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給國奧讓路

國足給國奧讓路

說阿里·漢較米盧在選材的面上要「窄」,其實還體現在另外一個方面,即阿里·漢在中國隊的兩年任期中,有一年半的時間裏不能啟用參加雅典奧運會的適齡球員即第四代國奧隊隊員,尤其是這一代球員中的尖子球員!在出任中國隊主教練之後,中國足協曾與阿里·漢「約法三章」:為了確保沈祥福所率領的中國國奧隊衝擊2004年雅典奧運會取得成功,在國奧隊沒有完成奧運任務之前,國家隊不得從國奧隊中抽調隊員。事實上,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阿里·漢從上任一開始就集中全國最優秀的球員進入國家隊的可能性。為此,阿里·漢曾抱怨這種情況在歐洲足壇是無法想像的,因為歐洲足壇各國也都有青年隊,但青年隊的目的是為國家隊輸送人才,一旦國家隊相中某位青年隊球員,這名球員就不會再為青年隊踢球。而在中國,國家隊反而要為青年隊「讓路」!在參加雅典奧運會的適齡球員(以1981、82年出生的球員為主)暫時還無法被徵調到國家隊的情況下,阿里·漢只能選用像被國奧隊棄用的楊林等球員進入國家隊,並破格從1983年以後出生的球員中進行選拔,像劉金東、張碩、孫壽博、吳慶等都先後入隊。甚至不少1985年以後出生的2008年奧運會適齡球員即第五代國奧隊員如趙旭日、周海濱、馮蕭霆、陳濤等人也曾先後入隊。這無形中也使得阿里·漢在選拔組建國家隊過程中不得不多走一些彎路。直至2004年5月12日雅典奧運會預選賽全部結束時,沈祥福所率領的國奧隊隊員如安琦、杜威、孫祥、徐亮、張耀坤、閻嵩等隊員才得以先後進入國家隊。這就是說,儘管阿里·漢在2003年1月中旬就正式出任國家隊主教練了,但直至2004年6月開始,阿里·漢才得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組隊設想和思路組建一支國家隊。據統計,阿里·漢在任職的兩年裏,先後有55人進入國家隊,相比米盧在中國隊任職期間的58人要少。在入選「漢家軍」的55人中,守門員有8人、後衛17人、中場19人、前鋒11人。其中,2003年一年間,入選國家隊各位置上的人數依次是7人、10人、16人和10人。而至2004年,相應位置上增加的球員人數依次為守門員1人、後衛7人、中場3人、前鋒1人。這些新增加的隊員中,原沈祥福執教的國奧隊中的隊員就達到了6人。這組數據也進一步說明了,中國足協當初與阿里·漢的「約法三章」,客觀上迫使阿里·漢在選人方面不得不走了一段彎路的事實。不管是沈祥福所率領的國奧隊隊員,抑或是更年輕的球員,他們的比賽經驗、閱讀比賽的能力顯然無法與米盧那支國家隊中的球員相比。而且,正是受到這樣的制約,在阿里·漢執教期間兩次最重要的拉練集訓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最好的球員無法隨隊遠征經受鍛煉,而參加了拉練的球員,由於禁令或是傷病等原因又無法出現在重大比賽中。以2003年9月的美國拉練為例,前往的球員總共有23人,但最終只有11人參加了2004年7月的亞洲杯賽!能夠在亞洲杯賽期間擔任主力的則更是只有5人,在世界盃預選賽的前期主力陣容中也只有5人!而在2004年4月的歐洲拉練期間,中國隊共有23人,其中參加過美國拉練的僅有12人,而最終能夠參加2004年亞洲杯賽的球員只有這12人,其中擔任主力的只有4人,在世界盃預選賽對馬來西亞隊的比賽中擔任主力的也只是這4人。這兩組數字說明了一個很簡單的事實:即由於受到客觀因素的制約,阿里·漢在重新組建國家隊時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人員變化隨着實際情況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最終才確定了相對較為理想的人選。雖然我們無法保證阿里·漢從上任伊始如果沒有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而放手進行選拔時,未必就不會走「彎路」,但至少可以縮短選拔和組隊的時間。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儘管這兩次海外拉練中,阿里·漢最看好的球員因故未能到齊,但參加拉練的球員普遍反應「受益匪淺」。而國奧隊隊員由於當時無法隨隊出征,失去了很好的鍛煉機會,這使得他們與國家隊中的其他國腳相比,從一開始就不可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特別是在對主教練的戰術意圖、具體的技戰術要求的理解方面。這也就使得很多隊員是在與阿里·漢沒有足夠磨合的情況下上場比賽,影響了全隊的磨合與戰鬥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阿里・漢的悲情中國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阿里・漢的悲情中國行
上一章下一章

國足給國奧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