後有九個會從自家侄女中找太子妃,就像齊太后當年給兒子定下齊皇后。

李致兒花了二十年登上后位,自然希望自己兒子從娘家侄女中挑選合適的,奈何李家並不興盛,年齡合適的嫡女都許了人家,待字閨中的嫡女卻又太小,即便得寵,她也不敢推娘家庶侄女當太子妃,只能等弟弟的嫡女李八娘長大。

公孫玥能理解母后,也願意等表妹長大點,等他十八歲時,表妹就十四了,雖然小了些,但為妻也不是不可以,兒子如此貼心,李皇后很是高興,皇帝想起她在當承徽時吞下許多委屈,連孩子都不敢生,便也不好拂她的意,十八歲才成親是晚了些,但如果太子不反對又能讓皇后開心,他倒是願意讓這一步。

但齊太后可不肯,她是老了不是死了,已經娶了齊家女的廢太子做了錯事,她無話可說,但公孫玥也是她的親孫,她萬萬不能看着這滔天富貴讓給李家。

齊家,絕不能中落。

齊太後有個侄孫女齊五娘,跟李八娘一樣年紀,她很明白表示了希望這孫子能娶齊五娘。

這下對皇帝來說可難了,一邊是自己的母親,一面是自己的妻子,他無論答應誰都不對,只好告訴齊太後跟李皇后,這齊五娘跟李八娘一起入宮,誰為正妃,誰為良娣,由太子決定。

齊太后同意了,因為公孫玥一直是個孝順的孫子,他一定能體會身為祖母的心思;李皇后也同意了,因為公孫玥一直是個孝順的兒子,他一定不會拂逆身為母親的希望。

皇帝就這樣把燙手山芋甩到自己兒子身上,據說公孫玥接旨時人都懵了,當時他才十三歲,就得決定朝中兩大家族的興衰。

就這樣,齊太后的壽康宮跟李皇后的鳳儀宮開始一段競賽,齊太后前腳把齊五娘接進宮中扶養,想要讓侄孫女跟公孫玥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最容易產生感情,沒想到李皇后後腳也把李八娘接進宮中,所盼的當然是同一件事情。

這時的李家跟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當年是從九品的門第,經過先皇李嬪的受寵,以及現在李皇后的母儀天下,李八娘已經是一品門第的小姐,另一邊,齊家興盛了四朝,有底蘊的家族教出來的小姐自是不同凡響,兩人差不多時期入宮,就別提多熱鬧,苦的可是太子,一下壽康宮請人,一下鳳儀宮請人,而這時候皇上仍跟以前一樣,常常讓他去御書房,太子在分身乏術兩個多月後宣佈,如果只是做了個什麽小點心要讓他嚐嚐的,派人送來就好,他真的很忙。

就這樣過了三年,兩家小姐從九歲長到十二歲,小時候也就罷了,這一兩年,已經會自己到東宮來找太子哥哥,綉了個荷包,練了個新曲,什麽都來,一個是皇祖母那邊的表妹,一個是母后那邊的表妹,太子對兩家小姐都不錯,但也親近不到哪裏去。

太子妃還要兩年才做決定,太子則在一年前收了兩個通房,賜名芽枝跟花枝,住在盈秀閣,各給一個宮婢一個宮奴。

姜俏聽到這邊,差點笑出來,花枝?另外一個怎麽不叫海膽。

但她沒膽笑,孔瑞兒是在給她上課,何況說的是皇家的事情,她笑出來就是大不敬,輕則三五個板子,重則屁股開花。

何況古人的花枝,就是花朵枝芽,意境是美的,只有她會想到吃的。

她拍拍臉,振作精神,繼續仔細聽。

東宮的下人分成兩種,一種是像她們,尚食、尚衣、尚飾等等,皇后給的名分,有品級,有宮服,地位清楚,時間到了就能出宮,另一種就是一般宮女,像許嬤嬤、胡嬤嬤,雖說是一般宮女,但打小伺候太子,情分深厚,這輩子也沒出宮的打算,不是她們這種指派下來的宮人可以比擬。

姜俏不傻,以品級來說,六尚當然比那些嬤嬤高,嬤嬤得跟她們行禮,但要是聰明點,千萬別把嬤嬤當下人,因為在皇后太子心中,那些嬤嬤才是自己人。

「我們的居所就在這裏了。」

六尚都住在煦光院的五進—其實是第四進,但四字不吉,宮中人多直接進位到五,一個凹型建築,屋角有飛檐,紅漆廊柱有雕刻,也是十分華麗了,共六間屋子,孔瑞兒推開左邊第二個格扇,道,「這便是尚食住處。」

裏面有個正在打掃的紫衣宮婢,見到孔瑞兒連忙行禮。

「這是新來的尚食,姓姜。」孔瑞兒說。

紫衣宮婢連忙放下抹布,規規矩矩的說:「婢子如意見過姜尚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秀女升職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秀女升職計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