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

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

轉眼之間,又是數年過去了,如今的大明王朝,隨着蒸汽機的推廣,大面積應用,小冰河所帶來的諸多影響,正在不斷地被削弱,在對抗天災方面,大明擁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雖不敢說世界第一,但國家的綜合實力,卻已經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頂峰,比盛唐更甚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毫無疑問,隨着整體實力的加強,崇禎的皇權也隨之達到了一種巔峰,這種巔峰,不僅僅是指在大明的歷史之上,還包括整個封建君主時代。

然而,即便如此,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已經完全恢復過來的大明,並未因為這種強大,就變得安靜下來,以京師為中心,一股暗流再次湧現,不斷地在醞釀,開始影響這個朝局,

在這一天,朝會即將開始的前一個時辰,文武百官相繼入宮,在奉天殿的院門外候着的時候,而在後宮之中,卻已經開始了各自的謀划,又以皇后和田貴妃為主,暗暗爭鋒。

坤寧宮....

「父親,事情辦得怎麼樣了?人都聯絡好了沒有?」

「女兒,為父辦事,你儘管放心。」

不僅是大殿,就連周奎與周皇后兩人所在的偏殿之中,除了他們兩人以外,再無第三人。

此刻,談話間,周奎那是滿臉的笑意,充滿某種自得之感,看到自己的女兒依舊一副憂心忡忡、忐忑不安的樣子,進而又補充道:「女兒,讓慈烺能夠名正言順地登上東宮儲君之位,不僅是你一個人的事情,還是整個周家、乃至於整個周氏一族的大事兒,為父我怎麼可能粗心大意呢?」

「放心吧,在最近一段時間裏,為父我不僅在外面製造這種輿論,給皇上施壓壓力,更是暗中聯絡了許多的朝臣,極力促成此事,爭取在今日的朝會之上,確認慈烺的東宮太子之位。」

「而且,也已經有不少的朝中文武重臣,答應相助,一助咱們一臂之力,讓皇上立慈烺為太子。何況,這也是名正言順之事,眾望所歸。」

......

承乾宮....

田貴妃和其父田弘遇,也在商議著有關儲君之事,相對而言,氣氛要緊張得多,沉重得多。

「父親,你說照兒有機會問鼎東宮儲君之位嗎?畢竟,按照大明祖制,立儲的原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有着這樣的繼承法,照兒幾乎沒有一丁點的勝算。」

「放心吧~女兒,事情遠非你想得這麼簡單,咱們的這位皇上,可非是尋常君主,更不會為祖訓之類的條條框框所束縛,將會更加的務實,將會看誰更合適,才會確立最佳的儲君人選。」

「而且,如今的皇上,風頭正盛,不管是在朝中,還是在民間,都有着極高的聲望,尤其是經過這些年的積累,已經到了難以想像的高度。」

「尤其是諸多決策的正確性,頻頻有拯救朝廷,猶如挽救大廈將傾之壯舉,更是奠定了皇上一種絕對的威信地位,哪怕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群臣的第一反應,不是置疑皇上的決定是否正確,而是自省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偏差,不能理解皇上的別有深意,其中更深一層次的企圖。」

......

奉天殿....

文左武右,百官雲集,在清風的吹拂之下,插在奉天殿廣場上的旗幟隨風而舞,徐徐擺動,而崇禎端坐于丹陛之上的正上方,略靠邊緣之處,面對着文武百官。

在崇禎面前的小書案上,擺滿了兩個厚厚一摞的奏摺,分為左右兩側。

此刻,整個廣場上一片寂靜,似乎是感受到了氣氛的凝重與肅穆,就連清風也變小了許多,所有的目光都匯聚在了崇禎的身上,而他卻擺弄了一下面前兩側的奏摺,動作是那麼的隨意,顯得是那麼的漫不經心,隨後才抬頭看向文武百官,這才緩緩開口。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雖然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立嫡立長,以此為確立儲君的依據,然而,這卻不是唯一的一條,其中還不乏立子以賢和立儲以愛這兩條。」

剎那間,就好像空氣全都被抽離了一般,氣氛瞬間變得凝滯了起來,尤其是以周奎為首的官員,呼吸更是變得微微急促了起來,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實在是,崇禎的這一番話猶如石破天驚,傾向太明顯了。

然而,即便如此,文武百官各懷心思之下,卻沒有一個人膽敢打斷崇禎的講話,進行反駁。

「在最近一段時間,面對立儲的風波越來越大,呼聲越來越高,朕忍不住地翻閱了一些古籍,深入了解這三條的立儲歷史由來,有關他們的所有記載。」

「相對而言,三條立儲的標準之中,朕最為推崇第二條,立子以賢,從諸多皇子中,擇選德才兼備者,入主東宮,擔任大明的儲君。」

「當然,立儲君,國之大事也,不可操之過急,亦不可以不察,不可能以個人的喜好去評定皇子的好壞,是否有資格問鼎東宮太子職位,而是要交由事實去評判。」

......

漸漸地,崇禎的態度越來越清晰,關於立儲的基本準則,越來越明顯,隨着講話的深入,文武百官不禁聽得痴了,聽得入迷了,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這絕對是一種全新的立儲準則,突破了先賢的思想,打破了既有的規則體系,廢除立嫡立長的基本原則,以德才為立儲標準的同時,又將皇儲之爭,化不利為有利。

首先,在十五歲之前,皇子接受文武教育之後,就是到軍中匿名服兵役,進行磨鍊,累積軍功,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到地方為官一任,做出成績,一路升遷,唯有達到知省、巡撫或總督等這樣的二品大員,才具有問鼎儲君之位的資格。

也就是說,在軍中磨鍊一個儲君的堅毅心性,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既能享得起榮華富貴,也能吃得下苦,過苦日子,能夠體會到軍人的不易。

至於為官一方,從最底層的縣官做起,直至升為封疆大吏,那就更簡單了,這是在鍛煉他們的施政能力,了解民間的疾苦,知曉百姓的心聲。

確切的來講,就是一步一步地培養那些皇子的實際處理政務能力,而非是紙上談兵,空談一些政策,缺乏對天下實際情況的了解。

說白一點的話,如此培養出的太子候選人,更加的務實!

而且,相比於這兩點,百官更為佩服之處,崇禎改良之後的新的立儲原則,將皇子之間的勾心鬥角,轉移到其他方面,將他們的聰明才智用於造福百姓的事情上。

如此一來,對於儲位之爭,少了幾分陰暗,多了一些光明正大!

隨着立儲準則的變化,整個大明的吏制體系,也在推動着新一輪的改革,效仿後世的一些制度,再根據現實的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使得官員處於一種雙軌制的監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達人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達人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