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

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

其實不用張正書提醒,郭騫也知道碰到同行了。

在風水行當里,十個地師有九個是騙子,剩下那一個是真有本事的。但郭騫很肯定,他的對手不在此列,最多也就是一個「風水愛好者」,水平可能和郭騫不相上下。但是,若說到騙人,這個秀才估摸還差了點道行。

只見郭騫好整以暇,淡淡地說道:「這位也是地師么?不知道這位地師,有何高見?」

雖然語氣很平淡,但是郭騫眼中的不屑,卻深深地刺在那秀才的心中,弄得那秀才心中一陣慌亂。「哼,此地明明就是牛眠地,是可以出神童,出個大官的。老丈,我之前不是和你說過了么,那山崗看起來像一隻卧著的牛,這肯定是牛眠地了……」

郭騫笑了,這麼一句話就足以判斷出對方的風水水平了,簡直是不入門啊!這種人,說他是「風水愛好者」都抬舉了他,簡直就是比騙子都不如的,純粹是信口胡說。騙子,還要做功課哩,像郭騫,早年他遊歷大江南北的時候,曾經仔細研究過大名府的龍脈走向,所以才能胸有成竹。這個秀才,簡直是不知死活啊!

張正書卻故意裝傻充愣地問道:「什麼是牛眠地?」

郭騫淡淡地解釋道:「晉時有一窮苦之人,名喚陶侃。幼時家境貧寒,命途多舛。未及冠,遭父毋之喪,將下葬時,家中牛忽然走失不知所在。陶尋牛途中遇一地師,言前方見一牛眠山污中,如安葬親屬,可位極人臣。地師言畢忽隱身而走,陶侃葬於是處。後周訪果為刺史,聲名顯赫於寧、益二州。陶侃後人之中,有陶淵明者,最為出名……」

張正書明白了,原來是陶淵明的祖先啊!

當然了,張正書也懷疑這種典故,是陶家後人故意散佈出去的,好宣揚他們陶家是天定發家的。

在儒家天人感應的理念下,這種玄乎其玄的傳聞是很有市場的。儒家自然不信鬼神,但是對風水卻篤信不疑。特別是晉朝,還有談玄這麼一說。風水理念,其實就是晉朝時的郭璞創立的。到了唐朝,由楊筠松補充完整。「既然知曉此典故,認得牛眠地,你還不認輸?」

那秀才囂張地叫喚了起來,模樣甚是討打。

郭騫卻好整以暇,不疾不徐地說道:「貧道為何要認輸?牛眠地的典故是典故,但此地絕非牛眠地!」

那秀才臉色有些慌亂,強作鎮定地說道:「呔,你這牛鼻子道人,膽敢出此言?!此地形似牛眠之態,如何不是牛眠地了?」

郭騫淡淡地說道:「依照形態而分,乃是風水上的『喝形』,喝形取義,如何是真風水?」

張正書也明白過來了,所謂喝形,也就是將山頭形狀比喻成各種生物形狀或形體,比如青龍汲水、虎踞龍盤、雲中仙鶴……實際上,不過是給這些形神俱備的山體叫上一個方便易記的名字而已,與風景名勝區的景點取名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看模樣,這種學問簡直就是稀鬆平常,張正書也會了。

「我瞧著不像是牛眠啊,倒像是一個癩蛤蟆。」張正書笑道,「若是牛眠,怎麼不見牛角?」

這秀才也有點慌了,知道郭騫是有真本事的:「說此地不是牛眠地,你也需拿出實證來!」

郭騫淡淡一笑,從袖子裏掏出一個東西來。

張正書認出來了,這尼瑪不就是羅盤嗎!

沒辦法,中國人就是這樣,發明了羅盤,卻拿來看風水。不過,羅盤也不是沒有用處的。最起碼從唐末楊筠松發明了羅盤之後,到了大宋后,羅盤就運用在航海上了。別說中國人不會用羅盤來航海,那是要鬧笑話的。

那秀才一看郭騫拿出羅盤來,就知道自己要栽了。

須知,這羅盤就是地師的標誌,而沒有傳承的地師,在宋朝這會是看不懂羅盤的,用都不會用。

郭騫淡淡地說道:「楊公(楊筠松)的《天玉經》有言,『一山一水,一雌一雄,一夫一婦,一陰一陽,一吸一噓,一施一生,則萬物生焉。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陽氣在風水上的體現,就是雄龍之水,氣為水之母,得水便能旺而興發,陽氣自天,故說離宮要相合,離宮者南方之太陽也。

消納此雄龍之水者,雌龍之身體也,無此形何以納水,陰成形,陰氣旺則龍形體旺,陰氣來自北斗七星,故曰北斗七星去打劫。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天地是對應的,在天上北斗七星發出陰氣,對應的則是地上之山發出陰氣。

所謂山為陰水為陽是也,雌龍屬陰用形,故用山,又叫山龍。雄龍屬陽用氣,故用水,又叫水龍。如此來龍發足氣全,方為牛眠地。

大家請看,羅盤指針在此地轉個不停,分明是陰煞之地,如何能是牛眠吉地!」

這等於當眾打臉了,那秀才只能強硬地說道:「不過是你一人之言,如何做得准?」

郭騫也不怒,走到了一個地方,笑了笑說道:「大家再看,這裏是穴心左近……」

這時候,大家湊過去一看,立即震驚了——那羅盤的指針,突然就停下來了。

「明白了罷,這就是困龍之地!若再不補救,三五年之內必有大禍!」

郭騫用上了低吼之聲,嚇得那秀才連滾帶爬地走了,再也不見人影。那裏正追不上,恨恨地說道:「那殺千刀的秀才,竟敢訛我錢銀,虧他走得快,不然須叫他好看!真人,真人,你可得救我們一救啊!」

「好說,好說。其實,貧道也是受了這位張小官人之託,才前來搭救你們的。其實,這位張小官人,就是你們的貴人啊!」郭騫道長故意嘆了口氣說道,「可你們……差點就把貴人往外推了……」

里正嚇了一跳,仔仔細細地觀察起張正書來,然後才皺着眉說道:「真人,小老兒認不得這小官人,如何能把他往外推哩?若是小官人能救我等一救,那小老兒願為他立生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好官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好官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