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五章:打地基

第兩百八十五章:打地基

作坊的旁邊,就是已經挖好地基的超市工地了,前後不過二十多米的路程而已。

這個地基和宋朝其他建築的地基似乎有着很大的不同,宋朝的地基不深,因為宋朝的房子大多是平房,最多也就是兩層的小木樓,打那麼深的地基沒必要。可這個超市就不一樣了。張正書一開始確實打算是弄兩層的。但是水泥房子有一個好處,就是只要地基打好了,往上面加層也是可以的。在後世的農村裏,很多人都是這麼乾的。一開始沒錢起高樓,只好退而求其次,弄一個兩層的小別墅。等有錢了,就往上面加層,或是一層,或是兩層……只要你的地基夠好,再加五六層都行。

因為有這個打算,張正書甚至弄一層就可以開張迎客了。

「小官人,這水泥放哪?」

小劉工匠和幾個工匠,扛着一缸水泥——沒錯,就是一缸水泥,因為大宋還沒有東西可以盛放粉末狀的其他東西,唯有瓷器和陶器了。

「放在陰涼之處,別受潮、進水就行了。」張正書囑咐道。

「小官人,這河沙放哪裏?」

陸陸續續的,已經有工匠用麻袋裝着一袋袋沙子、石子過來了。汴河是黃河的分支,河床上也淤積了不少泥沙,這泥沙只要在枯水季往河床一挖,就都是了,基本不費什麼錢銀,就是很費力而已。石子也是很多的,派人去拾取就行了。

「放在一旁吧!」張正書說道。

「小官人,甚麼時候才能動工?」

一旁已經等候多時的營造匠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動工了。這幾日他們一直在挖地基,這可的沒有挖掘機的,也沒有布魯弗萊,靠的都是人工來挖土。幾十上百個工匠在挖坑,這種「壯觀」的場景,讓人還以為張正書這是在修陵墓……

沒錯,除了帝王要修陵墓以外,誰還需要挖這麼大一個坑?

汴梁城的人又在紛紛議論了,說張家小官人果然是傻了,難道還想挖個媲美帝王的陵墓嗎?這可是逾矩的!

還好皇城司跟在張正書旁邊,及時避免了官府來查的尷尬。即便是這樣,張正書也向開封府府尹呂嘉問解釋了一番,說這不是在修陵墓,而是在修房子。誰家的陵墓會選在汴梁城附近的?且不說風水如何,就算每天都被人瞻仰,這就有點不妥吧?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選擇在京師旁邊修陵墓,這分明是想不得安寧啊!

這時候,張正書才想起來後世的建築工地,都是要圍起來的,除了怕人掉進去以外,也是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無奈何,張正書讓木匠弄來了幾百塊木板,總算是把工地給圍起來了。圍起來也有點風波,要不是張正書沒有兵器,汴梁城的百姓還以為張正書要圈地為王,建立寨子呢!

最後,裏外不是人的張正書只能任由別人去說了,反正到時候鋼筋混凝土房子建好了,驚艷的又不是他。相反,這種風頭越演越烈才好,算是免費給張正書的超市做廣告了。

「讓老劉來跟你們說說,到底怎麼用這些水泥吧!」

張正書雖然知道用沙子混合水泥,再倒入水,就是水泥了,可真正要做工的,卻是那些工匠。

只見老劉工匠也不含糊,先是指導那些工匠用篩子把細沙都篩出來,放在一旁備用。然後再用沙子、石子、水泥按比例混在一起,澆水之後,就成了混凝土了。老劉工匠在一邊做着,還一邊解說。

張正書看了一會,也乏味了,這種事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去做吧,他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比如,去聯繫燒制瓷器的作坊,訂做一批瓷磚。

沒辦法,因為沒有樣品,只能靠時間去試。而且最近是瓷器作坊都離汴梁城不近,派人去訂貨也要時間。除了瓷磚以外,還要有地磚。地磚自然不像是皇宮裏那樣,用的是金磚。要是用金磚的話,估摸張正書明天就可以進監獄了。在等級森嚴的宋朝,君臣百姓之間的界限是很清楚的,不僅衣裳穿着有限制,就連用度、房屋制式上都有限制。但宋朝也還算好的了,起碼沒有硬性規定房子的樣式,也不會阻止別的建築比皇宮還要高。要是換成了明清兩朝,你看看有哪一家平頭百姓敢把房子建得比皇宮還高?反了你了。

至於宋朝之前,是人們沒有那個實力把房子建得比皇宮還高,比如唐朝都城長安,夯土的土層都要高達十多米了,普通百姓怎麼比得上?

只有宋朝是個例外,因為北宋的皇宮是歷朝歷代里,最為寒酸的皇宮,前身僅僅是唐代宣武軍節度使署,五代十國的後梁把汴京作為都城時改為建昌宮,到了後晉又改為大寧宮。到了宋朝,太祖趙匡胤才擴建了皇城,但礙於周圍太多百姓,也沒擴大多少。

北宋的皇宮小到什麼程度呢?連該在皇宮辦公的機構都裝不下,甚至還要搬到宮外去辦公。

可以說,宋朝算是最寬鬆的時代了,比起唐、明、清來說,要好不少。最起碼建個高樓,不用擔心違反了什麼制度而鋃鐺入獄。

看看汴梁城第一高樓——樊樓,不就是在皇城旁邊,比皇宮還高么?樊樓雖然只是三層樓高,但是宋朝的三層,是指底層之上的層數,即建二層磚石台基,在上層台基上立永定柱做平坐,平坐以上再建樓,按照後世的標準應該是四層了。這樣的高樓,用高出雲表、摩天礙日之類的詞語來形容,是很符合大宋子民的第一感覺的。

雖然皇帝下旨不準閑人登上樊樓的西樓,怕窺視皇宮機密。但這也反映了一點,宋朝對百姓管理的寬鬆。最顯著的一點是,宋朝為了鼓勵商業,連「路引」都廢了。要知道,漢晉唐元明清,都是有「路引」的。商民出門遠行、投宿,必須持有官方開具的「文引」,類似於介紹信,才准許放行、住店。宋朝沒有這個東西,只要你想走,就能走,游遍萬里河川也是你的自由。

只是現在張正書被限制住了自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好官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宋好官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兩百八十五章:打地基

%