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

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

「不是書院,是技校。雖然也教讀書寫字,但不傳授儒家典籍,只傳授工匠技術……」張正書淡淡地說道,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一個國家的國力,體現在方方面面。但隨着社會進程的發展,越是發達的國家,就越要看工業實力。

工業,才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掌控了技術的國家,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也能掌控別國的命運。

而在工業里,工業基礎又是重中之重。工業基礎是什麼?很多人說不清,但張正書卻是知道的,工業基礎,其實就是合格的、熟練的工人。只要有工人在,工業基礎就在。看看二戰之後的日本就知道了,那時候被炸成了一片廢墟,所有的工廠都沒有了。可是,日本憑藉着數千萬熟練的工人,所以在戰後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裏就再次崛起了。

後世的中國,之所以能躋身世界第二大國,也是因為工業基礎雄厚。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是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除美國之外,西方任何一個國家的工業體系都不如中國完整!而且,單論工人數量,是沒有一個國家趕得上中國的。

這些,才是國力的體現。可惜,看看宋朝現在的文人,乾的都是些什麼破事?只會在政治上扯皮,軍事上妥協,對技術根本不重視!要不是神臂弩等技術關係到國家安危,恐怕沒有一個文人是上心的。技術流失?那算得了什麼事啊!

不得不說這些文人鼠目寸光,但這也怪不得他們,恐怕整個宋朝都沒有這樣的意識——工匠的力量,可以改變世界。反正在文人的眼中,世界都是文人主導的,工匠?靠邊站吧!可以說,中華五千年,到了宋朝之後就開始落後世界,跟不重視工匠觀念的確立是分不開的。這也是「崇文抑武」帶來的隱形弊端了,走入死胡同的儒家,排外性實在太強了,完全沒有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海納百川氣度,反而開始了固步自封,一味地崇古。可以說,太過崇古,是儒家,也是中國人在宋朝之後就發展停滯,甚至倒退的一大精神和心理障礙。

現在,張正書打算給宋朝注入創新的基因,從時間上來說,還算趕得及,就看運氣好不好了。

「只傳授工匠技術?也就是說,這是工匠的書院?」

其中一個皇城司親事官覺得有點奇怪,要知道,官營作坊里也是雇傭匠人的。雖然是強制征役,但也會強制性逼迫他們學習技術,也算是一種培訓手段。而且,民間各地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研究技術,也算是從側面鼓勵工匠提高技術了。等到雇傭結束后,這些工匠各回各家,也把新技術帶到了當地。

從這個制度上說,宋朝的技術傳播還是很廣的。所以在這兩個皇城司親事官看來,張正書的技校完全沒必要。

但張正書卻不這麼看,因為他有着超越宋人數百年的眼光,知道學院派和民間派的差別是很大。起碼,現在宋朝的工匠中,識字的不足一成。技術雖然過硬,但也只是積累了經驗而已,算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是涉及到創新,涉及到他們經驗不能解釋的事情,他們的腦袋可能就不靈光了。

確切來說,中國自古以來,到了宋朝也沒發展出一門真正的科學,原因就在於沒有總結和整理。這固然和儒家有莫大關係,畢竟儒家一直討厭,甚至可以說是極其憎惡機變械飾,認為這些工匠都是懷詐機心,用奇技淫巧來迷惑君王的。

張正書估計,這是在戰國時,儒家被墨家、法家、楊朱學派打得抬不起頭來,甚至還被秦始皇坑了腐儒,所以才天然對工匠有仇恨,要不是社會脫離不了工匠,儒家甚至能把工匠徹底除名。

這個念頭,甚至還間接傳給了百姓。好在現在宋朝重商風氣已經興起來了,商賈也開始意識到了工匠的作用,工匠的技術也有了用武之地。

「我的作坊比較特殊,我要求的工匠,不僅能在香水作坊里做工,還能在冶鐵、冶銅作坊里做工。若是工匠想要調換作坊,隨時都可以。」這才是張正書的目的,他不僅要培養工匠,還要培養出發明家,培養出科學家來。

可惜,宋朝的科研土壤實在太貧瘠,張正書不得不從頭開始培養。希望這個技校,能為中國留下一個科學的種子。科技樹這東西,不是張正書開開金手指就能升上去的,而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關鍵的,就是人才的傳承。沒有人才,科技也是空中樓閣,一碰就碎,一點用都沒。

只是這些武人都不能理解,只當張正書是吃飽了撐得沒事做。

誰不知道辦一個書院花費頗大?

且不說什麼,就單單是筆墨紙張,每個學生一個月都要花費掉一貫錢。再加上這技校還要包吃包住,書本、聘請老師……這些費用加起來,每個月支出數百貫錢那是輕輕鬆鬆的事。這不,單單是一個技校,都把汴梁城郊的經濟都盤活了起來。每日往來運送糧食、菜蔬的農戶,每人臉上都是帶着笑意的。也是,有錢賺誰不開心啊?這張小官人怕是真的傻了,教他們的孩子識字看書不單止,還包吃包住,最重要的是還要買他們的糧食和蔬菜,這樣「好」的小官人哪裏找?、

所有人都當張正書是瘋了,可張正書卻知道,投資教育永遠是賺的。

別的不說,培養出一個十五歲的工匠,也用不了幾年時間,但卻可以用他十年。再說了,過了十年後,他哪裏去做比張正書更好的老闆,比這種「大作坊」更好的待遇?所以,張正書只用幾年的小恩小惠,就網羅了一個工匠的一生,甚至這個工匠的兒子、女兒都會為他所用。這樣的買賣,絕對是穩賺不虧的。

現在張正書最缺的就是人才,最缺的是時間,而最不缺的是錢。能用錢買來時間,買來人才,這是最划算的事了。

這就是大商賈和普通人的區別,普通人的時間不值錢,所以他們用時間去換錢。而大商賈,這寧願用錢去換時間。換句話就是,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事!

「小官人,那我等就是護著這些作坊,還有這書院么?」劉忠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好官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好官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