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

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

天啟十七年三月,鐵路已經修過了撫民城,到達了撫民城以西五百里地的伯陵城。是的,這是薛伯陵從羅剎人手中搶過來的,此地距烏拉爾山約有一千里遠。

於是大明參謀總部制定的,由皇帝親自命名的殺鵝行動正式開始實施。曹文詔統領五個師,周遇吉統領五個師,一部在北,一部在南,同時對烏拉爾山以東的羅剎人發動了進攻。

這幾年來,大明研究院終於研製出了皇帝所說的雷汞,后裝火銃開始在軍中進行裝備。不過因為時日較短,所以只有周遇吉的兩個師裝備完成,其它部隊並沒有換裝完成。本來朱由校是準備全軍換了裝備后發起進攻的,但盧象升說裝備以及隨後的訓練至少需要五年時間,才讓朱由校打消了這個念頭。

鐵路的修成,使得明軍的糧食彈藥之類的非常充足。三月初一,天氣還很冷,曹文詔親自帶一個師,張宗靈帶一個師,薛伯陵帶一個師,三個師三萬多人,直接攻擊烏拉爾山東邊的羅剎人的一個城堡。

張宗靈的部隊為前鋒,這個城堡不過是個小城堡,周圍散居著大量的羅剎人。明軍很容易就打退了攔路的羅剎軍,迅速佔領了此地。

隨後曹文詔和薛伯陵也趕到此處,三人商議后,由張宗靈軍在此地建設城堡,曹文詔和薛伯陵則繼續向西邊攻去。

而周遇吉的部隊則直接打到烏拉爾河上游,一個羅剎人稱之為車裏雅賓斯克的地方,在這裏稍做休整后,繼續向西攻擊。

在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附近,已經可以見到大量的人了。所以曹文詔和薛伯陵放心地向西進軍,用以戰養戰的策略,在四月十二日,打到了原來喀山汗國的都城——喀山。

喀山汗國是韃靼人的國家,在西曆一五五六年被羅剎人佔領。被佔領的時間並不長,而且羅剎人比較兇殘,所以韃靼人,很容易就倒向了相同膚色的明軍,幫助明軍收集糧食,搜捕羅剎人。以喀山為中心的喀山汗國境內,所有的羅剎人或死或逃,成了黃皮膚的天下。

周遇吉繼續西進,一直打到伏爾加河右岸的察里津。起往西打,受到的抵抗越厲害。周遇吉的原則很簡單,抓住羅剎人後首先問道:「投降嗎?」

不投降的全部殺掉,投降的則讓他們拿着原來的武器帶路,去殺掉附近的羅剎人。就用這種辦法,明軍損傷不大,但取得的效果卻非常好。

參謀總部制定的計劃便是打到庫爾津和喀山,所以明軍打到這裏后,便停止了進攻。開始修建城堡,並且進行鐵路的勘探工作。

很快皇帝陛下將察里津命名為遇吉城,並且命令明軍沿着伏爾加河佈防,將羅剎人擋在伏爾加河兩百裏外。

這時候的羅剎國是由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任沙皇,也就是米哈伊爾一世。他性格軟弱,大權實際集中在莫斯科的大貴族手中。貴族們剛剛從西伯利亞的裘皮和木材貿易中嘗到一些甜頭,結果被大明驅逐出了西伯利亞。而現在大明竟然從西伯利亞進攻到了羅剎人的母親河——伏爾加河。叔叔可以忍着,嬸嬸卻不幹了,所以羅剎人盡起大軍,向著察里津殺了過來。

明軍的武器比之羅剎人要先進許多,特別是周遇吉有兩個師裝備了后裝火銃,無論是速度還是威力,都比前裝火銃要強得多,再加上明軍的開花彈更是遠強過羅剎人的實心彈,所以周遇吉以城池為依託,將羅剎軍的攻勢輕易地化解。羅剎人留下了一地的死屍,卻幾乎沒有對明軍造成傷亡。

而這時米哈伊爾一世接到報告,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出動大軍三萬,向著莫斯科而來。十幾年前,波蘭也曾經進攻過莫斯科,雖然沒有攻下莫斯科,但最後羅剎人割讓了大量的領土給波蘭,才平息了此事。現在莫斯科空虛,波蘭人極有可能會將莫斯科攻下。

羅剎人與大明是領土之爭,而和波蘭則是沙皇皇位之爭。十幾年前波蘭與羅剎人的戰爭便是波蘭人認為應該由波蘭王子,也就是現在的波蘭國王任沙皇,所以如果敗於明軍,那不過是割幾座城,賠一些錢就能解決的事。而如果敗於波蘭,則沙皇的位子都會不保。

米哈伊爾當然知道孰輕孰重,於是便向明軍求和。周遇吉提出伏爾加河以西兩百里地全部為大明所有,並且羅剎人必須賠償大明五十萬兩白銀,羅剎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雙方簽訂了後世有名的《伏爾加和約》,羅剎人立即撤軍退回莫斯科,嚴陣以待波蘭軍隊。波蘭人見沒有便宜可占,便緩緩退兵,順便把離波蘭較近的地方佔了幾座,以補償自己的損失。

大明加緊修築鐵路,並將更多的國內移民運送到伏爾加河兩邊。而為了彌補移民的不足,大明開始大肆招收歐洲各地的流民。不管你是羅剎人,瑞典人,波蘭人還是哥薩克人,只要願意改為漢姓,都可以成為大明的自由民。免費得到大片的土地,只需要交納極低的稅率(大明人的兩倍),就可以在伏爾加河兩岸自由地生活。

對於生活在歐洲的窮人們來說,能夠吃飽飯是一個多麼奢侈的要求呀,而即使是大明人兩倍的稅率,比起國內教會和國王的雙重徵稅,還是少得可憐。至於換成漢姓,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不可接受的事。特別是崇尚自由的哥薩克人,聽到自由這個詞后,恨不得生出翅膀飛了過來,很快這伏爾加河兩岸便林立起一個個的村莊,有漢人的,更有歐洲各族人的。

歐洲人來到這裏歸化的,最多的便是羅剎人。農奴的日子苦呀,能夠自己耕種而食,不用把所得的大部分交納給貴族和國王,那是一件多麼好的事呀。而且大明還提供種子和糧食,只需要在收穫后加一些利息歸還,怎麼看都是一件值得的事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天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天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