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

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

悄然無聲的,趙鼎撰寫的那份小報,突然間就火了。汴梁城中,沒有人再懷疑交趾的「富庶」,甚至在宋朝內的交趾密探,都差點相信了。

於是,一場輿論戰開始了。

汴梁城中,突然又多了幾份小報,全都是批駁趙鼎寫的那份小報的聲音。

首先就是「不服王化,沐猴而冠」,他們闡述了交趾的由來,說交趾也是用中國文字,怎能是「不服王化,沐猴而冠」?當然,篡改歷史是免不了的了,可汴梁城的百姓不知道啊?

其次,是「屢犯宋境」,則輕輕一筆帶過,說成是「誤會」。

然後再竭力掩飾交趾的礦藏,認為這是無中生有,完全是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想要達到某種不可描述的目的。這幾份小報,措詞大多大同小異,以宋人的角度,大肆鼓吹和平穩定的美好,舞刀弄槍絕非上策。甚至還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兵之設久矣,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聖人以興,亂人以廢」、「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夫文,止戈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都是在竭力撇清交趾的罪孽,然後擺出一副無賴的模樣,交趾也尊宋朝為宗主國嘛,你怎麼能打交趾呢?這師出無名,是無道的!

看似很有道理,但有心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有所針對的,或者說是極為心虛的。

張正書的桌案上,就擺着這麼幾份小報,他先是冷笑一聲,然後心道:「果不其然,能炸出幾個間諜來,就看『皇城司』和『安撫司』給不給力了。要是這麼沒察覺,宋朝的反間諜就簡直如同虛設!」

要知道,在這份小報之前,但凡是小報,全都是些宮廷秘史、名人八卦、邊事朝政、官員任免情況、受賄與否、有沒有養小老婆、兇殺案進展情況等等這些博人眼球的新聞。為何一份關於交趾的小報,卻能引領風潮了?用腳趾頭都想得到,是交趾的間諜做的。

然而,這些交趾間諜忘了一個詞,叫做「欲蓋彌彰」。這時候的宋人,可不是後世明清的士大夫,只懂坐在家中清談,妄論天下,卻連天下多大都不知道。因為海貿繁盛,宋人早就知道了交趾的方位,更有不少出過海的宋人,也知道趙鼎寫的小報確實是實情。甚至,還有海圖,直接開船到交趾貿易的。

交趾間諜「欲蓋彌彰」之下,原本還不怎麼受重視的交趾,突然就出現在了宋朝上下的視野中。

特別是朝廷,他們沒想到,根據「安撫司」的線報,再加上趙鼎寫的小報,和那些交趾間諜的小報,聰明的宋朝士大夫得出了一個結論——交趾不窮,甚至還很富裕!土地肥沃,黃金遍地!

這就不得了了,特別是官家趙煦,此刻已經完全陷入了亢奮的狀態之中。

「章卿,你且說說看,這交趾能打么?」

在大宋皇宮中,垂拱殿內,趙煦屏退了左右,單獨問計章惇。

章惇是獨相,趙煦不問他問誰?而且,章惇對趙煦,可以算得上的忠心耿耿——要知道,決議勵精圖治的皇帝,肯定是要重用改革派的。士為知己者死,皇帝以國士待你,你敢不以國士報之?天下人都要戳你的脊梁骨!

「陛下,據『安撫司』所奏,此小報情況屬實。且交趾狼子野心,多次犯我邊境,擄我臣民,燒殺掠奪,無惡不作,當以王師討之。只是廣南兩路,兵微將寡,士卒不行,如何能征討之?臣愚鈍,不知如何調兵遣將,如何調運糧草,還望陛下三思!」

章惇果然是官場老油條了,他先是交趾說得罪惡滔天,非得出兵不可。但話鋒一轉,把實際困難講了,要是皇帝還執意要討伐,他也只能儘力籌劃了。如果皇帝覺得不划算,不打,那麼他也不會落得一個「尸位素餐」的罵名。

趙煦皺眉道:「我大宋有百萬禁軍,豈會無兵可調?」

「陛下,禁軍百萬,卻多列隊於西軍,急切間如何能調?若是西夏反撲,吐番進犯,如何是好?」章惇始終覺得,西夏和吐番,才是宋朝的心腹大患。事實上,只要是宋朝的大臣,都這麼認為的。

趙煦突然發怒了,厲聲道:「我大宋乃天(tian)朝上國,連小小交趾都無法光復?你且瞧瞧,民間義士都講了,這交趾是大宋『固有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何能讓小小交趾,沐猴而冠,上躥下跳?」

「陛下,交趾雖小,卻民風彪悍。且山多林密,不好征討。加之瘴氣叢生,我大宋士卒,恐無法在此鏖戰。」章惇也帶兵打過仗,知道天時地利人和的道理。可偏生趙煦是個好大喜功之人,他被張正書和趙鼎聯手炮製的這份小報給洗腦了,一心想要恢復秦漢晉唐時的中國故土。

要知道,趙煦是宋朝皇帝中少有的憤青,雖然他好大喜功,但是卻是主戰派,一心想要比肩太祖,做出一番成績來。

既然西夏不好弄,吐番征服不了,那交趾這個有中國詩書文化基礎的藩國,還能征服不了嗎?

「章卿,朕嘗聞交趾於秦漢之時,為中國故土,今西南交趾,或陷於愚昧,或如野人生於山林之中,不知王化,也不明於禮樂。今交趾淪於愚昧,陷於蠻荒,我大宋豈能不宣揚王化以教之?」官家趙煦興緻勃勃地說道,但章惇卻聽得滿頭大汗。

這皇帝想一出是一出,可打仗豈是這麼兒戲的?且不說調動士卒,便是軍械糧草,都不可能這麼快集齊啊!再說了,如果抓捕了交趾的間諜,豈不是讓交趾有了防備?這交趾山多林密,攻難守易,如果不是突然發起襲擊,恐怕根本占不到什麼便宜。甚至,還會因為瘴氣的原因,非戰鬥減員也是承受不起的。

章惇連忙說道:「陛下可曾記得富良江之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好官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好官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