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

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

遼國細作一事,卻讓趙煦很是滿意。

皇城司終於立了一次功勞了,也不算白養了他們。

但趙煦不會知道,危險不但沒有排除,反而愈加隱蔽,或者說愈加危險了。試問,宋遼兩國互相經營了這麼多年,國內的敵國細作豈能是一網打盡的?肯定還有散落在各處,或者隱匿起來的。這未知的敵人是最可怕的,更何況那是潛伏起來的毒蛇?

不過張正書也知道,如果諜戰是能一勞永逸的,那就不叫諜戰了。想都不要想,在出入境那麼隨便的古代,安插一個細作會是多麼容易。潛伏和反潛伏,將會是纏繞一個國家建立到滅亡的全部。

現在,該把精力放在提升國力上面了。

這一日,是二月二,龍抬頭。

按理說,乍暖還寒時候,是不宜播種的。張正書當然也知道天時的問題,但他的千畝田地上還覆蓋着茅棚,這點寒意就不怕了。早在幾天前,收割完最後一茬蔬菜,這千畝田地就不再種植蔬菜了,而是按照嚴格的間隙,種植了棉花。更重要的是,這土地里已經提前施了足夠的肥料,還間接種上了大豆。

大豆的根瘤能提供足夠的氮,這種肥料可以讓棉花增收,是最為天然的肥料。再加上大豆和棉花的生長周期、成熟期基本相同,也是一個利好的因素。只要注意間隔問題,留下足夠的空間讓棉花生長,打多點棉花是非常可能的。因為大豆和棉花的生長高度和株密度都相似,不利於通風光照。解決了光照問題,其實這兩者是最好的互補。

當然,這個間種的法子在後世不受待見,是因為後世有人工合成的氮肥,自然不需要用到大豆了。再加上棉花種得密一些,也能種多一些,打多一些棉花。農民都是會算數的,省下來的那點氮肥錢,恐怕都沒有把虧的錢給賺回來。於是,間種大豆的法子自然就不流行了。

可在大宋,大豆的根瘤,就是最有效,也是最好的氮肥,張正書哪裏捨得放棄?

把種子種下后,等大豆和棉花破土而出,再過得十幾天,就可以撤開茅棚了。

到時候,只需要精心打理,這棉花豐收就不是問題。

了卻了心愿之後,張正書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前幾日系統提醒,在元符二年黃河將會再次決口,決口的地點會是在內黃口。內黃口在哪呢?張正書只知道是在開封的東北方,也是黃河的東流。當然,這東流在後世是沒有的了。不僅僅是元符二年,在接下來的元符三年,黃河會再次決口。

這決口的原因嘛,說出來會氣死人。居然是因為上、中游下雪太多了,到了開春之後冰雪融水太多,再加上黃河常年淤積,所以黃河決口了。

真是天道無常啊,因為小冰河時期,宋朝前些年大旱了一場,致使流民無數。西夏前年、去年也大旱了一場,飢腸轆轆不得不來攻打大宋,搶掠糧食。大宋也利用小冰河時期,狠狠地打了一場勝仗,甚至還可能就此滅了西夏。但是,報應不爽,大宋的災劫很快就來了。

黃河,永遠是大宋心中的一根刺,重量也不比幽雲十六州輕。

如果黃河不再鬧決口,說不定大宋的國力還能再強一兩分。可惜,世界上最無奈的事情就是沒有如果。但是,既然張正書遇到了,那他就不打算坐視不理了。

治理黃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清理淤積的泥沙。只不過在宋朝,清理淤積泥沙,是一項費時費力又不討好的工作。

幸好張正書弄出了鋼筋混凝土建築的概念,只要樹立起典型,那麼對沙子的需求就多了。對沙子的需求一多,肯定有不少打漁的船家開始把目光盯到采沙上面。其實在古代采沙,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簡單,是因為古代沒有什麼采沙許可證,只要你想,你隨時可以在沿河建立一個采沙場。

甚至張正書可以投資一兩個采沙場,把經濟效益做起來后,自然有人就跟進了。這樣的采沙場根本沒有啥技術含量,圈地之後,用麻袋裝入砂石隔斷河水,把河水排空之後,再組織人手挖掘就行了。要是這地方沒有了沙子,那就再換一個地方。沒辦法,沒有采砂船,只能用這種笨法子了。

至於篩選出細沙,那就更簡單了,因為還是一個勞動力集聚的行當。只需要一個竹子編製的篩沙竹匾,一個人用鐵楸鏟起一楸原沙放在篩沙竹匾上,拿起來抖動,顆粒較大的石子自然就留在篩沙竹匾上了,而細沙則落在地上。這樣的篩沙竹匾,用處還不少,可以拿來篩選優質的秕谷,可以篩選麥粉……這種竹匾分兩種,沒有孔的那種不叫「篩子」,叫「簸箕」。這東西,張正書在前一世的老家農村還見到過。

當然了,這是最簡陋的篩沙子辦法。要想提高效率,還得弄一個豎起來的篩沙框。其實也不難,可以到鐵匠鋪打造一個篩沙網,也就不到兩百文錢的事。要是想省錢,用竹子編製一個篩沙網也是勉強能用的,只是效率差強人意罷了。

沒人比張正書更清楚,一旦大宋開始大搞基建,弄鋼筋混凝土房子,那別說對沙子的需求了,就算是鋼鐵的需求也會翻上幾番。市場,是最好的產業導向。只要是賺錢的行業,無一例外都有無數削尖腦袋想擠進來的人。張正書要做的事,就是引導這個潮流。

沙子,特別是河沙,那就是擺在面前的財富,只要你肯去弄,錢肯定能賺到的。入行門檻那麼低,張正書可以肯定,只要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接下來整條黃河都是采沙場了。人心齊,泰山移,看看後世,黃河的水是不是澄清澄清的?為啥啊,還不是因為黃河沿岸那麼多采沙場,每年的采沙量起碼在一億噸以上。

宋朝上下的治理黃河者恐怕打死都不會想到,他們束手無策的黃河泥沙,居然會被市場經濟清走了,變成一棟棟高樓大廈。但黃河泥沙能變廢為寶,首要前提是鋼筋混凝土建築要興起,而且造價要便宜。張正書的打算也簡單,等把潮流弄起來后,他就降低水泥的價格,讓利於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好官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好官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